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老將出馬

相毅見劉封早知道苦肉計,點頭道:“正是,末將願戴罪立功。”

劉封卻搖頭笑道:“此計若是換了本王、相校尉或者呂岱三人中任何一人,都可施行,唯獨眼下卻難以成功。”

相毅一怔,見劉封拿他和二位主將相比,皺眉道:“莫非屬下身份不夠?”“非也!”劉封言道,“呂岱乃是老將,謹慎穩重,素知吾善用計,你若主動去降,必定起疑,況汝乃樑太守門生,呂岱若是得知,更會起疑,若是換了其他將領,或者非呂

岱領兵,此計倒可一試。”

“原來如此!”相毅想起昨夜一戰,吳軍大營佈置嚴密,肯定是早有準備,便只好黯然放棄。

劉封笑道:“相校尉只管靜心養傷,吳軍糧草不足,急於速戰,吾料大戰就在數日之內,那時候再殺敵立功,亦未遲也!”

“多謝殿下!”相毅見劉封對他並沒有輕視嫌棄之意,暫放寬心,告退而去。

吳軍渡過端溪,安營紮寨,兩日不見出兵,蜀軍更是嚴陣以待,時刻操練兵馬,早晚軍歌陣陣,好不熱鬧,一連三日,各不出兵。

劉封看似沉穩,實則內心也焦急,長安登基之事不知道準備的如何了,本來解決南中之事後就該馬上返程,如今又滯留在交州一月多,已經到了年關,計劃頻頻被打亂。但呂岱也是成名老將,兵馬布置滴水不漏,他知道呂岱比自己更焦急,因爲吳軍沒有後援,必須速戰,兩人都像捕食的老虎,雖然腹內飢渴難耐,卻不得不耐心等待機會

所幸這幾日天氣晴朗,嶺南的天氣不見寒冷,士兵們也不會太辛苦,有了相毅做表率之後,全軍上下認真訓練,陣容日漸整齊。

“殿下,長安有書信送來!”正想着中原之事,賈林帶着一封密信走進來。

劉封接過一看,果然如他所料,費禕和荀方等人已經等不住了,聖駕到了長安已經半月,諸事還需商議,但燕王遲遲不歸,這讓羣臣有些束手無策。

費禕得知劉封去了交州,已經開始着手準備登基之事,選定了兩個良辰吉日,一個是在二月,另一個在三月,讓劉封先定下日期,大家纔好按計劃行事。

“殿下,九真……哦,趙貞已經到了布山,帶了二十名越女護衛。”正在此時,費恭也來彙報的軍情。

“來得倒是挺快!”劉封搖頭失笑,想着趙貞和花鬘見面的情形,也不知道這兩人能不能和睦相處,花鬘如果要騎白象,還需趙貞同意才行。

“先看看這個!”這些小事暫時不去管它,將密信遞給了費恭,問道,“若是定在二月,能否趕得回去?”費恭看了一眼,皺眉道:“如今已是年關,此去荊州再折返長安,就算走水路,轉快馬也要一月時間,加之此處戰事未了,殿下到了長安,必定還有許多事要商議,只恐太

過倉促了。”

“那就定在三月吧!”劉封也不猶豫,言道,“陽春三月,萬物復甦,也正合我大漢重生中興之意,賈林,你即刻回覆費尚書。”

“是!”賈玲領命而去。

費恭言道:“殿下,時間緊迫,不能久留於交州,不如殿下先回長安,末將與寇將軍等人對付呂岱。”

“不是我不放心爾等,只是我做事不喜半途而廢,”劉封微微搖頭,嘆了口氣,“已然耽擱數月,也不在這幾日,我料呂岱比我還要着急,快要出兵了。”

費恭言道:“據細作稟告,呂岱來到交州,也是倉促起兵,新兵未嘗見大敵,其所懼者,乃是我五千精騎,至今還未有破解之法,故而不敢陳兵一戰。”

“哦?”劉封眉毛一挑,騎兵一向是吳軍的弱項,到了嶺南,更是連像樣的騎兵隊伍都沒有,基本不成建制。

呂岱以新兵出征,一旦交手,如果被騎兵衝擊,的確很難掌控全軍,兵敗如山倒,他的忌憚,不無道理。

“報——”

就在此時,忽然哨馬來報:“東吳大軍分作三路,往武城而來。”

“先迎敵!”劉封來了精神,傳令三軍準備迎敵。

不多時,武城內外鼓聲大作,人喊馬嘶,各部軍馬,都嚴整兵器盔甲,城上城下,列成陣勢,整備迎敵。

劉封跨馬出城,來至陣前,雖然不是他平日的裝備,但白盔白甲,加之他這幾年歷練的氣度,也足以引人注目。

諸將也都分營出戰,寇威爲左翼,費恭爲右翼,葛政與剛剛傷愈的相毅護住兩翼,旌旗招展,盔甲鮮明,一字擺開在城下。

不多時吳兵來到城外,列陣穩住陣腳,當先一員白鬚老將,金盔銀鎧,白馬紅袍,鬚髮皓白,卻精神抖擻,左右大將簇擁,氣勢赳赳。

看到呂岱的氣勢,劉封在門旗下暗暗稱奇,果然不愧爲東吳倚重的老將,前陣的兵馬倒也整齊,但再往後看,便看出新兵的不足來,隊伍略顯雜亂。

正觀察之際,卻見呂岱獨自打馬而出,來到陣前,看着自己,抱拳問道:“敢問閣下莫非便是燕王劉封?”

呂岱聲如洪鐘,鏗鏘有力,面對千軍萬馬絲毫不見膽怯,似乎未將嚴陣以待的蜀軍看在眼裡。

“正是本王!”劉封輕提絲繮,坐騎上前兩步,抱拳道,“老將軍不遠千里來交州,又要在這平靜之惹起地腥風血雨?”劉封說話句句帶刺,呂岱眉頭暗皺,沉聲道:“汝據有中原過半,佔據荊州,偷襲柴桑,尚自不足,連年窮師遠討,又來我交州之地,如此窮兵黷武,這腥風血雨,難道不

是因燕王而起?”

“哈哈哈,真是天大的笑話!”劉封神色凜然,挑眉朗聲道,“天下分崩,兵戰連年,皆因諸侯各存私慾。

今本王奉詔討賊,平定四海,掃清宇內,重振漢室,何來腥風血雨?試問我大漢疆域,百姓哪個不是安居樂業,學有所用,老有所養?孫權妄自稱帝,乃是逆天行事,老將軍雖算忠誠,只可惜所託非人,不過是助紂爲虐罷了,若是老將軍還自念漢臣,就該卸甲擲兵,棄暗投明纔是。”

第1820章 適者生存第745章 安排諸事第735章 齊會洛陽第1953章 沙灘赴宴第329章 益衡號第423章 文武雙全第964章 東山再起第1825章 歷史疑團第167章 平定隴右第1260章 再攻合淝第1691章 柏玉堂第637章 陷入包圍第2012章 驚心動魄第1328章 戰果豐厚第1589章 同歸於盡第1888章 毒性難解第288章 燕王曹宇第389章 裡應外合第1991章 欺世盜名第455章 刁蠻郡主第1897章 惡徒授首第708章 許昌援軍第1754章 遁甲天書第1002章 論資排輩第1823章 深藏不露第598章 順利取藥第1398章 博學麒麟王第242章 故友相逢第452章 言語蠱惑第1389章 召喚神龍第607章 橋頭古怪第984章 否極泰來第2038章 惡徒授首第2094章 偷樑換柱第1616章 深陷重圍第1854章 將計就計第808章 懷才不遇第687章 各執一詞第1998章 另闢蹊徑第275章 失敗的理由第847章 神龍使第1197章 全力一擊第2132章 龜茲之矛第938章 國盛道強第1040章 水流密道第2103章 攻戰要地第678章 河西走廊第396章 借道第1173章 局外之人第2112章 各不相讓第845章 刺青長老第2099章 爭奪要地第39章 可惡妖道第361章 中伏受傷第578章 三星洞第1286章 各施其計第298章 真假諸葛第1332章 首戰大捷第1132章 敲山震虎第1279章 佈局江東第1079章 英明決斷第949章 西域形勢第2050章 從容部署第598章 順利取藥第1971章 且末秘辛第1215章 最終之戰第947章 坦白從寬第1445章 雪地遇敵第711章 試探第971章 獅王保佑第2003章 關內混戰第789章 內憂外患第719章 歸路被斷第1898章 梟雄末路第163章 引蛇出洞第262章 平定倭寇第2134章 聲東擊西第743章 噩耗連連第2121章 地洞金光第847章 神龍使第1408章 幽閉孤島第950章 會見外使第588章 詭異符文第464章 惡戰第1171章 糧草運到第70章 孔明心思第1387章 擅闖營寨第1262章 父子之戰第1640章 重重包圍第1933章 安末且渠第2082章 大意失手第241章 漢中集合第987章 意外之喜第2086章 翁婿會面第2118章 身不由己第1550章 急於求成第333章 門戶大開第744章 風口浪尖第348章 巧取上郡第2094章 偷樑換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