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執意出兵

自從登上皇位以來,孫權的想法也改變了不少,以前只顧着守住祖上基業的想法已經不復存在了,他現在吳大帝,但只在江東之地,區區六郡而已,豈不被人笑話?

既然順應天意,繼承大統,就該成就帝業,如秦皇漢武一般,獨佔九州,開疆擴土,超越父兄,而不再是人人口中的守成之君。

“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曹操當年讚歎自己的話,他當初的確沾沾自喜,不到二十歲就成爲一方霸主,但幾十年過去,卻寸土未進,這句話再被提起,就像是打他的耳光一般,刺目鑽心。步騭在一旁察言觀色,早就看出孫權有出兵之意,如果再勸說反而引起他的不滿,只好奏道:“陛下,據探馬回報,曹休病重,曹叡已經派司馬懿前來接替曹休,而且弘農會盟號召天下人齊剿倭寇,違反者

天下共討之,此恐是諸葛亮之計也!”

“哼,就算是諸葛之計又如何?”孫權一想到被威脅,再次惱怒起來,將手中書信團成一團,咬牙道:“諸葛亮不僅以大義來說服朕,還用荊州之兵暗含威脅之意,將我大吳置於何地也?”

顧雍忙道:“陛下,只怕此乃曹劉和盟之計,陛下不可輕動啊!”

孫權冷聲道:“丞相這是何意?”顧雍答道:“回陛下,雖然蜀軍拿下雍州和涼州耗費了不少兵力和錢糧,但大都是益州和漢中所出,荊州之兵絲毫未動,關羽在荊州繕甲訓卒,廣爲戎備,又屯田興學,以德懷柔,深得民心,早就對南郡虎

視眈眈;

只因與我早有盟約在先,關羽重名,不肯主動出擊,若是此時陛下發兵,便是違背弘農之盟,,只怕關羽不會無動於衷。”

“哼,什麼弘農會盟,他二人定做的決定,與朕何干?”孫權聞言更是大怒,“關羽坐收漁翁之利,偷襲襄陽和江陵,拿走朕荊州一年的賦稅,欺人太甚,朕安能再忍?”

衆臣見孫權正在怒氣當中,知道不能再勸,當下無人言語。

朱然乘機出列道:“末將願爲陛下分憂。”

孫權大喜,忙問道:“愛卿有何妙計?”

朱然答道:“呂都督早已在公安派了重兵把守,扼守南郡咽喉之地,只要陛下派一員大將前去,再加上我水軍之厲,沿河據守,就算關羽有通天本事,只怕也不能踏進南郡一步。”

“唔,有道理!”孫權點頭沉吟,“繼續奏來!”

朱然又道:“兵法有云,一鼓作氣勢如虎,再衰再竭,如今陸都督屯兵石亭,乃是進攻壽春的大好時機,若是就此退兵,不但士氣不振,將來北伐只怕將士也有懈怠之心。”孫權雖然聽的心動,但他也明白這樣做的嚴重後果,正在沉吟的時候卻見底下一人出班奏道:“陛下,諸葛亮能夠利用司馬懿調離之際將長安拿下,後來就算是司馬懿趕到潼關也是無計可施,如今曹休病重

,司馬懿尚在途中,我軍爲何不能在此空隙之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壽春?”

孫權擡頭一看正是自己的一直看重侄兒孫桓,雖然當年敗在劉封手下,但幾年的歷練讓他又成熟了不少,儼然有大將之風,頓時心中又有不少底氣。

再想想劉備和曹操都已經逝去,這不正是上天給自己最好的機會嘛?想到這裡他重新坐回龍椅,對下面大臣宣佈:“朕決定北伐親征,拿下壽春。”

“陛下不可啊。”張昭等一干文臣聞言大驚,不由跪倒在地。

“諸位愛卿無需多言,朕順天命北伐,無往不利也!”孫權長袖一揮,沉聲道,“張承何在?”

朱然抱拳道:“末將在。”

孫權吩咐道:“朕封你爲鎮北將軍,前往公安以防關羽,可敢領命?”

朱然答道:“末將萬死不辭。”

安排完南郡之事,孫權於是遣使向陸遜傳旨,命陸遜爲前鋒部隊攻打壽春,自己親率大軍接應。

闞澤見事情已經不能改變,只好奏道:“陛下,荊州十萬大軍不可輕視,不如派甘興霸親率水軍接應,以防萬一。”

孫權喜道:“虧愛卿提起,要是有甘將軍前去,朕無憂矣!”

遂傳旨封甘寧爲水軍都督,從柴桑調兵,前往公安保衛南郡。

******

不知不覺間,兩月時間已然過去,西北的天氣日漸寒冷,長安迎來入冬的第一場雪。

瑞雪兆豐年,整個長安城一片歡騰!

取長安,對於蜀漢有着戰略性的重要意義,諸葛亮和劉封等人都在忙碌,沒有立即返回成都。

西北地區,諸葛亮已經頒佈榜文,三年內免收賦稅,而且明年開春還分發糧食種子,屯田和水利都在各個郡縣如火如荼地開展了。

蜀軍佔領長安之後,震懾羌族,準備了兩萬匹戰馬送到長安,以爲賀禮,這兩年的邊境貿易,讓羌人對蜀軍十分感激,取了西涼之後,將貿易集中地設在了金城。

招賢館等新設的機構已經正式成立,才短短兩月時間,就有無數人來投,由來敏負責考察錄用。

爲了不讓人才埋沒,每日前來的人名單都會送給劉封一份,如果有他知道的三國名人,按照其歷史表現給予適合的職位。

不過現在已經到了三足鼎立,局勢穩定下來之後,各國的人力還是比較穩定,並沒有什麼名士出現,倒有幾個身份比較特殊的,只能後期考察了。

其中一人名叫王賢,幽州漁陽人是東漢雲臺二十八將阜城候王樑之後,因爲桓、靈二帝時期朝綱混亂,一家人隱居深山,得知曹魏篡漢,只有劉備繼承漢祚,便想匡扶漢室,再現先祖榮光。

另一人名叫霍林,自稱是霍光遺脈,來敏說其善兵法謀略,但僅限於理論,只讀過兵書,並沒有真正帶過兵,先安排到軍營歷練。

還有一人田茂,河北田家田豐之後,田豐也是當年袁紹的首席謀士,因爲性格太過耿直而被袁紹猜忌,官渡之戰失敗之後,反被斬殺,一家人從此歸隱山林,不爲袁家和曹家效力。

但田豐的夙願就是重振漢室,田茂三十多歲才覺得學有所成,聽說漢軍佔領長安,終於看到一線希望,從河東繞道來到長安投效。

其他文武之士,不一而足,長安以西許多地方人員空缺,都有職位安排,這三年停戰時間,就是對他們的考察。馬謖也從成都調到了長安,負責情報中樞系統,姜維也推薦自己的同族胞弟姜封協助馬謖,此人頭腦靈活,一目十行,更能一心二用,對於情報分析十分擅長。

第578章 三星洞第2030章 漫漫征程第54章 長驅直入第1443章 威名赫赫第1678章 誘敵深入第1976章 氣急敗壞第1241章 萬民期待第1714章 首戰正名第214章 遲來一步第991章 步步爲營第509章 順利進城第1507章 當面拆穿第705章 圍追堵截第818章 無路可退第1738章 心狠手辣第602章 天選之人第464章 惡戰第633章 慧眼識人第2046章 武將養成第1376章 執念難平第925章 國士之後第1753章 修武異象第1595章 兗州烽火第1633章 不忠不孝第574章 擒賊計劃第261章 天下之勢第714章 兵臨城下第2078章 刑房逼供第1111章 密信消息第1549章 各謀心機第1631章 雪中送炭第619章 獨處第713章 血染關衙第1445章 雪地遇敵第1545章 古人相見第1366章 家族毒瘤第1053章 密室地宮第663章 補償損失第683章 塞翁失馬第1585章 豪傑死士第550章 爾虞我詐第2070章 英雄抱憾第869章 龍編陰謀第1518章 曲江設宴第1414章 怒殺漢奸第135章 雲波詭譎第1318章 水軍東進第1435章 節外生枝第2057章 宮內之謎第660章 對手的評價第975章 莫道君行早第261章 天下之勢第1213章 父子上陣第1443章 威名赫赫第13章 退敵之策第1507章 當面拆穿第1346章 意外結局第356章 毒士復出第1337章 全軍潰敗第777章 驚天之密第2112章 各不相讓第724章 金水橋變第462章 錦囊第841章 鬍子大叔第1297章 與衆不同第1934章 軍事部署第31章 回到成都第863章 剷除後患第1947章 識破陰謀第640章 反殺第118章 南中勢力第1353章 一灘渾水第1740章 軟禁府中第2060章 合理請求第808章 懷才不遇第71章 博取芳心第210章 張虎中計第512章 言聽計從第1505章 登門拜訪第48章 山谷埋伏第753章 長安相會第1247章 取捨之道第1407章 羣島形勢第1120章 靜待良機第290章 幕後高人第1792章 漠北勢力第602章 天選之人第1728章 出乎意料第689章 老將之威第1040章 水流密道第1451章 五大軍團第1726章 初生牛犢第258章 二次反擊第693章 隔岸觀火第1639章 西營大火第619章 獨處第137章 隔河對峙第615章 打開密道第2087章 委派監軍第1367章 盛情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