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達,不知道你聽說了沒有,王司徒準備誅殺董卓手下的涼州軍官!”
感覺王允也是做了不少準備,有些想不明白王允爲何會翻車的秦誼思來想去,最後決定去找此時長安城中最聰明的人去問一下。此時長安最聰明的人,自然是曹魏謀主荀攸荀公達了。
“聽說了,王司徒這樣不給涼州將領活路,恐怕這天下又要橫生枝節!”聽了秦誼的話之後,荀攸也是點了一下頭。
聽了荀攸的話之後,秦誼發現荀攸似乎也不太在意王允的胡搞,雖然他也覺得王允不肯赦免涼州將領,可能會引起叛亂,但在荀攸的眼中,這股叛亂還是可以控制的。這個觀點和王允等人差不多,就是認爲不赦免涼州將領也無妨,大不了引發叛亂後再平叛就是的。
“公達,您是不是太過樂觀?萬一控制不住叛亂,把火燒到長安那又怎麼辦?”
“這個沒什麼樂觀不樂觀的,一旦火燒起來了,任何人都可能會受到波及。關鍵是要看點火之人的本事,蠢貨點的火,很有可能會把自己給燒死。但是聰明人點的火,哪怕是一個星星之火,卻也有可能借着風勢,成爲燎原之勢。總之,還是要看雙方的應對,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有心,什麼樣的困難都是能夠克服掉的!以王司徒的秉性,咱們都是局外人,縱使有什麼想法,恐怕他老人家也不會聽的。現在的關鍵還是看涼州人是怎麼應對的,如果應對的得當,未嘗不能掀翻朝廷!”
說起來,荀攸對涼州人的態度其實很微妙的。雖然歷史上荀攸曾經參與了刺董的行動,但是後來荀攸選擇棄官歸家避禍,可是家鄉潁川郡已然被戰火摧殘,家族的人大都去冀州避難。這時長安朝廷(由李傕控制)的公府徵辟令又送到荀攸手中,荀攸權衡再三,又選擇了返回長安。也就是說,李傕曾經有一段時間,是手握賈詡和荀攸兩大謀士的。
而荀攸的話也是讓秦誼有些理解了王允爲什麼會翻車,因爲涼州人中有賈詡這麼一個恐怖的存在,已經準備脫離軍隊逃亡的李傕郭汜被他給攔了下來。爲了活命,賈詡恐怕會想出各種計策來針對王允的各種佈置,賈毒士常年划水,只有在遇到和自己身家性命相關之事時,纔會盡心盡力。
王允不肯赦免涼州將領其實沒什麼,但偏偏賈詡也是董卓的手下,這纔要了命。
“公達,您將來有什麼想法沒有?”想明白這點兒之後,秦誼也是知道自己阻止文和亂武已然不可能,即便是有能和賈詡匹敵的荀攸,但估計荀攸的意見王允也不會聽,索性向荀攸詢問起他將來的打算來。
“文合,你似乎對長安的形勢已經有所得了,能不能和我說一下接下來的叛亂可能會打成什麼樣子?我在監獄裡待得太久了,還沒摸清楚現在的形勢!”
因爲在監獄裡面待了很長一段時間,剛被放出來的荀攸其實也是有些拿不準現在的形勢,所以剛纔他只和秦誼講道理,而沒有說自己的判斷。而看着秦誼在聽了自己的話後卻是瞬間有了自己的想法,也是讓荀攸好奇得問道。
“不知道公達知不道知道賈詡賈文和?”
“聽說過這個人,不過我沒進雒陽獄前他一直在外面帶兵,沒見過!好像現在也是在李傕軍中!”
“對!此人有着不亞於張良、陳平的才能,但是又非常擅長謀身,現在王司徒不肯赦免涼州人,他肯定是要搞事情的,只要他肯爲李傕郭汜出謀劃策,長安便是危在旦夕!”
“既然長安的事情多半可能沒什麼救,我想回潁川老家看一下!”聽了賈詡的名字後,荀攸卻只是答應了一下,反映平淡,就像是聽一個完全陌生的名字一樣,一點兒爭勝之心都沒有。
“不知道公達您知不知道,潁川的荀氏族人,在文若先生的安排之下,已經舉族搬遷到冀州去了!潁川也被西涼軍給大肆破壞了一番,很多地方都被打成了焦土!對了,文若雖然到了冀州,但卻沒有投奔袁本初,而是南下東郡,現在在東郡太守曹孟德手下任職!倒是友若,還一直在袁本初麾下。”
聽了自家兩位叔叔的下落之後,荀攸也是許久不語,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看着荀攸這個模樣,秦誼也是壯着膽子向荀攸說道:“公達,我們老家那裡有一句話,叫做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美其名曰分散投資。現在友若跟了袁本初,文若跟了曹孟德,將來不論他倆誰統一了天下,你們荀家都是大功臣,可以保護家門不墜!”
聽了秦誼的話之後,荀攸不置可否,但秦誼卻是覺得自己說中了荀攸的心事,有人說諸葛兩兄弟再加上堂弟諸葛誕是有意的分散投資,但比較起來,荀氏叔侄才更像是分散投資。
當荀彧和荀諶分別爲曹操和袁紹效力的時候,荀攸卻是跑去給李傕郭汜打工去了,後來荀攸脫離李郭集團,大概也是看着這兩人實在爛泥扶不上牆,這才準備跑去蜀地避難,結果收到狗貨的信之後,也是被狗貨心中所推崇的曹操所吸引,這才加入曹魏集團的。
“既然文若和友若都已經各投明主,公達就不要再去找他們了。現在秦誼手下也是有了一郡之地,也是想着建功立業,不說匡扶漢室,至不濟也能投奔將來一匡天下的雄主。如果公達能夠襄助我,我秦誼未嘗不能和袁本初、曹孟德一樣,在中原取得一處立足之地!即便是敗了,有文若和友若,想來公達也能全身而退!不知公達能否助我一臂之力?”
“荀攸一時之間也是拿不定什麼注意,不過文合既然如此盛情,荀攸倒是想要去上黨看看,文合莫要嫌棄我叨擾!”
“那裡那裡!我一定盡地主之誼,讓公達您進行而歸!”
——我是臣亦擇主的分界線——
“其時,荀攸族叔彧、諶,並有盛名,各在一方。”——《季漢書·荀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