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家事

他推了推,對方也動了動,好像是個女人躺在聲旁的。

袁紹還沒反應過來,就聽到一陣好聽的聲音,在耳邊響起的。

“夫君,你醒了,要不要臣妾服侍呀?”。

袁紹很是吃驚,趕緊睜開了眼睛,一看原來是劉氏,也算是自己的妻子的。

爲什麼這樣說呢,因爲她是袁紹的妻子,自己佔據了袁紹的身體,所以算是自己的妻子了。

自佔據了他的身體之後,袁紹就很不想遇到熟人的,特別是自己的枕邊人的。

本來知道劉氏帶着二個便宜兒子,在汝南老家的。袁紹還心中歡喜了一陣子的,不想今天遇到了,還是以這種方式,遇到的,有點尷尬的。

好在袁紹這些日子,已經被鍛鍊的臉皮很厚了,就選擇的忽視,不看她的胴體了。

袁紹面不紅,心不跳的問道“你不是在汝南老家的嗎,怎麼在這裡的,誰讓你進來的?”。

劉氏見袁紹態度不好,訓斥自己,不覺眼淚流了下來。

在袁紹耳邊,哭訴道“還不是袁術那個殺千刀的,他到了汝南就趕我們娘三走的。人家沒辦法,只能過來投靠你的。但是人家千辛萬苦的來到了冀州,準備給你個驚醒的,你卻這樣對待我的”,話還沒說完,就哭了起來了。

其實是,劉氏聽到自己弟弟說起姐夫袁紹,現在已經佔領冀州了,就心動了準備過來投奔的。

後來從袁術那知道家族馬上就要搬遷到壽春了,這裡很不安全的,就下定決心,帶着兩個兒子,和弟弟一行人,直奔冀州而來的。

到了鄴城,知道是主公的家眷之後,自然沒人敢阻攔的。高覽、高幹得到消息之後,趕緊過來拜見,安排他們一行人在刺史府住下了。

等到袁紹回來在彙報的,只因昨天大勝回營,袁紹喝多了,纔沒有當時彙報的,所以造成這樣的。

袁紹聽得很是心煩,就軟言細語的安慰道“好了,你不要哭了,我就是問問的。沒說什麼的,你們平安回來就好,在冀州好好住下吧。”

這話說得劉氏瞬間臉色就多雲轉晴了,臉上一點眼淚都沒有的。

知道,自己夫君,今天肯定有大事要商量的,就邊服侍袁紹穿衣服,邊低語,邊訴苦道。

“夫君你是不知道,這一路真是很辛苦的,要不是有譚兒和曄弟,人家恐怕都見不到你的”。

袁紹順着她的話,接腔道“是的,現在世道很亂的,是不太平的。他兩辛苦了,等有空我再去誇獎譚兒一番吧”。

譚兒應該就是袁譚了,她是劉氏所生的,還有一個袁熙是小妾所生的,都是袁紹的便宜兒子的。

自己的兒子,肯定會最心疼的,所以劉氏特意給自己吹耳邊風,誇獎袁譚的,就是讓我多關注的。

還有她自己弟弟,也不知道是什麼貨色的,多半無名吧,袁紹也不很在意的,沒有放在心上的。至於袁熙就屬於,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角色了。

等到,劉氏服侍自己穿戴整齊衣服之後,袁紹就飛一般的逃離房間了,老實說和她待在一起很彆扭的。

袁紹謝絕了劉氏的陪伴,走出了房門,閒來無事,就隨意的在後院中逛了起來。

袁紹呼吸着新鮮的空氣,很愜意的,不緊不趕的走着,深情很是自在。

不一會,就來到了,後院的演武廳。

聽到一陣兵器的撞擊聲,袁紹很好奇的,停住了腳步,看了一下。

只見,兩個差不多十五六歲的少年,正在比武較量的。

一個比較高大、強壯的青年,邊舞槍邊提醒道“二弟,你不行呀,還有加強鍛鍊,你現在都不是我的對手了”。

原來是哥哥的,另一個有點瘦小、身體偏弱的弟弟,有點氣喘吁吁道“大哥,你厲害呀。小弟,不行了,我們休息一下吧”,說着就放下了武器,在一旁自顧自的休息了一下。

哥哥,弟弟,這兩不會是自己的便宜兒子。看年齡估計是的,再說不是自己的親人,也不會讓他兩進來住的。

袁紹好久沒見他們了,關於他們的印象有點模糊了,但還是確定他們是袁譚、袁熙的。

袁紹想到這裡,就輕咳了一下,吸引他兩的注意。

果然,聽到這邊的響動,他們轉眼看了過來,見袁紹在此,就趕緊過來,行了父子大禮道。

“袁譚、袁熙見過父親大人”

袁紹點點頭道“不錯,你兄弟兩表現很好的,我都聽你們母親說了”。

袁熙也不知性格含蓄,還是許久未見自己了有點害羞的,倒是袁譚接話道。

“父親過獎了,孩兒做的還不夠好”

不錯,爲人自信、謙遜,表現很好的。袁紹很滿意的點點頭,讚揚道“你們兄弟倆的武藝也很不錯的,看來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聽到父親的誇獎,袁譚很開心道“這個是當然了,我和二弟可是很努力的。不過多虧了舅舅,是他請專人訓練我兩的”。

袁熙可能也適應了,搶着接話道“對呀,母親都不讓我們學武,她認爲武夫沒用的。還是舅舅說服了母親,說天下將亂,非武藝不可安身立命。所以我們才能練武的”

他兩舅舅也就是劉氏的弟弟了,聽到劉氏鼓吹他的能力,袁紹初時還以爲她吹牛的。現在聽自己的便宜兒子,這樣說,看來是有一番本事的。

再說,能看出天下大亂的局勢,想來不是凡人的。

袁紹就好奇道“不知道你們舅舅,名號是什麼的?”。

雖然不知道爲啥自己父親這樣問,袁譚還是答道“姓劉名曄,字子揚”

什麼竟然是劉曄,袁紹表示很吃驚,也很驚喜的,不想原來自己小舅子是這個佐世之才。

這傢伙很厲害的,是三國時期魏國著名的戰略家。他年少知名,人稱有佐世之才,是曹操手下舉足輕重的謀士,他屢獻妙計,對天下形勢的發展往往一語中的。歷仕數朝,是曹魏的三朝元老。

不想今日遇到了,還是自己的親戚,袁紹表示幸福不要來的太快了。

聽到是劉曄,袁紹趕緊追問道“他現在在什麼地方?”。

袁熙搶先表現道“剛纔我們還見的,說是找舊友郭嘉喝酒去了”。

袁紹聞言,就吩咐他倆在這好好練武,自己徑自去尋找大賢去了。

二人,答應了,目送父親的背影,而去。

第一百七十五章鬥智鬥勇第七百三十二章對轟第三百七十七章自作聰明第三十二章損失慘重第三百七十八章戰後總結第七百八十章心急如焚第三十章馬騰之死第四百六十九章喪家之犬第五百七十章勾三搭四第一百一十三章出兵范陽第七百七十七章危言聳聽第一百零一章定親第二百零六章驕兵必敗第十一章消息第一百零四章幷州亂局第六百三十七章虎頭蛇尾第三百二十六章各有對策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二次交鋒第一百四十九章劉備崛起第四百二十四章惱羞成怒第一百六十四章兩軍相遇第四十章一死一逃第一百九十九章獻計第一百一十二章劉備的計劃第二百零八章失利第七百九十三章陶醉不已第二百五十一章突圍第二章溫明園第一百二十一章惱羞成怒第三百二十九章甘寧截營第二百一十八章隱憂第一百二十六章不謀而合第一百五十七章一敗塗地第九十八章收復之戰第一百九十八章三姓家奴第六百八十九章兩面配合第八百三十二章師父來了第八百八十九章一頭霧水第二百五十四章太史慈之死第十九章初戰匈奴第三百九十八章破敵良策第二章溫明園第九十八章準備第五百三十七章議和第六百六十八章一擁而上第九百零四章無恥小人第二百四十九章橫刀立馬第六百零五章野望第七百七十一章宴笑晏晏第八百六十二章作死第二百三十五章遺計第三章應對之策第四百五十九章兵臨城下第一百二十五章各有對策第七百九十五章突發情況第四百五十六章誅殺趙雲第八百二十五章計劃第九百零八章快馬揚鞭第八百四十二章神醫吉平第六十七章良苦用心第六百六十七章怒火中燒第一百七十一章各抒己見第五百二十章袁紹和蔡文姬第二百四十五章瘟疫第五百三十六章低聲下氣第七百一十二章怨氣第三百六十一章列陣迎敵第三百五十一章情勢危急第七十七章火牛羣舞第八百五十九章皆大歡喜第四百九十八章蔡琰的提醒第八百七十一章後知後覺第二百四十六章跨河運兵第十三章議取冀州第三百八十三章籌劃已定第六百八十四章後知後覺第四百二十一章抵禦第六百七十九章袁紹的打算第五百七十四章陰謀進行時第三十四章糜竺來訪第二百四十七章虛驚一場第一百三十一章喪家之犬第四十三章楊修獻計第二百一十章追殺第七百八十七章加速前進第五十章破敵制勝第四百二十六章發狠第十六章論功行賞第一百三十二章可汗趕到第二百七十五章驅之以敵第四百八十六章蔡邕往事第九十一章借糧(第三更)第二十九章羣英會第二百零一章心生退意第一百二十六章不謀而合第三百六十章火冒三丈第一百一十九章一場陰謀第一章我是袁紹第四百三十章固若金湯第三百章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