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南陽郡武當縣境內,袁耀騎在一匹妖馬之上,紀靈手持三尖兩刃刀,同樣騎着一匹妖馬,護衛在袁耀身旁,而在袁耀、紀靈二人身後,是陳到、魏延和周倉三人,都是手持兵器,騎乘妖馬,一副戒備的樣子。
也不能怪袁耀等人這樣的動作,雖然如今已經是到了南陽,是袁術的地盤了,可是還不是可以安心的時候。在進入南陽之前,紀靈就以袁術手下特殊的渠道將自己等人的行蹤給傳遞到如今坐鎮南陽的楊弘手中,爲的就是讓楊弘來接應一下自己幾人。
袁耀一行人返回南陽的路線是從蜀郡到廣漢郡再到梓潼郡最後經漢中進入南陽,這條路差不多算是從蜀郡到南陽最短的路線了。但是即使到了唐朝時期詩仙李白依舊感嘆蜀道之難,如今還是漢末,這蜀中道路行走之難也是讓袁耀一行人耗費了不少時日才趕回到南陽,而且一路上還險些出了意外。
在蜀郡倒是沒有什麼問題,可是當袁耀一行人進入漢中的時候,他們的蹤跡卻被發現了,之後還與佔據漢中的張魯給打了一個照面。不過現在袁術和張魯也沒有什麼利益衝突,因此在紀靈展露實力,表明自己的身份,他們一行人就是有驚無險的從漢中離開了。
不過那個時候即使是袁耀也是將心提到了嗓子眼,張魯現在不僅僅是一個漢中太守,他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當世最強宗門之一的天師道道主,走修魂一道,修爲已經達到了虛魂境,加上天師道道主一脈世代傳承的一件聖器,張魯能夠發揮出的實力可不會比紀靈弱。
而且張魯作爲天師道道主,漢中又是天師道的根基所在,整個漢中至少有一半百姓是天師道的耳目,在漢中,很難有什麼消息能夠瞞得住天師道。加上張魯並不是一個人,還有張衛、張愧等天師道高手,當時若是在漢中動手,雖然紀靈有信心能夠保住袁耀殺出重圍,但是陳到幾人紀靈是顧不上的。
不過好在最後張魯並未對手,在和紀靈一行人打了一個照面之後就對紀靈等人不管不顧了,而袁耀一行人這纔是有驚無險的離開了漢中,進入了南陽郡境內。
今年年初的時候,劉焉爲了加強對益州的控制,並且解決一直公開和他唱反調的漢中太守蘇固,命令張魯、張修二人率兵進入漢中,與蘇固交戰。最終,蘇固被張修所殺。
蘇固在漢中擔任了數年太守,於漢中之地頗得民心,在蘇固被張修所殺之後,先後有義士趙嵩、陳調爲蘇固報仇而襲殺張修,但是最終都沒有功成。不過張修雖然殺了蘇固,他的下場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張魯與張修一同奉劉焉的命令殺入漢中,而蘇固被張修所殺之後,張魯也起了異心,伺機斬殺張修,並且將張修麾下的一衆兵卒盡數奪於麾下。張魯在斬殺張修之後,又以自己天師道道主的身份,藉助天師道的力量穩定住了漢中,並且將漢中發展成天師道的大本營。
天師道不愧是當世實力最強的幾大宗門之一,藉助這天師道的力量,張魯是很快就將漢中納入了掌控之中。在佔據漢中之後,張魯一面依據劉焉的命令,在漢中斬殺從長安朝廷來的使者,讓朝廷的命令傳遞不到益州,同時對於劉焉的命令是愛理不理,儼然已經割據一方。
劉焉在發現張魯已經不受他的掌控的時候也是暴怒,但是劉焉雖然名爲益州牧,可是益州並不是劉焉的一言堂,益州各大世家對劉焉的態度是非常的模糊,他們雖然支持劉焉坐上益州牧的位置掌管益州,但是又不願爲了讓劉焉加強對益州的掌控而犧牲自己的利益。所以益州各大世家和劉焉之間也並非是一團和氣。
張魯原本是劉焉的得力下屬,因此劉焉纔會派出張魯和張修去對付原漢中太守蘇固,不過劉焉沒有想到這個張魯一到了漢中就掙脫了他的控制,佔據漢中對於他的命令是根本不管不顧。
不過張魯叛變之後,益州各大世家對劉焉的態度也發生了一點變化,使得劉焉不得不將自己麾下的一衆文武調回成都坐鎮,讓益州各大世家都不敢有絲毫的異動,不過也因此劉焉失去了征伐張魯的最好時機,使得張魯藉助天師道的力量在漢中站穩了腳跟。
在劉焉穩固住益州諸多世家,準備對張魯下手的時候,益州南部的蠻族又是發起了叛亂,讓益州南部變得不是那麼的安定,以致於劉焉只能是放棄張魯,先對付南蠻。畢竟張魯雖然不遵劉焉的號令,但是至少在名義上張魯是劉焉的下屬,可是這個南蠻那就是屬於異族了,張魯和南蠻比起來,先對付哪個自然是不用多說。
而這一連串的事情下來,等到劉焉終於可以騰出手對付張魯的時候,張魯已經以天師道的力量將漢中牢牢佔據,使得攻打漢中變得愈發的艱難,雖然劉焉知道一旦時間拖下去,奪回漢中會更加的困難,可是最後思慮良久,權衡利弊之後,劉焉也只得放棄了對漢中的攻伐計劃。
不過不攻打漢中並不意味着劉焉就會放過張魯了,天師道原本是張道陵在巴蜀之地創立的一方宗門,在整個益州都有信徒。不過張魯和劉焉鬧翻之後,劉焉就是在整個益州境內抵制甚至是打壓天師道,讓天師道的勢力範圍不斷收縮。
漢中的事情劉焉管不了,但是益州大部分地區的掌控權依舊在劉焉的掌控之中,雖然天師道的實力強大,但是在劉焉的打壓之下依舊是在不斷退縮,而又由於這一代的天師道道主張魯如今佔據漢中,導致了天師道勢力範圍中心開始向漢中轉移。
不過天師道畢竟是當世最強的宗門之一,就算劉焉已經在極力打壓也沒有讓天師道傷筋動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