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陳立夫是有着崇高理想的

bookmark

回到闊別多時的家中,陳立夫卻是沒有多少時間和家人相處,剛到家裡,就是在書房裡會見了自己的幾個重要下屬。

簡單的聽取了自己不在的這一段時間裡,巡查處所發生的大小事務。

實際上巡查處內部最近一段時間倒是沒什麼大事發生,巡查處經過陳立夫這兩年的整頓,早已經是上了正規。

巡查處下屬的七十多名稅務巡察,基本上有一大半都是在地方上巡察,唯獨值得一提的就是海外的琉球府那邊也是發生了稅務問題。

琉球府作爲華夏到扶桑海上航線的重要中轉站,海上貿易就是它的命根子,並且爲其帶來了龐大的財富,在這個過程裡,發生了一些相當嚴重的稅務問題。

在宣平九年裡,琉球府徵收上來的稅收只有稅部方面預估的百分之七十!

尤其是琉球府最北端的大隅縣,這個剛設立一年多的縣,宣平九年全年徵收上來的稅收只有可憐的一萬多兩銀子!

這絕對是有問題的!

大隅縣雖然剛設立一年多,而且地處海外,常住人口一共也就幾千人,但是大隅縣卻是從來都不是依靠農業或者是其他普通工業發展的地區,它距離扶桑九州島只不過是隔了一條大隅海峽而已,乃是最近一年大唐王朝對扶桑貿易裡的最重要港口之一。

這麼重要的地方,一年下來只收了一萬多兩銀子稅收,稅部的人是一百個不相信的。

要知道國內普通的農業縣,即便是下等縣,一年也能夠收好幾萬兩銀子稅收呢。

沒道理大隅縣比這些下等縣還不如啊!

人家稅部裡的人一個個可都是精明的很,一看到琉球府那邊報上來的稅收數字,他們纔不管賬本有沒有問題呢,纔不管你用了什麼辦法瞞天過海呢,人家就認定一點:

“琉球府這樣的海上貿易重要中轉站,要是一年收不上二三十萬兩銀子的稅收,那麼肯定就有問題!”

所以他們一看到這個數字,直接就是斷定琉球府肯定是發生了稅務問題,當即就是派出了稅務巡察前往琉球府整頓當地的稅務。

陳立夫聽罷後微微點頭,也是沒有多說什麼,地方上有稅務問題,這很正常,如果沒有,那麼他們這個巡查處也就可以撤銷了。

收稅這種事,向來都是矛盾極大的,稅部要完成任務,而地上的地主和商人們則是想方設法偷稅漏稅,甚至不惜拉攏地方官員下水。

每當遇到這種時候,巡查處需要做的就是派出稅務巡察,然後把當地的稅務清理一遍!

偶爾會遇到地方的地主商人以及官員們勾結在一起,面對稅務巡察還遮遮掩掩,甚至搞什麼動亂之類的事,一搞出來事,就彈劾稅務巡察,說什麼破壞地方穩定。

爲了地方穩定,爲了黎明百姓,讓上頭把稅務巡察撤回去之類的事,又或者乾脆是栽贓陷害!

每當這個時候,那都是巡查處大開殺戒的時候!

人家稅部纔不管你地方安不安定呢,再說了,偷稅漏稅的要麼是大地主大商人,要麼就是官員貪張枉法私吞了稅款,至於普通百姓,是沒有資格偷稅漏稅的。

因此,稅務巡察官員們,往往會直接動用稅務稽查隊,當地的不能用,那麼就臨時調動外外地的,實在不行,請求當地駐軍幫忙也是看可以的。

那些地主商人和當地的貪官污吏們,平日裡玩陰謀詭計自然是一等一的,而且在當地的關係錯綜複雜,想要查明白找到證據那可不容易。

但是,稅務巡察根本就不和他們玩這一套,往往是直接槍炮幹上去!

什麼叫做調查?

那就是派兵包圍之後,手持搜查令直接搜查,找出證據就當場抓人,至於反抗,那更好,他們都懶得找證據了,直接槍炮齊發開始攻打了!

武裝抗稅視同謀逆!

稅部辦事,就是這麼的不講道理!

如今這種情況就是,帝國上下,想要小規模的偷稅漏稅,那自然是沒有辦法禁制的,但是想要大規模的偷稅漏稅,那可能性不大。

因爲稅部那邊是可以得到很多數據的,皇家銀行在內的各大銀行的賬目,對稅務而言就是公開的,而商部、農部等部門的數據他們也是能夠查閱到。

他們每年推算某一個地方能夠徵收多少稅,那都是有着自己的一套辦法,首先看往年稅收,然後再看當地的農工商業發展情況,再看當地銀行的資金流動,然後推算出來一個大概的區間。

但凡是超出了這個區間,往往就會引起巡查處的注意,進而派遣稅務巡察前往調查。

要是派過去的稅務巡察查不出問題來,沒事,他們會再派一個過去,至於查不出來問題的這個稅務巡察,下場自然是好不到那裡去的,要麼是被腐蝕掉了,要麼是無能,而兩者不管是那一種下場都會很悽慘。

如果再派過去的稅務巡察還是查不出問題,那麼基本上這事就會進入陳立夫的視線,接下來那就是從五品的巡查處副處長這個等級的稅務巡察出馬,要是還查不出來問題,那麼基本上這事就能夠捅到錢祧裡面前。

因爲這代表問題很大很大,稅部方面估計會把當地的稅務系統從頭換到腳,對當地的地主和商家進行徹底調查,然後還會和吏部那邊打招呼,讓他們把當地的地方官員也是從頭到腳換一遍!

他們就不信找不出問題來,等找出問題來,那麼就算算總賬的時候來,人頭滾滾那是必須的!

至於說地方上稅務真的沒問題?

扯淡,甭管其他人怎麼說,但是稅部的人是肯定不信的!

因此不管地方上怎麼遮掩,實際上都逃不掉稅部的監察!

因爲人家根本就不管你的賬本啊什麼的,人家就只盯着地方的經濟發展情況和銀行流水,一個經濟形勢一片大好的府,稅收卻是沒有相應的增長,這裡頭要是沒有問題,稅部的人都敢集體上吊自殺!

稅部的人很清楚,偷稅漏稅,乃是人的惡根性,根本無法徹底的消除!

想要杜絕這種情況,指望着人們自覺的不偷稅漏稅是不可能的,他們要做的就是讓偷稅漏稅的成本大到讓他們恐懼的地步。

偷稅漏稅,這種事和其他犯法的事情一樣,也是有成本的。

而目前大唐帝國裡,偷稅漏稅的違法成本那是相當的大,動不動就是抄家滅族的,至於罰款抓人那都是輕的了,不過即便這樣,也是很難徹底的杜絕。

因爲這年頭的人,尤其是地方上的大地主和大商人們,總覺得自己是地頭蛇,可以操控一切,他們可以收買普通的官員,收買稅務官員,甚至都可以收買稅務巡察。

但是這些人並不知道,他們越是這樣做,事情就越嚴重!

不管他們收買了誰,賬目做的再漂亮,但是稅部認定這個地方的稅收少了,這收不上來,又找不到問題所在,那麼這個時候事情真的就大條了。

惹毛了稅部,人家是真的會從其他地方調遣稅務稽查隊甚至駐軍幫忙,然後把那些大地主和大商人等潛在懷疑對象的家包圍起來,挨個挨個的進行地毯式搜查。

到時候他們甚至會小題大做,隨便找大什麼小稅務問題就開始抓人,抓到了人再慢慢的審查。

基本上,自從大唐稅部徵糧司成立以來,他們想要收上來的稅就沒有遇到過收不上來的情況!

而巡查處這邊想要調查一個人有沒有偷稅漏稅,還沒有試過查不出來的情況,因爲幾乎每一個人的屁股都不乾淨。

稅部很多時候實際上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乾的不是太過分,他們也不願意逼的太急,他們也想要一步一步慢慢來,來一個溫水煮青蛙。

但是你乾的太過分,他們分分鐘就能夠找到關鍵性的證據把你送進監獄裡!

畢竟這個世界上,像陳立夫有錢,又有着崇高理想的人是真沒多少!

對於琉球府那邊的稅務問題,既然已經是派人過去了,陳立夫也是沒有過多插手,靜候琉球府的消息就是了,現在他更加關心的是,這一次又他孃的是誰舉報了自己。

或者用誰這個詞不是很恰當,因爲這個詞代表的是個體,應該說是哪一夥人又舉報了自己!

舉報自己的人,絕對不會是什麼一個人兩個人,背後的肯定是一個團伙,一個勢力。

這種情況陳立夫遇到的多了,宣平八年他整頓木材行業稅後的時候,木材行業的商人們就是聯合了數十名朝堂官員一起向他發難,舉報和彈劾都不用說了,他這個一心爲了黎民百姓的好官,竟然是差一點被刺客的手槍給打死了。

出了這事後,他就是給自己的馬車安裝上了質量上好的鋼板,防備此刻又拿着火槍刺殺他,出入更是帶着好幾個貼身隨從。

而名爲隨從,但實際上卻是保鏢。

那一次,陳立夫差點被刺殺,事後自然是大發雷霆!

再然後嘛,帝國的木材行業幾乎是來了一次大換血,排名前列的十幾家大木材商人全都一夜之間倒臺,嚴重的被抄家滅族,最好的哪一家也是被罰款直接罰到破產!,罪名都是統一的很:偷稅漏稅!

那些排名中等的木材商人們,就是跟被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砸到一樣,笑眯眯的接過了原來那些大木材商人留下來的各種資源和渠道,然後成爲了帝國最大的木材商之一。

現在,又有人彈,舉報自己了,他倒是要看看到底是什麼人在搞事,等找到敵人的身份後,那麼他就不會有絲毫的猶豫,直接就會發動雷霆反擊!

自己年餘不發威,不少人恐怕開始把對自己當成病貓了!

第一千九百章 遷國,世界震驚第六百零八章 另闢蹺徑的擴軍第四百章 聽天由命的明軍第二千一百五十二章 自主遣返第六百九十七章 冒險誘敵第九百四十四章 李軒是個神經病第三百七十七章 命裡註定的對手第七百零一章 進攻南昌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米尼步槍初登場第八百一十三章 明王朝的百萬雄獅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想要補救?遲了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巨炮:百米內寸草不生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軍碾壓而來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理論超前的大唐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封王海外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揚帆美洲第七百六十三章 反明鬥士秦志福第五十八章 看'夜景'第五百一十九章 沈希儀的反攻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許開炮,那都是戰利品第七百六十章 壓倒性的大捷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艦隊纔是主力第八百二十九章 實力強大的第三軍第二十一章 國運之戰第二千一百零七章 西屬美洲轉讓協議第四百零四章 不服就殺第二千八十一章 埃及省亞歷港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皇家理工學院的勸退生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詭異的個稅改革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楊成經商(二)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修鐵路了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奧斯曼賣土地第五百零五章 橫掃廣西第二百四十七章 今晚睡在那個房間?第一百七十八章 規模浩大的戰役!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衝突和矛盾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火炮貴炮彈更貴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移民一年比一年多第二千八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兩百五十三章 搶佔瀾江渡口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奸妄在朝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技術驗證艦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準備大幹一場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技術爲王的時代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膽大包天的華亭縣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目瞪口呆的丹麥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南林堡失陷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細分的工業化第三百六十八章 明廷震動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農場主何錫華第四百三十八章 席捲天下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抱着必死之新的織田信長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線膛時代的到來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探索新航線第八十九章 燈泡一樣的男人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西南鐵路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舊船當新船賣第八百八十章 勝利屬於大唐王師第九十七章 不許亂動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嘉峪關前線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陸軍最昂貴的花瓶第八百七十八章 閉上眼睛的正德第一百三十三章 瞎貓碰上死耗子(求月票)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最爲特殊的封疆大臣第五百九十五章 擴旅爲師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伊麗莎白抵唐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軍事貴族:畢家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朝局動盪第兩百四十五章 臭名昭著的徵糧司第九百一十四章 神帝李軒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葛老弟你這手還得練一練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新式引信和炮彈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鐵路大躍進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做生意前先打一仗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錫蘭本土化第兩百九十三章 萬里長征第九百一十九章 讓人羨慕的二九人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敲打第兩百八十一章 百里之地十萬之民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臭名昭著的第四艦隊第二千八十三章 大唐看不上眼第八十七章 夜黑風高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最爲特殊的封疆大臣第八百九十五章 販私鹽你也得交稅!第四百九十二章 規模龐大的南遷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韃靼認慫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南唐蠻子到底想咋樣第兩百零二章 終於要打縣城了第兩百一十一章 我們去府城請救兵第二十四章 生活就像那啥第七百三十三章 戰馬的悲鳴第五百八十七章 海軍改革第四十四章 陛下三思第五百九十八章 渡海登島部隊第七百四十九章 使團覲見(第六更求月票)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上海商報第七百六十章 壓倒性的大捷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千米海戰第二千四十二章 適應不了大唐生活的愛德華第三百二十八章 兵臨興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