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明王宮

渝都城。

連續三日,整座城都陷入一種熱鬧的氣氛之中,明國立國,而渝都就是王都,這就等於是天子腳下了,百姓們都多了一種優越感。

除了一些官方的慶祝活動之外,民間百姓都自我組織了一些慶典活動。

大街小巷都是喜慶的。

不過百姓們能喜慶,對於明國朝堂卻不能不冷靜下來了。

立國可不僅僅只是一個典禮。

那是代表名義上的更替,甚至整個制度的變幻,從政治結構,管理制度,軍方制度,各方各面都需要一個更替的。

而且必須儘快早一點完成。

畢竟新舊制度交替的時候,是最容易出現亂子了,拖的時間越長,對於下面的影響就越大,這種過渡,甚至會給人機會,制止一些的事情出來了。

因此整個明國朝堂,如今都是忙碌的很。

日月街向西北。

這一片地方,目前都已經被籠罩起來了。

這裡將會是明王宮。

明王宮以一棟巨大的九層建築體爲基本,在這一棟建築體上,最中央的位置,豎着往下,是石雕刻着的兩個字。

明國。

這不僅僅是渝都城的地標性建築體。

還是明國的精神所至。

當這一棟大樓屹立在渝都,不知道爲明國凝聚了多少的民心。

在這個時代,很多時候,無法用科學解析的事情,都會和老天爺扯上關係的的,這一棟巍峨的大樓,在這個時代是第一次出現,知道的人會震驚與明國的科技發展,不管是建築發展,還是水泥鋼筋建築材料的這些發展,都是讓人感覺無比的驚恐了,這將會是改變全天下的一個契機。

而不知道的人。

將會把這一切,賦予上天的賞賜。

上天的賞賜,又等於上天的認可,這就讓很多很多的百姓,都知道,老天爺已經認可了牧景這一尊明王。

民心有時候,就這麼簡單的得到的。

因爲明國大樓的出現,讓明國建立,無比的順利,甚至沒有一點的反對效果,哪怕是那些世家門閥,鄉紳豪族都忍住了這口氣。

當然,民心可以用這種方式獲取,可想要維持下來,那纔是真功夫,必須要給百姓帶去利益,才能讓百姓繼續支持,不然不管是什麼方式,一旦你傷害的百姓,讓他們吃不飽睡不暖,那你早晚會失去民心。

牧景無比的清楚這一點,五千年的歷史教育,早已經讓他爲自己制定了一條道路,一條以民心爲基礎的帝王路。

………………

民心乃是細水長流的事情,不過這一棟樓的出現,也功不可沒。

如今這一座大樓,就是目前的明王國的中樞,昭明閣,政務堂,樞密院,大部分的司衙,目前都都在這裡。

上下九層,每一層都能容納數千人同時辦公。

昭明閣在第八層。

因爲第九層,最高的地方,那是屬於明王辦公所在,只有明王,才能站在最高的地方,俯視天下。

如今可是沒有電梯,每天要爬上第九層上班,牧景有時候都感覺特別的崩潰,建這大一棟樓,蓋這麼高,幹嘛呢。

可這是他自己的做的孽,終歸是要自己承受,幸虧自己如今已是練氣境的武者,就算爬上第九層,也氣不喘,談不上疲憊和累。

不過他一般在第八層,第八層是昭明閣所在。

同時,也是明國丞相,胡昭的丞相司衙。

既明國立國,那很多官職,就要重新的編纂,第一個確定的,那就是明國丞相,丞相乃是百官之首,目前來說,整個明國,唯胡昭能擔任。

明國如今也處於一個新政階段。

所以不同於舊制。

除了丞相之外的,其餘的官職,很多都是區別於的舊制之外了。

舊制以三公九卿爲主。

而明國,除了丞相乃是百官之首之外,接下來的,就是參政,昭明閣的參政,依舊是明國如今最高的官位。

七席參政位置,明王牧景,明國丞相胡昭,明國政事堂參知政事情劉勁,樞密院樞密使黃忠,另外就是戲志才,秦頌,蔡邕。

這是明國的中樞,大腦,決策層。

明國所有的政令,所有的軍令,都將會由這七個人而決定,所以昭明閣也成爲了整個明國官吏,最希望的目標。

不管是文武大臣,皆以進入昭明閣爲目標,正在努力之中。

昭明閣之下,自然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管轄天下各州民生,經濟,農業,等等的事務,有宰執天下的權力。

而政事堂之外,那就是樞密院了。

樞密院執掌軍隊,大軍數十萬,不管是各種各樣的軍務,甚至戰爭,如今都歸樞密院的統一管理。

政事堂和樞密院,就好像是昭明閣這架馬車的兩匹馬,正在齊頭並進。

而在明國建立之後,牧景在政事堂和樞密院之外,增添的御史臺。

御史,自古以來就是盯梢內政的。

他們不管政務,也不管軍務,他們只是盯着官吏,有彈劾天下官吏的權力。

牧景建立御史臺,就是爲了良好的發展。

人,都會很容易迷失在權力之中,包括牧景,牧景當初建立昭明閣,也有一份讓昭明閣制衡自己的意思。

他自己也怕自己會迷失在無上的權力之中。

一旦迷失,很難找回來方向的,權力會讓一個人,從明君變成昏君,從精明變成昏聵。

而有昭明閣,哪怕牧景,都不能隨心所欲。

雖然他平時整天說,被監督的感覺不好,可他心中非常清楚一點,如果沒有這種監督,他恐怕會更加的懶惰,更加沒有作爲。

做人做事,都是這樣的,少一份監督,自然就會少一份約束,當一個人的約束力越來越少,嘗試到的放縱的自由,那麼權力就會是一柄無所不往的刀,不僅僅腐蝕自己,也能腐蝕身邊的所有人。

御史臺的存在,自然也是必然需要的。

而第一任御史臺的御史大夫,是蔡邕。

爲什麼是蔡邕,因爲只有這老頭子聲譽最高,而且也是最清高的,在這種大環境之中,身居高位,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的尾巴的。

哪怕是胡昭,戲志才,這等聰明人,都是免不了俗的。

想要監督百官。

首先自己屁股就要乾乾淨淨,蔡邕是最清高的人,而且鎮得住百官,哪怕是胡昭,黃忠,都不敢在他這裡放肆。

所以他坐鎮御史臺,將會奠定御史臺的位置。

明國政治體系,早已經是頂多下來了,文武是分治的,政事堂和樞密院之間,也是井水不犯河水的,當然,打仗的時候例外。

政事堂之下,有各部,戶部,吏部,工部,農部……等等,與歷史上六部不一樣,分工很仔細,最少是十幾個部衙。

也就是說,最少有十幾個一部尚書。

而樞密院,是各大司衙,軍工司,後勤司,思想政治司……

這樣雙方一分開,整個新政來看,分工還算是仔細,當然,也略顯得籠統一點。

所以接下來,他們需要解決了,就是這個問題,讓這種制度,更加的精簡,也讓這種新政制度更能融入百姓之間。

……………………

八樓。

這個地方很大,昭明閣居中,左右是丞相房,各個參政的辦公房,每一個參政,包括牧景,在這裡都有一間辦公廂房的。

然後就是昭明閣文吏處,負責昭明閣的會議記錄,還有各個參政之間的聯繫,文件卷宗的管理。

工作不是很重要,但是需要最忠誠的人,畢竟這裡是明國最核心的地方,隨便一個句話流出去,都將會影響整個明國運轉的。

內部裝飾,也如同古代那種皇宮建設一樣,華麗,寬敞,而且古色古香,這纔是真正的古今結合建築體。

不過周圍的牆壁,是防未來時代的落地窗,用上科技院最新煉製出來的玻璃,周圍都是透明的玻璃。

坐在中間的位置,看着周圍,彷彿自己就如同在半空之中一樣,這種感覺,很特別很特別,所有人都有一種豪氣萬千的感覺。

這是立國之後第一次會議。

七席參政皆在。

負責記錄的是明國第一文吏,牧景御用的秘書,霍餘。

霍餘早就可以放出去,獨當一面了,就算做一州總督,以他資歷,都已經足夠了,當然能力上或許有些不行,但是憑他這等資歷,誰也不會說什麼。

可霍餘一直以來,都很懂得一件事情,那就是自知之明。

他一個南陽出不來頭的讀書人,上半輩子沒有什麼出息,還要靠着中陽鎮的霍氏宗族的援助才能讀書。

如果不是遇上牧景,這輩子甚至連一個縣主簿的位置,都混不上。

他不是一個善於政務的人,所以他一直都留在牧景身邊,擔任文吏的工作,這工作,他做的得心應手。

“這是明國建立之後,孤準備的一些政策,你們都看看,有意見,我們談,沒有意見,準備貫通下去!”

牧景擺擺手,霍餘把一些計劃書,遞給在了每一個參政的面前。

“官吏品秩?”

“將官軍銜?”

衆參政看的很仔細。

牧景準備把九品中正制給推出來了,官吏品秩那是需要的,人無貴賤,但是官職必須有高低,不然怎麼管得住。

歷史上,三國時期,魏國陳羣最先推出了九品中正制,可好的經文,禁不住歪嘴的和尚來念,最後這能維持兩千年封建制度的好東西,變成了士族無下品,寒門無上品的傑作。

兩晉南北朝的時代,把寒門和士族之間,分的清清楚楚。

牧景其實有些想不明白,這和九品中正制到底有什麼關係,衡量官職的品秩,最後變成衡量人的地位,有時候也是很無奈的。

所以牧景要親自推動,也要親自把關。

“九品中正制!”

胡昭知道牧景憋着大招,但是這一份計劃書,還是有些出乎他意料之外了:“丞相,官居一品,參政,官居從一品!”

“將官軍銜!”黃忠的目光,更是集中在軍銜上。

把軍職和軍銜分開,也是牧景一早已經想好的,只是沒有合適的機會推出來,如今正好一鍋燉了,想要反對,一次性解決。

不過黃忠倒是沒想過反對,而且他甚至有些認同。

“上將軍!”

這是牧景設定最高的軍銜。

目前整個明國,唯黃忠擔任上將軍,唯一的一個上將軍。

而整一套軍銜,是牧景通過古今融合,取了未來的優勢,也融合了一些這個時代的特色,最少不要讓將士們的感覺大很陌生的感覺。

除了上將軍之外,還有大將軍,大將軍的軍銜,其實也沒有幾個,不,應該是一個都沒有,征戰天下,纔剛剛開始,立功才能嘉獎,如若現在就高高的定下來了,到時候賞無可賞,那就尷尬了。

………………

會議歷經兩個時辰,從上午到中午,倒是挺激烈的,胡昭就品秩的事情,和牧景爭的一個面紅耳赤的。

黃忠也在軍銜的一些意見上,用他的大嗓門,把牧景吼的好些聲。

但是牧景自然是堅持己見。

他決定的事情,很少有人能反對的。

中午吃飯,中場休戰。

牧景下樓去了。

目前明王宮還沒有建成了,除了這一棟明國大樓之外,其餘都還在修建,作爲明國的王宮,這裡佔地面積自然不少。

除了明國大樓,沿着過去,還有不少起起伏伏不少的宮殿,都是如同擁簇明國大樓的小弟一樣。

牧景走在小石路上,瞧了一下。

這時候劉曄不知道從哪個角落走出來了,拱手行禮:“屬下工部右侍郎劉曄,拜見大王!”

“無妨!”

牧景擺擺手:“子揚,明王宮還需要多久才能落成?”

他不太像勞民傷財,但是明國需要一個精神標誌,明王國的存在,是明國百姓的精神支持,所以不能寒顫。

“除了日月湖之外,其他的建築體,明歲二月,就能完工了!”劉曄說道。

“後宮呢?”

“後宮三十六殿,最晚最晚,也要到明歲一月,才能落成!”

“三十六殿?”

牧景摸摸額頭,難不成要讓孤娶了三十六個老婆,一個妃子一重殿,你們也想得出來。

除了明國大樓之外。

其他的設計,都是胡昭把關的,這廝也就能想得出來,這時候,就不怕勞民傷財了。

“三十六殿,是最小規模的後宮宮殿羣了,自古君王,三宮六苑七十二殿,方爲合乎禮數!”劉曄輕聲的說道。

“行!”

牧景擺擺手,道:“隨你們折騰吧,反正不是我掏錢!”

把劉曄打法之後。

牧景在這還沒有落成的明王宮裡面,開始視察一下,日後畢竟這裡是生活的家,大部分時間,他恐怕都在這裡渡過了。

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 天下定 五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圍殺張飛 一第八百二十七章 益州變天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牧軍操典第六百五十三章 定武都,驚長安!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整軍 六第九百八十三章 奪南陽 六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大明軍備 七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決戰上黨 二十五第二十一章 驚動郡府 下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新政:清查人口!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西北歸明 七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整軍 七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整軍 二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後院起火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敲打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上黨之戰 十八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議和的機會?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糧道爭奪 一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荊州之戰 一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明魏血戰 十第四百三十二章 交代京城一二事第九百一十五章 談談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模仿始終是模仿,保持進步纔是王道!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戰成名 十一 (上架第八更)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上黨之戰 十四第八百九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奪荊州 九第六百九十八章 遊說張津第一百九十二章 十常侍的圖謀第九百五十章 認可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志向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 天下定 一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上黨之戰 十三第九百七十一章 認輸第八百六十一章 無人可用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西北歸明 一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統一之戰,即將拉開序幕!第九百五十八章 借刀殺人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襄陽未來的發展方向 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戰成名 十 (上架第七更)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婚 四第八百零八章 萬事俱備,只待東風起!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都察院在進攻!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奪荊州 十三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偷襲 十五第三百零五章 曹操的機遇第二百零三章 風起 四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大明立朝,太武!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上黨之戰 十一第四百九十六章 絕境中爆發的楊柏 上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司馬懿的猜測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蔡琰的行動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上黨之戰 十五第六百一十七章 參狼羌之亂 下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無奈的聯姻第七百五十四章 出兵試探第一百八十章 藏兵雒陽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糧道爭奪 二第五百一十二章 張魯的主動出擊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大戰啓 一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歲末 上第九百一十三章 猛將對拼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宛城之戰 四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江東的未來第九百八十六章 奪南陽 十第六十五章 出乎意料之中的捷報 下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曹操面臨的危機第六百九十二章 益州的春季攻略第八百一十六章 博弈纔剛剛開始第六百八十一章 他算盡了戰場,卻沒有能算得過自己人!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上黨之戰 十三第六十八章 舞陰商戰 三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九第四百五十六章 血債血償,這只是一個開始……第二百零二章 風起 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黃劭的執念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糧道爭奪 十一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驚變,梟雄末路! 八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中原大戰的爆發第二百零四章 最後的平靜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整軍 三第九十九章 灌陽戰役 四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揚黃巾之威! 上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七月,州考!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短兵交接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天下五分 七第三百六十一章 河東之行 三第五百九十八章 說客第八百五十九章 歷史在進步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登基之前 十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我嫁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十五第一百九十六章 風波起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上黨之戰 三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賈詡和李儒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戰後大動作 二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殲滅韓遂部 八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宛城之戰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