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章 工商業大爆炸

bookmark

大唐西洋公司組織的船隊從廣州港口出發後,並沒有直接南下南海,而是先去了香港海軍碼頭,在那裡匯合了海軍的多艘護航船隻後,纔是直接揚帆直奔呂宋而去!

這支龐大的船隊裡,有大唐西洋公司的船隻,也有農部移民屯墾司的移民船隻,也有海軍的護航艦隊,此外,就連大唐南洋公司也是派了兩艘商船跟隨大船隊南下,以求抱團取暖,避免遇到海盜的侵襲。

畢竟如今南洋海域的海盜活動相當猖獗,以往活動在大唐沿海海域的海盜們,很多都是進入到了南洋,再加上聽聞此地容易撈錢,從其他地方跑過來發財的海盜不在少數。

即便是南洋公司這種有官方背景的海外貿易公司的船隻,如果只有一兩艘船隻出海,遇上海盜了也是不保險的,畢竟人家海盜可不管你是什麼船隻,在他們的眼裡,這些落單的商船都是肥肉,盯上了就會狠狠的咬一口。

最近幾年,出海貿易的商船,很多都是一去不復還,其中固然有不少是遇上了風暴而沉沒,但實際上有不少商船都是被海盜給劫掠了。

好幾家聯合在一起的船隊,擁有的船隻數量超過二十艘,其中有大有小,最大的有近千噸,小的也就百來噸,但是既然是敢跑遠海的船隻,最差的也是廣船、福船之類的。

如此龐大的艦隊,而且除了幾艘專業戰艦外,其他的船隻也是清一色的武裝商船,這等實力別說尋常海盜了,就算是葡萄牙人看到了,也是不敢有任何的輕舉妄動。

葡萄牙人的海軍實力雖然強悍,但是葡萄牙人需要控制的海域更多,他們在歐洲本土,在非洲西部海岸以及東部海岸,印度沿岸、印尼各地,南美洲東部海岸等地方,都需要戰艦來維持當地海域的安全,並且對商船進行護航,需要掌控這麼多地方的葡萄牙人,雖然艦隊總體實力比較強悍,但是平攤到某一片海域,其實力也沒有多強。

要不然的話,他們也不會坐視大唐西洋公司在呂宋和萬丹建設殖民地了,不是不想阻止,而是沒能力阻止,同時又有着諸多的顧慮。

南洋這片地方,距離大唐本土實在是太近了,近到讓葡萄牙人有種無可奈何的感覺,人家大唐海軍從香港海軍基地出發,不用多久就能夠殺到馬六甲來,到時候都不用多,隨便來十幾艘戰艦,就能夠封鎖馬六甲,堵死馬六甲海峽,讓葡萄牙人經營多年的南洋香料貿易徹底斷絕。

大唐海軍的實力雖然還不算強,目前爲止連一艘戰列艦都還沒有服役,但是幾百噸的巡洋艦、護衛艦也有二十幾艘了。

如此力量就算是葡萄牙人,都是需要謹慎對待,不是說開戰就能開戰的。

如果要穩贏大唐海軍,他們還得從印度洋海域乃至非洲海域抽調軍艦,這一來二往時間花費不說,更重要的是這些海域的軍艦被抽調多了,他們還怎麼維護當地海域的控制權?

基於這種大環境,葡萄牙人對大唐王朝在南洋地區建立殖民地的行爲,除了挑動海盜去襲擊外,也只能是睜一隻閉一隻眼了,只要大唐帝國繼續和他們葡萄牙人進行貿易,不阻攔他們葡萄牙人的香料貿易,那麼他們也就忍了。

反正他們葡萄牙人掌控了歐洲到東亞的貿易航線,只要大唐帝國不能把貨物直接運送到歐洲去,到最後,都是需要他們葡萄牙人的。

只是他們還不知道,大唐帝國已經是悄然開闢歐洲航線,同時還試圖引入西班牙人到南洋來。

龐大的艦隊一路南行,他們的船隻在季風的作用下,揚起了所有的風範,以最大航速向呂宋駛去!

實際上,冬天這個季節裡,出海的船隻也僅僅是他們,絕大部分要南下的船隻,都是會在這個時期揚帆起航,從朝鮮、日本南下的船隻,大唐北方沿海天津、膠州等地的船隻,乃至在上海港南下的船隻。

幾乎大部分前往南方的船隻,大多都是會在在這個季節揚帆起航,他們一路南行,抵達目的地後,進行貿易,然後等到明年的四五月份後,就是開始趁着西南季風北上。

由此形成一個南北海上貿易的完整航線!

所以,在廣州港、廉州港的衆多船隻,開始起航,奔赴南洋各港口,其中大多還是去馬六甲,也有其其他南洋土著國家港口的,而他們也是今年第一批南下的船隻。

後續的幾個月裡,會陸續有船隻南下,他們或者是出發時間晚一些,或者是從更北方的地方出發,整個南下的浪潮,可以一直持續到季風的結束。

不過其他人的船隻,大唐西洋公司自然是不關心的,他們只關心自己的船隊!

第一批南下的船隻出發後,大唐西洋公司組織的第二批南下船隻也是正式南下,這一次,除了大唐西洋公司自有、租用的船隻外,還有其他民營的商船也是跟隨着大唐西洋公司的船隊南下,那些跟着一起南下的商船,自然是想要去呂宋和萬丹進行貿易的。

整個冬天,大唐西洋公司預計將會派出總數二十一艘的商船南下,其中半數以上都是最新式的六八零商船,剩下的也是噸位比較大的蓋倫船,或者乾脆是福船、廣船等中式傳統船型。

而其他的民營貿易公司,累計也會派出二十艘以上的商船抵達呂宋或者萬丹進行貿易,他們的船隻普遍來說偏小一些。

但是這年頭能夠出海的船隻都不小,而且關鍵的是,這些船隻滿載的貨物的價值龐大,每一艘船上的貨物都是價值數萬甚至十幾萬兩銀子以上的。

其中大唐西洋公司的一艘六八零商船上,不算其他貨物,僅僅是絲綢就價值十萬兩銀子!

大唐西洋公司派出海的這些船隻,所搭載的貨物總價值在百萬兩銀子以上,而且有意思的是,這些貨物大多還不是大唐西洋公司自己掏現錢購買的,因爲他們沒有這麼多的活動資金。

大部分貨物,都是貸款購買的,他們從皇家銀行等各家銀行裡,以公司的衆多船隻等固定資產作爲抵押,貸款了上百萬兩銀子用來購置貨物。

但是隻要沿途不出現什麼大意外,比如說風暴襲來船隊全部沉沒的事故,哪怕是出海的過程裡沉沒了其中一兩艘船隻,但是隻要大部分船隻平安回來,那麼他們的利潤就能夠翻倍!

別以爲翻倍的利潤很高了,實際上也不算高,因爲風險太大,真正遇上大規模風暴了,艦隊全軍覆沒也不是不看的事。

要不然,歐洲航線上的利潤爲什麼有十幾倍甚至數十倍啊,因爲這麼漫長的一條航線上,各種風險太大了,甭管是海盜襲擊,還是被土著襲擊,還是被其他國家的艦隊光明正大的劫掠,又或者是乾脆因爲風暴而沉沒,然後還有一個敗血症的問題,總之損失實在是太高了。

那些死掉的水手,沉沒的船隻都是成本啊,所以最後總體算起來的話,其實整體利潤也沒有幾十倍那麼誇張,但是幾倍乃至十幾倍還是有的。

嗯,前提是壟斷航線。

東亞海域的海上貿易,自然是沒有歐洲航線那麼高的,因爲這一片海域的基本不存在壟斷的問題,大家都可以跑,這跑的人多了,利潤自然會被攤薄。

不過即便如此,東洋、南洋貿易的利潤依舊是相當可觀,刺激着衆多投資者購買船隻,滿載貨物出海尋求發財的機會。

畢竟這可是跑一趟就可以利潤翻倍甚至幾倍的生意,哪怕是冒上被海盜襲擊、遇上風暴沉沒的風險,很多人也是認了。

基於海上貿易的風險太多,所以如今大唐王朝的很多海上貿易公司,都是採取的股份制,諸多股東一起進行投資,以分攤風險。

大唐南洋公司和東洋公司的股份制改革,就是這種大背`景的典型例子。

船隻一艘接着一艘南下,身在金陵的李軒也是從商部、海關等部門得到了相關的報告,不過他關注的自然不是這些瑣碎的事情,他關注的是海貿給大唐帝國所帶來的工商業的利好。

內閣綜合了下屬多個部門的報告,給李軒呈遞了宣平七年前三個季度的工商業發展情況。

得到海貿的持續刺激,今年出口型商品的銷售大幅度提升,不管是香皂、火柴、武器、布匹這些新型工業產品,還是茶葉、絲綢、資瓷這些傳統出口商品,又或者是其他一些用於出口的商品,都是大幅度提升。

同時國內的大部分地區保持穩定,尤其是直隸四道這個經濟重地保持政治、軍事上的穩定後,各類生產恢復正常,經濟水平恢復到正常水準後,從而爆發出來了龐大的消費品需求。

加上其他地區的市場需求,這就使得了國內對各類農產品和工業產品的需求量急速上漲。

當海外貿易和國內市場,都對各類產品有着極大需求的時候,也就是使得這個時代成爲了從事工商業的人最好賺錢的時代。

隨便一個有點資本或者頭腦的人,搞個家庭式的作坊,生產出來一些東西,只要質量不是太差,那麼基本都是不用愁市場的,賺多賺少不好說,但是肯定是賺錢的。

眼看着開工廠賺錢,那也就是讓更多的資本涌入進去,從而又是帶動了工商業的大規模發展。

如今的整體情況是,大量資本持續涌入,不緊急讓現有的工廠都是積極進行擴產,而且大量的工廠以及各類企業也是迅速密集成立起來。

僅僅是宣平七年前三個季度,商部統計的新增各類製造業的企業就足足有一萬多家,至於說那些小規模的服務類公司,或者是貿易公司,又或者乾脆是小商鋪之類的,那就更是數不勝數了。

數量多,那是因爲大唐王朝稅務嚴格,要求不管大小的經營類的行爲都是要求進行註冊,哪怕是你在街邊擺個地攤,你也得去註冊一份‘個人經營許可證’。

商部對個人經營註冊,是非常的寬鬆的,只要報個人身份,說明你想要從事什麼生意,再繳納十枚銅幣的工本費,那麼就行了。甚至你都不用跑到地方上的商務衙門去註冊,在村子裡找村長拿一份申請表格,直接填表申請就行。

當然了,對於企業類就是稍微有一些限制了,但是總體而言限制也不大。

所以這年頭想要做生意,官方文件就不是什麼問題,只要你不是搞那些武器之類的生意。

如此也就導致了,各類商業機構的註冊規模是相當龐大的!

在街頭上隨便遇到一個人,說不準人家名下就有一傢什麼貿易公司!

不過這些服務類、銷售類等第三產業,很難衡量們目前這個時代的工業發展,所以如今商部衡量工商業發展的時候,往往是用製造業去衡量的。

新增加的各類工廠一萬多家,儘管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小規模的工廠,但是其中不少也是僱工超過五十人以上的中大型工廠。

其中,各類新型產業成爲了投資熱點,紡織是目前最熱門的產業,新增加的企業裡超過百分之十五的工廠都是紡織類工廠,他們或是織布廠,或是紡紗廠,又或者印染廠等,其次是各類日用產品,這些細分行業比較複雜,但是總體來說還是日用產品,或者說是消費類產品。

而受到各類消費產業的發展,也是帶動了其他產業的發展,礦產、鋼鐵、機械這三大類直接受益於各類消費類產業的發展,而得到快速發展。

剛正式投產不久的江南鋼鐵公司,其生產各類的各類鋼材、生熟鐵等鋼鐵類產品是供不應求,其訂單甚至是已經是排到兩年後!

如今整個大唐王朝的鋼鐵產業,雖然已經是快速擴張當中了,但是依舊是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面。

這年頭的鋼鐵除了軍事需求外,民間上的需求,主要是用來打造各類工具。

尤其是農具以及廚具,而整個華夏有多少人口?至少一點五個億以上,這裡頭得需要多少鋼鐵啊?

第八百七十四章 騎兵的巔峰對決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騎出動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鎮江迎聖駕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汽油纔是未來第六百章 唯死戰爾!第兩百七十章 三千虎賁渡瀾江第二千一十六章 設備到港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想移民大唐?下輩子投個好胎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康長寧的大器晚成之路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今天我們創造了未來第九百三十六章 大唐騎兵:死都不用火槍!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直達天聽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西南鐵路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求殺敵,但求嚇人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董錢坤在非洲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董立羣赴紅海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不理他們,繼續前進第一千零三十章 讓轎子有多遠滾多遠第二千八十二章 黑海海峽談判第四十章 危險寶藏第八百七十章 想要放風箏的韃靼騎兵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南洋糧食產區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潤滑油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陳立夫要面聖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沒有異域風情的檀香島第一百九十二章 都是一羣廢物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海軍護航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新北侯去美洲第八百六十四章 萬古聖君親征第兩百八十八 官軍復正泰李逆身死第二千三十章 堂堂御書房大佬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敵騎來襲第二千一百三十九章 帝國第一名臣:陳立夫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火炮貴炮彈更貴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揚帆美洲第一千九百零九章 暫住民喬治第二千九十三章 衛生觀念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印度洋艦隊第六百八十四章 悲催的南澳島總兵第九百七十章 張嶽的不好預感第一百九十六章 收糧新思路第四百四十八章 壯哉,我稅務稽查隊!第八百九十六章 超級大鐵路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正常的大唐王朝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軍動風雲起第三十一章 傾國之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五萬明軍來襲第一百零八章 一刀兩刀三刀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用槍炮的韃靼人很可怕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錢紀雲的奮鬥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大上海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尷尬的步槍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聯合二型步槍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西遷好啊,西遷對啊!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軍潰逃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有錢算個屁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上帝都得說一句你牛逼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激進或保守第一千零六十章 兵發扶桑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陳立夫自救第九十三章 那是老孃的私房錢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飢渴的單身狗最有戰鬥力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讓人絕望的差距第六百三十一章 一炮不夠就兩炮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非洲長城第兩百八十二章 大封功臣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盛大的表演第三十二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英使團的苦難和努力第二千零八章 正統之爭大過天第四十四章 陛下三思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蘇伊士運河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才子逛青樓被抓姦啦!第五百三十九章 黃永祥的科舉路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宣平十八年新型蒸汽巡邏艦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下老二:明軍第九十四章 李軒你這個渣男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躺着賺錢的日子結束了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今天我們創造了未來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大唐岌岌可危第一百五十章 禍在於天遲到的封推感言第二千五十一章 缺錢的愛德華第二千六十二章 施禮羣買車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當個大唐人豈不美哉?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永遠都不會屈服第兩百八十二章 大封功臣第七百九十七章 想造反,那也得先把稅給交了第五百九十五章 擴旅爲師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六萬大軍兵發河套第四百二十三章 豬從不投降第八百零九章 陳立夫心累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想當人販子,想多了你們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尚書倒臺第八百九十五章 販私鹽你也得交稅!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次子們的成家立業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城區火車:輕軌第七百九十二章 遷都第九十八章 大唐刀槍所至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智利公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