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伐吳之機

今日五千字大章

——————

三天之後,皇帝下達了升關羽爲太尉的詔命,朝中大臣竟是無一人有議異,原因不他,關羽輕視士大夫人‘性’格,終於得到了“報應”,早就對他不爽的士大夫們,無論是荊州派,還是益州關隴派的人,都不願爲關羽站出來說話。

此時,權勢與名望大跌的關羽,雖心懷極度的不爽,但在勢單力薄的情況下,也只能悶聲接受了這個不情願的事實。

然而,幾天之後,關羽又被當頭‘棒’喝,他府中曾經的長史彭羕,因爲通敵賣國之罪被依法逮捕送審,而且很快就被判決斬首。

關羽連自己都保不了,又何況是區區一個彭羕,儘管他親自站出來爲彭羕辯解,但依然抵不住荊州士人們的羣起圍攻,彭羕的死罪無可更改。

在解決掉關羽之事後,朝廷旋即對滅魏之戰中的有功之臣論功封賞。

因是關羽升爲太尉,上大將軍之職遂由張飛接替,但又降低一級,恢復去掉上字,恢復爲大將軍,這體現了朝廷不願意再出現關羽似的實權人物。

原馬超之驃騎將軍的位置不變,而方紹的職位則升爲左大司馬車騎將軍,算是接任了張飛的位置。

大司馬之職本位在三公之上,而左右大司馬則位比三公,同驃騎將軍和車騎將軍職位差不多。不同的是,大司馬相當於國防部長,屬於文職一官,而自大將軍則相當於三軍總司馬,屬於軍隊的最高領導,名義上大司馬之職稍高於大將軍,大司馬是否比大將軍的實權大,全在於皇帝更偏向於器重誰。

顯然,在如今荊襄士人當政的時代,龐統的大司馬權勢要高於張飛的大將軍。而方紹原本的左大司馬之職,則要低於大將軍,與驃騎將軍和車騎將軍相近。

但是現在,方紹在左大司馬之後又兼任了車騎將軍,這也就意味着被賦於了實際的軍權,再冠以左大司馬之職,其實際已形成張飛的大將軍,高於馬超的驃騎將軍。

很顯然,方紹官職的變動,出於諸葛亮掌控軍隊的考慮,但着方紹滅魏之功,他成功的將自己的死黨變成了與張飛實權相當,大漢**隊的實際最高統帥之一,一文一武,諸葛亮對軍政的掌控地位可謂無人能撼動。

當然,諸葛亮的此等意圖,事先是受到了龐統的間接的反對,不過,因爲方紹的滅魏之功實在太大,在朝野士民的威望如日中天,在這種情況下,龐統的反對也是徒勞的,到最後還是不得不做出讓步。

與此同時,擁有擒落曹‘操’之功的姜維,則在方紹的提名下,被任命爲中護軍,同中監軍糜威,中都護蔣琬,一併成爲了中軍的統帥。

儘管與龐大的外軍相比,中軍所統帥的軍隊數量爲數不多,但卻擔當着宿衛京師的重任,其地位之顯赫,一般唯有皇帝親信之輩方纔會擔任。當然,在眼下的形勢中,與其說是皇帝親信之輩,倒不如說是諸葛亮的荊州系親信之輩。

至於其餘姜維、鄧艾、王濬等方紹傾心培養的年輕一輩將領,也因在滅魏之功的傑出表現,得到相應的封賞,在軍隊中站穩了自己的腳根。

朝中之事漸告一段落,伐吳之事便已被提上議程。

在滅吳之後,大漢國的軍事經濟實力,已高出吳國不少,滅吳理論上不存在問題,但卻也面臨着幾點難題。

首先,新得魏國之地,因戰爭的破壞,許多鄉村城鎮被破壞,家園損毀的百姓,有不少都淪爲流民,甚至落草爲寇。而戰火最洶涌的河北一帶,這種情況就更爲突出。

鄴城一戰,漢魏雙方在冀中一帶僵持達半年之久,戰火使一度使冀州出現千里無人煙的荒涼之狀,約二三十萬百姓逃離了家園,其中大部分南渡黃河去兗青一帶乞食,但也有七八萬之中,逃往冀州一帶的山林中,成爲打家劫舍的強盜。

爲了應對這種局面,朝廷遂一面從關中一帶調集糧食,賑濟災民,一面委任官吏,勸民回鄉,獎勵耕種,逐步恢復河北一帶的殘破的經濟。

至於河南各州,因爲曹‘操’的被擒和魏軍主力的覆沒,待漢軍南渡之後,大部分的魏國官吏都開城投降,這便使得河南百姓避免了被戰火折磨。

其次,魏國覆滅之後,朝廷便迅速的在新得各州中開始推行府兵之制,但卻遭到了中原士族的極力反對。

原因無他,中原士族的勢力遠比荊益強大,在《九品中正制》推行多年之後,通過對官位壟斷所獲得特權,士族們急劇的擴張着自身的利益,不但吞併了大量的土地,也將許多破產的自耕農收爲自家的傭客。

府兵制的關鍵就在於兵農一體,而兵農一體的前提就是均田制,如此,自然與士族豪強吞併土地的作法是相牴觸的,這些中原士族們自然要羣起而反對。

儘管中原士族中的名望重者被方紹殺了不少,但餘者仍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因此,爲了收攬人心,穩定政局,朝廷不得不做出相應的讓步,在保全士族豪強利益的前提下,以試點的名義,只將現有的國家編戶進行府兵制的推廣,並且不禁絕土地的買賣,爲豪強們的保留了合法兼併土地的權力。

最後一道難,就是關於選官的制度。

魏國實行《九品中正制》,做官的權力完全被士家大族所壟斷,除此之外,無論是寒族或是普通百姓,都無參與的權力。

大漢國的科舉制,則既保留了士族靠家世做官的權力,同時也爲士族以下的階層保留了向上爬升的機會,科與舉所參生的官員,比例大致上是五五分成。

而時下紙書尚未及全國‘性’推廣,讀書的成本仍然不低,故而那些通過科考被選爲官吏的人中,大多數也都是士人。也正是因此,中原士族們對科舉制的反對聲音,選比均田制要弱很多。

因此,在當前的形勢下,朝廷便將主要‘精’力放在恢復黃河一帶經濟上,其餘的所面臨的難題則採用拖延應對的方法來對待。

不久之後,在朝廷即下達詔令,着令魏延坐鎮定陶,假節,都督兗青二州軍事。張飛坐鎮洛陽,都督司豫二州軍事。令徐庶坐鎮襄陽,都督荊州二州軍事。三任鎮將,各自‘操’練兵馬,訓練士卒,爲伐吳作準備。

按照朝廷密定的伐吳戰略,漢軍將東中西在路對吳國發進全線進攻,這個進兵路線,也正對照着三員鎮將的分佈。

在東路與中路,由於已深入中原,故而魏延與張飛方向,將以陸戰爲主,掃清長江吳軍,南‘逼’長江。

但要想渡江滅吳,就必須佔勝吳國強大的水軍,而這個重任便將‘交’由善於水戰的徐庶荊州軍纔來解決,待荊州水軍從上游順流而下,殲滅吳國水軍師,中東兩路大軍便可順利渡江,三路兵馬合圍吳國都城建業。

當然,這只是初步的戰略構想,在這個套戰略中,最重要的一環自然就是荊州水軍。不過悲催的是,在前番的吳人奇襲中,荊州水軍損失了過半的戰船,僅餘下不到五百餘艘戰船,以這個數量來對付規模達兩千餘艘戰船的吳國水師,顯然是不足的。

這也就是說,當前荊州軍團所面臨的最緊迫的難題,就是趕造戰船,不僅,以荊州現下的人力與物力,別說在戰船數量上趕上吳國,就是恢復原先的實力也很有難度。

因此,在方紹的建議下,朝廷又令王平、王濬去往益州,在成都秘密的趕造戰船。因是成都是處偏僻,吳人情報不通,待開戰之前,將這批戰船順江而下送往荊州,水軍士卒就地上船,則可對吳人形成突‘性’然的打擊。

對於漢國的打擊,吳國方面也有相當的準備,在徐州方面,吳帝孫權委任大將軍呂‘門’g坐鎮彭城,新歸順的驃騎將軍曹真坐鎮下邳,兩軍計有七萬餘衆,以形成犄角之勢,以屯田積蓄糧草,形在淮北防線,以應對佈署在青兗一線的魏延軍團。

在中路,吳國以鎮北將軍甘寧爲統帥,坐鎮汝南汝‘陰’、新蔡一線,兵馬約四萬餘人,已應對許洛一線的張飛軍團。

在荊州,孫權升任奪荊有功的陸遜爲車騎將軍,統帥七萬兵馬,坐鎮柴桑、夏口、陸口、巴丘一線,以控制長江中游制水權爲主要目標,對應對來自於江陵和襄陽的上游徐庶軍團。

在軍事上針鋒相對之時,孫權在外‘交’尚卻採取了相反的策略,派使者前往長安尋求和好。而爲了在外‘交’上麻痹吳人,漢廷遂決定與吳國重修舊好,與其煞有介事的重新劃定疆界,開放邊市,互派使者,禮尚往來。

漢廷的諸般示好,其實無非是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而已,而這個時機並沒有待很久。

在滅魏的兩年之後,吳國東南發生大規模的蝗災,遍及廬江、丹陽、吳郡、會稽等數個富庶之郡,一時之間,吳國的上下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抗災之上。

吳國蝗災的消息傳入長安,朝廷上下頓時是人心躍動。

金鑾殿上,大漢皇帝劉泰召集重臣,召開了一次日否該趁機伐吳的大討論。

此時的劉泰已年近十七,儘管年紀尚幼,但也已經到了親政的歲數,糜太后遂將一部分的權力歸還於劉泰,而這個關個伐吳的會議,正是劉泰親政以來,第一次憑着自己的意願,所召開的重大會議。

“朕聽聞最近吳國發生大蝗災,‘波’及長江下游數郡,朕知道不少人都認爲這是伐吳的好機會,朕此番召集衆卿,就是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劉泰的口氣很溫和,表情也很溫和,雖然是自稱爲“朕”,但神‘色’語氣間卻並無帝王那種不怒自威的氣質,與其劉備相比,當今的皇帝顯然是一個偏文氣一點的皇帝。

不過,在羣臣之間也流傳着一種對小皇帝不太尊敬的看法,那就是“文弱”。

“如今滅魏已逾兩年,中原安撫已定,人人思盼國家統一,而吳國又逢大災,上下人心惶怕,兵民飢疲,此正是天伐吳之機,臣以爲陛下此時正當下令揮師南下,一舉掃平逆賊,則此不世之功一成,陛下必當成爲我大漢中興之主。”

丞相諸葛亮第一個站出來,以一種不容置疑的口氣,表明了自己力主伐吳的態度。

諸葛亮一表態,自方紹以下諸臣,盡皆紛紛請求皇帝下令伐吳。

朝廷上下,鬥志‘激’昂之氣,對於一個君主而言,見到臣下們這般用命,理應高興纔是,但劉泰的臉上卻流‘露’着幾分憂慮之‘色’。

羣臣表過態後,劉泰輕咳了一聲,淡淡道:“衆卿的鬥志固然可嘉,只是朕以爲,天下百姓飽受戰火荼毒,而今好不容易北方一統,南北兩國偃旗息鼓,當時時節,正當休養生息,讓天下百姓享受太平之日,如果重啓戰端的話,只怕天下百姓不知又有多少要家破人亡,朕實在是餘心不忍。”

劉泰這一番話,倒確實是一番仁君的言論,不過卻討得大多數臣子們的不喜。

有人相升官,有人相發財,有人想名垂青史,靠的是什麼?當然是戰爭。

一打起仗來,帶兵衝鋒陷城,攻城掠地的武將軍自然有的是軍功,坐鎮後方,供給糧草,調度民夫輸送後勤的文官的功軍,自然也少不了。

打仗打得就是錢,糧草、衣甲哪一樣不要錢,在場的大臣們,誰家不是有家族產業的大戶,到時候軍隊買糧買衣,天價釘單一來,錢自然是嘩嘩的往腰包裡流。

再者,一打仗,物價自然要跟着上漲,就算家裡的貨不賣給軍隊,放在本地市場上賣,那也是大賺一筆。

當然,這都是‘私’底下的利益,明裡來講,天下一統乃是國之大計,於公於‘私’都是不必行之。

可是眼下,這位年輕的皇帝卻偏偏不想開戰,大臣們自然就不樂意了。

“陛下仁慈,實在萬民之福,不過凡事也當有長遠之計。俗話說天無二日,民無二主,我國與吳國之計的和平,只是短暫的表象,兩國的戰爭終究無法避免。此時趁着吳國內患發兵,雖然百姓會遭受傷害,但那只是短痛,滅吳之後換取得將是子孫後代萬世的太平。倘若貪圖眼前的太平,錯過這絕佳的機會,待吳人緩過勁來,將來兩國之間世代爭戰不休,此等長痛,又不知要禍害多少百姓。所以,長痛不如短痛,懇請陛下下旨發兵滅吳。”

說這番長篇大論的人正是方紹,而且他的口氣之中,還有幾分教育皇帝的意味。也難怪,如今方紹名望與權勢甚重,而且又是皇帝的的啓‘門’g老師,以這等口‘吻’對待皇帝也不奇怪。

劉泰給方紹這般一教育,心裡邊就有點不高興,不過卻不敢表現出來。

方紹的話亦是道理充分,劉泰也並非不明白,只是他還是不願見兵戈再起。

往好聽裡說,他這是仁慈,其實,真正束縛他不敢開戰的,卻是內心中的恐懼之心。

劉泰不同於他的那位哥哥劉禪,當年劉禪剛剛懂事之時,正是劉備四方征戰的時代,劉禪見識過戰爭的可怖,而劉泰自記事起,就坐享太平時日,從未經歷過那血與火的考驗。

而劉備年少得子,對其又相當的充溺,劉泰自幼養尊處優,見到得都是陽光,這使他爲人和氣仁慈的同時,也在他的‘性’格上烙上了軟弱畏兵的印子。

先前初登帝位,所有事都有母親和諸輔政大臣來做決定,劉泰自然感受不到壓力,但是現在他親政,不得不親自面對那些國與國之間你死我活,他‘性’格中的那種軟弱自然而然的就體現在了他的決策之中。

先前的方紹,一直認爲劉泰聰明仁賢,是個不錯的君主,但是方纔劉泰那番軟弱的言論,卻讓方紹大失所望,故而他便站了出來。

“這個,方愛卿所言固然有理,只是朕覺得,覺得……”皇帝劉泰一時之間,不知該以何種言語來反駁他的啓‘門’g老師。

“陛下,發兵滅吳就在此時。”

“此乃天賜良機,萬不可錯過呀。”

“方大司馬言之有理,機不可失,請陛下發兵。”

…………

諸臣羣起請戰,一時之間,大殿之中是一片倒的請戰之音,而大臣們的那般慷慨之態,竟是令劉泰隱約感到了恐懼之感。

在一片‘激’昂聲中,劉泰的額頭不禁滾落了幾滴汗珠,他忽然意識到,自己這個皇帝竟是“有名而無實”,在他看來,階下的羣臣,大有將他這個皇帝吃掉的態勢。

正當劉泰惶恐不知所措時,階下龐統忽然高聲道:“陛下仁厚,無非是不想讓黎明百姓受戰爭之苦,臣自告奮通,請求都督各路伐吳大軍,在臣的監督之下,定會嚴令各軍不得侵凌百姓,必然讓百姓所受的戰爭之苦降到最小的程度。”

方紹的眉頭暗暗一皺:龐統,你這是想趁機搶奪伐吳之功呀!

第275章 患難與共第92章 兩手準備第251章 羊皮狼心第155章 唯我獨醒第336章 絕殺第168章 爲師的難處第128章 又生事端第382章 孤島驚魂第353章 欣慰第277章 狼的野心第336章 絕殺第401章 再起之策第298章 微妙的時刻第174章 東吳第261章 神兵天降第65章 避之不及第64章 拍板第389章 顧慮重重第137章 西行第257章 好厲害的女人第295章 大勢去矣第356章 漢騎雄烈第253章 報答第64章 拍板第38章 長阪坡第329章 鬱悶的那個人第403章 妥協?還是堅持?第426章 撿便宜第270章 雙倍大禮第338章 天賜良機第54章 主動權第214章 夢想第388章 孤獨的軍隊第320章 歸去第211章 廢物利用第308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89章 都是抄襲惹的禍第419章 不留後路的決戰第218章 決戰將起第437章 我很淡定第11章 下馬威第43章 信任第20章 小露一手第12章 四兩撥千斤第290章 延時問題第134章 雙喜臨門第195章 婚姻與利益第392章 最後的機會第307章 利益最大化第322章 計中計第302章 二號人物第267章 鏖兵第212章 壓與逼第316章 窈窕淑女第65章 避之不及第340章 愛英雄第242章 天時第164章 欠債的是爺第401章 再起之策第239章 高人第376章 換了人間第134章 雙喜臨門第356章 漢騎雄烈第134章 雙喜臨門第143章 關中第164章 欠債的是爺第297章 死地第197章 懂事的嬌妻第404章 方紹的兩難第178章 失控的局勢第202章 廉頗老矣?第1章 草堂縱論第45章 東去第315章 義之所在第85章 獻計第77章 運輸隊長第218章 決戰將起第4章 他們來了第87章 一環套一環第290章 延時問題第123章 人之將死第21章 霸道的將二代第32章 犬子第169章 芳心惆悵第393章 “奸相”第83章 糾結的丞相第214章 夢想第13章 大被同牀第383章 生存空間第230章 引蛇出洞第273章 情意暗表第377章 重生第221章 桃花處處開第36章 龜速第455章 全面掌控第97章 家務事第316章 窈窕淑女第136章 擋也擋不住的運氣第365章 晉陽和徐晃第187章 沒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