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

這時見許仲定下了渡淮的時間,闕宣也已經出去辦理此事,劉備因又按劍請戰:“備請帶甲士五十,今夜渡淮,爲將軍取徐!”

許仲沉吟了下,說道:“雖有徐縣內應,有‘水上豪傑’相助,此事亦險。玄德居‘雍奴校尉’,乃一部之長,不可輕出。”

帳中諸人有坐着的,有站着的。

校尉以上的軍官有坐席,校尉以下的軍官沒有坐席。

此時,便有一個立在劉備身後的軍官昂首闊步,行至帳中,先是微微俯身,衝着正座的許仲等人行了個軍禮,繼而轉對劉備說道:“許將軍所言甚是。校尉,將也,安可輕出?況區區徐縣,何需校尉出馬?有羽足矣!”說完這句話,這人又轉向許仲,再行了個軍禮,昂然說道,“羽不才,願爲將軍取徐!”

說話的正是關羽。

許仲心道:“此來取下邳之前,君侯對我曾有交代,說:玄德好功名,軍略武勇固一時之選,然戰陣之上刀槍無眼,若其求戰,非無人可用之時,萬不可使其輕出,以免有失;又說:雲長有萬夫不擋之勇,治軍理陣或有不足,而攻堅拔城,正爲其長,可以一用。”

當下,許仲說道:“雲長之勇,聞於三軍。今既雲長願去,實是再好不過!”

荀攸等人也道:“雲長勇冠三軍,如是肯渡淮擊賊,取徐縣必易如反掌。”

聽了許仲、荀攸等人的讚揚,關羽縱是傲恣,亦不免略有得色,遂又說道:“便請將軍下令,羽這便領軍渡淮!”

“雲長欲攜多少人馬?”

剛纔劉備都已經說了,“只要五十甲士”,便能夠爲許仲取下徐縣,關羽自不能落了劉備的面子,也是隻要五十甲士便夠,他說道:“五十甲士足矣!”

荀攸聽了這話,微微一笑,說道:“徐縣城堅,我軍又是渡河遠襲,雲長雖勇,五十甲士恐亦不足。”向許仲建議說道,“將軍不妨從軍中各部裡邊,精選五百勇甲,令從雲長過淮。”

許仲點了點頭,顧視帳中諸將,說道:“汝等可將部中勇士,盡數列出,由雲長前去挑選。”

聽了荀攸、許仲的這番安排,關羽卻是不肯承情,他傲然一笑,說道:“不過一個小小的徐縣,豈需諸校尉盡出精銳?吾營中的兵士雖少,然皆能一當百,我自從我營中選用勇士便可!”

關羽說的“吾營中”,實際上指的是劉備的部屬。他與劉備兩人相識太久,彼此間的關係太熟,名有尊卑之分,情實兄弟之屬。故而劉備的部屬,也就等同於是他的部屬。

許仲看向劉備,詢問他的意思。

劉備心道:“而今君侯起兵,攻略徐州,陶謙昏聵之人,必非君侯對手,這徐州的全境,早晚落入君侯的手中。玉郎、劉鄧、子龍、三陳等等諸校尉,皆虎士也,我從許將軍擊下邳,如不及早立下些功勞,待到來日戰罷論功,怕是不能居諸校尉之上。此次既然爭到了攻徐縣的機會,索性便贏得漂亮些,也好當日後君侯給我賞賜任命之時,讓別人無話可說!”

想到這裡,他因而說道:“我營中的兵士固然是不敢稱‘一當百’的,但卻勝在相熟,雲長使之,能夠如臂使指。便由雲長從我營中選取甲士便可。”

劉備這話說得很對,他營中的兵士都是久從他與關羽的,日夜相處,彼此相熟,上到戰場裡去,自然也就配合默契,殺起敵來,就能夠事半功倍。

許仲於是頷首說道:“如此,就由雲長從校尉營中選用兵士。”

劉備、關羽齊聲應諾。

他兩人既然接下了攻取徐縣的任務,就先告辭離開,回去準備。

臨出帳前,關羽說道:“入夜之後,羽便帶兵渡淮,至遲明晨,定有捷報傳給將軍!”

劉、關兩人離開之後,帳中相繼又先走了幾人。

這幾人有文職,也有武職。

文職的幾人,有的是去爲關羽準備渡河船隻的,有的是去爲關羽準備後勤輜重的,還有的,則是去和闕宣留下的人聯繫,負責關羽和闕宣之間的溝通的。

武職的幾人則是奉了許仲之令,歸營調兵遣將,準備爲關羽接應,或者爲他後援的。

諸項渡河前的工作在入夜前都準備妥當。

當天黑之後,許仲、荀攸等人親自來到河邊,爲關羽送行。

關羽沒有隻帶五十甲士,也沒有如許仲所說,帶足五百人,從隊伍規模來看,他大約從劉備營中選出了有二百多人,這二百多人中,披重甲的不多,大多數穿得是輕甲,有的甚至沒有着甲,——這倒不是因爲關羽輕傲的緣故,而是出於實際考量,畢竟在到達徐縣前,他們需要先橫穿淮河,雖然選的這個渡河地點是周邊一帶淮水最窄的地方,可到底還是有一段水上距離要走,並且又是夜間偷渡,所以,士兵們不能穿太多甲,萬一走到半截腰,船忽然翻了,身上都穿着重甲,就算再好的水性恐怕也是浮轉不開,說不定就徐縣沒見,淹死半路了。

果然是什麼樣的將領,帶出什麼樣的兵。

劉備雖爲漢家宗室,然其家沒落已久,與其說他是天潢貴胄,不如說他更像是豪客輕俠,帶出來的兵士對他都很服氣,皆願以死相報,因而,儘管這些兵士們都知道此去渡淮擊徐,若是勝利,倒也罷了,如是失敗,恐便要全軍覆沒,可卻沒有一人露出怯色。相反,士氣很高。

隆冬臘月,天氣寒冷,夜間的氣溫尤低,河邊水氣出來,較之陸上,溫度更是低了不少。

許仲令人取酒,給關羽等將士一人分了一碗,自己也拿了一碗,共同舉碗,將酒飲下。

酒是好酒,入了喉腹,頓起一條火線,讓人渾身都暖了一些。

喝完酒,諸人把碗丟下。

許仲望了望不遠處的河面,河面上有的地方結了冰,但冰層不厚,不足以支撐兵馬行走。

在渡河的過程中,如果遇到這樣的浮冰,關羽的兵士可能還需要破冰而行,這給渡河又增添了一些難度。

許仲望了兩眼河面,又擡高視線,眺望了一下河對岸的遠方,夜色下,一無所見。

他沒有再多說別的,只是簡短地對關羽說道:“吾在軍中,候雲長佳訊。”

夜雖寒,水雖冰,刀甲更涼,寒意與殺意相浸逼人。

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19 惡奴42 馮鞏31 唐兒92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70 孫曹通脫荀慎行47 將軍何嘗真無情27 舉薦戲忠59 文若誓願扶漢室 貞之笑辱董仲穎9 太守長史兩不負100 英雄豈止班定遠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66 急擊則負緩則勝76 演武薦賢(上)11 陳琳表令諸荀怒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38 初步10 邊文禮攘臂不齒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56 熔鑄73 健兒戰死誰封侯(下)197 周幼平如熊舉將(下)128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一)59 文若誓願扶漢室 貞之笑辱董仲穎56 熔鑄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9 督郵在此(上)14 陽城治吏(上)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46 治平天下捨我其誰14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八)76 請爲中尉討擊此賊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41 一諾從來許殺身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63 同道32 君爲虎士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37 無禮賠罪22 旋舞13 倏忽如白駒過隙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30 朱陽第三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6 何爲乳虎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13 荀成善納奉孝策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33 鸞鳳擇良木而棲58 曹子孝奉令趨行16 邯鄲榮傾家募兵 蒲觀水公帑召勇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14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八)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53 送糧14 營中點兵尚未畢 遙見數騎絕塵至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23 豫兗羣豪三人最24 文聘(下)63 滍水星河影動搖15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27 朱公偉奉天子詔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72 寬仁信義劉玄德(下)70 相見恨晚堂上歡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104 陶恭祖待以時變 荀貞之只爭朝夕14 唯恨之流年悄逝9 道人84 威震陽翟(中)45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六)20 今有潁陰乳虎(上)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97 趙子龍進克歷城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5 秦項建言取濟南(上)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