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昭然若揭

一夜過去,李易的兵馬再度出營,然後分爲兩路,一路繼續清剿亂兵,安定周遭地方,防止亂兵害民,另外一路人馬則是如之前一般,圍着昌邑城池遊走,雖然沒有直接封鎖城池,但實際效果卻與封鎖相差不大。

起初昌邑城中的官員很是不安,只以爲李易剛剛打跑了曹操,這就要藉着大勝的勢頭來對他們下手。

然而他們卻是想多了,李易是那麼沒品的人麼,他與呂布可是老朋友,馬上還要成爲姻親,他只是擔心亂兵潛入城中作亂,這纔派人保護一下罷了,攻城,不可能的。

於是,李易這一保護,就護了昌邑整整五天。

期間,李易下了一道命令,他大勝曹操,是兗州萬民之福,官員之福,理應擺宴請功,所以,他邀請兗州各地官員到昌邑共同慶賀,即便因爲道路的原因,有些人可能趕不上,沒關係,稍微晚點也可以,但是必須來。

第三天的時候,賀齊那邊傳來消息,曹操確是是跑了,曹操與夏侯惇等人匯合之後,就帶着人,一路奔青州去了,看樣子似乎是要去找袁譚。

因爲離開兗州,曹操的人馬中出現了不少的逃兵,不過因爲李易的告誡,賀齊在揣度形勢之後,沒有選擇阻攔,但張邈張超兄弟卻是不甘,小小攻擊一陣,結果吃了個不大不小的虧。

瞭解之後李易回覆賀齊,肯定了他的謹慎做法,讓他繼續駐守魯郡,穩定地方,同時密切關注青州與徐州動向。

五天的時間很快過去,李易擺慶功宴的時候到了。

這天一大早,李易營門大開,三萬兵馬列陣而出,直奔昌邑城池而去,這麼大的動靜,自然瞞不住那些官員的眼睛,不過在他們問詢之前,李易便主動派出了信使,說是大營之中設施器具太過簡陋,無法操持宴會,恐會怠慢了兗州的大小官員,所以,李易再三斟酌之後,決定將慶功宴的地點放在昌邑的城池裡面,也算是方便城中的官員參與其中。

因爲李易的動作比較快,城中官員收到李易消息的時候,李易的三萬大軍已然到了城下,看到那支剛剛大勝,氣勢雄壯,如山似海一般的大軍,城中的文武官員,憂心忡忡之人與之,驚慌失措者有之,暗暗竊喜之人更是不少。

之前李易爲了表示自己的善意,給城中官員都送了禮物,於是,許多人也給李易送了回禮,而回禮中最厚重的,莫過於夾帶一封書信,訴說襄侯如何如何英明神武,叫他們如何如何仰慕,要是能追隨襄侯,那就如何如何太好了云云。

在戰勝曹操之後,李易又等了五天,固然是因爲有種種事務,需要時間來修整,但同時也是在給更多人,特別是那些中間派一個思考,並做出選擇的機會。

就像是官渡之戰中的袁紹之與曹操,曹操手下官員爭相與袁紹暗通款曲,而今呂布勢力遠不如曹操,李易威武卻更勝袁紹,於是,李易手中示好的信函只是短短几天,就由原本的隻手便可掌握,膨脹到了需要整個懷抱才能容納的程度。

這結果,可喜可賀。

所以,當李易兵臨城下的時候,李易是完全有能力叫城頭守將給他開門的,但是,李易是個講究人,他很客氣的請守將去請示呂布,看呂布是否願意讓他進城。

呂布若允,他微笑進城,開慶功宴,皆大歡喜。

呂布不允,結果如何,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因此,李易兵臨城下不久,呂布的府邸就被許多的官員給圍住了,想知道呂布的應對,然而,讓衆人意外的是,呂布卻是閉門不見客,甚至連高順與陳宮都被他擋在了外面。

最終,在等候了小半個時辰無果之後,陳宮下令,開城門,迎李易入城,並通知各部將領約束麾下兵馬,嚴禁與李易麾下軍士衝突。

做出這個決定,陳宮是很無奈的。

在大多數人看來,李易現在表露出來的“客氣”,大概是就當了X子又想立牌坊,但陳宮卻是另有看法。

之前呂布與曹操爭鬥的厲害,但本質上,曹操是朝廷任命的兗州牧,呂布是禍亂兗州的賊人,李易從曹操手裡奪兗州需要名目,而對於呂布,李易直接給呂布扣個亂臣賊子的帽子一點問題都沒有,根本不會有人詬病。

這種情況下,李易還要玩那些虛的,其實就是在給呂布施壓,讓呂布看看當今形勢到底是怎樣的,讓呂布看看人心到底是站在那邊的,讓他,不要自誤!

作爲呂布的謀臣,陳宮感覺很不舒服,特別他看到自己下令之後,那大大小小的十數名官員,偶有幾個唏噓之人,卻是無一憤怒,更無羞憤,反倒是歡喜之人不少,甚至都有人乾脆把笑容掛在了臉上,對此,陳宮忽然覺得,這結果雖然淒涼了些,但對呂布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於是,昌邑城門大開,呂布因舊傷復發,不便見客,陳宮帶領城中衆文武迎接李易入城。

在李易入城之前,除東門守將高順之外,其餘三門守將均藉口兵力匱乏,無力守護百姓周全,主動將守軍收入軍營,請李易接管城池防禦。

李易欣然應允,待佈置完畢之後,這才入城,將城中首富的大宅徵做臨時的將軍行轅,安頓後便召集呂布麾下的帶兵將軍前來相見,除高順之外,其餘魏續,郝萌,成廉等人盡數到場。

高順的冷淡表現,基本在李易的預料之中,最初李易是想着要盡力爭取一下高順的,畢竟,那是高順,還是他穿越後最早認識的幾個人之一,於公於私,李易都想收高順爲他所用,但是,最後想了想,李易決定還是算了。

現在不是當初了,李易麾下的文武官員或許稍顯青澀了一些,但真的是人才濟濟,連大名鼎鼎的江東美周瑜也還在當參謀歷練呢,真的不缺一個高順。

而且,高順已經認定了呂布,今日如此情形都不願對李易低頭,李易即便動用手段讓高順爲他效力,高順也不會開心,李易用着也不舒心,與其那樣讓雙方都不痛快,將最後的情誼消耗乾淨,還不如留他陪着呂布算了。

在見過呂布麾下的主要武將之後,雖然雙方並沒有直接做出什麼實質性的約定,但友好的大基調已經定下了,於是,在軍事方面有了保證之後,於中午時分,李易大開慶功宴,宴請麾下文武官員,近幾日陸續趕到的兗州官員,呂布麾下文武,以及一些被請來的世家代表。

坦白的講,李易的這場宴會是有些寒酸的,因爲兗州戰事不斷,生產破壞嚴重,種種物資非常匱乏,在宴會用度上,李易是盡力從簡,不過,宴會上的氣氛卻是絲毫不差,一開始就是衆人不厭其煩的對李易歌功頌德,各種花式馬屁吹捧,儼然將李易烘托成了救世主一般的人物。

甚至,李易連回應都來不及,往往是這人贊罷,便有那人登場,後面還有人排隊等着拍馬屁,正是應了那句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最後還是李易感覺太過,都要影響他後面的安排了,這才藉口向衆人敬酒,將吹捧打斷。

能參加這次宴會的,基本沒有一個是傻子,之前他們那麼可勁兒的吹捧李易,無非就是想當衆表明一下自己的立場態度,而在宴會本身上,李易肯定是有重要事情要談的,所以,一杯酒之後,宴會的場面就安靜了下來。

李易目光環視四周,緩緩說道:“自董卓亂政以來,天下各地兵禍不斷,兗州尤甚,近幾年來,幾乎無時不刻不動刀兵,我還在荊州時,便屢屢能在各地公文中看到,今日這裡收攏流民多少,明日那裡收攏流民多少,而其中將近八成,都是兗州百姓。”

“在多是兗州官員,也不乏兗州望族,那麼諸位可知道,這幾年間,單單南陽一郡,收攏的兗州難民有多少?”

李易拋出的話題有些出人意料,且頗爲沉重,衆人一時不敢輕易出聲,特別是那些兗州的官員,更是小心翼翼,但無論內心作何想法,皆面露慚愧之色。

過了一會,李易見沒人回答,便嘆了一聲,道:“二十萬,整整二十萬人!”

“嘶——”

“這怎麼可能!”

“怎麼會這麼多?”

“這也太……”

聽到李易口中報出的數字,原本還緊張兮兮的衆人頓時破功,紛紛露出不可置信之色。

戰亂之中出現逃民是很正常,可按照李易說的,單單往荊州就去了二十萬,這也實在太太嚇人了些,以至於有人都懷疑李易是不是故意誇大其詞。

然而,李易言語雖然有些不實,卻也不算太過誇大,他只不過是南陽附近的加了進去罷了,況且戰亂中背井離鄉的百姓,又何止區區二十萬?

看着衆人,李易又問:“二十萬很多麼,遠的不說,就看現在的昌邑,原本十戶之中現在還剩下多少,誰能告訴我?”

衆人頓時禁聲。

剛剛李易說的逃民二十萬很嚇人,但兗州人口約在三百五十萬上下,二十萬人還不到十五分之一。

但是,拿這個比例對照各地城中空置的家戶數量,卻還差了好多。

見依舊沒人答話,李易伸手一指陳宮,道:“公臺,你負責兗州政務,自當瞭解民生,你說說,這昌邑的百姓還剩下多少?”

陳宮面露愁苦,起身對着李易行了一禮,嘆息道:“三年前,昌邑有百姓一萬七千戶,今年年初,約有一萬一千戶,現在……宮實在不知……”

此話一出,廳堂內頓時靜得落針可聞,平時衆人只知道因爲打仗,人口少了,但戰亂頻頻,少有人真的去考慮民生,現在驟然挑明,被告知三年時間就少了差不多一半人口,無論是誰都難以接受這個數據。

有良心的官員,已經開始痛心疾首,但也有極少數人,想的卻是李易要以這件事爲由頭,藉機發難,將礙眼的人收拾掉。

許汜就屬於後者,他是呂布嫡系,又是文官,很擔心李易會拿他開刀,於是一咬牙,出列拜道:“汜身爲兗州官員,卻不能治理地方,反而使得百姓連年遭受兵禍,有負聖賢教誨,還請襄侯降罪!”

說罷,許汜腦門就在地磚上撞出了咚的一聲,看上去非常誠懇。

然而,許汜心裡想的卻是,儘早表明態度,那麼李易就算要算賬,應該也算不到他頭上。

“末將有罪!”

“請襄侯責罰!”

“某愧對兗州百姓!”

……

有許汜帶頭,其他人也很快反應了過來,於是兗州系的官員就在陳宮和魏續等人的帶頭下紛紛向着李易請罪。

李易微微蹙眉,這個情況稍稍出乎他的預料,不過倒也沒有影響後續,李易對着之前安排的託使了個眼色,讓他不要有動作,然後李易對着衆人虛扶了一下,嘆息道:“若是一州一地民不聊生,地方官員自然罪大惡極,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然而,如今天下遍地烽煙,這已經非是個人過錯了。”

見李易這般說話,衆人都知道李易不是藉機發難了,暗暗鬆了口氣,同時他們也開始好奇,李易究竟想要做什麼了。

在衆人的猜測中,李易緩緩起身,按劍而立,朗聲道:“兗州戰亂日久,民不聊生,爲兗州百姓計,爲天下太平計,今李某有三道政令,還請諸位一起斟酌!”

衆人趕忙躬身,等李易下令。

李易緩緩踱步,道:“第一,除陳留以及官屯之外,兗州其他各郡,免去百姓一年賦稅。”

此言一出,在場衆人無不驚訝。

雖然亂世百姓困苦,按理應當減免賦稅,可亂世對於官家來說,同樣也是缺錢缺糧,甚至因爲兵禍,還會增加錢糧消耗,所以往往是世道越壞,百姓越艱難,官府賦稅就越重,最終成爲惡性循環,直到秩序徹底崩壞。

之前呂布與曹操就是如此,雖然兗州百姓已經苦不堪言,但在大事成敗面前,誰會先去考慮百姓死活?

然而李易張口就免了兗州一年的賦稅,相當於之後一年裡面,兗州只出不進,不僅不能爲李易提供幫助,反而要成爲拖累,這手筆實在太大了些。

至於陳留被排除在外,這倒是容易理解,因爲陳留的人口是兗州最多的,受到的戰爭波及,也是最小的,情況比其他郡縣要好上不少。

不過,相對於經濟上,更讓人震驚的還是免賦稅這件事本身。

李易只是荊州牧,然而他這個荊州牧連商量都沒有,一張嘴直接就免了兗州的賦稅……

其野心怎樣,已是昭然若揭!

第52章 臉厚心黑轉面無情第386章 居然是曹操!第287章 因爲我是你姐夫第595章 司馬氏第768章 自投羅網第638章 陳國劉寵第103章 閨蜜是用來插刀的第275章 不枉世上走一遭第363章 蒯良之謀第296章 孫策要反袁術?第8章 胸有大志,亂世人心第328章 主從相見第762章 魏文長白衣渡江第532章 王朗醉酒第756章 西路軍,李傕!第697章 岳父大人高義第507章 下邳急報第105章 王司徒家徒四壁第156章 沒人疼的妹妹氣死算了第18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314章 曹豹來訪第705章 交州獻禮第474章 撿柴火的小姑娘第445章 你把襄侯當什麼人了!第647章 有勇有謀,有擔當第566章 鄭寶第677章 關雲長第437章 我是大漢功臣第99章 三拜第123章 徐晃有大將之風第517章 鍾離城破第646章 多謝將軍手下留情第338章 提醒郭嘉第50章 高順的餿主意第339章 你果然在騙我第52章 臉厚心黑轉面無情第128章 刑徒營 謝謝彼抱的打賞第267章 又見龐季第137章 敢爲朕效死者,唯有李愛卿!第337章 主公眼光十倍於曹操第609章 委屈你了第276章 爲襄侯牽馬墜蹬第12章 還請公明拭目以待第307章 糜家第156章 沒人疼的妹妹氣死算了第112章 新軍第112章 新軍第323章 陸康一退再退第18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558章 壽春城破第743章 我全家仰慕大將軍第776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第339章 你果然在騙我第310章 請留步第401章 殺機第478章 委屈你了第406章 袁某要生啖其肉!第376章 李易立身之本第199章 劉表裡外不是人第386章 居然是曹操!第612章 飛仙崖第103章 閨蜜是用來插刀的第627章 卑鄙如斯第479章 誰可爲良配第777章 大漢永昌(終章)第177章 李易要跑路?第679章 根基盡毀第357章 高順來訪第138章 董卓,死!第122章 六十二連勝第580章 皇甫堅壽第763章 攻佔平原津第170章 千萬不可小看古人第63章 伏家大門不可入第750章 農商第755章 戰!第569章 鄭家堡第70章 來自整個世界的深深惡意第720章 河北名將,果然厲害第474章 撿柴火的小姑娘第580章 皇甫堅壽第43章 呂布的怒意(求票求收藏)第58章 爲太師做諍臣第284章 請襄侯放過我家弟弟第518章 壽春 人心惶惶第556章 攻城第426章 曹操呂布拜把子第315章 典某人要封侯第744章 冒犯天子,當誅第276章 爲襄侯牽馬墜蹬第305章 袁術要斷李易後路第734章 大義第215章 開山大弟子第476章 救命之恩當涌泉相報第337章 主公眼光十倍於曹操第353章 曹操的迷茫第698章 示敵以弱?第665章 陳宮得寶馬第277章 皆爲校尉第2章 我爲殺賊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