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策最近變化很大,闖宮事件讓他明白一件事情,往常依仗的曹家根本鬥不過太子,他當即立斷下了決心,與曹家劃清界限,這些日子從來沒有聯繫過曹家,除了初一十五給母妃請安,平常閒散時間大多待在皇家別居,連門也不出。
姜策的才智能力,可能比不上姜華、姜逆、姜行,但肯定不弱於姜邊、姜域等人,看着能力稍弱的兄弟,與姜靖關係和睦,現在混得風生水起,他的心中追悔莫及。姜靖打壓曹家,曹羨身爲曹操長女,表面不動聲色,但對太子系肯定意見不小。姜策雖然已與曹家劃清界限,但曹羨是他生母,如何劃清界限?曹羨不與曹家劃清界限,姜策就會夾在中間十分難受。與其整日彆彆扭扭,許多話還不如說明白好,姜策藉着姜靖這個話頭,道:“四哥說得對,我心裡藏着一些想法,不敢說出來,悶着又難受。上次闖宮事件,雖有曹家人挑唆的成分,我內心想法也不好。曹家人的口供我看過,現在心裡也有了數,不管怎麼說,我身是皇家人,不會再上別人的當,受別人利用。我與曹家已經撕破了臉,但是母妃與外公畢竟是父女,我可以不理曹家,母妃卻不能不理。母妃與曹家有聯繫,我夾在中間很難受,這件事悶在我心裡已有很長時間,我一直不知如何處理纔好。”
姜靖笑道:“十三弟這是怕我猜忌,其實你受曹家挑唆的事已經查明,你也吃了苦頭,我怎會牢記在心裡?你不必顧慮,你母妃那裡你該怎樣就怎樣,畢竟是親生母子,難道你母妃爲了曹家會跟你生分?你心裡有了數,不會再受曹家人利用就行,也不用考慮避嫌做的過於明顯,讓人感覺你心性涼薄。孟德公雖然有些心思,畢竟對帝國做過貢獻,現在家族勢力大落,我也不太放在心裡,年節時該去走動還得走動,免得落人口齒。”
姜策面露感激之色,道:“四哥提點得對,我知道怎麼處理了。”
姜靖平靜地說道:“十三弟,你在宮中住過多年,又熟讀史書,應該明白其中的道理。從大哥二哥實習那年開始,宮中就沒消停過,不說別人,針對我的就有多件事情,從甄若案開始,你菲羽嫂子連續遭到加害,熙影嫂子也差點出事。爲了搶奪龍椅,爲了掃除競爭者,什麼手段沒使過?什麼陰謀沒用過?父皇是個精細人,識破了不少別人設置的圈套,但即使步步小心,事事提防,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後來還是出了不少事。你在宮中那些年,不少事情都發生在你眼皮子底下,你親眼見過,親耳聽過。我這個太子是從荊棘中爬出來,從油鍋裡滾出來,從地獄裡逃出來的。爲了這張龍椅,後宮各位姨娘大顯身手,但深究原因,還是母族有人挑唆的原因。姨娘們只要有兒子的,誰不想讓兒子坐上龍椅?外邊的人唯恐宮中不亂,在後煽風點火,弄得兄弟隔閡,宮中不寧。我現在成爲太子,其實並未做過什麼,首先立心很正,處理公務盡心盡力,這才入了父皇的法眼。大哥本來很有競爭力,但是甄家不停地尋事,最終作繭自縛,反讓父皇下了決心,最終太子之位落在我頭上。我們皇族力量單薄,如果兄弟反目成仇,力量用在自耗上,外邊的人就會趁虛而入,最終把持朝堂,將皇家權力架空,這是父皇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你近來所爲我都看在眼裡,十分欣慰,我對你說這些話,已經不把你當成外人。你以後大膽地做事,我不會猜忌你,會跟對待其他兄弟一樣對待你。”
面前對案而坐的姜策,曾是最不安份的因素,現在去了心結,曹家失勢,姜策就是以後的助手。姜靖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啓用姜策,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所以對他坦誠以待,說出這番心裡話來。
聽完姜靖的話,姜策不由流出淚來,泣道:“我以前做錯了事,得蒙四哥不棄,以後定會好好當差,聽四哥的話,維護皇家的利益。”
姜策進門時還顯得暮氣沉沉,出門時渾身充滿了朝氣,似乎無論什麼困難都擋不住他,無論什麼艱險也都不在乎。與姜靖一席傾心交談,姜策終於恢復了往昔的自信。
姜靖望着姜策的背影消失,又開始出神。只要兄弟合力,朝中就沒有人敢造反作亂,世家也不敢與朝廷抗衡。可是,在宮外歷練的兄弟們,每一個心思都不簡單,在姜靖成爲太子以後,心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除了姜邊、姜域這些可以信賴的人,其餘人真能信任嗎?姜靖深深地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道:“希望我現在做得沒有錯。”
在此期間,調整將領,封賞諸將,軍衙忙成一團。這日姜靖與郭嘉議完事,熙影推門進來,道:“我看十三弟近日意氣風發,像是受了獎賞一般,莫非立了功勞?”
姜靖笑道:“功勞是有,不過老十三不是淺薄的人,不會因爲小事這樣,是我發了話,不再忌憚他,他才這樣的。”
熙影面露疑惑之色,道:“四哥打壓曹家,老十三心裡真不會忌恨?”
姜靖默然一會,拉着熙影在繡墩上坐好,道:“世家暗中串通,想給我使絆子,我們現在是在爐火下煎烤,仍然在荊棘叢中沒有出來。”
熙影擡起頭來,茫然地看着姜靖,道:“四哥說什麼……我怎麼聽不懂。”
姜靖踱到窗前,打開一道縫,外面的風吹來,帶來絲絲寒意。姜靖深沉地說道:“影兒自小生活在順境中,不知人心險惡,熙倩、玲瓏、何姑呈上密報,曹操、何苗暗自派人串通,想會合世家之力將我掀下來,讓三哥回來監國。這次調整下來的將領,有不少心懷怨意,若是應對不妥,將會是一場鉅變。世家亡我之心不死,又有錢有人,再說服部分將領,就有了造反的實力。我前期所爲急了些,打壓曹家有些狠,引起外戚的擔憂,又有人故意挑撥,現在呂布、張遼、紀靈等人對我意見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