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奪遼河設馬場

bookmark

濟州島,在古時候並不以養馬著稱,但是元朝征服了當時的高麗半島後,爲了保證軍用馬匹的需求,直接把整個濟州島變成了一個超大型的馬場。

其實也不止濟州,實際上在當時的元朝統治區域裡,光光是官營的超大型馬場就有十幾個,至於各種中小型的馬場就更多了。

其根本原因,是因爲元朝從根本上,是一個軍事強權政權,是依靠高壓的軍事威懾來維持統治的,如此對軍用馬匹的需求量非常的龐大。

爲了保障軍事用馬的需求,這也就讓元朝極端重視馬政,爲此不惜在衆多水草豐美之地都設立馬場,而這個過程裡不知道讓多少人失去了自己的土地,糧食大規模減產。

但是不得不說,元朝時期擁有的馬匹數量是巨大的,哪怕是到了元朝末期,馬政鬆懈了,但是整個華夏地區的馬匹存量依舊非常龐大。

明初的各路起義軍基本上都是不缺馬匹的,尤其是朱元璋的軍隊,人家可不是靠着步兵把元軍幹翻的,而是依靠着騎兵把元軍打的抱頭鼠竄,而根本原因就是,當時的江南地區,乃至華夏的廣大中南部地區裡,都是擁有大量的馬匹,而且馬匹的質量還不差。

廬州馬場,這可是當時在中原地區裡最大的元朝官營馬場,他就是在這裡獲得了大量的戰馬,然後又攻克了山東,奪取了益都馬場,再加上其他亂七八糟的中小馬場,以及當時的民間也是保有大量的馬匹。

才使得了朱元璋麾下的軍隊,擁有了大量的馬匹,武裝起來了大規模的騎兵,從而幹掉了元朝。

等到了明朝的時候,雖然也同樣重視馬政,但是到底是沒有能夠做到和蒙古人那麼瘋狂,敢直接圈最肥沃的土地作爲牧場養馬,所以到了後來,馬匹是越來越少,質量越來越低。

等到了大唐王朝崛起之後,其實整個中原地區,已經是沒有什麼大規模的馬場了,只有一些中小型的馬場,搞的大唐陸軍想要發展騎兵,乃至軍事運輸都是嚴重缺乏馬匹。

爲了發展騎兵,爲了滿足後勤運輸的需求,大唐王朝很多年前就是開設了好幾個官辦馬場了,不過規模都比較小,一部分是集中在貴州以及部分雲南地區,主要培育西南馬。

而另外一部分,則是集中在皖南地區。

等到了宣平八年,徹底統一國內地區後,官辦馬場的規模得到了迅速擴張,目前全國加起來,官辦馬場有五十多家,不過大多數都是中小馬場,只有少數幾家纔是大型馬場,分別是西北大馬營馬場,這乃是華夏大地裡第一家,同時也是最負盛名的官營馬場了,此外山東省的益都馬場、遼東省的遼河套馬場、濟州馬場、雲南大理馬場規模也是比較龐大。

上述馬場除了益都馬場外,其他地方基本上都是在比較偏僻的地方!

之所以跑到比較偏遠,甚至跑到濟州島這樣的島嶼辦官辦馬場,這也是有諸多原因的。

首先限制比較大,如今帝國的人口中多,對糧食的需求非常的龐大,而帝國又不是元朝政權,不可能說不顧普通農民的死活,直接強行圈佔他們的土地劃歸爲官營馬場的,至於說有償徵收,那得花多少錢啊。

所以如今本土,尤其是中原腹地的官辦馬場,其實大部分都是在官田上進行放牧,基本上不存在侵佔民田的情況,而這樣辦起來的馬場,規模自然也就大不到那裡去。

因此比較大的馬場,基本都是靠近邊境區域,人跡罕至,不存在人多地少的問題,只有一個益都馬場算是一個特殊例子。其他的西北大馬營馬場、雲南馬場,遼東的遼河套馬場以及濟州馬場,都是在偏僻地方,不存在馬占人地的秦光。

而其中的遼河套馬場,雖然地理位置也非常的優良,但這地方其實是被察哈爾部落乃至朵顏三衛的部落所佔據的,當年大唐陸軍殺入遼東的時候,順手把他們也給收拾了,察哈爾等部落爲了避免陷入大唐帝國和俺答汗的兩頭夾擊,最後選擇了和帝國達成了暗地裡的協議。

他們讓出部分的遼河套地區,並且向大唐帝國出售大量的馬匹,換取帝國停止對他們進行軍事打擊,並且放開火槍手以及刀劍板甲等各類武器的出口。

如此,帝國也就獲得了一部分的遼河套地區,雖然說沒有把整個遼河套地區都奪過來,但是也算是獲得了一個極爲適合放牧的地區,隨即在此地設立了一個大型的馬場,稱之爲遼河套馬場。

最後,帝國就是在這裡駐紮了整個一個步兵師以及騎兵師,用來保持對察哈爾部的威懾,同時也是爲了保護就在身後的遼河套牧場。

從這也是可以看的出來,這地方目前來說,其實並不安全,隨時都會受到察哈爾等部落的侵襲,所以這地方雖然大,帝國也是駐紮重兵,甚至都是開始修建密集的棱堡防線,但是總的來說還是不太妥當,陸軍方面只是在這裡放牧一些普通的馬匹,數量也不算太多。

帝國在東北地區的馬匹培育,主要是在濟州馬場。

濟州島這個地方,雖然是個島嶼,但是地理條件以及氣候卻是非常的適合養馬,要不然當年元朝也不會選擇在這個地方開設大型馬場了。

其次,這個地方的土著居民不多,而且當年剛征服高麗半島,帝國的官員們自然是不會考慮當地土著們的感受的,來了一個直接強制移民,半空了整個島嶼上的土著民衆,讓此地成爲了徹底的馬場。

除了馬場的工作人員外,就沒有其他不相干的人了,更加別說什麼土著了。

這種情況幾乎是不可能在中原地區出現的,因爲帝國不可能不顧農民們的死活,用大片的良田養馬,如果真這麼強行幹了,民怨沸騰之下,估計帝國也就會面臨元朝一樣的危機了,這一不小心就會被幹翻的。

第三章 荒唐登基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進京不易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爲了單身狗可是操碎了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未竟的征伐(求月票)第二千一百七十七章 不甘落後的西班牙人第一千零六十章 兵發扶桑第五百二十七章 皇家軍醫院第六百二十七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軍火槍營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活着就是最大的奢求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江南大鐵路第三十六章 原野上的白手絹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馮氏公司的野望第七百六十章 壓倒性的大捷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陳立夫的宣平盛世(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說不出的詭異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西北鐵路通車第四百三十七章 升官都不要,你想要幹嘛?第二千一十四章 華南礦務公司的申請書第七百七十四章 穿越神器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震驚世人的廣告第一章 豬腳他爹是皇帝第兩百五十一章 三千明軍來襲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僵持的印度洋戰局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直達天聽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金陵震動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陸軍最昂貴的花瓶第兩百六十三章 該殺的還是要殺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不了一起完蛋第二千一百一十六章 一個地球一個帝國第一百零三章 他們傻嗎?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軒賜毒酒第八十七章 夜黑風高第二千九十四章 煤炭戰爭下的英格蘭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臭氣熏天的加迪斯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要修鐵路怎麼辦?拿錢砸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電池第一千零一章 援兵來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步球職業聯賽第五百四十章 潯州院試第八百零九章 陳立夫心累第八百四十九章 忍辱負重的陳立夫第二千六十一章 了不起的啓翔汽車第四百二十六章 僞唐賊軍主力來了第九百六十一章 金陵城密談第九百九十八章 父皇,微微要抱抱第九百四十三章 皇家理工的妖孽們第九百三十九章 軍中轎子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沒見過世面的土著第八百五十二章 舞蹈團冰蓮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科研大佬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煤氣馬車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董立羣赴紅海第兩百三十五章 佔地盤收保護費第六百三十一章 一炮不夠就兩炮第七百六十六章 秦志福接旨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身穿板甲的大唐運動員第五百六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明軍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南洋大遷移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松江府的地鐵第三百零一章 陰溝裡翻船第一百五十一章 此乃人禍而非天禍也第二千一百四十八章 海軍的真正敵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送君千里之外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巨炮:百米內寸草不生第三百七十章 壯哉!我大唐王朝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你們海軍就是這麼不要臉的?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韃靼定都歐洲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當皇帝很危險第一百四十章 大人英明第九百七十五章 王文華被貶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聖駕返京第三百五十一章 迎難而上第兩百六十六章 要不打一炮試試?第兩百六十八章 成立炮兵隊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雙輪自行車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蒸汽飛艇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大唐錢多任性第五百三十章 恩威並施第二千一十九章 提前一步的馮氏航運公司第五百章 殺賊無數的桂林大捷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沒辦法,就是這麼牛逼第一百二十二章 近衛軍初登場(月票加更)第七百三十五章 吾之君父,非爾之君父第兩百八十三章 把他綁起來,燒死他第兩百六十章 插上翅膀的明軍第六百七十五章 李春景的野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奉天伐明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 聯姻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用不起的後裝炮第八百一十七章 海軍也要開疆擴土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活着就是最大的奢求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沒人就去抓啊第四百五十一章 稅務稽查總隊第八百五十章 燧發槍測試第三百八十五章 給老子開炮!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用不起的後裝炮第九百二十章 火爆的航運市場第四百九十四章 馬上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