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洛陽圖窮將匕見

回信是曹操寫的。

在回信中,曹操先是大大地褒譽了荀貞一番,表達了對荀貞爲忠義而無懼生死的勇氣的敬佩,接着略微敘說了一下洛陽士人對荀貞捕滅鄴趙的議論,凡是清正的士大夫、士子以及太學生,無不交口稱頌,荀貞雖然一次洛陽都沒去過,他現在在洛陽的名頭卻是一時無二。

再之後,曹操又簡單地介紹了一下洛陽如今的政局。

自今年三月,因劉焉之奏請,朝廷復設州牧後,至今先後拜了三個州牧,一個是劉焉,拜爲益州牧,一個是黃琬,拜爲豫州牧,一個是劉虞,拜爲幽州牧。

“牧”一職,由來已久,據說舜時置天下爲十二州,就設立了州牧,又稱州伯。夏代時,分天下爲九州,亦有州牧,如舜時。

入到前漢,本無此職,前漢惠帝三年,開始派遣御史監察三輔,後在各州俱設監察御史,武帝元封元年,召回了各州的監察御史,不復再設,然後於元封五年置部刺史,此即州刺史職位的設置之始。刺史不理軍政,專以刺舉、督察爲責,行視州部,以“六條”問事。

武帝之後,成帝綏和八年,大司空何武與丞相翟方進共同上奏,認爲“《春秋》之義,用貴臨賤,不以卑臨尊”,而現在刺史秩僅六百石,“位下大夫,而臨二千石,”這是“輕重不相準,失位次之序”,因之奏請天子,請求“罷刺史更置州牧,以應古制”,獲得了成帝的許可。

雖然說何武、翟方進的這個建議實際上只是把刺史的名稱改爲州牧,秩俸提高到二千石,實際的職掌並無變化,但從中央集權的角度考慮,他兩人的這個提議卻是大錯特錯。刺史正因爲有監二千石太守之權,權力太大,所以纔不應該給它高秩,“以輕馭重,以卑臨尊”,此本是朝廷的平衡之術,刺史本就權重,再給它高秩,那麼在地方上誰來制約刺史?

所以僅僅兩年後,哀帝建平二年,便因朱博的奏請,朝廷又把州牧改成了刺史,但沒過幾年,哀帝崩,平帝即位,王太后臨朝,王莽把持住了朝政,王莽好古,遂又把刺史改成了州牧。

前漢時,刺史、州牧互改了好幾次,不過不管是州牧也好、刺史也罷,不同的只是秩俸,權力、職掌上並無什麼明顯的不同。

光武中興,建立本朝。光武雄才大略,嫺明政事,自然不會幹傻事,所以他廢止了州牧之制,改仿武帝,在除了司隸之外的十二個州重置州刺史,而於司隸則置司隸校尉。這次改動之後,刺史就沒再變過,直到今年三月,因了劉焉的奏請,朝廷乃又復置州牧。

看起來,朝廷此次改刺史爲州牧是有“故事”可依,是在仿照前漢的故事,——漢室是很重視“故事”的,拿本朝來說,只要前漢或本朝之前有過類似的事,那麼實行起來就是“有理可依”、“有據可依”,阻力就不會太大,但是,與前漢的幾次刺史改州牧不同的是,這一次刺史改州牧,州牧卻是有了在州中的軍政實權,州部就此從“監察區域”變成了“行政區域”。

州牧有了實權,上馬管軍,下馬理政,州部成了行政區域,各郡太守均得服聽命令,而且因爲州牧秩高權重,出爲州牧的只能是朝廷重臣,如今年出爲州牧的三個人便全是本爲九卿,劉焉、劉虞且是宗室,,那麼可以想見,州牧到了州部後,威望必也高重,如此一來,若是短暫的實行或許還不會帶來太大的影響和太壞的後果,可如果一旦長期實行,無異是埋下了地方割據的種子。

天子對此大概也是知道的,所以他今年任用的三個州牧裡邊兩個都是宗室,黃琬雖非宗室,卻是公族子弟,素有忠名,只可惜,天子對此雖有警惕,卻也不過是空費心機罷了。孫堅、桓階倒也罷了,荀貞卻知,隨着時局的發展,州牧之勢終至不可制,朝廷變得形同虛設。

曹操沒有對朝廷此次的“州牧之設”發表意見,只是因爲荀貞是豫州人的緣故,特地多說了幾句出爲豫州牧的黃琬。

說過黃琬,曹操又提了一句:因青、徐黃巾復起,朝廷拜陶謙爲徐州刺史。陶謙在中平二年時曾先後從皇甫嵩和張溫討過北宮伯玉和邊章、韓遂,知曉軍事,故臨危受任。

緊接着,曹操便轉筆說到了洛陽近期的朝局。

他首先說到的蹇碩、何進、袁紹。

天子信用蹇碩,以爲元帥,督司隸校尉以下,雖然大將軍何進也在他的領屬以下,但何進畢竟位爲大將軍,而且又有袁紹等人團聚在他左右,蹇碩猶畏忌之,擔憂他會對自己不利,於是與諸常侍共同建議天子遣何進西擊邊章、韓遂。

天子聽了他們的,賜何進兵車百乘,虎賁斧鉞,打算詔遣他帶兵出京。何進得人暗中送訊,知這是蹇碩和常侍的陰謀,遂奏請遣袁紹東擊徐州、兗州的叛亂,說等袁紹回來,他就出兵。

這件事剛發生不久,因此之故,袁紹剛離京都,現不在洛陽,也所以這封回信是由曹操寫的。

曹操在寫到這一段時,隱晦地寫出:蹇碩之所以勸說天子遣何進出京,而天子又之所以同意,並非只是因爲何進、袁紹等與宦官存在矛盾,更深層的原因是牽涉到了立誰爲皇太子之故。

何皇后所產的劉辯是嫡長子,該被立爲皇太子,可天子不喜歡他,認爲他輕佻無威,不可爲人主,所以想立王貴人所產的劉協爲皇太子,但皇后有寵,何進又握重權,故天子遲疑不決。

天子以蹇碩爲元帥,何進雖貴爲大將軍卻也歸蹇碩領屬,一方面固是因天子信賴蹇碩,另一方面卻也是因爲天子不想立劉辯爲皇太子,所以不願給何進太重的兵權,以免將來生變,而這次蹇碩等人一說,天子即同意遣何進出京,也是出於這個緣故。

——現在洛陽的政局實在是錯綜複雜,有士大夫與宦官的政鬥,又有“皇儲”之爭。何進作爲劉辯的舅舅,他與袁紹等士人走得近,往深層裡挖掘,其中未嘗沒有無奈之故。荀貞雖然沒去過洛陽,但從袁紹、曹操等人的信中,從派去洛陽打探消息的人傳回來的一些話中卻也知道何進、何苗兄弟不和,何進傾向於士人,何苗則傾向於宦官,當年何皇后之所以能夠得寵、成爲皇后便是賴了宦者之力,故此何苗一直反對何進和袁紹等士人走得太近,可不和士人結盟,何進又能怎麼辦?天子信用的蹇碩等宦官爲了自己的利益,當然會順從天子的意思,支持立劉協爲皇太子,要想與他們鬥爭,要想立劉辯爲皇太子,何進只能借重士人的力量。

一邊需要借重士人的力量,以保證劉辯能被立爲皇太子,一邊又覺得何苗的話不錯,如聽從袁紹的意見,把宦官盡數誅掉,那麼士人之勢便無人可制,朝廷大權必將被士人壟斷。

以是之故,何進其實也是很矛盾的,遠在數千裡之外的荀貞只從袁紹、曹操等的信中和一些聽聞到的事情中都能體會到他左右不定的猶豫。

說過何進、袁紹、蹇碩的事情,曹操又提了下天子閱兵於平樂觀之事。

從曹操的信中,荀貞才知道,天子閱兵平樂觀卻竟是因爲何進的奏請。在聞術士稱京都將遭兵災、兩宮流血後,何進的司馬許涼、假司馬伍宕對何進說“《太公六韜》說:天子將兵事,可以威厭四方”,何進以爲然,遂入奏天子,天子乃召四方兵,講武於平樂觀下。

接着,曹操又說了點鮑鴻、趙瑾的事兒。

鮑鴻是西園八校尉中的下軍校尉,位僅在蹇碩、袁紹之下。趙瑾是上軍校尉蹇碩的部下,爲上軍別部司馬。就在曹操寫信的時候,鮑鴻被朝廷派去汝南討擊葛陂黃巾,趙瑾則被派去平定巴郡的板楯蠻之叛。趙瑾是蹇碩的人,鮑鴻則是袁紹一黨。

因爲沒能把何進調出京都,所以蹇碩又奏請天子,改對西園校尉中的袁紹一黨下手。

西園八校尉的這八個人選是士大夫與宦官平衡的結果,其中有宦官的人,有士大夫的人,相比之下,士大夫佔了上風,如袁紹、曹操、鮑鴻、趙融、淳于瓊等都是士人,蹇碩雖爲上軍校尉,統率其餘七個校尉,可真正與他同爲宦官一黨的只有馮芳,馮芳是已死的故中常侍、車騎將軍曹節的女婿,所以,爲了更進一步地掌控兵權,蹇碩奏請天子,遣鮑鴻出京擊亂。

作爲平衡,在士大夫的要求下,他也派了自己的別部司馬趙瑾遠擊巴郡的叛亂。

袁紹一黨在這件事是吃了虧的,鮑鴻是下軍校尉,趙瑾只是個別部司馬,孰輕孰重不必多說。袁紹先被派去擊兗州、徐州之亂,鮑鴻又跟着被遣出京師,上、中、下三個校尉,現只有蹇碩一人留在京都,沒了袁紹、鮑鴻在前頭頂着,曹操這個位列八校尉第四的典軍校尉首當其衝地感受到了壓力,更且別說曹操和蹇碩還有仇,當年爲曹操爲洛陽北部尉,年輕氣盛,爲了立威揚名,杖死了蹇碩的叔父蹇圖,曹操在西園裡的日子頗不好過,不過好在他出身大宦官世家,他父親又得天子信愛,剛當過太尉,蹇碩倒也沒有太過地逼迫、爲難他。

接下來,曹操在信中提到了蓋勳。

袁紹離京前,與蓋旭交結。蓋勳對袁紹說:“天子聰明,但擁弊於左右耳,若共併力誅嬖倖,然後徵拔英俊,以興漢室,功遂身退,豈不快乎!”卻是意氣相投,入京沒多久就和袁紹諸人結爲了一黨。荀貞在傅燮的信裡聽說過蓋勳,蓋勳也從傅燮的口中聽說過荀貞。荀貞捕滅鄴趙的事情傳到京都後,袁紹黨中頗有人驚訝震駭,蓋勳知道後,不以爲然,對袁紹、曹操等人說了句話,說道:“吾與荀侯雖素未謀面,然久聞其名,故漢陽太守傅公素重荀侯,多次向我說荀侯乃是英俊之才、忠義之士,今荀侯捕滅鄴趙,有何驚奇?”

曹操於信中感嘆言道:“卿與元固素不相識,而元固知卿,此即古之神交乎?”

信末,曹操對荀貞說“今有黃公爲豫州牧,卿自可不必復擔憂宗族、家鄉”,並說,他和袁紹也已經派人去過潁川、潁陰,和潁川郡守、潁陰令俱打了招呼,請他們多照顧荀氏宗族,又在最後提到:“襄陽蔡德珪,荊州豪士,吾之故交,吾別有信付德珪,囑以卿事,卿於長沙如不盡意,可往而依之。”

蔡德珪中的“德珪”明顯是個字,此人是誰,荀貞不知,不過以曹操的謹細,既然他敢把荀貞在長沙的事告訴此人,敢對荀貞說“於長沙如不盡意,可往而依之”,那麼這個人肯定是可靠的。

整個一封信,曹操說了不少事兒,不過卻無一言涉及荀貞以後的前途。

曹操雖很想幫荀貞脫罪,可有趙忠在前,他卻也無可奈何,對荀貞的前途,他沒什麼可說的。又因曹操知荀貞向來豁達大度,料他必也不會在意這些,所以在信中亦無隻字對他的安慰。

曹操信中雖無一字提及荀貞以後的前程,然卻正如他之所料,荀貞對此的確是渾然不以爲意。

荀貞明知歷史的走向,對自家的前程又何必着急?

如今洛陽的朝爭雖然激烈,然因天子在位之故,遠遠尚未到圖窮匕見之時,只要再耐心地等上些時日,也許是明年,或許是後年,看如今洛陽的局勢,士大夫與宦官的鬥爭漸至白熱化,最晚也應該不超過後年,總之也就是最多再等這一兩年的時間,只要等到今天子崩,等到何進、袁紹召四方諸侯、豪傑入京,他荀貞之這條“暫時蟄伏的潛龍”就可以一躍沖天了。

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10 防寇270 選取文武從南下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98 幸有螟蛉機變才51 動手前夜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67 志懷霜雪曹孟德(上)141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七)85 威震陽翟(下)11 雪夜攻莊22 文聘(上)155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46 呂布撤圍南渡汝29 志高行健皓月明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27 高素三勸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7 每思內戰常齧指1 虎士51 無中生有兵家計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12 一檄引得泰山驚84 威震陽翟(中)17 偏將軍用計賺蓋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91 忽然聞得故人到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94 願以區區當芹獻99 董仲穎譭棄洛陽 孫文臺拔劍立誓40 荀攸之志29 許季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37 無禮賠罪37 生來無計避徵徭20 辛璦(中)57 尺素飛傳相思意2 邯鄲陌上九月秋(二)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2 邯鄲陌上九月秋(二)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128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三)162 一將功成萬骨枯(中)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60 荀君爲政(下)27 如夢48 惟是小人最難養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70 劉玄德率部西攻40 兵非無情不可掌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70 相見恨晚堂上歡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40 蹴鞠162 一將功成萬骨枯(中)57 二月習射(上)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59 軺車從事雷霆來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12 仲仁迫凌去檄書19 惡奴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67 操以兵戰振郡氣 報得長安急信來3 路見白骨露於野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51 謀算將戰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35 潛光爲養羽翼成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44 高家16 子長忿仇求爲應208 督軍要務需先試111 朝中爭鬥起風波(下)73 忠孝勇武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10 查封61 太守行春(上)51 謀算將戰18 府主簿拒降守名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33 程偃54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34 大勝(上)4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一)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19 惡奴7 每思內戰常齧指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