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道左遇貴

補上五月十九號的。

應該還有一。

——

這天晚上,荀貞從荀緄家出來後,又去了荀衢家。荀衢不像荀緄,沒什麼話交代,只拉着他對弈了一局圍棋,便打發他回去了。荀攸、荀祈、荀成等和荀貞交的族人早他家中等候,又了會兒話,約定明早再來相送,各自辭歸。

次日天才矇矇亮,荀貞就被窗外的馬嘶聲吵醒了,披衣而起,推窗觀之,見是夏、任收拾行裝,給坐騎套轡頭、上馬鞍。

雖然睏倦,他也不想睡了。他昨天給荀緄:“驟至郡右,轉側不安”,這不是客套話,是他的真心話。升官當然是件事,但肩膀一下子也沉重了起來。能不能把這個督郵當,又能不能做到荀緄的要求:愛民,同時還不要給宗族惹禍?

昨晚送走荀攸等人後,他一晚沒睡,似睡非睡。

這次去陽翟,唐兒跟他一塊兒去。她也很早就起來了,做了飯,伺候他穿戴整齊,喊來夏、任,一塊兒坐下吃飯。——荀貞爲籠絡人心,吃飯時從來都是和夏、任這些人同席共座的。夏、任沒什麼壓力,他們只有興奮。既是興奮荀貞升遷爲郡督郵,他們跟着水漲船高,也是興奮將要去郡的郡治,大縣陽翟。風捲殘雲也似地把粥、餅一掃而空,他二人抹了抹嘴,眼巴巴地等荀貞吃得差不多了,急不可耐地問道:“荀君,走?”

荀貞笑擲箸匕,長身而起:“走。”不管有多大的壓力,表面上他晏然自若。

荀攸、荀祈、荀成等人陸續來到,除了他們,還有十幾個聞訊而來的其它各房中人。衆人把他送到里門口,正碰見文聘。

一番依依惜別,不需贅言。

後,荀攸雙手握着一段細柳,長揖到底,道:“君爲郡督郵,以後會常乘車騎監行諸縣。道阻且長,風險多有。行路時務必要謹慎心。若有遠行,行前也務必要擇卜良日,別忘了祭祀道祖。君今將行,攸心養養。”“養養”,憂愁不定意也。“道祖”是秦漢的行路之神。騎馬、乘車是很危險的事,墮馬、墜車的事故屢有發。前漢樑王勝墮馬死,武帝時大臣韓安國因墜車成爲跛子。王侯大臣尚不能免,況且平民郡吏。郡督郵的職是巡行部內諸縣,可以預見,日後荀貞騎馬、坐車的次數肯定極多。荀攸和他情深,難免會爲此擔心。

荀貞答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貞會謹慎提防的。”

“今與君相別,攸有一言相贈。”

“請。”

“‘嘉會難再遇,歡樂殊未央。願君崇令德,隨時愛景光’。”

荀貞正色道:“公達良言,貞必謹。”語畢,向諸人一拜。諸人回拜。

任上前,接過他們的臨別贈錢。臨別時送些錢以壯行色,這也是當世的風俗。荀攸、荀祈、荀成三人各送了百錢,餘人皆是十錢,獨文聘多,送了塊金餅。荀貞都不推辭,待任把錢收,他翻身上馬,於馬上拱手道:“諸君留步,貞去了。”

夏、任各上馬,唐兒坐入車中。三騎一車,諸人的目送中,迎着晨光遠去。李博、宣康和程偃帶着隊人,已城門口相候。兩下會齊,沿官道向西北,趕赴陽翟。

……

潁陰到陽翟相距五六十里。若是騎馬,半天就能到,只是衆人裡不止唐兒乘坐牛車,宣康、李博不會騎馬,也坐了軺車。行速快不起來。半天過去才走了一半的路。荀貞今也是官身,百石吏,路上飢渴勞累時可以鄉中亭舍裡稍作休息。

一直到薄暮時分,到了陽翟。

陽翟乃潁川郡治,太守府所之地,縣中豪強衆多,大戶林立,人口繁多。

離城還有七八里遠,官道上的行人就漸漸增多。路邊的田野一望無邊,遠處莊園聳立,近處數十上百的農人、奴婢散佈田間。一個裹着綠幘的大奴挺胸凸肚地道邊的田壟上,正指揮幾個奴鋤草澆水,瞥眼瞧見了荀貞一行人,只漫不經意地瞅了瞅就轉回了頭。

李博嘆道:“陽翟真吾郡之郡治也。一個田邊的大奴就能視吾衆十餘車騎若尋常事。”他們一行十幾個人,十餘匹馬,三輛車,大多攜弓帶劍,這要放西鄉這樣的地方,早就惹路人頻頻目注了,便是潁陰,他們這樣的行人也不多見,而這個大奴卻僅只是瞧了一眼就不再了,可見平時有多少車騎隊伍來往此地,管窺所及,亦可見陽翟之繁榮。

隨着越來越多的行人前行,不多時,陽翟現眼前。

一條寬深的護城河繞城一週,暮色下,波光粼粼。過了護城河,迎面是座雄偉的城門。城門上旗幟飄揚,郡卒巡行其上,十幾個持矛披甲的門卒分立城門兩側。經過甕城,再過一座城門,尚未從城門下的昏暗緩過神來,無數的嘈雜熱鬧的聲響已喧嚷入耳。

他們是從東城門進的,陽翟的市集西南邊,這邊多是裡坊,饒是如此,路上已是熱鬧非常。

夏、任、宣康、李博等人大多沒來過陽翟,得目瞪口呆。唐兒也被吸引了視線。

只見一條大街筆直壯闊,足能容七八輛馬車並行。路人行於兩側,車騎馳行中央。路邊溝渠石壘,渠外邑宇逼側。高樓臨街,青色的酒旗高高挑出,時有人結伴進去,又時有人醉醺醺的搖晃出來。往來行人中,不乏高冠士子;馳行車騎上,多華服貴人。

荀貞前世見慣了大城市,也曾來過陽翟,是諸人中唯一一個淡定從容的。他道:“太守府城西北,從這裡過去還有段距離。這一路走來幾十裡地,大夥兒都累了,再提把勁,早點拜見過太守,也將息。”

諸人應諾,簇擁着他,步上街道。

走上來才發現,這街道被夯實如硬土,路面上還鋪設了河卵石,馬蹄踩上去,嗒嗒作響。

程偃咋舌道:“這麼大一個城,這麼寬的路,得用多少河卵石啊!”

宣康沒出過遠門,見識少,亦嘖嘖羨奇,車也不趕了,抓車軾,探身往下,道:“可不是麼?這麼多河卵石從哪兒弄來的?”李博年長,略想了一想,即對這些河卵石的來處瞭然於胸,笑道:“叔業,你忘了郡的郡名麼?”宣康頓時恍然:“噢!原來是從潁水來的。”

荀貞回頭招呼道:“叔業!駕車!地上有河卵石,車行顛簸。來往行人又多,別摔或碰到人了。”這一年多來,宣康常與荀貞相見,十分佩服他的“博聞多識”,因而兩人雖年紀相仿,卻肯聽他的話,忙收回身,專注駕車,不再亂。

“夏,你也別東張西望的,替唐兒着點車。”

夏吐了吐舌頭,從馬上跳下,來到牛車邊,一手牽繮繩,一手幫唐兒趕車。

街上熙熙攘攘,不時有車、騎從他們邊兒上經過。車以輜車居多,珍飾華侈,外有遮擋,不到裡邊的人,偶爾有婦人的香氣從中飄出,每到這時,程偃手下的那隊輕俠就會忍不多上兩眼。荀貞只得又提醒他們:“專心行路,莫要左顧右盼。”

從城東到太守府,順着城裡的主幹道走,只有幾裡地,荀貞卻感覺比從潁陰到陽翟的那幾十里走的還要累。他自嘲地想道:“我帶着一幫劉姥姥進大觀園了。”還,因他不斷的提點,一路上總算沒出什麼亂子。就望見太守府內的樓閣之時,迎面七八騎奔行馳來。

道上人多,荀貞等若再前行,必與相撞。荀貞急令諸人駐馬停車,避讓道左。程偃麾下一騎道:“荀君是郡督郵,幹嘛要給他們讓道?”

程偃斥道:“不要亂話!”

李博把軺車停靠邊兒上,起立觀來騎,道:“這幾個騎士都衣飾華貴,意氣風發,後邊隨從的那幾騎似奴僕,卻也竟皆衣紈履絲,寶劍身,定非尋常人家。你們他們驅馬行道,直行疾馳,街上行人無論步騎,皆紛紛退避,不敢有一人出怨言,必定非富即貴。荀君今初蒞任,尚未拜見太守,路逢貴人,暫作退讓也是周密畏慎,合乎聖人之道。”

他完了,程偃等受其提醒,才注意到來的這幾個騎士果如他所,穿戴非凡,不似常人,應是出自縣中大姓。這幾人馬速很快,疏忽間,已從他們面前飛馳而過。荀貞眼快,見當先的兩騎中,左側那人鬍髯滿面,魁梧健碩,似曾相識。

輕俠中有人認出了他,輕“咦”一聲,道:“這不是波連麼?”

荀貞想了起來,去年西鄉田邊斷案時,他見過此人一次,聽鄉人正是郡太平道渠帥波才的弟弟波連。他心道:“沒想到來陽翟的第一天便又見到了此人。”笑道,“波連乃陽翟人,縣裡見到他不稀奇。……,他身邊那人是誰?相貌堂堂,儀表超衆,有貴人之相。”

程偃下馬,隨手拽個老者問話,兩三句問的清楚,回話道:“那人名叫張直,是張讓的從子。”

李博連連搖頭,恍然大悟地道:“難怪橫行縣中,路人側目,原來是中常侍張侯之侄。”

“張讓的侄子?”荀貞大吃一驚,心念電轉,想道:“張讓的侄子,波才的弟弟,這兩人怎會同行並騎?難道這張讓和那太平道還有來往?”

他得張角起事前確實和朝中的中常侍們有來往,但不得有張讓,轉念一想,又覺得即使有張讓也不奇怪。漢家皇帝多信道,今天子亦然,上有所下必甚焉,中常侍們和太平道有來往不足爲奇。——管太平道此前已有過一次範圍的造反,可連天子都不意,遑論宦官?

——

,荀攸雙手握着一段細柳。

折柳送行的習俗漢時已經形成。《三輔黃圖?橋》:霸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

2,這張讓和那太平道還有來往。

“(張)讓等實多與張角交通”。<dd>

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67 志懷霜雪曹孟德(上)32 陽平文謙侵如火 常山子龍穩似山5 風雪夜刺(下)40 荀攸之志30 奉先馳雄擊汝南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53 只知太守不知君61 丈夫生當爲二千石35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六)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33 再見遲婢10 計吏郭圖(下)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162 開陽都尉假彷徨64 裨將軍新旅建組17 無賴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21 徐羊各獻破敵策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5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46 呂布撤圍南渡汝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27 高素三勸54 詐死15 燕趙意氣多豪俠(上)55 此子乃忠直奇節士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8 推衣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18 府主簿拒降守名81 擒賊先擒王(中)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42 可願南下?4 牆下相托14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一)66 負此俸食慚愧極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77 布植黨羽養虎豹61 曹刺史安定濟北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23 市中美人70 劉玄德率部西攻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154 沙丘臺上舊時月(九)1 虎士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45 渡汝過澺沿途聞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32 督郵一怒(中)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63 叕兒乃有大志乎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25 我公恩信結人深34 馮家12 一檄引得泰山驚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81 擒賊先擒王(中)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64 裨將軍新旅建組71 初見一龍(上)33 偏師掠潁橋蕤橫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15 命令98 荀貞之虎膽包天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39 得二荀舉薦11 陳琳表令諸荀怒39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41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二)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93 驚聞曹操豫州亡 從來英雄重英雄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19 圍不赦以威生仁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28 孫文臺發豫州兵23 劫人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5 江禽9 高子繡髡髮代首69 荒年之谷揚名威 巧舌如簧動人心7 計劃12 敬事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6 秦項建言取濟南(中)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2 獲名23 市中美人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30 奉先馳雄擊汝南14 陽城治吏(上)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