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立功心切

隨着將令傳下,廣信城也緊張起來,糧草輜重第二日便運送出城,隨後寇威也領兵趕到,此時想必呂岱也有所察覺,先鋒人馬馬不停蹄奔赴武城。

等第三日劉封領中軍到武城的時候,寇威和相毅已經部署完畢,兩萬多兵馬城內軍營無法安置,就在北城外緊靠城牆紮下營寨。

此時談馬來報,吳軍也來至端溪,兩軍各自得到消息,先行安置部署,再準備交戰。

劉封召集衆將升帳,言道:“呂岱主動出戰,只怕各路援軍早已到齊,但其不過烏合之衆,並無精兵,自來取敗而已,諸位誰先出馬?”

話音才落,相毅便出陣道:“小將願先上陣。”

劉封也正想看看相毅的本事究竟如何,點頭道:“好,本王分你三千兵馬迎敵,葛政帶兵押後掠陣。”

“遵命!”二將領命,共領精兵五千,往端溪方向鼓譟而來。吳軍哨馬早已探知,呂岱聞報,馬上帶兵來到河岸邊,樑宏不肯來軍中,第二日便有細作稟告,蜀軍進入廣信,就知道蒼梧不保,殺奔廣信而來,卻不料蜀軍行動也不慢

,先一步佔領了武城。

兵馬才扎住陣腳,便見大道上塵土飛揚,旌旗招展,一隊人馬浩浩蕩蕩簇擁而來,當先一員雙槍小將,器宇軒昂,帶着幾分冷傲之色。

兩陣對圓,相毅持槍跨馬而出,高聲叫道:“呂岱,蒼髯老賊,你誘殺士公之後,卑鄙無恥,有何面目再來蒼梧?欲自取死亡乎?”

呂岱正在觀察這員小將,並不認識,見對方口出狂言,面色不悅,就聽唐諮怒喝道:“無名小將,膽敢口出狂言,今日休走!”

唐諮也是用槍,不等請令便挺槍躍馬,直取蜀軍小將,霎時間端溪兩岸鼓聲震天,塵土飛揚。

相毅首次出戰,想要好好表現一番,精神抖擻,舞雙槍催馬來迎,紅英飄灑,雙槍在手中轉動如同車輪一般,耀眼奪目。

霎時間兩騎相交,唐諮是老將,久經沙場,一杆槍看似緩慢,卻十分實用,相毅雙槍連動,攻勢如雨,不多時二十合已過,卻無法撼動分毫。

相毅畢竟年輕氣盛,又立功心切,見唐諮沉穩,忽然轉變槍招,上下兩路一齊進攻,連人帶馬都不放過,頓時讓唐諮有些手忙腳亂。

但唐諮畢竟經驗豐富,依然與相毅顫抖,一個年輕氣盛,一個章法有度,二人連戰四十餘合,不分勝負,但此時相毅的坐騎卻已經疲累,不堪奔馳,只得悻悻而退。

唐諮也不敢貿然追擊,想不到一名年輕小將便如此了得,看蜀軍退去,也收兵還營,將剛纔交戰情形告知呂岱。

呂岱嘆道:“奈何年輕將才,皆出於蜀營乎?”

鍾離婓聞言大爲不忿,抱拳道:“老將軍何故長他人威風,末將願意領兵去追。”

呂岱搖頭道:“天色已晚,劉封又詭計多端,退兵焉能沒有防備?”

輕捻白鬚,沉吟片刻之後,傳令道:“欲平交州,需先驅蒼梧之兵,傳令三軍向前開進,就在端溪西岸三裡處下寨。”

唐諮等將領命,馬上進軍過河,尋找開闊之處安營紮寨,近三萬兵馬營帳,綿延數裡,都按照呂岱吩咐,頗有章法。吳軍開拔安營紮寨,相毅也領兵回城,本來意氣風發,卻不料首戰未勝,悶悶不樂,劉封非但未責怪於他,聽說他是因爲坐騎孱弱,反而賞了一匹西涼大宛馬,這讓相毅

更覺愧疚,暗下決心要立功報效。

晚飯過後,衆將議事,聽說吳軍就在數裡之外下寨,劉封並不着急,傳令各將小心防守,由葛政負責巡營,待明日再與吳軍交戰。

相毅回到營中,與兩名副將商議道:“都說燕王善於用奇謀,我看他未免太過謹慎了些。”

副將與相毅也相識多年,都是相熟的,疑惑道:“燕王殿下名震天下,人人敬畏,就是魏大司馬曹宇,也被他鬥得憂悶而死,你還敢質疑他?”

相毅笑道:“今我兵在城中,吳軍新來,就在一字坡安營,必定防備不足,正是偷營良機,卻不見他下令,豈不是太過謹慎?”

副將一驚,催促道:“哎呀,此等妙計,你爲何不早早獻策,這樣才能讓殿下重用於你啊!”

相毅卻機敏一笑,低聲道:“若是殿下在中軍提起,我自然會去搶功,但他既然不曾想到,何不我們自去,建了首功,也不枉殿下對我器重。”

“嘿嘿,高啊,實在是高!”另一個副將拍着相毅的肩膀,歎服道,“學義兄能爲主將,不是沒有道理,我們兄弟以後跟定你了。”

相毅輕咳一聲,正色吩咐道:“你們二人馬上去準備本部兵馬,等今夜三更之時出營,去劫吳寨。”

二人喜滋滋地領命而去,相毅也回到營中準備鎧甲兵器,一應披掛都仔細檢查一遍,又去後營安撫新得的大宛馬,忍不住心潮澎湃。

到了三更時分,夜深人靜,蟲鳥長鳴,相毅密引本部兵三千,從北門秘密而出,仗着熟悉地形,繞過山路,從右側來劫宋營。

三千人馬並非少數,相毅前腳才走,負責巡營的葛政便得到稟告,大吃一驚,趕緊來見劉封。

劉封此時正和費恭商議朝中之事,並未入睡,聽了葛政彙報,失笑道:“我並未傳令,相毅私自出兵,定是立功心切,想去劫營了。”

費恭皺眉道:“呂岱老辣沉穩,身經百戰,用兵向來謹慎,野外紮營豈能沒有防備?相毅此去,只怕反被吳軍所破。”

劉封微微點頭,正是因爲呂岱是老將,他沒有任何劫營偷襲的想法,沒想到相毅卻主動出兵,看來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無奈搖頭,馬上吩咐葛政道:“葛將軍即刻領兩千精兵前去接應。”

“是!”葛政領命而去。劉封還覺得放心不下,又命人去將寇威叫醒,叫他帶三千騎兵去接應相毅,如果相毅順利得手,便可趁機追殺吳軍,若是吳軍早有準備,便護送步兵撤回城中。

第1576章 以身作則第1850章 羣英薈萃第1730章 河內危機第136章 賺取江陵第561章 破局之策第1150章 家有麒麟第239章 羌族求援第429章 釜底抽薪第2124章 首傳戒法第1323章 熔燒鐵鏈第1305章 石亭之變第1877章 事與願違第1797章 少年英雄第1738章 心狠手辣第1139章 輕取小沛第633章 慧眼識人第95章 強大的敵人第63章 狙擊手第193章 司馬一族第1602章 步步先機第1985章 最終條件第508章 蓋世奇功第790章 秘密入城第285章 劍師王越第240章 國事爲先第1262章 父子之戰第602章 天選之人第461章 調兵第751章 征伐之心第504章 無人可用第329章 益衡號第606章 新仇舊恨第1425章 麒麟顯像第654章 惡來之後第555章 自食其果第1333章 知遇之恩第168章 兩路調兵第534章 白虎心病第1494章 剽竊之作第559章 圍追堵截第829章 月亮谷第633章 慧眼識人第1343章 輕而易舉第1820章 適者生存第1161章 白日偷襲第1142章 黃雀出現第1773章 陣中幻境第1203章 軍中譁變第1542章 兵臨城下第1096章 冰釋前嫌第1176章 其樂融融第1270章 談笑風生第702章 意外發現第1361章 人心渙散第1822章 反殺迎敵第2099章 爭奪要地第1702章 一口黑鍋第1419章 手刃仇敵第852章 月神指示第1185章 短兵相接第928章 耀武揚威第1285章 全城發懵第1619章 功虧一簣第930章 自閉城第38章 古山居士第1284章 身份轉變第351章 佛道之爭第1130章 自造隱患第832章 幕後指使第620章 綁縛第444章沿途行兇第518章 獨自召見第891章 無力還手第328章 東吳水師第915章 璞玉雕琢第1497章 贖當之人第826章 來者不善第1674章 屠胡令第534章 白虎心病第982章 出乎意料第544章 心頭隱患第835章 七日之限第2128章 兩路出兵第1154章 意外之變第1629章 宿命之敵第1702章 一口黑鍋第1900章 幽州平定第232章 平定南郡第1863章 一夜混戰第2088章 優勒王子第403章 如此抉擇第1073章 任性不羈第1629章 宿命之敵第1740章 軟禁府中第637章 陷入包圍第1125章 不遺餘力第543章 長安奇兵第1656章 隱患重重第313章 故友之託第1764章 故佈疑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