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遇上哄擡糧價怎麼辦?抄家!

bookmark

對於一個正處於工業革命發展初期的國度而言,對於鋼鐵等基礎建設物資的需求,是非常龐大的,各行各業都是對鋼鐵有着極大的需求,但是受限於技術,鋼鐵的產量卻是有限。

這也是爲什麼很多國家在工業發展初期的時候,都是注重鋼鐵行業的發展。

當然了,是否能夠發展起來,還得看這個國家的具體情況,鋼鐵行業屬於重工業,而且是近代工業裡最爲重要的重工業,也不是說想要發展就能夠發展的起來的。

不過在大唐帝國,卻是不存在着發展鋼鐵行業的各種障礙。

有着龐大的需求,而且華夏大地也能夠找到鐵礦、煤礦等礦產,交通方面在一些特定的工業城市裡也是不存在什麼問題的。

人口數量衆多,各類型的工人充足。

已經是建立起來了基本的近代教育體系,並且開始培養各類現今的技術類人才,人才缺口這一部分,也是能夠得到解決的。

這一切,都是代表着,華夏大地的鋼鐵行業即將迎來騰飛!

國企部那邊,正在加大對鋼鐵行業的投資。

國企部身爲大唐帝國的國有企業管理部門,肩負引領國內工商業的發展,實行的是聖天子李軒提出的‘實業強國’的理念,同時也是肩負着發展國防工業的重擔,所以國企部投資企業,往往都是選擇在重工業,鋼鐵、化工、機械這三大類一直都是國企部的核心投資行業,其他行業雖然也會有所投資,但是都會選擇民營企業不願意投資,或者是沒有實力投資的一些行業。

基於這樣的理念,國企部正在籌集資金,用於江南鋼鐵公司的第二輪擴張!

因爲資金有限,同時鋼鐵投資巨大,他們更加傾向於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江南鋼鐵公司發展順利,而且坐擁當塗鐵礦,背靠着長江這麼一條內河運輸的幹流,可以通過船舶把生產的鋼鐵產品便捷的運輸到長江沿岸。

而且不僅僅是長江沿岸,後還有和長江聯通的衆多支流,比如湘江、贛江、京杭運河、淮河、黃河流域,都是能夠廣泛的輻射到。

更遠一些,也是可以通過海運運輸到沿海各地區。

所基於這些優勢,國企部已經是把當塗工業區,建設爲國內最大,以鋼鐵產業爲核心的重工業基地,投資建立江南鋼鐵公司的第二期生產基地也就是在情理之中了。

不過,因爲如今鋼鐵產業的巨大市場,使得衆多民營資本都是看到了鋼鐵產業的機會,部分實力雄厚的商人們,已經是開始進軍鋼鐵產業了。

在當塗那邊,已經是至少有三家民用鋼鐵企業正在建設當中,雖然規模都不大,投資不過幾萬兩銀子,產量更是連江南鋼鐵公司的領頭都比不上。

這都證明了一點,那就是民營資本,已經是開始涉足鋼鐵這個典型的重工業了。

在其他諸多地方,都是已經陸續出現了小規模的鋼鐵企業,規模小的可能就只有幾十個人,但是規模大的卻是已經是有數百人,同時分佈的很廣泛,基本上如今找到了鐵礦,或者是交通比較便利的地方,如今已經是陸續出現了鋼鐵相關的行業。

而在之前,民營資本進入最多的是造船行業,鋼鐵比較少,而機械,礦產等等就更少了。

但是機械產業,目前民營資本進入的不多,不是他們不想進入,也不是帝國有政策禁制他們進入,而是機械這東西,你得有技術人才啊!

而現在懂得機械的技術人才,那價格都不是一般的的貴。

一個會修理普通設備的技術員,月薪起碼十兩銀子以上,這就銀子,你想要請還不一定請得到,再說了各種機械設備也貴。

機械行業現在賺啊,而且很賺,但是入門的門檻也高,不投個幾萬兩銀子進入,連設備都買不起,連技術員都請不起,還做什麼生意啊。

不過相對於重工業來說,輕工業纔是目前國內民營資本集中進入的領域,尤其是紡織產業,更是可以說是一日千里,其他的投資小,門檻低的行業也是有諸多資本廣泛融入。

看到這些工商業發展的報告,讓李軒不由得感嘆,華夏人還是敢打敢拼的,還要放開一個政策上的口子,甚至都不用專門的進行扶持,民間上的商人們自己就會抓住機會,然後發展起來。

如今的大唐王朝,正是華夏大地數千年來,對商人們最爲友好的王朝,這個年代,對於任何想要從事工商業的人來說,都是一個黃金的時代。

政策允許,甚至是有着稅收上的扶持,因爲功績考覈的問題,爲了升官,地方官員們雖然大部分都是傳統儒家出身的,但是也是儘可能的發展工商業,發展民生。

同時有着健康的金融環境,資金的流動更加便利。

同時還有着廣闊的內需以及海外市場。

這些,對於那些商人們而言,幾乎遍地黃金,他們要做的就是湊集一定的資金,掛起牌子,招募工人進行生產,然後就可以大把大把的賺錢了。

不過,李軒在這種看似繁榮的工商業背後,他也是有所警惕,因爲這種情況在他看來,和後世的改革開放有些類似,這種快速野蠻生長的過程裡,肯定會爆發諸多問題的,一個搞不好就會弄出大問題來。

比如說,最近江南地區的不少官員都是報告,因爲蠶繭需求量極大,收購價格高,不少農戶除了在原有的土地上種植桑樹外,已經是開始那些原本種植糧食的土地上種植桑樹了,雖然這種情況纔開始那麼一兩年,但是不少官員都擔心,江南的糧食產量會大幅度降低,從一個能夠爲帝國提供大量富餘糧食的糧倉,變成需要從外地調運糧食的糧食匱乏區。

這種情況,讓李軒有所警惕!

畢竟雖然工商業發展很重要,但是糧食問題更加重要!

因此不久後的內閣會議上,李軒針對部分官員就此事提交的奏摺召集了會議,要求內閣方面拿出來一個適合的解決方案來,在做到不損害工商業發展,不損害農戶利益的前提下,穩定江南地區的糧食產量。

內閣方面的農部、商部等部門進行了多場會議,最後去敲定了初步的方案!

ωωω⊙тTk дn⊙¢ ○

首先,由於目前改糧田種植桑樹的情況還不算嚴重,同時朝廷方面也是不能用各種行政手段去強行干涉農戶去種什麼,因爲那些土地是他們的私產,人家愛種植什麼是他們的自由。

而且大唐立國不過數年,也是不能採用一些太過激的行爲,把自己處於廣大農民們的對立面。

但是,讓大量糧田改種桑樹,也是不可能的事。

因此,初步的方案是從官田、新開發荒地的稅收優惠上着手。

租種官田者,必須種植糧食,不允許農戶私自種植其他經濟作物,包括棉花、桑樹等。

以租代購獲得的土地,同樣是在這個範圍之內,加入一個限制性條款,這些官田必須用來種植糧食。

新開荒的土地,原本是不分任何種類,都可以享受稅收優惠,但是現在規定,只有種植糧食的新開墾荒地才能夠享受到稅收優惠,如果開墾出來的土地是種植桑樹或者是棉花等經濟作物,不享受稅收優惠。

這樣的話,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部分土地改種糧食作物!

同時另外一方面,內閣方面的很多官員認爲,農戶們追求更高的收益,是天性使然,你不可能讓他有放棄利益,也要爲帝國穩住江南地區糧食產量的覺悟。

最根本上的解決方法還是開墾更多的土地,尤其是湖廣地區的糧食開發!

同時,要確保農戶種植糧食的經濟收益,並不會比種植桑樹等經濟作物低太多,這樣的話,也是可以從商業、稅收等方式來調節。

比如說,適當的提高對生絲類企業稅收,增加他們成本,然後他們爲了轉嫁成本,勢必會壓力原材料的價格,從此扼制蠶繭價格急速上漲。

此外,可以在某部分地區適當的拉高糧食價格,以確保農戶們種植糧食有利可圖。

但是,怎麼拉高價格呢,這一點內閣方面有不同的意見,有的人認爲,可以讓地方官府衙門直接出面收購糧食,拉高、維持糧食價格,以做到不傷農。

但是有人卻是認爲,不應該是官府衙門直接干涉,而是應當採取更加靈活的措施,讓商部或者國企部來幹這事。

最後反覆討論後,決定在國企部裡把在直隸四道地區的幾家糧食公司整合起來,先在江南成立一家直隸糧食公司,其核心職能是糧食儲備、穩定糧價、賑災救濟。

如果效果好的話,就是推廣到其他省份!

直隸糧食公司,從其核心只能來看就知道,這並不是一家以營利爲目的的公司,而是一家維護糧食安全的國有企業。

當然了,在這個收購,出售糧食的過程裡,肯定是會產生一定的利潤的,這些利潤也是用來後續收購、儲備更多糧食的。

直隸糧食公司的成立,和李軒有着直接的關係,因爲這是李軒親自指點國企部那邊的相關官員提出這一方案的,要不然話,下面滿腦子還是封建老古董,一點都沒有近代行政管理意識的官員們,一個個都是隻知道什麼官府直接干涉,強行定價之類的呢。

這麼直接蠻幹,效果不好,而且影響也不好,容易引起反彈!

直接搞個糧食公司多好啊,想要怎麼操控糧食價格都可以,而且還能夠順手打擊那些喜歡玩囤積糧食,趁機漲價,發災難財的無良糧商們。

儘管最近幾年大唐王朝在很多災區,都是實行了糧食限制政策,對一些趁機囤積、漲價的糧商們進行處理,但是這種處理卻是沒有明確理由的,絕大部分處理方式都是以其他名義,進行間接處理。

因爲在大唐王朝裡,並沒有什麼投機倒把、哄擡物價之類的罪名,人家糧商的糧食是花錢買的,人家愛囤着不賣,或者以極高的價格賣,嚴格上來說那也是他們的自由。

但是,這種的行爲卻是官方所無法容忍的,以往都是發現一例處理一例,只是處理手段是通過其他方法而已,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危害國家安全罪’,而且基本也只是處理首犯,一些跟風的,漲幅沒這麼大的基本不處理。

但是說實話,也不能一直這麼搞下去,而直接出臺相關的限制性法律也不行,所以,乾脆是用另外的方式進行處理。

直接成立相關的糧食公司,然後根據每個不同的地方,出臺一個指導性的糧價範圍,超出這個範圍的,直接進行行政性罰款,罰他一個傾家蕩產。

而糧食公司的收購和出售價格,也是在這個範圍內進行波動。

糧食產量大的時候,穩住價格,不讓當地的糧食價格下跌,糧食產量少的時候,大量供應糧食,穩定當地糧價,不讓糧價暴漲。

這,是目前直隸糧食公司的主要核心任務。

以往大唐王朝雖然也是這麼做的,但是一般都是地方衙門去做,而且是通過行政手段,名不正言不順,而且做起來也不夠專業。

如今,有了這種專業的糧食公司去做,就會容易的多,方便的多。

至於說,直隸糧食公司能否完成這個任務,如果是遇到膽大包天的糧商們估計哄擡糧價,和糧食公司打擂臺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如果是這些糧商們手段一般般,只是正常商業手段,也沒把糧價哄擡到太離譜的程度,那麼糧食公司就會直接以雄厚無比的資金實力,把他們擠兌破產。

背靠國企部的直隸糧食公司雖然本身賬面上沒錢,但是分分鐘都能抽調海量糧食以及資金,能夠把天底下所有的糧商直接擠兌破產。

什麼,糧商們實力太牛逼了,背靠國企部糧食公司幹不過他們了,這樣的話怎麼辦?是不是要從國庫裡抽調個大幾千萬兩銀子來打一場轟轟烈烈的糧食戰爭!

打個屁,直接抄家啊!

稅務稽查隊又不是吃乾飯的!

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要場面有場面要感動有感動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帝國石油公司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鐵路沿線局部本土化第兩百一十五章 這個老大好牛逼第二千七十九章 全球性民族第兩百六十一章 當務之急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韃靼人的一路向西第四百一十四章 這是要殉國的節奏啊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新式引信和炮彈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戰列艦不如小炮艇第一千六百章 海軍重整計劃第兩百三十七章 擴軍擴軍!第七百六十八章 秦志福跑部第五百一十一章 流盡最後一滴血也要打下梧州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鳥槍換炮的南越人第二千一百四十二章 讓人無語的大唐子民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一)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印度洋決戰方案第一百七十九章 預備!開火!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讀書人講究的是風雅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襲擊艦隊的風暴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平息衆怒第九十二章 黃竹山大會戰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西南鐵路第兩百六十七章 臣想打炮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首航成功第六百二十七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皇家科學院院士第二千四十七章 愛德華看球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爲國操勞第兩百三十四章 練兵十萬,造槍萬杆第八章 要不要當禽獸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陳立夫修官道第四百二十六章 僞唐賊軍主力來了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敗家子第三百零八章 主力決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家康的作用第二千一百八十三章 大唐金國的先進性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突圍或死守都不行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自己豎起靶子自己打第八章 要不要當禽獸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人不好了,賊軍打過來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海軍改革第兩百二十章 不讓走就屠城第五百零九章 湖廣明軍殺過來了!第七章 這是要私定終身!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次子們的成家立業第兩百四十三章 送銀子送女兒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蒸汽機第八百六十章 出人意料的晉升第兩百五十八章 太后娘娘威武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修鐵路了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死也不走第二千一百八十四章 雙贏的好事第六百七十章 從地球掉下去咋辦?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江南大鐵路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天子號召:工業化 (第四章)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技術爲王的時代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肉爛在鍋裡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們發財了第七百一十四章 慧塵公主長大了第兩百八十二章 大封功臣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遇上哄擡糧價怎麼辦?抄家!第一百章 九部制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我們大唐海軍要無敵於天下啊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在大唐人面前一定要體面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光明正大的陷阱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帶你看個大玩具第二章 殿下,不可自爆啊!第兩百二十五章 夜很黑,風很大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陳立夫面聖述職第四百一十三章 身在山中的明軍第二千一十六章 設備到港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陳立夫的奏章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不服,一炮打過去!第七百零一章 進攻南昌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大唐帝國的精英教育第六百九十七章 冒險誘敵第兩百四十章 全新的大唐王師第七百六十九章 戰略重心調整第六百三十四章 嗑瓜子看戲第九百五十三章 查獲髒銀第七百二十章 殺進嶽州第一百五十三章 核彈一波流(月票加更)第四百四十三章 這怎麼可能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陳立夫入值第八百一十二章 堅船利炮抵金陵第七百九十四章 前明尚書的鐵窗生涯第二千三十一章 絕望的大唐鐵路總公司第七百六十一章 投降?那是不可能的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僵持的印度洋戰局第二千九十一章 奇奇怪怪的槍第四百三十五章 繳獲大豐收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敢投資鐵路?內褲都得賠掉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被一鍋端的上海碼頭公司第兩百五十九章 把朕的意大利炮拉過來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陳立夫修官道第六十章 明軍進犯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躺着賺錢的日子結束了第八百九十七章 陳立夫是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