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成親和升官

bookmark

“在下心服口服,徐公明任憑將軍驅馳!”

徐晃在太原城來回的轉悠了差不多三天,看着那平民百姓臉上難得浮現的笑容,在聽着他們話語聲中對於陳儀的崇拜,最終還是選擇了投降,加入了陳儀的陣營中。

徐晃加入陳儀的陣營,陳儀可以說是非常的高興,本來自己手下這邊就缺少善於帶兵打仗的武將,如今多了一個徐晃,可以說自己陣營之中的實力又增加了。

而陳儀稍微的遲疑了一下,最終也將自己的想法和麪前的徐晃說了。

想讓對方親自訓練和帶領一支特殊的軍隊。

沒錯,這一支軍隊就是當初在天牢之中,陳儀所設想的一隻有囚犯所組建的軍隊。

畢竟一隻求翻所組建的軍隊,他們的戰鬥力可以說是非常的強悍,但是唯一缺少的就是紀律性和軍隊的組織性。

徐晃可以說是訓練和組建這支軍隊的最好人選。

首先徐晃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不但在武力和統帥方面都是極爲強悍的。

其次徐晃原本就是被關押在天牢之中,如今讓他帶領這羣,由求翻所組建的軍隊,更能得到求翻的認同。

而且讓其他的囚犯看到連一個犯人最終能夠成爲將軍,也能夠鼓舞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能夠在絕望之中看到一絲希望。

徐晃聽到自家主公所說的想法,此時的他眼神之中也露出了一絲驚訝之色,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家的主攻思想竟然如此的跳脫,竟然想出用囚犯組建一支軍隊。

不過他聽着對方細細的講解和解說,心中也對這支由求翻組建的軍隊開始充滿着好奇和期望起來,畢竟聽起來這隻求翻的軍隊,以後的戰鬥實力會非常的厲害。

徐晃經過猶豫許久,最終遲疑了一下,面色沉重的對着對面的陳儀點頭同意,畢竟這件事情看起來對他也是非常有用的,若是這軍隊的實力非常的強悍,到時候自己在整個幷州軍的陣營之中也能站穩腳跟。

徐晃的事情也告一段落,隨着如今兩人的配合,這些囚犯都紛紛的離開了天牢之中,在徐晃和陳儀的話語中紛紛的願意接受訓練,組建軍隊。

畢竟他們關入牢房之中,本身就是沒有充滿什麼希望的人,原本以爲自己的生命就將老死,卻發現竟然有活下去的希望,當然不會拒絕這樣的事情。

而且他們看到如今以往的囚犯竟然能夠成爲將軍,心中更加的有所期盼,聽說到時候還能建功立業,擺脫囚犯的身份,甚至成爲將領,他們心中的那股期望更加的熱切。

陳儀手下的謀士聽說自家主公竟然要組建這樣一支軍隊,首先是稍微的驚訝,只不過很快他們就明白過來,畢竟他們的智謀都比較高,稍微的思索下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反正囚犯關入牢房之中也要提供伙食,與其白白養着這樣一羣囚犯,不如讓他們上戰場,而他們因爲能夠擺脫死亡,上戰場還能建功立業,或許爆發出的戰鬥力比普通的士兵還要強。

徐晃對於這一隻新的士兵還是充滿着期望,畢竟這隻士兵是自己組建而來的,如今的徐晃還請求陳儀爲這一支新的軍隊取名。

陳儀聽徐晃講的話也點了點頭,畢竟這一支軍隊可是新的軍隊,如今的確是要取一個名字來和其他的隊伍來分離。

另外一支軍隊的名稱是一支軍隊的榮耀,只有不斷的戰爭使這個軍隊的名聲不斷的擴大,才能使整個軍隊威震天下。

“就叫乞活軍吧!”

陳儀最終稍作思考了以後,便將這支軍隊賦予歷史上最有名氣的的名號。

乞活軍,顧名思義,在亂世中乞求活命自保的特殊軍隊。

在歷史上這支軍隊真正成立於東晉十六國時期,是流民百姓所謂了抵抗胡人政權,爲了能夠活下來,所組建出的一支軍隊。

這支軍隊的人數可以說是非常之多,代表着北方漢族百姓渴望在這些胡族的鎮壓下存活下來的軍隊。

成立以後就不斷的,對於其他的胡族政權進行着對抗和反擊。

當然能夠讓他名聲大噪的其實是另外一個人物,那就是冉閔,歷史上最爲兇猛的幾個男人中的一個。

頒佈殺胡令,帶領着乞活軍反抗的真男人。

雖然最終的結局是敗亡,而他也成爲了悲劇的英雄,但是冉閔依舊是英雄,至少他曾經帶着一羣經歷過絕望的人反抗過,也讓北方遭受苦難的漢族百姓喘了口氣。

而這支乞活軍,將來絕對會成爲陳儀手下最爲強悍的軍隊中的一支。

而陳儀卻希望他能夠成爲這亂世之中的利刃,伴隨着他平定這亂世,使所有的天下百姓都有一條活路。

而正是乞活軍真正的名字由來,同樣也是陳儀的期望。

乞活軍!

徐晃得到了自家主公的命名,稍微的思索了一下,頓時臉上露出了激動之色,於是乞活軍便正式在太原成立了。

乞活軍,他的統帥便是徐晃,至於剛剛成立軍隊的規模只有一千五百人。

但是陳儀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戰場之上,必定會有這支軍隊的影子,而這支軍隊將會成爲敵人心目中的噩夢。

而徐晃願如今擔任起了自己將領的職責,如今從陳儀這裡領取了裝備和鎧甲,便專心致志的開始操練自己手下的這羣士兵。

雖然這些士兵是從犯人轉變而成的,但是他們畢竟以前是犯人,雖然武力有猛,但是還是缺少紀律,所以訓練起來還是需要有些時間的。

陳儀稍微的估計了一下,要將這一支軍隊訓練成精兵,至少半年的時間是要有的。

不過陳儀卻一點也不着急,也不擔心,畢竟現在自己主要的敵人還是黑山軍,但是黑山軍已經窮途末路,很快就要被自己所吞併。

黑山軍吞併以後,整個幷州將在內部沒有其他的敵人,這個時候便是休養生息發展經濟的最好時候。

至於說偷偷的去攻打冀州的袁紹,如今的陳儀實在是沒有這個膽子,畢竟自己雖然說已經統一了幷州,但是幷州的軍隊在天下諸侯之中根本算作不起眼。

到時候只要休養生意就可以,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發展如今幷州的經濟和政治。

幷州可以說是一個非常處於邊緣地帶的州郡,甚至到了一種非常能夠被人忽視的地步。

東漢十三州除了交州以外,恐怕存在感的最弱的就是幷州吧。

這主要是由於它地理位置偏遠,而且經濟實力也非常薄弱,更主要的是這塊地方根本沒有比較強烈的諸侯,以至於在整個東漢末年到了三國時期,幷州都是非常容易被忽視的地方。

幷州作爲陳儀現在的領地,可以說是他勢力發展的根本,是他的根據地,所以說爲了能夠在亂世中立足還是需要發展幷州的實力的。

首先另一方面就是發展政治,首先是推行改革,將土地大部分的分給平民百姓,使得農業方面得到發展。

而另外一方面是發展貿易,畢竟幷州這塊位置地理環境非常的好,可以說是中原大陸和異族中間的位置。

只要整個幷州處於安定的狀況,到時候便可以召集商人過來發展貿易,而陳儀可以先邀請與自己合作的甄家率先貿易。

當其他的商人發現了這塊地方有利可圖的話,必然會蜂擁而至的,來到幷州來進行商業貿易。

當然陳儀也可以找到於富羅,只要得到於夫羅統一了匈奴,他便可以讓對方開展雙方的貿易,更加的簡單。

到時候靠近幾個邊緣的郡縣,就可以成爲了貿易區,從而得到發展,成爲比較富裕的地區。

同時自己也靠着這樣的方法,能夠賺取更多的利益,到時候可以用金錢在匈奴購得更多的戰馬,組建一支讓整個天下人都聞風喪膽的騎兵部隊。

而另外一方面,則是訓練自己手下的軍隊,當然訓練手下的軍隊也有不同的方法,首先就是在城池之中訓練的士兵。

而另外一種方法則是親自帶兵去攻打北方的鮮卑,鮮卑是比匈奴更加強悍的勢力,自從西漢末年匈奴衰敗以後,鮮卑就趁此崛起。

雖然說鮮卑勢力非常的強大,但是他畢竟是草原民族,和匈奴也是非常相似的。

也就是說鮮卑表面上是視力非常的強悍,但是他們是由許許多多的小部落聯合起來組成的,就算自己真正的前去勾搭這羣小部落,他相信鮮卑可沒有心思管理自己。

畢竟鮮卑真正政權的中心位置還是在東北方向,他的主要目標還是遼東地區,當然和他交手的則是北方的著名的軍閥公孫瓚。

因爲鮮卑和匈奴以及幷州交界的地區,本身就是魚龍混雜,以至於鮮卑王庭也不願意管理這塊地區。

陳儀當然這段時間發展政治經濟和軍事,但是最爲重要的還是教育制度。

首先是科舉的發明,印刷術和造紙術這兩項最偉大的發明,如今也是需要開始着手了。

印刷術是一個非常全新的技術,這項技術在陳儀腦海中倒是有所印象,但他畢竟不是專業的技術人員,以至於只能將想法說出來,這製作和發明方面還是需要專業的人員前去製作。

爲此他特意令李儒暗中尋訪各地著名的工匠,當然按照陳儀的印象,三國最著名的工匠應該是扶風的馬均。

只不過按照印象它是活躍在魏明帝時期,也不知道他現在年紀多大,是不是出生了,若是還是一個小孩子的話,看樣子也不能麻煩他了。

至於造紙術如今已經是發展到一定的水平了,經過蔡倫的改良,如今的造紙術雖然說是在現代人看來比較粗糙,但是已經算是合格了。

不過陳儀也不會滿足於此,依然會讓人進行改革,將技術方面做到極致,畢竟這些紙張要實行印刷術,若是太過單薄脆弱的話,恐怕複印出來的東西也不算清楚。

有了這些東西,到時候可以大量的印刷書籍,將這些書籍投入到學院之中,培養更多的寒門人才,當寒門人才達到了一定的水準,自己手下就不缺這種基層的管理人才了。

畢竟現在的陳儀手下文武都是非常厲害,但這只不過是頂尖的人才,缺少的是基層的管理人才。

恰好陳儀又得罪了世家大族,在世家大族的眼中名聲並不是特別好,以至於世家大族不願意出人才爲陳儀效力。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也只能用這樣的方法來慢慢培養自己手上的人才,到時候自己手下的人才夠多也足夠可以將這樣的制度慢慢的實行開來,到時候解決世家大族壟斷官場的局勢。

而時間過的很快,差不多過了半個月的時間,如今張遼和張燕兩人帶領着騎兵部隊,終於將黑山地區平定並且捉拿了於毒。

當然他們也帶來了非常有難度的問題,如今的黑山之中差不多有老弱婦孺將近五十多萬人,這些人自然要被遷移到內地,當然爲此也是需要付出許多的金錢和糧食。

陳儀對於這些人口當然是非常的歡迎,畢竟現在亂世之中就是搶地盤和搶人口,五十萬的人口,差不多都有幾個縣城那麼大了,比起一些郡的治所人都不遑多讓。

不過陳儀還算是財大氣粗,畢竟超了這麼多世家大族的家財,又得到了甄家的支持,雖然說要安置這些平民百姓非常的困難,但是陳儀心中更本不慌。

首先這些平民百姓就是生產力有了他們加入自己的人口就不斷的增加,而且如今的幷州是地廣人稀,土地多而人口少,許多的土地都是處於荒廢的狀態,如今有了這麼多人正好可以用來種地。

陳儀覺得自己太聰明瞭,雖然說這前期的投入是非常的大,但是隻要發展的好的話,不出三年整個幷州的富饒程度,雖然說比不上冀州,但是比起其他州還是有所驕傲的。

畢竟現在的幷州的環境可以說是非常的好,已經完全的結束了戰亂,整個地區都進行了平穩的發展時期。

而陳儀依舊是有條不紊的處理着自己的事情,而很快陳儀就要準備着,面臨着人生中的大事。

婚姻!

作爲古人的四大喜事之一,洞房花燭夜可是男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不過陳儀這次婚姻倒是極爲喜慶,首先是在結婚方面直接一下子娶到了兩人。

蔡琰作爲正妻,這早就是釘在鐵板上的事情,而另外一位就是當初王允主動送過來的刁秀兒。

當然王允知道結果的話肯定會非常的不爽,自己這算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白白的送出去一個美人。

刁秀兒作爲王允的義女,於其說更像是一個棋子。

只不過亂世之中最沒有地位,也最沒有話語聲的便是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女性。

本來刁秀兒覺得自己這一輩子的人生就已經被別人掌控,要過着那身不由己的生活,只不過遇到陳儀以後,她才發現自己的生活改變了。

從此沒有人再去逼迫她,再去威脅她,她真正的走向了自由。

從此刁秀兒對於陳儀可是芳心暗許,甚至偷偷的秀衣服給陳儀。

當然這一切讓住在同一個院子之中的蔡琰看到了,作爲女人她也懂得刁秀兒的心思。

於是兩個女人在房間之中稍微的聊了幾句,便定下了蔡琰和刁秀兒共同嫁給陳儀。

當然蔡琰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這正妻的位置始終是她,而刁秀兒則是作爲陳儀的平妻嫁給了陳儀。

正所謂正妻以德而立,妾以姿容而納,蔡琰本身就是才華橫溢的才女,而且相貌之上也不差,作爲正妻可謂是非常合適。

而刁秀兒更不要說人家的相貌可是絕美,三國演義之中虛構的貂蟬就是以她爲原型而創作出來的,可以說她的相貌非常的出衆。

陳儀倒是一個博愛的人,來者不拒最終,最終邀請自己手下的文武參加了這次婚禮,一下子娶了兩個美人。

而結婚後的陳儀,可謂是春風得意在家裡面有妻妾照顧,在外面有手下扶持,處理起事情來也更加的得心應手。

而且如今的幷州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地步,周圍也沒有太多的威脅,可以說很多的事情都已經完全的制定好了,只要按照原本的制定的方向發展就行。

陳儀現在主要的事情便是監管這些事物的發展,並且在觀察現在發展的情況,提出自己的意見。

而伴隨着婚禮的結束,陳儀又得到了另外一份大禮,而這份大禮卻是來自於長安的。

陳儀在自己的官府接見了這名千里迢迢從長安趕過來的朝廷的使者。

當然這名朝廷的使者也帶來了天子的封賞。

陳儀被封爲幷州牧,左將軍,假節鉞,賜予開府的職責。

陳儀看着這名使臣手中的聖旨,非常欣然的接受了這聖旨,將這名使者好好的招待了一頓,然後親自送這名使者離開了太原。

太原城中,陳儀倒是一臉平靜的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手下的謀士郭嘉,戲志才,李儒,賈詡則坐在一旁。

陳儀可謂是升官發財,幷州刺史升爲了幷州牧,可以說兩者實際掌管的東西差不多都是一樣的,但是幷州牧實際上是管理着一方軍政財大權的大員,而刺史只不過是朝廷派到地方的監管官員。

而最爲主要的封賞便是左將軍,假節鉞,和開府的賞賜。

左將軍可以說是已經是朝廷之中比較地位崇高的將軍了,當然這個官職在東漢末年還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獲得這樣的官職,這個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劉皇叔劉備。

當然最主要的是假節鉞和開府。

假節鉞指的是可以獨自統兵打仗,不要接受朝廷授意,這相當等於說如今的陳儀帶兵出征都算是正義的。

至於開府,則是可以自己任命手下的官員,當然如今按照自己現在的這樣的官職,也只能任命一些品階比較低的官職。

可以說這兩項特權無非是身居高官,或者權侵朝野的人才能夠享有這樣的特權。

沒想到有一天,陳儀竟然也能獲得這樣的特權,正好現在自己也沒有什麼東西來賞賜自己的手下,正好用着開府的特權來分封官職。

“你們覺得朝廷這次派使者過來,賞賜我這樣的官職,到底有何用意!”

陳儀雖然心中極爲的喜悅,但是依舊是保持着警惕之心,正所謂這高官厚祿來的太過快速讓他有些遲疑。

“呵呵!主公就放心的擔任吧!反正這是朝廷賞賜給主公的,這李榷郭汜兩人無非是忌憚主公,想讓主公把心安下來,反正主公最近也沒有心思去攻打其他的地方!”

賈詡可以說是在朝廷之中待的最久的人,也知道李榷和郭汜兩人雖然表面平和,但是已經到了明爭暗鬥的地步,如今無非是看着陳儀已經完全的統一了幷州。

而陳儀可是朝廷之中數一數二的忠臣,害怕他到時候出兵來攻打長安,影響兩人的地位,所以特意用這樣的方法來安撫陳儀的心。

陳儀雖然爲人小心謹慎,但是聽到了賈詡的話,也算是明白了什麼回事,這些官職和特權自己也可以心安理得的獲得,反正這東西不要白不要,自己最近也沒有心思去管理李榷和郭汜。

相反,陳儀還希望他們兩個人若是鬧得越大越好。

第一百三十五章 江東的攻略第四十六章 收復上黨郡第三百七十六章 百姓的反抗第三百八十章 倭國俾彌呼第十一章 卓死長安變第三百零七章 瞞天過海謀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著的衝突第三十八章 隔閡相攻伐第四百三十一章 製作新食物第二百六十九章 被擒的呂布第十二章 決裂朝會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劉備投曹操第三百六十六章 陸遜的歸來第三百六十七章 劉備的腦袋第三百一十章 烏龜的防守第六十七章 全新的書籍第一百八十九章 援軍的到來第六十二章 關張顯神威第一百二十二章 臣子的苦心第七十八章 李郭皆授首第一百二十七章 小沛城之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南蠻王孟獲第十八章 南陽袁公路第二百二十九章 膨脹的袁術第八十六章 圍攻陳文禮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中禍亂起第三百二十三章 河北落手中第三百七十八章 曹操的算計第一章 潁川陳文禮第三百一十七章 關羽和曹操第三百八十九章 馬超攻西域第一百五十八章 終究爲亂臣第九十四章 夜裡訪楊府第二百五十一章 呂布軍攻略第三百四十八章 敵軍敗象露第二十一章 路遇攔路虎第二百四十章 袁公路的死第二百零八章 袁軍的哀鳴第二百八十八章 曹昂的心思第二百一十章 劉表的擔憂第二百一十八章 漢室的忠臣第三百三十八章 製造霹靂車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後的攻勢第三百四十二章 高超的戰術第三十六章 勢力的發展第三百九十章 西域的國家第四百零一章 破敵建功時第四十一章 算計白波軍第四百零一章 破敵建功時第十三章 躲不過定律第三百九十章 西域的國家第三百六十四章 兩軍正交戰第三百六十五章 潰不成軍第二百零六章 袁軍的後方第一百五十四章 密謀的諸侯第十六章 驚現張文遠第二百七十五章 虎牢關攻略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堪荊州軍第二百九十九章 審配之謀劃第四十五章 賈詡終出謀第三百四十五章 江東的接替第一百五十二章 孫權爲人質第七十八章 李郭皆授首第三百六十七章 劉備的腦袋第一百八十七章 西羌徹裡吉第三百九十一章 突破的敵軍第二百零二章 包圍晉陽城第三十八章 隔閡相攻伐第七十四章 狂妄馬孟起第二百七十章 江夏城攻略第四百二十章 兵臨襄平城第三百九十章 西域的國家第三百二十章 快請周公瑾第四百三十七章 求饒的土著第一百二十九章 暗流涌動中第三十二章 喜得兩猛將第三百五十一章 化爲一團沙第三百六十九章 暴躁的野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末路的關羽第二百一十八章 漢室的忠臣第三百七十九章 結束的戰爭第七十章 雪中斬白馬第三百零四章 曹仁和關羽第三百九十七章 兩面夾攻謀第四百零六章 反被聰明誤第五十七章 曹操的仇恨第一百五十八章 終究爲亂臣第十四章 驚現王允謀第二百七十三章 孫家的繼承第一百九十八章 進攻或等待第三十五章 太原陳閻王第三百六十六章 陸遜的歸來第四百零九章 遼東的叛亂第九章 長安風雲涌第三百八十章 倭國俾彌呼第四百三十八章 南亞軍來襲第七十六章 天子離長安第三百七十六章 天子的位置第六十三章 呂布好凶猛第一百八十八章 古怪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