第九十六章 十字路口

bookmark

因有閏十月的原因,今年開春會早一些。

與江東議和進展順利,北邊南陽郡守田豫、新野守將文聘也先後派人來江陵交涉,荊州軍上下難得安逸。

只是隆冬之際野外多有飢餓猛獸衝擊軍屯、民屯據點的事件發生。

關羽借調三百騎給田信,讓他清剿江陵以東的地域,這片古云夢澤積累泥沙形成的沼澤爛地裡出沒老虎……很正常。

荊山一帶還有棕熊出沒,豺狼更是常見之物。

地面封凍,鐵蹄踐踏,搜尋、驅趕存在隱患,會對春耕造成影響的猛獸。

三百騎往來驅趕,能殺則殺,不能殺則驅趕到陷阱,或步戰解決。

關興隨同參加這場軍事演習性質的狩獵,眺望遠處,那裡田信左手提着血染方天戟,右手抓兩隻貓一樣的瘦小虎仔,瘦的跟貓類似,圓圓的腦袋跟身體很不成比例。

漢水大漲衝入北岸古道,淹沒于禁、龐德之軍,水勢最高時跟樊城城牆齊平。

這麼大的洪流衝下來,漢水兩岸繁複的河道雖能泄洪,可也淹死了太多的獸類。

雲夢澤是天然的泄洪地,上游洪水大漲衝下來,灌滿雲夢澤後也就沒啥危害了。

可灌滿雲夢澤,倒黴的只能是生活在裡面的獸羣、逃亡的百姓、盜匪。

老虎會游泳,存活下來較多。

田信將兩隻虎仔交給部曲親兵,前前後後五六天裡已蒐集十幾只貓一樣大的虎仔,更大的雛虎多被殺死。

也不知道這些虎仔吃狗奶能養活幾個,養活後能不能被感染。

感染一頭猛虎,不是需要其戰鬥力,要的是威懾性。

就如現在,一名校尉就能做的事情,關羽卻派他來清剿,爲的還是殺虎養名。

名聲是立身之本,能威懾敵人,鼓勵己方軍民,是戰略資源。

騎兵負責搜索驅趕,田信帶着部曲親兵上前圍殺,這就是整個過程。

殺虎養威名,更能鍛鍊部曲親兵的協調配合,整體膽魄。

回到臨時宿營地,留守的一名少年身穿黑漆皮甲,腰間圍虎皮裙,上前拱手:“將軍,君侯令文送抵。”

他叫李衡字叔平,年十六,父子二人都是襄陽降軍,改編入關平的龍驤軍。麥城一戰負傷,因爲刻苦好學,被田信提拔爲佐吏。

不止是李衡,田信的軍吏,部曲親兵多配虎皮腰圍,要的就是戰場威懾性、傳說性。

李衡身體瘦弱,普通軍士的腰圍,他裹在腰間就如超短圍裙一樣。

粗麻縫合的營帳裡,田信解開漆印封口的錦囊,取出帛書看一眼遞給關興:“明日我將遷往章鄉捕殺野豬及冬熊,阿興率騎士回江陵。”

“大兄不一同回江陵?”

“不了,冬熊陸續甦醒,正是飢餓兇猛之時。最近幾日最爲兇暴,不可拖延。”

田信從藤箱裡取出一大一小兩串虎牙項鍊轉手拋給關興:“替我送到小妹、你家阿姐手裡。”

項鍊上的虎牙都是潔淨白皙的虎牙,猶如白玉。

關興兩手各佩戴虎牙手鍊,只是虎牙品相不佳,顯得粗糙。

荊山一帶的草木被焚燬、砍伐不少,野豬下山覓食,多侵犯新開闢的屯種據點;熊也是,冬眠甦醒,發現洞外光禿禿,遇到伐木的軍士、俘虜、荊蠻男子肯定會傷人。

隨着氣溫漸漸回暖,雒陽的曹操也進入生命倒計時,精神一日不如一日。

自感時日無多,他已派人急遞傳曹彰,勉強支撐。

正月二十三日,夏侯惇、蔣濟、司馬懿、賈逵、董昭等陪伴下,曹操艱難口述:“吾夜半覺,小不佳;至明日,飲粥汗出,服當歸湯。吾在軍中,持法是也。至於小忿怒,大過失,不當效也。”

“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

“吾有頭病,自先著幘。吾死之後,持大服如存時,勿遺。”

“百官當臨殿中者,十五舉音;葬畢,便除服;其將兵屯戍者,皆不得離屯部;有司各率乃職。”

“斂以時服,葬於鄴之西岡上,與西門豹祠相近,無藏金玉珠寶。”

“吾婢妾與伎人皆勤苦,使住銅雀臺,善待之。於臺堂上,安六尺牀,下施繐帳,朝脯設脯糒之屬。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即向帳中作伎樂。汝等時時登銅雀臺,望吾西陵墓田。”

“餘香可分與諸夫人,不命祭。諸舍中無所爲,可學作履組賣也。吾歷官所得綬,皆著藏中。吾餘衣裘,可別爲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

絮絮叨叨,曹操沒能等來想見的曹彰,就閉上眼睛。

曹操一死,曹彰所率精銳在外,到底是按着曹操要求發喪,還是秘不發喪?

負責治理喪事的諫議大夫賈逵拒絕其他人提議,主張公開發喪,派遣信使通告郡縣、各軍,及劉備、孫權。

沒有曹彰的鎮壓,夏侯惇在青徐軍中又缺乏軍事威望,當即駐屯雒陽的青州軍就亂了,青州軍強盛,卻一直沒有領袖將領,強行裹挾徐州臧霸所部,鼓譟宣揚天下將亂,要逃回青徐避難。

在這個關鍵時刻,賈逵又力排衆議,拒絕鎮壓青徐軍,好言安撫,派發行軍公文讓青徐軍保持建制撤歸家鄉,命令沿途郡縣提供補給。

青徐軍鼓譟剛走,雒陽官吏、軍民惶惶之際,越騎將軍曹彰率軍從長安疾馳到雒陽,先行祭拜曹操。

祭拜結束,曹彰破釜沉舟喝問:“魏王印璽何在?”

“太子在鄴,國有儲副。先王璽綬,非君侯所宜問也。”

賈逵一臉正色,但所有人都盯着曹彰顫抖的右手,這隻手緩緩壓向左腰佩戴的百辟刀。

隨曹彰而來的將校、銳士個個眥目,盯着夏侯惇、許褚等人,許褚等人及外圍衛士也多怒目相視。

一場火併隨時可能爆發,隨後就是席捲北方的魏國內戰。

袁譚、袁尚之間的內戰,打的格外激烈,可比對陣曹軍時還要慘烈。

結果是袁氏兄弟覆滅,就袁熙留下子嗣。

而關中貧瘠,涼州不穩,劉備虎視關隴,關羽雄踞荊州。

曹彰右手觸摸百辟刀刀柄,緊緊握着,心緒激盪,他此刻不僅掌握着自己命運走向,也握着賈逵、司馬懿等人的命運,整個天下已處於十字路口,方向盤就在曹彰手中。

自己的理想、生命,妻小未來;父親曹操的基業,曹氏家族的存亡、未來;還有曹丕、曹植兩人的容顏,十幾個侄兒的容顏,母親、家中姐妹容顏、聲音都匯聚在曹彰腦海裡。

另一邊軍中將士的殷切希望,戎馬天下的暢快、縱意,又在支撐着他。

拔刀,還是放棄?

第二百零六章 板甲第一百三十一章 夏侯尚第三百四十八章 將退軍第五百六十四章 等待第四百八十四章 規劃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維第四十八章 應對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七百八十八章 掙扎乞活第七百一十二章 錢孔之間有大恐怖第八百八十五章 關羽渡河第二百七十一章 斷劍第八百二十一章 餓虎出籠第七百二十六章 緊咬第七百七十章 瑞獸第一百六十七章 急進第四百七十章 五龍第八百三十六章 家法第一百零九章 主動第一百二十三章 副軍第七百一十一章 處置第六百二十二章 出繼第七百八十五章 使命第一百九十章 楊儀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六百三十八章 缺乏神聖第八百七十二章 亡國之相第三百八十七章 染疫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四百九十章 禁錮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敢賭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所在第四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八百三十三章 總理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第五百八十八章 拒絕第八百七十八章 延遲第八百零八章 死結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身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五百五十二章 戰機偏移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五百四十八章 五年之約第六百八十一章 單于第二百九十五章 獲麟兒陳公信施背水計第一百八十四章 使者第五百六十二章 退無可退第四百二十五章 懸疑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八百一十二章 底線所在第三百零九章 序幕第八十五章 心結第五十一章 求婚事件第二百六十三章 順心第五十一章 求婚事件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五百七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八百一十六章 爲人母第三百五十二章 矛盾第三百八十四章 募兵第五百九十六章 搶先一步第五章 年俸第七百三十七章 顧慮長遠第一百四十六章 怨言第九章 局勢第七百二十三章 馬超所請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二百四十八章 壓縮軍糧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與舊第四百一十二章 上策第三十一章 爭論第十七章 試刀石第六百零二章 番號第五百五十一章 勝負迷雲第四百九十章 禁錮下第七百零二章 反轉第五百五十章 夏末冷雨第五百七十五章 輔國將軍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五百四十七章 終南山君第五百八十四章 實不相瞞第五百四十八章 五年之約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九十三章 畫第一百六十二章 奪第七百八十一章 轉移支付第五百四十五章 拉扯分化第四百七十四章 齊心第二百八十七章 憂天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遊說第五百三十五章 驚詫第七百零四章 非法伐魏第六百零二章 番號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七百六十三章 彳言第三百六十章 改制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海鹽花第五十二章 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