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至雒城遇土將死

蜀漢建興四年秋,趙舒終於答應起兵北伐。當然並沒有召告天下,也沒有向皇帝劉禪上奏《出師表》,趙舒原本已經寫好了出師表,後來想想在劉禪的眼中,自己是亂臣賊子,殺妻仇人,自己又何必去做作,只是聲言還政皇帝,自己帶兵離開成都,進駐漢中。誠如郭淮私下與他商議一般,趙舒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權位,可以傲視朝堂,不受劉禪約束,多是因爲軍中衆將的支持。既然魏延,桓易等將都有心北伐,趙舒若仍舊一意孤行,豈不寒了衆人之心。再者,呂容迫死皇后,趙舒與皇帝劉禪以及保皇派蔣琬等人的矛盾已經到了最大化,如果趙舒無心取而代之,就必須要想辦法化解,緩和這個矛盾。通常轉化國內矛盾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將矛盾轉移到國與國之間。而且蜀漢向以正統自居,斥曹魏爲叛逆,趙舒只需要藉着高皇帝,光武帝,以及先皇昭烈帝的名頭,說自己是弔民伐罪,光復大漢江山社稷,蔣琬等人便再沒有反對的道理。

從趙舒本心而言,並不想與曹魏開戰,從孔明的六出祁山,再到姜維的九伐中原,蜀漢的國力實在是不能與曹魏相爭。當然趙舒現在比孔明,姜維更佔有些優勢,比如南方叛亂早幾年就被平定,比如荊襄還在蜀漢手中,比如司馬實質上已經不算曹魏的臣子,但是趙舒仍舊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機會可以取勝。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人在廟堂,身不由己,看到魏延,郭淮等人急切的求戰之心,趙舒也不得不點頭答應,以此穩固自己在蜀漢的地位。

郭淮先回了荊州,魏延也趕去漢中準備,桓易,張嶷等將忙着集合軍馬,蔣琬,費禕等官急着籌措錢糧。趙舒也將地圖掛在自己的臥室,整日整夜的思量北伐大計,他知道自己這一點頭不打緊,卻關係着成千上萬,乃至上十萬將士的性命。

經過半個多月的緊張籌備,趙舒終於告別了劉禪親自帶領的文武百官,選擇一個良辰吉時,帶着成都五萬大軍起程,開赴漢中。成都政事決於蔣琬等人,戍衛交付吳氏兄弟,李嚴仍鎮白帝城,但部下兵馬抽調大半隨趙舒入駐漢中。安漢將軍桓易,“無當飛軍”都督張疑,副都督天翼以及大將軍長史楊儀,參軍李豐等人隨軍而行。非止一日,軍馬便至雒城,趙舒下令大軍就在城中駐紮一日。是夜獨與呂容,攜關統,帶數員家將,備好祭禮,前往雒城西南山中,關鳳墓前祭奠。

當年趙舒從劉備入川,便是在此山之中與關鳳定情,雖然時隔多年,但故地重遊,往昔音容笑貌不禁迴盪於趙舒腦海,一切的一切都恍如昨日一般。趙舒知道關鳳與自己一樣,不喜歡奢華,是以當初使桓易建墓之時,便叮囑從簡。這幾年來,國中無事,每年趙舒都會抽些時間來掃祭三五回。只是此次前往漢中,諸將有心北伐,戰端一開,怕是再無閒時前來此地,是以趙舒特意途經雒城,再來關鳳墓前憑弔一番。

三柱青煙,數碟果品,趙舒依舊如最初失去關鳳時一般沉痛,只有關統已經可以不用人教,便自己跪下,哭着喊“娘”,才讓趙舒心中覺得幾絲慰藉。每當看着趙舒獨坐在關鳳墓前,沉吟不語,呂容既覺得欣慰,又覺得有些遺憾。所慰者,自己擁有的這個男人是如此重情重義,遺憾的卻是,自己總是不能完全擁有他的心。

秋天的山林,總顯得有些蕭瑟,夜風吹來,呂容能感覺到一股涼意,不由地將懷中熟睡的關統抱得更緊些。已經過了子夜,明日還要行軍,呂容不得不提醒趙舒:“統兒已經睡了,我們該回去了吧?”這一句話纔將趙舒從回憶中拉到現實中來,有心多陪關鳳些時候,但也知道時不我待,只得點頭起身。

念念不捨再看了墓碑幾眼,趙舒終於開口招呼遠處家將牽馬過來。葉楓奉命前往魏國都城,趙舒身邊親衛換成蕭賁。此人原是馬超部下,受其大恩,故主死後,便一直跟隨趙舒左右,平日雖然話語不多,但恪盡職守,深得趙舒賞識。此刻聽到趙舒呼喊,急忙帶人將坐騎牽將過來。

趙舒剛欲上馬,卻聽得旁邊有些聲響,不禁停下動作,仔細一聽卻似乎有人在不遠處走動。在此荒山野嶺,又是夜半三更,趙舒身邊只有寥寥數人,若是有人行刺,便是十分的兇險。蕭賁更是不敢絲毫馬虎,早拔劍在手,回顧左右道:“保護將軍。”自己卻向着那聲音走去,厲聲道:“什麼人鬼鬼祟祟,還不快滾出來。”連喝數聲,均不見對方回答,蕭賁更是心疑,便要再行上前。趙舒卻恐他中人算計,急忙止道:“不可鹵莽。”乃復高聲道:“夜半山中兇險,既然有緣相遇,尊駕何妨一見,結伴下山如何?”

“哈哈。”頓時從林中傳出一陣蒼老有力的笑聲,便有老者答道:“素聞大將軍謙遜待人,今日相見果然不假,不似屬下粗人一般無禮。”被對方一口道破身份,趙舒心中十分驚訝,復見蕭賁又要作色,急忙揮手阻止,道:“家人無理,還請老丈見諒。老丈居此山中,必是當世高賢,還請一見。”

“無妨,無妨。”老者又答道:“老夫在此等候多日,便是奉有師命,爲將軍指點去路。只是老夫素來不見俗人,將軍欲見老夫,還請衆人迴避。”趙舒此刻身系蜀漢一國之重,怎能因對方區區幾句摸不着頭腦的言語,便冒險讓家將退開?便要措辭推脫,卻又聽那老者道:“當年許都夜觀星象,手中留字,將軍多年可已參破其中奧秘?”

“手中留字”四個字傳入耳中,趙舒心中更是大奇。當年他受困許都,與平原管神卜共觀星象,其後管輅又在他手心留下:“遇水即生,遇金而陷,遇火便走,遇木方興,遇土將”十九個字。這些年來,趙舒默默在心中參詳多次,似乎都有些眉目,卻又不能肯定,而且最後“遇土將”之後,明顯還缺少一個字,那有會是什麼?一直都是趙舒心中的一個迷,但他卻從來沒有向人提及,包括死去的關鳳,以及現在身邊的呂容。且不說趙舒還在回憶當年許都之事,對方卻又催促道:“將軍若是不願讓屬下回避,老夫只好就此別過。”

“老丈留步。”對方既然能知道手中留字這等隱諱之事,必然是與管輅有關。剛纔他又言及“師命”二字,趙舒自然想到對方是管輅弟子,此刻他心中正不知前途如何,好容易遇到這樣能未卜先知的高人,怎捨得就此別過?急忙出聲阻攔,又轉對衆人道:“汝等且先退下等候。”呂容擔心趙舒安危,有心不答應,但見他面有喜色,料想不會有危險,只好抱着關統與蕭賁等人離開。

再看不到呂容衆人的身影,趙舒才又道:“已無旁人,還請老丈現身。”說完便再次聽見一陣長笑,轉眼望去,就見一位老者從身側林中走出。藉着山間月色,趙舒將對方仔細打量一番,那老者雖然鬚髮盡白,但膚色紅潤,雙目精光四射,竟猜不出究竟年歲幾何。老者也將趙舒上下看了一遍,微微頷首,道:“先師曾言將軍容顏不改,此刻幸會,果如其然,真是羨煞人啊。”趙舒略作謙謝,便抱拳問道:“老丈兩次言及尊師,不知令師是哪位高賢?而老丈又如何稱呼?”

老者含笑答道:“老夫無名無姓,將軍無須在意。先師平原管輅,曾在許都與將軍有一面之緣,今日老夫來見將軍,也是先師臨終之遺命,爲將軍指點一二。”趙舒料得他是管輅弟子,聽着不驚訝,只是不想管輅卻還爲自己之事牽掛在心,於是長揖到地,謝道:“蒙管神卜錯愛,舒心中確有困惑,還望老丈不吝賜告。”

無名老者緩步上前,攙扶趙舒,道:“昔日先師曾贈將軍十九字,想必將軍已經有所領悟?”趙舒略作思量,再仔細回想那十九字。“遇水即生”,必是指自己長江遇險,重生於三國;“遇金而陷”,當是說自己在淮南戰場之上,遇到金泉這個小人,而身陷許都;“遇火便走”,大約就是許昌大火,自己被金煒等人拼死營救出來;“遇木方興”,莫不是指的自己遇到桓易,才逐漸在蜀漢陣營之中掌權?但最後“遇土將”後面卻是什麼樣的一個字,趙舒擡眼望向老人,便要開口詢問。不料對方卻先開口,道:“前面四句,將軍想也心中瞭然,只是當年先師還有最後一字未寫,便是要今日由老夫告知將軍。”說着便在趙舒掌心之中,輕輕劃了一個“死”字。

趙舒想遍所有,卻萬萬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一個字,身體不由自主地震了一下,便聽老者笑道:“將軍懼耶?”趙舒自覺失態,遂訕訕笑道:“人死如煙消,若要離開如此江山,誰都難免有些不捨。”老者“哈哈”一笑,緊緊盯着趙舒,道:“旁人如此,只怕將軍未必。”

趙舒聽他話外有話,不禁心中生疑,正要開口詢問,卻又聽對方言道:“將軍何其不智也。生既非真生,死亦未必真死。再者人生百年,誰能無死?將軍位及人臣,享盡富貴榮華,且兩世爲人,還有何不足?”趙舒聽得更是驚訝,知道他必然曉得自己的來歷,乃笑道:“老丈所言是極,舒遠不能及。”說着再行一禮,恭聲道:“舒尚有一事請教,望老丈指點。”老者以手拂鬚,問道:“將軍欲問北去,成敗若何?”趙舒卻搖了搖頭,道:“舒不在意成敗如何,只問三軍將士死傷多寡。”

“哈哈。”老者朗笑數聲,道:“將軍上應天象,本有雄圖之業,奈何一味求‘仁’,才俄延今日仍不得志。此番北進,乃天機,將軍還是自己去體驗吧。”趙舒聽後心中略感沉重,但還是謝道:“多謝老丈真言。”老者又複道:“此雖天意,但也需人爲。豈不聞‘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乎?將軍仍須努力,老夫言盡於此,就此告辭。”言罷便要轉身離去。

趙舒有心挽留,但又覺得對方已經說的十分清楚,自己若再多問,便顯得有些貪心不足,只好再拜,道:“恭送老丈。”無名老者見趙舒如此輕易便放自己離開,倒略感吃驚,竟又不走,反問道:“將軍不問結果如何?”趙舒也是一怔,隨即笑道:“老丈適才不是已經見告,有‘死’而已。”

老者心中更覺得詫異,凝視趙舒良久,才微微搖頭,道:“天道無常,時時變幻。將軍若是有心,此字亦並非便是將軍結果。”趙舒聽他言外之意,似乎可以免除自己“死”之厄難,心中自然歡喜,便要再開口詢問,不料那老者說完這句話,舉步就走。趙舒急忙出聲喊止,對方卻並不回答。見那老者轉眼便走入林中,趙舒急忙追上前去,轉過幾棵古樹,卻哪裡還有對方的身影?

趙舒仍不死心,又高喊了幾聲,卻始終沒有迴應,只得獨自迴轉,來會呂容衆人。行不多遠,聽得人馬聲響,正是呂容久不見趙舒前來,又聽得他出聲大喊,便帶着家將復來尋找趙舒。兩廂見面,趙舒無恙,呂容心中稍安,便一起上馬,下山望雒城而來。趙舒心中仍在回想那老者的每一句話,所以一路無話,倒是呂容見他不語,乃道:“適才安國來過。”

關興奉命在外郡巡視,數月不見,趙舒聽到他的消息,急忙問道:“現在何處?”呂容答道:“當時你不在場,我只說你在姐姐墓前獨坐,不想有人打攪。安國便向着方向拜了幾拜,又復離去。臨走讓我轉告你,他也要隨軍前往漢中。現在想必已經到了雒城軍中。”

蜀中原無多少大將,難得關興要隨軍前往,趙舒心中自然高興,何況又多日不與他相見,便下令加快速度,趕回城中。呂容卻出聲喊止,讓衆家將先行,才私與趙舒道:“安國來時,滿臉怒容,眼光之中更透着一股殺氣。你還是小心些爲好。”趙舒知道呂容不會危言聳聽,卻又不願意相信關興,當真要來殺自己,只得重重嘆息一聲,搖頭不語。

第四百一十章 賊心虛突作噩夢第二十八章 平長沙再遭刺殺第三百六十七章 北上樊文聘盡忠第九十五章 戰陽平趙舒掛帥第二百五十九章 誘敵成猛虎被困第一百八十八章 梟雄亡曹彰蒙冤第三百七十五章 願和解交代後事第四百三十章 返漢中籌辦婚禮第四百零八章 苦與累誰能理解第九十七章 吃情醋牽手許諾第四百六十一章 發檄文魏延謀反第一百五十八章 結內應林揚入城第三百三十九章 享安定提議再娶第九十五章 戰陽平趙舒掛帥第二百五十七章 道硬傷抗命出兵第一百三十九章 至樊城郭淮遭擒第二十六章 入長沙義陽魏延第一百四十五章 援荊州欲留猛將第二百五十六章 懷禍心挑破離間第一百六十章 攻荊州吳軍奪氣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龐德棋逢對手第二十八章 平長沙再遭刺殺第五十六章 領將命親赴敵營第四百零四章 下長安提議遷都第三百八十二章 至天水夏侯棄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間隙深戀人相逢第三十章 戰事定入住荊州第一百八十四章 謀王位二曹相結第八十一章 應真言遇火便走第二百三十四章 知人事初遇宦官第二百五十八章 躍虎澗關平誘虎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龐德棋逢對手第一百九十三章 戰敵酋關興險勝第四十三章 營中戲關平入川第九十七章 吃情醋牽手許諾第一百零七章 失陽平不退反攻第四百四十二章 聞噩耗郭淮壽盡第三百八十一章 降蜀漢無懼誤解第一百五十章 魏擊吳黃雀在後第二百三十三章 至白帝劉備親迎第二百四十九章 圖安樂敷衍了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三兵敗誤入桃源第八十四章 遭抓捕誤會極深第二百八十三章 報前仇責打黃皓第三百四十一章 上朝會欲代求親第四百一十二章 棄前嫌握手言和第三百八十二章 至天水夏侯棄城第三百八十六章 守街亭將帥不和第一百五十九章 破南郡呂蒙被擒第三百九十四章 斬董禧計賺城門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桃源迫食丹藥第四十五章 報血仇斬殺楊高第一百一十三章 高平訪情意明顯第二百八十八章 故人來訴說舊事第三百八十章 存漢室甘做小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第二百零六章 伊人離趙關談心第四百章 請援軍程明突圍第二百五十四章 道舊事思念親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至白帝劉備親迎第二百六十二章 江夏失孫權親征第一百八十七章 闖營帳陳晟死戰第九十五章 戰陽平趙舒掛帥第二百五十七章 道硬傷抗命出兵第八十一章 應真言遇火便走第二百四十三章 詢計策決意東伐第二百一十三章 遭圍困葉楓歸來第三百七十九章 除異己趕盡殺絕第二百六十八章 闖營帳苦心勸說第八章 贈好馬辭別馬良第四十一章 厚禮遇張鬆獻圖第四百四十章 圍洛陽慫恿出兵第七十五章 夜觀星獲贈真言第二十三章 訴不和再詐陳矯第二百九十一章 中伏計張遼搭救第一百六十六章 臨宛城仲達稱病第八十八章 霍峻死被迫逃亡第一百六十五章 猛將死努力成空第一百五十九章 破南郡呂蒙被擒第十九章 取南郡初露鋒芒第四百零六章 憂戰事一籌莫展第八十一章 應真言遇火便走第二百零四章 再相逢已成陌路第三十六章 回荊州再激周瑜第三百五十八章 問罪責辭官相逼第一百四十六章 施詭計呂蒙蒙冤第四百二十四章 見仲達暗生提防第二十八章 平長沙再遭刺殺第二百五十三章 赴祭拜又遭刺殺第一百六十三章 報血仇桓易獨行第二百九十四章 有準備帶兵逼宮第一百一十八章 聞戰報上庸出兵第三百六十四章 效丞相反魏檄文第十六章 訴疑問問題初顯第一百二十三章 奉王命趙舒督軍第四百六十章 言自危慫恿謀反第一百四十六章 施詭計呂蒙蒙冤第九十八章 降天兵偷襲陽平第四百五十六章 伐東吳偷襲許昌第十四章 受庇護認出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