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死也不走

bookmark

隨着康長寧的騎兵東進,韃靼人的主力也是跟着東進後,鄧喜德也是鬆了口氣!

之前他還擔心這些韃靼人不爲所動,直接不顧康長寧的騎兵部隊,然後繼續南下呢,這樣的話,那些騎兵就會一頭撞上自己的這支主力步兵。

到時候,事情就不是那麼好辦的了,因爲在騎兵的威逼下,他斷然是不能順利的帶着部隊繼續北上,然後直插東勝城舊址的。

當即就是下令部隊加快行軍速度,他要在韃靼人反應過來之前,先抵達東勝城舊址,在那裡插下一顆大大的釘子!

並在那裡等着韃靼人來碰一個頭破血流,以防代攻,大量殺傷敵人的有生力量,從而達成聖天子所定下的戰略目標。

鄧喜德帶着步兵一路北上,行軍的時候,還不忘修築一些小堡壘,這些小堡壘說是小堡壘呢,但是也能夠駐防數百人的棱堡呢。

這些直接用土壘的城堡非常的簡陋,甚至後續不加以維修的話,估計不用多久就能夠轟塌,但是這些缺點現在卻是不算什麼。

因爲現在需要的就是快,同時在第九軍的戰術定位裡,這些臨時修建的堡壘,說是堡壘了,更不如說是一個野外防禦工事。

他們的作用就是把一整條漫長的後勤運輸線給串聯起來,做到預警、防禦的功能。

而且別看這些都是簡陋無比的堡壘,但是實際防禦能力並不差,因爲每一個堡壘,都會有大約五百人留守,主力部隊和預備師部隊各一半,並且配屬火炮。

有着五百名槍炮齊全的部隊防守,給韃靼人幾千人估計也是拿不下來的,倘若韃靼人真捨得付出幾千人死傷的代價來奪取這些堡壘,鄧喜德都能笑醒!

一個步兵換十個騎兵,賺大了!

真要這麼打的話,多打幾場類似的戰役,他一個第九軍就能夠把整個韃靼的青壯給耗光!

然而大唐帝國有多少人口?韃靼人有多少人口?

不客氣的說,哪怕是第九軍的步兵在草原上被拼光了,以帝國豐厚的兵員儲備以及軍械儲備,立馬就能夠重新抽調四五萬兵力再一次投入戰場!

甚至是重建的話,也用不了幾個月的時間!

拼兵員消耗,十個韃靼人加在一起,那都不是大唐帝國的對手!

一億五千萬人口,可不是用來看的,真要動員起來,帝國分分鐘都能夠拉出一支上百萬人的大軍出來,雖然說那樣的話會讓整個帝國的財政破產,但是真到了關鍵時刻,誰還管軍費夠不夠用啊。

沒錢招募志願兵,大不了就徵兵啊,這年頭不拿薪餉也願意當兵的青壯多了去,就算不願意也可以拉壯丁啊,不管什麼類型的政權,可都沒有說你自己不願意當兵就可以不去的情況存在。

如今大唐帝國,雖然說是實施募兵制度,但是也有部分義務兵的相關條例的,只不過暫時都侷限在退役軍人、民兵部隊而已,如遇戰事,軍方是可以隨時徵召退役軍人以及民兵參戰的,拒絕那就是叛國罪。

對於普通青壯的強行徵召雖然沒有,但是真想要有,那也就是一紙詔書的事。

只不過,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李軒是不會這麼幹的!

以大唐帝國的龐大人口,哪怕是打大規模的戰爭了,也不至於需要強行徵召,那是人口小國迫不得已的做法,在大唐帝國,光光是現役軍人以及退役軍人還有民兵,這加起來的兵源數量就是兩百多萬了,戰時肯定也能夠徵召到大量志願兵的,少說也得百來萬。

想要把大唐帝國的這三百多萬人的兵源消耗乾淨,以至於要讓大唐帝國強行徵召普通青壯,在如今的地球上,還沒有那個國家能夠辦到呢。

這也是大唐帝國一直都不着急着用什麼義務兵制度的緣故,只是使用志願兵和退役兵、民兵相互結合的募兵、動員制度。

這既可以保障部隊的戰鬥力,又可以避免過於刺激民衆。

拼消耗,尤其是拼人口消耗,大唐帝國誰都不怕,甚至是直接對抗全球都不怕!

那些韃靼人估計也是知道的,不會這麼蠻幹去攻打這些看似簡陋,但實際上每一個都是絞肉機的土壘棱堡。

這些土壘棱堡,部分的核心建築是使用了水泥,大部分還是就地取材,使用泥土、石頭、木材等,估摸也不大,條件也非常的簡陋。

每一個堡壘,相聚是十五公里,每個間隔十五公里,這個也是有着極大的講究的。

首先這個距離和內地的驛站相當,是一馬匹快速飛奔的極限距離了,可以依託這些土壘棱堡,建立一條有效的驛站通訊體系。

此外,這些堡壘中間,也會有一些規模很小,只有幾個人駐紮的小堡壘,這是用來點燃狼煙傳訊的。

同時十五公里這個距離,剛好是大部分徒步輜重運輸部隊的每天所能夠機動的距離,距離如果稍微遠一些的話,一天的白天時間就不夠用,太短了浪費。

倘若是遇到緊急情況,附近的友軍徒步急行軍前往支援的話,十五公里也就是大約三四個小時的行軍時間,倘若是有着馬車乘坐趕路的話,還可以更快一些。

而從長城防線到東勝城乃至豐州一帶,地圖上的直線距離其實也就只有一百多公里而已,考慮到路況以及繞路等問題,第九軍設定的計劃是,從大同府出發,從東往西,沿途修築十座這樣的土壘棱堡,一路修到東勝城去。

其實這樣的一條土壘棱堡方向,也就是當年明軍的外圍防線,大體上是經過了玉林衛、雲川衛、東勝衛,全長一百多公里。

別看這一條防線看似很短小,在遼闊了草原裡很不起眼,但是這短短的一百多公里,卻是呈現了一柄利劍一樣的態勢,直接插入了草原腹地,並且控制了河套東部地區和土默川川地區的聯繫。

真要是讓大唐帝國把這一條防線給打造成功了,那麼整個北部方向,將會重演明初時期的局勢,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就彷佛心臟被插上了一把匕首,哪怕是強撐着的,但是到最後也是無法避免倉皇北逃的下場。

當然了,不僅僅是明初有這樣的局勢,實際上幾千年來,中原王朝和草原遊牧民族的戰爭,大多也都是圍繞着這一片小小的區域所進行的。

豐州這一片小小的區域,古金往來發生過的戰爭多了去,而發展在這裡的戰爭,其勝負大多都是會直接影響到整個北方局勢的。

如果不是因爲這片地方重要,大唐的文武大臣們,也不會是三天兩頭叫嚷着想要收復河套,重建玉林城、豐州城以及東勝城這些邊關城池了。

倘若上述三地都能掌控住,那麼這三城相互支援的情況下,那麼基本上也就宣告着了可以徹底掌控河套東部以及豐州川地區,等於把整個北方方向向北推進了數百公里,讓後方的長城不用再承擔龐大的壓力。

這同樣也是古往今來,幾乎所有的中原王朝都希望控制住這些地區的中原原因,當然了,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並不多,就算是能夠做到一時,但是也很難長時間維持。

但是這裡頭都有着一個同樣的特點,那就是控制上述地區的中原王朝,往往都是處於巔峰時期的中原王朝,能夠吊打周邊土著的那種。

只有巔峰時期的中原王朝,纔有足夠的能量來維持在上述地區的軍事存在,而情況稍微變差了,往往就是難以爲繼了。

鎮守邊疆,這花費可是不小!

如今的大唐帝國,剛好處於開國時期,而且軍事力量也是處於鼎盛時期,自然也是不敢落後,準備效仿前輩們來一個北上草原,控制河套的。

這基本上都是過去幾千年來的老套路了,俺答汗用腳趾頭想都知道南邊的那些南蠻子們想要幹嘛。

但是想要北上,控制河套,也要問問他俺答汗答應不答應!

俺答汗早在正德老兒那個敗家子,窩囊廢在山東戰敗,還連累他俺答汗損失慘重的時候,他俺答汗就一直防着那個低賤的土匪皇帝那一天想要北上了。

這些年,他頻繁發動戰爭,攻打察哈爾部,攻打瓦剌人,爲的就是奪取更多的放牧去,更多的人口,囤積更大的力量,這些囤積起來的力量是用來幹嘛的,就是爲了對抗大唐王朝的!

如今,大唐王朝終於是忍不住要動手了,雖然說信心有點不太足,但是俺答汗卻是知道,這已經是到了拼命的時候了。

過去六七年的準備,爲的就是今天!

扛過這一波,那麼就能夠換來最少五年甚至更久的和平,也給予自己更多的發展時間,好徹底吞併察哈爾部以及瓦剌人,最後再把什麼吐蕃人也吞了。

等到五年後乃至十年後,再和大唐王朝打的話,說不準就是自己佔據極大優勢的時候了,因爲那個時候,開國時間過去了這麼多年,天下太平多年的大唐王朝大概率會和大部分的中原王朝一樣,會慢慢的喪失進取之心!

數十年後,那邊的大唐,又將會是一個前明,任由己方騎兵南下劫掠的前明!

倘若抗不過這一波,那就沒啥指望了,只能把戰爭漫長化了,慢慢打,慢慢耗,襲擊他們的後勤補給線,讓他們支撐不了最後主動撤退。

至於說徹底退出豐州,退出河套!

俺答汗從來都沒有想過這種可能性!

這裡就是他右翼三萬戶的根基所在,失去了這一片地方,他們就會變成喪家之犬,最後就會和那些可憐的瓦剌人一樣,跑到西邊苟延殘喘,被分化,吞併,最後徹底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

所以!

他死也不走!

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聖巡第二千一十七章 本土沿海等於西太平洋第五百三十六章 遷都前夕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三百四十七章 那裡有大海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大唐海軍辦事,從不向蠻夷解釋!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聖天子不是人也不是神第二千八十三章 大唐看不上眼第八百七十四章 騎兵的巔峰對決第七百二十五章 火燒衡陽第四百五十六章 就是幹,死就死了!第九十五章 有女葉氏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名揚天下陳立夫第七百五十一章 能騙就騙能搶就搶(求月票)第九百七十八章 決戰漢陽第一千零二十章 尷尬的海軍榴彈炮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線膛時代的到來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新北侯去美洲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劃時代的豪華客輪:太平洋號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都像你這樣,我大唐早完了第七百二十四章 大唐利益階層第二千四十六章 沒啥可追求的聖天子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下之大,捨我其誰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啓翔牌汽車第二千一百八十一章 經濟綁架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想吃飯?不準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頭等大事:滅蚊子第六百零一章 開炮!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廢除科舉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靠譜的計劃第二千九十五章 翰統在英格蘭第二千一百四十五章 大唐的承諾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衝突和矛盾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這些土著太小氣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圍點打援第六十一章 恐慌的黃竹山第七百零一章 進攻南昌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鐵路施工隊第七百三十九章 蒸汽機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異樣目光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千米海戰第六百二十三章 可憐的副總兵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同的科舉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陳立夫面聖述職第一百三十四章 無一合之敵第五十三章 牛逼哄哄的大唐第五十四章 大唐天兵勇猛無敵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繁華背後的危機第九百七十五章 王文華被貶第八百二十七章 借錢度日的大唐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一百毫米前裝線膛炮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危機朝議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志文誤我第二千二十四章 陸軍丟不起那臉!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御書房鬥毆事件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寧可信其有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虛假宣傳:有黃金有石油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海外部署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巴博第七百零四章 窮兵黷武的大唐王朝第八百零九章 陳立夫心累第兩百九十二章 內閣的改革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做生意前先打一仗番外:李軒遊秦淮(一)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米尼步槍初登場第一千零七十章 舉白旗投降的子島氏第二千九十七章 大唐訓令第兩百六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七大艦隊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汽車元年第二千一百一十八章 開竅的太子第五百三十三章 吃的滿嘴流油第二千零七章 坐擁半個美洲的美洲礦務公司第兩百四十四章 賣國奸商第二千一百三十三章 商務車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扶桑土著的覺悟相當高第二千二十二章 文明的曙光:火炮第七章 這是要私定終身!第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等強軍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馮倪的煩心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偉大的無私奉獻精神第六百二十七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三百九十四章 全軍衝鋒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線膛時代的到來第二千七十六章 結婚難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迎風臭十里的大唐外交官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扶桑土著的覺悟相當高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混亂的印度東部海岸第七百六十八章 秦志福跑部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遺產稅第一百九十六章 收糧新思路第九百二十一章 臨高要辦工業區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狼狽而逃的韃靼人第五百四十章 潯州院試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等什麼,撤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造船業大爆發第五百一十七章 王師勝利在望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小白鼠第十八師第九百七十八章 決戰漢陽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軒賜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