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物有所急

bookmark

宴飲之後,田信就領着人搬運自己的三百匹蜀錦,千匹細絹來到江陵市肆。

市正還是原來那個市正,急忙領着十幾個小吏、雜役在門前迎接:“下官拜見田君侯。”

“不要多禮,我爲交易糧食而來,是私事。”

田信說着側身展臂,後面一輛輛車上都是包裹起來的蜀錦、細絹:“市肆中近來可有江東糧商?若有,還請引薦於我,我欲拿此物盡數置換糧秣。”

市正依舊躬身:“此小事而已,只是漢王賞賜俱是上等蜀錦,田君侯置換糧秣,恐惹人笑。”

田信隨手揭開遮蓋的細麻布,微笑說着:“寒者不貪尺玉而思短褐,飢者不願千金而美一餐。夫千金尺玉至貴而不如一餐短褐者,蓋因物有所急也。漢王使我尚翁主,翁主不愛此類,我願換成糧秣,以糧爲聘。”

市正長拜:“田君侯高義,下官必走訪各家,以尋高價。”

“不可以權謀私,可依市價交易,繳稅多少也一併扣除。”

田信囑咐一聲,扭頭看李衡:“叔平監管此事,一應糧秣盡數儲入城中糧庫。”

他又吩咐其他部曲親兵聽從李衡節制,自騎馬領着田紀、王直出城。

城外淺草萌發,田信三人縱馬輕馳,黑馬蒙多撒着歡衝奔在最前,不時停下打響鼻等候。

益州細絹質地接近於素,是絹中上品,更別說劉備拿來賞賜功臣的蜀錦。

作爲壟斷的特產,一流的蜀錦自家用,二流的蜀錦流入市場,三流的蜀錦給江東,這就是最近的蜀錦市場。

田信手裡這三百匹蜀錦,已是當世上品。

城中還未宵禁,這條消息就流傳各處,讓士燮之子士徽得知,士徽本要去成都爲質,因孫權另立廣州割讓交州之故,士徽留在荊州,被關羽徵爲議軍校尉。

他召集親信桓治商議:“今魏王新死北方將亂,漢王強盛一時無兩。而扈谷侯驍銳廉勇,名震江東不亞張文遠,又得漢王、關侯器重,他日必是漢家棟樑,位比衛霍。我欲盡收錦、絹,運交州米五萬石與之交易。”

桓治擡手捏須:“江東兵弱欲借扈谷侯破合肥之固,若借扈谷侯之由獻米荊州,呂岱不敢攔截。不妨多一些,十萬石可好?”

江東分割交州後,交州只剩下交趾、九真、日南、朱崖、合浦五郡,可以穿過鬱林郡、蒼梧郡走珠江、灕水、湘水將糧食運到荊州。

可能這是秦國開闢靈渠以來,第一次大規模從交州往北方運輸糧食。

郡守府,馬謖隨益州船隊回荊州,由成都令遷關羽的前參軍。

按着黃巾之亂前的穩定物價,品質上好的細絹大約四匹價值一金,一金能買糧四十石。

現在物價混亂,田信拋出的蜀錦、細絹,價值堪堪也就兩萬石米,還是沒有脫殼的米。

不留一匹精美蜀錦,盡數換米,拿米做聘禮……怎麼說呢,竟然會有這麼會搞事情的人!

自詡計謀百出,此刻馬謖也有濃濃的挫折感:“受業於博士,果真多謀。”

馬良正翻閱竹簡,不以爲意說:“權變之謀而已,爲兄所重,乃其分割天下之能。”

他批示公文,合攏竹簡打捆,有些懷念少年時用過的左伯紙,堅韌而精美,十分之輕便。

可惜因爲戰亂,造紙的不如種地的,種地的不如拿刀搶劫的,造紙業衰敗不見蹤跡。

兄弟兩個併案而坐,馬良纔有空閒詢問益州:“孔明兄如何看田孝先?”

“國之棟樑。”

馬謖稍稍沉默後,又說:“今有漢王、關、張、馬、趙、黃、李、魏、黃等將軍,彼年少謙恭。弟所慮,乃十年、二十年後。益州將校雖在漢中歷經苦戰得以砥礪,但遠不如田孝先勇冠三軍。”

馬良不語,馬謖又說:“弟聽聞襄樊之役時,田孝先登高振臂一呼而使三軍雀躍,以至於襄陽呂常自盡,以聲威迫降堅城者,黃巾以來能有幾人?”

“江陵一役時,田孝先不恤江陵關係國本,爲一己虛名,設險計大破虎威軍於城下。今弱冠之齡就此般膽大、貪功,可知今後絕非常人所能制衡。”

“後麥城一役時,又率吏士千人橫行敵陣如入無人之境,宛若天神,深得各軍將士敬畏。而關君侯長麾直指孫權本陣時,各軍踊躍爭先,唯獨其部虎牙軍駐守不動。”

“當時虎牙軍若渡河抄擊,興許能擒孫仲謀於沮水。”

“而荊蠻、五溪蠻不拘酋帥、勇士,皆視田孝先爲神人,無不輕生樂死。”

馬謖深感憂慮,說着長嘆:“弟以爲破合肥、進據南陽後,可徵田孝先入朝,或統率中軍,或典掌宮禁,以砥礪性情爲上。”

荊蠻、五溪蠻頑劣低賤,祖祖輩輩敬畏漢之強盛,以好言相撫,本就是上好的兵源。

田信倒好,挾大漢數百年威名權重,卻對蠻夷講究一視同仁,有借漢威名而自壯之嫌。

見馬良也有憂慮之色,馬謖又低語:“田孝先造神兵方天戟,故弄玄虛,惹得蒲元不快,常出言詆譭。說其自私,若獻神兵鑄造秘法,我軍戰具銳利,可使敵虜膽裂。天下早定,少死多少人口?如此大仁之事,以田孝先之智視而不見,可見其心性絕非純良。”

“唉,幼常不可再提此類言語。天下將變,正是田信這等驍將用武之際,不可因猜忌敗壞漢王大業。”

馬良端起茶小飲一口,扭腰轉身從立櫃裡抽出一條錦袋,從中取出素絹裝裱的卷軸遞給馬謖:“此田孝先所書《千字文》,幼常看看。”

馬謖小心翼翼挪開蠟燭,鋪開卷軸,頓時雙眼微微變圓,眉目舒展,面容綻開:“哇……世之奇珍。”

“唉。”

不想聽到馬良嘆息,馬謖戀戀不捨擡頭:“兄長可舉田孝先爲孝廉?”

“未有,我反覆勸他,田孝先卻言將軍之尊再舉孝廉,有輕鄙軍中吏士之嫌,乃貴文輕武之意。如今封爵亭侯,尚翁主,更不可能舉孝廉。”

馬良一副欠了一大筆錢的憂愁:“他給我《千字文》,我卻無一物相報,實在愧疚。”

馬良、馬謖有錢麼?

沒錢,破成都劉備大賞將校時,馬良在荊州輔佐關羽,得到的只有一點點湯水。

這些年在成都置辦產業,早已沒了積蓄。

作爲有追求的官員,馬良作風節儉,故無積蓄。

馬謖有錢麼?也沒有,成都令上面有蜀郡郡守法正盯着,還有諸葛亮在身邊隨時過問,馬謖也沒錢。

難道用家傳的學問?

宜城馬氏是扶風茂陵馬氏分支,自有家傳學問。

算輩分的話,馬良與馬超同輩……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一個是馬援的兒子、孫子因竇憲牽連父子被殺,子孫在涼州紮根;一個是馬援侄孫馬融當南郡郡守留在荊州發展的支脈,都算不上馬援的血脈,所以這血緣很遠。

第三百六十九章 葫蘆第三十六章 烏頭第六百八十一章 單于第六百五十四章 權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變第三百七十七章 瓷第八百六十六章 必然的一刀第六百六十七章 麥第七百三十二章 妙用第二百一十二章 新制第二百零三章 受辱第二百一十章 變法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聲鶴唳第七百六十二章 釣魚第三百零九章 序幕第八百五十二章 婚事後續第八百五十一章 陳氏第八百八十八章,終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處可依第七百章 抉擇第二百四十八章 壓縮軍糧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三百九十七章 慪氣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第七百九十三章 兗豫第八百七十八章 延遲第四百三十三章 無心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六百零二章 番號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六百七十九章 仙草解藥第五百二十七章 典論第七百六十八章 夜深謀第七百二十一章 分割天下第一百零九章 主動第二百七十九章 破第三百零一章 思路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七十四章 一杯酒第七百六十一章 重禮第一百五十二章 後續第二百三十五章 糧票第二百八十章 因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七百二十五章 體面第六百九十八章 演技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北風第四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九十一章 易第四百八十五章 桑園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第八百六十八章 鹽池第八百五十六章 河北大局第四十三章 關姬第六百四十章 轉化第三百章 精兵第八百八十四章 骰子投出第一百零九章 主動第四百三十一章 反彈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夢第八百八十丈 議定第七十五章 留守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六百三十五章 李嚴舞劍第二百零七章 捨不得第二十三章 待發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第三百四十章 易手第八百七十九 明確認知第三百五十六章 交割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宴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項第三百二十五章 雙亡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七十三章 白日沒第七百七十七章 又見倀鬼第六十一章 戰江陵四第五百六十九章 炮製第二百四十八章 壓縮軍糧第二百三十八章 肥水第三百四十七章 謀反第四百二十章 卦第七百四十四章 夏州第四百一十八章 賀齊第七百七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第六百二十七章 趕時間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九十一章 易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七百四十一章 以毒攻毒第四百八十三章 忠孝第二百二十章 龐巨師第三百八十三章 毒計第七百七十五章 關鍵與樞紐第四十四章 臨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