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會試分考點

bookmark

這裡是非洲的最南端,好望角!

應子華率領的艦隊實際上在十天前就抵達了好望角,但是早就聽聞好望角風浪大,航行的非常危險,他們先是在附近找了個小港口進行了休整和維護後,又是等待了十天左右,等到了今天風浪略微小一些後纔是重新出發。

但是即便是今天的風浪比平時小一些,但是依舊大的很。

饒是他們歷經風浪了,但是面對這樣的風浪還是顯得有些發自內心的恐懼!

在這種大自然的力量面前,饒是他們的船隻性能足夠先進,但是依舊是遠遠不夠!

船隻被大風吹動着,在海浪中不斷的顛簸,應子華雙手牢牢的抓住欄杆,閉着眼看着前方的巨浪!

面對巨浪,他的艦隊不能有任何的躲避,不然的話下場更加悲慘,他們必須的勇敢的迎着海浪衝上去!

巨大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的襲來,讓這三艘船隻不斷的高高騰起,然後又是重重的落下,巨大的力量讓船隻發出刺耳難聽的吱吱聲,彷佛下一瞬間就會徹底散架一樣。

這樣的航行,他們持續了足足半天,半天之後,風浪纔是逐漸小了下來,但是後來應子華卻是接到報告,在剛纔抵抗風浪的時候,有一個水手被風浪打翻墜海。

聽到這個消息,應子華是面無表情,只是微微的點了點頭!

這已經是他的艦隊出海的第二個年頭了,這一路上因爲傷病、意外,戰爭,他的船員們已經是損失了數十名。

如今這三艘船上的,船員基本都是不滿員的。

但是這依舊是無法阻擋他前往歐洲的決心!

這一次航行,無論如何也要去到歐洲,開闢歐洲航線!

而且度過了好望角之後,接下來的路就好走多了,他們只需要一路沿着非洲西部海岸北上,就能夠一路抵達歐洲。

到時候,不管是去地中海沿岸,還是去大西洋沿岸都可以。

此外,非洲西部海岸如今雖然大部分的港口都是在葡萄牙人的掌控之中,但是並不代表所有的地方都是在葡萄牙人的掌控之中。

實際上在這個時代裡,葡萄牙人在歐洲前往東亞的航線裡頭,其掌控力主要是集中在他們擁有衆多的補給港口,同時修建了若干要塞,駐防艦隊,而並不是說他們真正的把大片大片的非洲領土都包含其中了。

尤其是非洲西部海岸,其生存情況惡劣,絕大部分地區都是不適合歐洲人生存的,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裡,葡萄牙人以及其他的殖民者們,他們的活動範圍只侷限於部分沿海的據點。

之所以說航線被壟斷了,那是因爲人家葡萄牙人不讓其他國家的商船進入他們的港口進行補給,並且會讓軍艦進行巡邏,劫掠其他國家的商船。

沒有補給港口,那麼對於遠航艦隊來說就是非常麻煩的。

只能是偷偷摸摸的,或者是找一些小港口進行補給。

這也是爲什麼西班牙人雖然也會派艦隊來東亞,但是規模一直都起不來的原因,原因很簡單,就是沒有補給港口。

同時也是大唐西洋公司西行如此艱難的緣故,如果是按照正常航速的話,他們早就應該到歐洲了,但是他們現在卻是剛繞過好望角。

這是因爲沿途的補給耗費了他們大量的時間!

但是不管怎麼說,總算是繞過了好望角,後續繼續北上的話,雖然還有一段距離會比較困難,但是越往北就越容易,因爲那個時候,他們就可以找到更多中立的補給港口了。

應子華率領艦隊繼續朝着歐洲而去,而且在可以預見的幾個月後,他的艦隊將會出現在歐洲,到那個時候,基本上也就意味着,大唐西洋公司已經是首次打通了前往歐洲的航線。

儘管這條航行還非常都不成熟,並且沿途的補給港口不多,同時也是面臨着葡萄牙人等沿途諸多國家或者海盜的襲擊危險,但是不管怎麼說,航線都算是打通了。

在他們的身後,大批大唐西洋公司的商船隊,將會前往印度、非洲、歐洲進行貿易,賺取豐厚的利潤,同時將會不斷的鞏固、擴張各補給港口,建立殖民地。

一旦航線正常運轉起來,將會爲大唐西洋公司帶來龐大的利潤。

不過即便是歐洲航線運轉起來,也還需要時間,暫時來說,西洋公司的主要貿易航線,還是以印度爲主,中期可以擴展西亞、東北非以及非洲東部海岸的貿易。

同一時期,金陵城裡,宣平八年的會試也是即將開始了!

年初的這兩個月,整個大唐帝國基本上沒有什麼大事,唯一算得上大事的也就是會試了。

遼東那邊,依舊保持穩定,嚴寒之下大唐陸軍根本就沒有發動大規模攻勢的計劃,打算等到開春之後再發動攻勢。

南洋那邊,雖然有殖民戰爭,但是說實話,南洋的這點屁事相對於整個帝國來說,完全不算什麼,而且距離遙遠,一時半會的根本就無法把消息及時傳遞出來。

這也是爲什麼帝國在海外直轄領地的統治中,會給予當地的行政官員極大的權力的原因。

呂宋州的知州梅嘉川,可是擁有對當地土著發動戰爭的權力的,當然了,具體作戰的話,還是軍方進行,而且梅嘉川也沒有權力干預軍事行動。

同時這個發動戰爭的權力,也只侷限於呂宋州轄區內的土著!

而且也不是以宣戰之類的名義,而是以彈壓的名義!

畢竟如今的大唐帝國,是把整個呂宋羣島都是包含進入了呂宋州,州內的這些土著,自然也就算是叛亂或者什麼的,對他們發動戰爭,算是鎮壓或者是肅清匪徒之類的,並不算是對外國宣戰。

但是即便是這樣,也是可以看的出來,海外之下領地的行政官員,是擁有極大權力的。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路途遙遠,交通不便利,同時通訊落後,梅嘉川不可能是報告給金陵城之後,再發動對呂宋土著的戰爭的,那樣的話,一來一去少則半年,多久一年時間了。

這樣的話,相對來說,金陵城裡,對南洋的事情雖然保持着關注,但是也沒有什麼好處理的,直接看梅嘉川以及駐軍將領的報告就行了。

各地戰事大體平靜,春天也沒有什麼大規模天災人禍,整體而言,宣平八年的春天,大唐帝國顯得比較平靜,不知道的人還以爲是進入了統一後的修生養息的時期呢。

但是,卻不是如此!

不過,對外的擴張,整體來說,對帝國內部,對金陵城的政治格局而言,影響並不大。

官員們更加關心的並不是南洋的擴張,也不是遼東的戰事,而是宣平八年的會試!

大唐王朝的科舉,是一年舉行一次,從各地的縣試,再到院試,然後到會試、殿試、都是一年一次,充分給了學子們機會!

而今年,官員們之所以比往年更加關注會試,是因爲今年的會試和往年的會試又會不太一樣。

年初的時候,聖天子正式下令,命令禮部對考試的試題進行重新設計,進一步增加理科內容。

進一步增加理科內容並不算什麼,但是進一步增加理科內容之後,還有一項變動極大的改革,同時更加重要的是,這一次的會試,不單單有在金陵城舉行的會試,同時也會在直隸四道同時開設會試分考點,預計在各道分別錄取二十名進士、二十名博士,考中之後,爲了避免各道進士在家鄉任職,到時候這些四道分考點考中的進士、博士,其任職將會是其他幾個道。

同時各道進士、博士的品級,和金陵城的會試所考中的考生,品級一樣。

很明顯,這是一個試點!

聖天子對科舉考試進行的新一輪改革,但是這種改革,嚴格上來說並沒有說損害士子們的利益,相反,還加大了錄取人數,這也是受到了天子士子的歡迎。

當然了,他們並不知道,李軒還準備在後續幾年裡,逐步降低新科進士、博士的品級。

一考中就成爲正七品的狀況,將會在不遠的將來徹底成爲歷史。

而且,這個改革,雖然掛着會試分考點的名義,但實際上李軒是根據後世的國考和省考而進行改革的。

而且後續的改革,將會是朝着選拔基層官員,甚至是最底層的從九品官員而前進,而不是和現在的這樣,以選撥中層官員爲主。

這樣的話,纔算是完成了李軒心目中的科舉改革!

本來前幾年的時候,李軒對科舉的改革方向是另外一條路,那就是維持科舉的鄉試、會試不變,但是加大舉人的入仕規模,試圖用鄉試成爲省考,作爲招募省級官員的主要途徑。

但是很顯然,他小瞧了科舉傳統的力量,小瞧了天下士子對於進士功名的渴望!

第二千四十七章 愛德華看球第九百五十三章 查獲髒銀第三百三十九章 統治核心第三百四十二章 驚恐的董家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第二更)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楊成這個大傻叉第六百三十八章 以固國本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烏力罕挨炮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你倆都是坑逼第七百一十一章 沒有計劃的李春景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消失的糧商第六百一十章 軍械產量大躍進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修鐵路了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韃靼人來了怎麼辦?該幹嘛幹嘛第二千一百九十六章 第二次工業大發展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不滿足的宋丸子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麗四府第五百五十八章 這下麻煩大了第五百九十六章 悲催的王越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內燃機報告第七百四十一章 小祖宗,輕點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陳立夫修官道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被推翻怎麼辦?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南洋大遷移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韃靼認慫第五百四十五章 興泉慘敗第十九章 敵軍來襲第四百六十七章 亂軍攻城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登陸扶桑!!!第九百零九章 你確定這是商船?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開啓大航海時代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馮倪的煩心事第四百二十八章 朕心甚慰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雷霆出兵第九百一十六章 二九牌鹹魚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爲國操勞第一百九十三章 這又一場傾國之戰第九十二章 黃竹山大會戰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澳洲馬場第九百二十五章 決戰、護航、巡邏第八百八十八章 師賊之長以制賊第二千一百五十一章 識趣的瑞典人第七百七十四章 穿越神器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兵發呂宋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陛下駕到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意見相左第八百五十七章 地方辦企業第二千三十六章 超級工程第八百二十五章 騰飛的肇慶機械公司第二千六十一章 了不起的啓翔汽車第七百三十九章 蒸汽機第八百五十三章 換裝燧發槍第八百七十二章 紙糊一樣的空心方陣第七百零五章 張嶽的裁汰練新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南洋本土化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美洲新南港第九百零一章 翰統鷹犬在行動!第一百五十六章 聰明如李軒第兩百一十六章 這下要完蛋了!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天堂和地獄並存的城市第六百六十四章 災後民亂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鋼鐵水泥大爆發第八百五十六章 發工資過年啦第四百九十五章 元年式七斤野戰炮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讀書人講究的是風雅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步三回頭的明軍第二千一百九十八章 汽車運輸時代第七百零一章 進攻南昌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聖駕返京第四百四十五章 衝鋒的騎兵第五百四十七章 絕不放棄第九十二章 黃竹山大會戰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擲彈兵死戰不退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無奈的進出口委員會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愛國商人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小白鼠第十八師第七百六十六章 秦志福接旨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勳爵和封地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董立羣赴紅海第二千一百一十六章 一個地球一個帝國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巨炮:百米內寸草不生第四百六十八章 頭號明奸第三百三十九章 統治核心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心滿滿的宋知府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一)第八百二十一章 風頭強勁的張嶽第八百五十五章 貨運馬車第二千一百三十八章 陳立夫的野心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大一點再大一點第二千六十章 汽車開回家第九十五章 有女葉氏第四百五十四章 翰林院調查統計科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智利公國府第三百九十五章 衝鋒的城牆!第一百四十四章 睡個覺就把功勞撈了第七百七十九章 江南危矣第八百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二千一百九十四章 盛世步球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創業難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耿右華在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