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弘農會盟

劉封卻淡然一笑,抱拳笑道:“將軍過獎了,此白虎正是助本王復興漢室而來的。”

司馬師沒想到劉封會這麼回答,他們是魏國之臣,劉封這話無疑讓司馬師自打嘴巴,若劉封是天命之人,那他豈不是承認魏國便是篡漢了?

一想至此,當下氣得說不出話來,臉色更加陰沉。

司馬懿掃了一眼司馬師,卻大笑道:“天下自有有德者居之,就算有靈獸相助,若逆天而爲,只怕也是難以成事。”

劉封看着朝陽中司馬懿輪廓分明的側臉,不禁佩服此人的氣度和城府,當下打個哈哈,也不再爭執,跟在他們後面繼續向東而行。

函谷關是兩京古道,東自崤山,西至潼津,這條道路多在澗谷之中,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

出了潼關之後,有一條深邃的山谷向南通往荊州方向,向東的一條官道則是前往洛陽,這裡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戰國時期,秦依函谷天險,數次抵擋六國之師,使六國軍隊“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劉邦也曾守關以拒項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進入函谷關,司馬懿指着兩旁綿延的山脈,笑道:“函谷關扼守崤函咽喉之地,南依高山絕嶺,北瀕滔滔大河,地勢險要,車不方軌,馬不併轡,實爲天險,任有千軍萬馬,在此處也無用武之地。”

“此處自古爲兵家必爭之地,關中關外以此而分,果然與劍閣有異曲同工之妙!”劉封豈能聽不出司馬懿的言下之意,雖然蜀軍佔領了長安,但要想進攻洛陽,還是力有不逮。

狹長的山谷間只聞馬蹄之聲,馬不併轡這麼誇張,但四匹馬同行已經是極限了,峽谷綿延彎曲,煙塵滾滾,劉封粗略估計,至少也有一百里左右。

將近中午十分,終於趕到弘農,遠遠看到魏軍已經列陣而待,明黃色的鑾駕十分醒目,騎兵和步兵組成的方陣氣勢駭人。

尤其是曹叡身旁的五千騎兵,全都是紅褐色的魚鱗甲,暗紅色的盔纓迎風飄動,肅殺之氣撲面而來,再看那些戰馬身上也有薄甲覆蓋,便猜到這就是傳說中的虎豹騎。

劉封身後的流雲騎自然也不甘示弱,一個個昂首挺胸,整齊而進,清一色的白色戰馬,銀盔銀甲,在陽光下十分耀眼,更像是西方的騎士軍團。

來到近前,兵馬停在空地之外,儀仗整齊而立額,一條紅毯通道直通王座,兩排槍兵和戟兵肅然而立,另一頭曹叡高高在座,等待劉封等人到來,兩邊文武大臣列隊而立,天子之威,盡顯無遺。

經歷過劉備登基,劉禪繼位,劉封好歹也算是見過大世面了,許多禮儀自然也熟記在心,策馬向前,劉封右手一擡,身後的流雲騎停了下來,動作整齊劃一。

曹魏文武在這裡搭建場地,本來想展現魏國軍威,震懾劉備,但這一切氣勢,卻在那頭狀如牛犢的白虎襯托下,弱了許,幾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白虎身上。

劉封淡然掃視魏軍,翻身下馬,輕撫白虎腦袋,白虎喉嚨裡發出低低的咆哮,趴伏在流雲騎陣前,倒是對方的虎豹騎有些焦躁不安了,這些戰馬雖然精心訓練,但也抵不住獸王之威。

劉封整理衣甲,帶着張苞幾人跟隨司馬懿走上紅毯,對兩旁的禁衛軍視若無物,神色從容自若,張苞和關索左看右看,一臉不屑,要不是劉封叮囑過要注意禮儀,只怕兩人的嘴要撇到耳根子上了。

曹叡倒也相貌堂堂,舉止儒雅,龍袍加身,更有一種雍容華貴的氣度,比之劉禪的憨態可掬,不知體面了多少倍,不愧爲能與曹操、曹丕並稱魏氏“三祖”的人物。

司馬懿父子三人跪地而拜:“臣已經請到蜀國燕王而來。”

雖然稱爲燕王,但加上一個蜀國,便顯得身份小了許多,司馬懿不動神色的貶斥,讓魏國大臣頗有自得之意。

曹叡欠身說道:“司馬將軍平身。”

正準備下位迎接劉封,卻見左邊閃出一人,大聲喝道:“大膽劉封,面見陛下爲何不拜?”

劉封揹着手,微微轉頭,看到一位留着山羊鬍須文臣正怒目而視,眉毛一挑,不作理會,轉身向曹叡抱拳道:“漢左將軍劉封,拜見魏王!”

曹叡見劉封也絲毫不留情面,將司馬懿剛纔的話反其道用之,頓時神色一滯,含糊點頭答應。

劉封自稱漢臣,司馬懿不由雙目微凜,緩緩低頭,不讓人看到他的神態,其他魏國君臣也都面面相覷,怒視劉封。

“哈哈哈,枉你還自稱漢臣,竟不知禮義廉恥乎?”那人臉色難看,見曹叡沒有回話,怒聲道,“何以不答吾言?”

“閣下人?”劉封這才轉身,冷冷地看着那人,笑道,“不想魏國禮儀如此荒誕,魏王金口未開,竟有跳樑小醜先來聒噪!”

“你……”那人指着劉封,知道自己太過激動,有些失禮,但氣勢還不能弱,昂然道:“吾乃魏長史楊阜是也!”

楊阜?劉封暗自冷哼,當年要不是這傢伙,估計馬超在西涼也不會輸得那麼慘,不過楊阜確實也有能力,在魏國後期也是一位重要人物。

劉封轉過身,正視楊阜,笑道:“汝既爲長史,爲何見本王不拜?”

“我乃是魏國臣子,爲何拜你蜀國之王?”楊阜斷然大喝,揮着衣袖表示不屑,微微側轉身。

“好一個魏國臣子!”劉封淡淡一笑,再次轉身看向曹叡。

楊阜微微一怔,猛然明白了劉封的意思,既然自己不拜劉封,曹叡也不是蜀國的皇帝,劉封自然也不用跪拜,頓時臉色尷尬,訕訕退入文臣之後。

劉封抱拳對曹叡行禮道:“蜀國使者劉封見過魏帝。”

曹叡見劉封不卑不亢,應答從容,也起了較量之心,既然劉封有備而來,自己當然不能失了禮數,當下起身道:“燕王遠道而來,朕未曾親迎,剛纔臣下魯莽,見笑了。”劉封卻笑道:“本王爲國事而來,豈會因小節而誤大事也?”

第1238章 慷慨盡忠第1864章 悔不當初第1847章 強行廝殺第1903章 琅琊消息第787章 衆望所歸第1249章 君無戲言第1268章 待客之道第786章 成都軍情第1876章 自私自利第814章 開明王朝第329章 益衡號第88章 華青堂開張第1824章 進退不得第114章 法正傳道第2101章 獨闖敵營第1016章 不戰自亂第65章 勸諫登基第1057章 喂鷹捕獵第1177章 萬事俱佳第151章 蓄勢待發第1381章 揭穿身份第870章 意外身死第896章 象背之戰第1681章 宏圖大志第1980章 校場演武第69章 再次試探第1800章 以逸待勞第1847章 強行廝殺第1203章 軍中譁變第1825章 歷史疑團第1019章 意外之傷第1999章 將計就計第714章 兵臨城下第614章 一袋旱菸第1913章 西域形勢第571章 驚天秘聞第1154章 意外之變第990章 名士失態第266章 藏身之地第1442章 名將之後第858章 畢摩出現第1264章 靜觀其變第951章 宴會風雲第1786章 最後尊嚴第1456章 青龍寨主第46章 和談條件第508章 蓋世奇功第2000章 大張旗鼓第2032章 國師之怒第1391章 弄巧成拙第40章 兄弟榮辱第1213章 父子上陣第1701章 全隊出動第1060章 人面獸心第81章 誤闖閨房第1762章 一路追殺第2116章 紫虛上人第212章 荊州形勢第1627章 徘徊不定第916章 老將出馬第1127章 涼州七子第500章 盛極必衰第1039章 馬蜂窩第387章 束手無策第1039章 馬蜂窩第1659章 搭臺唱戲第1368章 反受其辱第773章 吳班評價第524章 城外設伏第1726章 初生牛犢第737章 代價第1045章 是非對錯第1725章 原路返回第1233章 逃生之路第360章 攻防戰第679章 飛鳥傳書第822章 痛下殺手第1098章 大獲全勝第1338章 越人條件第1949章 昔日輝煌第661章 佈陣之人第1331章 全面部署第326章 水上約戰第2024章 樹立榜樣第791章 神秘永壽宮第2107章 軍心渙散第1045章 是非對錯第1234章 四路出兵第1634章 虛驚一場第1435章 節外生枝第687章 各執一詞第821章 擒拿罪魁第1316章 死不瞑目第520章 陣前退婚第1632章 謀定徐州第1932章 惡人告狀第1432章 真真假假第420章 戰前部署第1824章 進退不得第223章 裝神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