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圍不赦以威生仁

孫子云:“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是萬不得已的最下策,爲何?敵人有城爲恃,一旦城堅糧足,守將智勇,兵民齊心,再加上外有援兵的話,往往延宕時日,久者,甚而數月年餘仍不能下,至於用計取勝,得看機會,因時制宜或能成功,卻非是每次都能如此的,很多時候,得等到城中兵盡糧絕,圍城的一方纔能克勝,既耗糧秣,又損兵員,縱是名將也要爲之頭疼。更不必說,萬一後勤跟不上,可能圍城數月,最終也只有無功而返。

是以,郭嘉建議“圍而後降者不赦”,他的這條建議純是攻心之策,其目的是爲了震懾敵城中的守將,從而達到“不戰而下”的目的。他建議荀成盡斬韋溫軍中比千石以上的軍吏,以及蓋縣的長吏、縣丞,看起來殺戮甚重,事實上,還是可稱之爲“仁”的。

“仁”在兩個方面。

只殺比千石以上的軍吏和城中的長吏、縣丞等“命卿”,不殺其餘,比如品秩較低的軍官、民官,比如普通的兵士。此是“仁”之其一。

所謂“小仁爲大仁之賊”,殺比千石以上的軍吏和民官中的“命卿”,是爲了促使底下的敵城投降,以避免攻城,進而減少敵我兵卒、以及城中百姓的死傷,可以說是用極少數人的首級換來了更多數人的生存。此是“仁”之其二。

荀成久經沙場,見慣了流血傷亡,平素固禮賢下士,堪稱儒將,實也有殺伐決斷,他考慮了會兒,認爲郭嘉的此議雖是“殺降”與“殺俘”,但對下邊的戰事確應是有所幫助,有利於己軍速克泰山全郡的,因而,雖然欣賞韋溫,卻亦只能收起愛才之心,惋惜地看了看他,說道:“君死後,我當遣吏檄地方,令照養君家,不使君家受到你的牽累。”

韋溫驚怒,叫道:“殺我一人可也!殺我一人可也!”

隨着荀成的示意,甲士們拖着他下去,很快,他的叫聲消失,又很快,一個軍吏捧着他的首級獻上。荀成令道:“韋部比千石以上軍吏,蓋縣縣寺命卿以上者,皆斬。傳報幕府,將此事稟與將軍。再傳檄泰山諸縣,曉喻之:蓋縣城破,韋溫等授首,凡有阻我軍者,後降不赦。”

在場的軍吏們齊齊應令。

自有人書寫軍報和檄文,分別送去州府和泰山諸縣。

郯縣,州府。

荀貞接到荀成的這道軍報,召荀攸、戲志才、荀彧諸人議論。

荀攸等人皆以爲郭嘉的此議甚好。

荀攸說道:“海內擾攘,郡國各自立,明將軍所將要攻伐者,遠非泰山一郡,用奉孝此議,正可攻敵心,威加天下,若能因之而使敵聞風請降,既惜兵士,又省民力,誠以威生仁者也。”

戲志才說道:“奉孝此議,猶未足也。”

荀貞問道:“哪裡不足?”

“與其斬比千石以上及命卿,何如盡屠俘虜!”

戲志才這是要把守城的兵卒都給一併殺了。

荀彧不忍,說道:“上天有好生之德,殺戮過甚,未免有傷天和。”

戲志纔不以爲然,說道:“要做,就做到徹底。只斬比千石以上及命卿,如遇寧死不降者,如之何?而若盡屠俘虜,則縱主將固志,而守兵之軍心必亂矣,或有爲求生而殺其主將者。”

戲志才說得對,荀彧默然。

荀貞思忖斟酌,心道:“我向來以仁義行事,今如按志才所言,會不會使天下視我以暴?”轉念又想道,“兵者,兇險事也,戰陣之間,立屍之地,敵我交鋒,各驅將士以赴死,本就不是可以講仁義的,唯以暴,方能使敵怯,是以漢高數屠,漢世祖雖怒吳漢之屠成都,而賜谷二萬斛,這正是因爲只有使敵怯,才能使己軍生威,威而乃能恤軍民力,公達言之甚是,這是以威生仁,只要控制得當,不使過度,亦以戰止戰之意也。”當下做出決定,說道,“奉孝此議甚好,志才所言亦是,我以爲:可將之定爲今後我軍的攻城法,卿等以爲何如?”

荀攸、戲志才、荀彧等皆道:“將軍明智,若定此爲法,必可使我軍威行天下。”

於是,荀貞檄令荀成、臧霸,命各以戲志才補充完善過後的議策爲攻城之法,又傳檄徐州、任城、東平、九江的駐兵將校,令他們在以後的攻城戰中也都必須要按此法實行。

泰山郡,蓋縣。

荀成使孫觀、王融入城接收、鎮撫,等收容、安頓好俘虜之後,又遣吳敦領兵一部,援助陳午。陳午與吳敦合力,大敗羊秘。羊秘帶來援救蓋縣的千餘兵馬傷亡小半,被陳午、吳敦俘獲三百餘,得到了蓋縣已經攻破的消息,他無心再戰,帶着殘留下來的四百多人敗歸奉高。

在該縣休整了一天。

次日,荀成留些許兵馬守城,以王融的一些部曲爲輔,然後帶着主力沿沂水向西北行,行軍到萊蕪、牟縣的交界處,分陳午領本部兵北上掠萊蕪,自引吳敦、孫觀、王融部直撲牟縣。

王匡當年討董時,曾在泰山招募數百弓箭手,戰敗於河內之後,回到泰山,又在短時間內便募集到了數千精卒,由此可見王氏在泰山的影響力,王融有王匡之風,好俠尚氣,本就與泰山郡內的輕俠、乃至山賊多有聯繫,王匡死後,他作爲王氏一族目前最有名氣的人物,又繼承了王匡遺留下來的資源,所以招募些輕俠、山賊作爲部曲,對他來說並不難,除此之外,王氏是泰山豪強,族中的家兵、徒附不少,兩下相加,王融並非一人來從,而卻是共帶了千餘精勇來投的荀成。這千餘人,被荀成留在蓋縣的有百餘,其餘的皆從他在軍中。

荀成遣陳午掠萊蕪,只是令他威嚇萊蕪城內的守兵,使其不敢出援牟縣而已,原本並無攻取萊蕪之意,卻未料到郭嘉的議策竟有立竿見影之效,陳午剛領部到達萊蕪縣外,還沒作勢進攻,縣內畏荀兵威名,懼“後降不赦”的軍吏、兵士便聚謀內亂,殺了其主將,獻城投降。

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83 威震陽翟(上)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83 光陰似苒流如箭(下)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33 破敵(下)32 督郵一怒(中)9 袁公路縱虎謀北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21 上任西鄉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23 劫人23 市中美人49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92 虛席問賊進退意32 督郵一怒(中)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8 邯鄲陌上九月秋(八)44 練軍方略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28 三軍兵至董營外 劉關馳挑敵將前119 三戰盡復東郡地(四)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7 生死之恩何以報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7 夜眠營中敘舊情 郭嘉不辭尊者賜128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三)48 袁太尉滿門被斬 賈文和獻策分擊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67 本以霸王道雜之43 李通難擇良木棲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29 關雲長一身是膽 劉玄德暗猜玄機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94 願以區區當芹獻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41 一諾從來許殺身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26 威震郡北270 選取文武從南下49 聖如仲尼也好名80 恨天失我傅南容22 今有潁陰乳虎(下)69 樂文謙領兵北上31 何機點兵趁夜襲 關羽惜刀不殺賊11 寇至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6 生子當如孫伯符67 鳳集西鄉(上)149 沙丘臺上舊時月(四)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70 劉玄德率部西攻2 光和六年(下)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51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上)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63 田邊斷案(上)10 計吏郭圖(下)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47 山雨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32 陽平文謙侵如火 常山子龍穩似山21 黃帝邢德有之乎2 二李陰與澤賊通8 清洗潁陰(下)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5 言而有信荀貞之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54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四)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43 爲今之計46 治平天下捨我其誰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46 治平天下捨我其誰69 躋身才俊(上)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16 虎狼之威(上)21 辛璦(下)90 從徵汝南(下)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8 君子報仇21 上任西鄉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