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愛國商人

bookmark

不過雖然已經正式出兵,但是受到草原寬闊無比,而且目前雙方交鋒的又都是騎兵,機動性非常高,所以小規模的戰鬥雖然已經開始爆發,但是大規模的戰鬥,不出意外的話一時半會的還真打不起來。

因爲除非是雙方都不約而同的選擇進行對戰,要不然話,隨便一方都選擇進行機動避戰的話,想要打起來那可就難了。

所以雖然北上草原四五天過去了,但是康長寧的騎兵兵團還是優哉遊哉的草原上游蕩着,偶爾掃蕩一下來不及撤走的韃靼人的部落,大部分時候,還是在趕路行軍,而他們的行軍路線也是有些飄忽。

因爲康長寧並沒有給自己定下什麼具體的目的地,只要能夠牽制韃靼人遠離東勝城舊址,那麼就行了。

所以他一會要跑到玉林衛區區,一會要是直接北上,直奔豐州,但是走了一半,突然又掉頭,搞的俺答汗想要攔截都是非常的麻煩。

這也是讓俺答汗有些後悔,早知道就提前整軍備戰了,那樣的話,他就可以集中更多的兵力,而不是和現在這樣,只有四萬多騎兵的兵力。

這四萬多騎兵,雖然說已經是不少了,但是想要包抄圍堵南蠻子的騎兵還是力有不逮。

但是倘若能夠集中十幾萬騎兵的話,他俺答汗可以選擇的戰術就多多了,到時候可以分兵多路包抄,任憑那些南蠻子怎麼跑,最後都要把他們給堵住。

可惜,兵力不足的問題並不會因爲他的後悔而改變!

康長寧帶着俺答汗在草原上兜圈子的時候,鄧喜德也是率領大軍離開了長城,步兵行軍速度自然是不快的,但是因爲是在平坦的草原地形上行軍,也不會太慢,真要放開了行軍,一天行軍是二三十公里也是可以的。

可惜的是,鄧喜德的步兵嚴格上來說並不是去作戰的,而是爲了掩護工兵部隊以及民夫修築城市的,所以不能自行離開的,得和民夫以及大量輜重保持同一個速度,要不然的話,那些民夫和輜重部隊就會成爲韃靼人的活靶子。

別看韃靼人的騎兵主力被康長寧吸引住了,但是俺答汗又不傻,他可是派出了少量騎兵持續監控着長城方向的,因此當鄧喜德的步兵主力北上後,不用幾天俺答汗同樣會得到消息。

等俺答汗知道了消息之後,肯定也會做出應對的措施,倘若己方準備的不夠充分,人家韃靼人都不用派遣多少兵力,隨便幾千騎兵過來牽制,就能夠對他的步兵主力造成極大的麻煩。

所以鄧喜德還是非常謹慎的,第一天行軍只行軍了十五公里,等到了地方後,大軍紮營,而工兵和民夫們則是就地築城。

他們要短時間內修建起來一個土壘棱堡!

不得不說,三千名專業工兵和一萬多民夫,再加上步兵部隊也是派遣了兩萬多人一些幫忙,這三四萬人一起動手,施工的速度是相當快速的。

他們在一些關鍵部位上,直接用水泥,而大部分建築結構則是就地取材,用泥土,石頭什麼的。

只花了三天時間,就是修築起來了一個看起來醜不拉幾,但卻是實打實可以駐防將近千人,並部署火炮的棱堡防禦工事。

是的,這座土壘棱堡,如其說是城堡,更不如說是野戰防禦工事,簡陋的很,除了必要的防禦工事外,基本上沒有其他什麼東西,至於很多邊鎮城池都會搞的屯田之類的更是沒搞。

這是一座非常純粹的野外防禦工事!

修築完畢後,鄧喜德留下了將近千人在這裡駐防,然後帶着部隊繼續前進。

他的前進路線非常的明確,那就是一路直奔東勝城舊址而去。

每一次,只前進一路的路程,然後就停下來修築城堡。

當鄧喜德連續把兩座城堡都給修起來,正準備修第三座的時候,俺答汗也終於是發現了這些大唐陸軍的陰謀。

該死,他們根本就不是來找我們進行決戰的,他們是要修建城堡,重建河套防線的!

一開始,俺答汗還以爲這些南蠻子大舉北上,肯定是會和古時候的中原王朝的軍隊一樣,北上就是爲了尋找他們韃靼人,然後打一場決戰,通過軍事打擊把他們驅逐出草原。

但是現在看來,這些南蠻子根本就不是這樣的打算,他們派出的騎兵並不是爲了打仗,而是爲了吸引自己的注意力,從而掩護他們的步兵修築城池,建立防線。

假如讓他們這麼一路修到東勝城去,以後哪怕豐州川和河套再廣闊,恐怕也沒有他們韃靼人的活路啊!

“不用管他們了,我們立即南下,攔截他們的主力步兵!”俺答汗也是個果斷的人,察覺到了不妙之後,立即就是放棄了追擊前方的那支大唐陸軍騎兵,而是選擇南下攔截鄧喜德的步兵部隊。

俺答汗的騎兵來的快,走的也快,僅僅是一夜功夫,康長寧就是發現,跟在他們後頭的韃靼人,已經是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而且最關鍵的是,這些韃靼人跑去了那裡,他都不知道!

他之前也是跑出了偵查騎兵去監控後頭的那些韃靼人的,但是不得不說的是,自己派出去的偵查騎兵,在韃靼人面前大部分都是討不了好。

沒辦法,哪怕是大唐騎兵如今在很多方面已經是佔據了優勢,但是在單兵作戰能力以及小規模作戰上,還是不如韃靼人的。

這也是大唐陸軍騎兵總監盧愚之多次勸告騎兵將領們,讓他們和韃靼人作戰的時候,儘可能的避免小規模交戰,尤其是一百人規模以下的騎兵交戰。

因爲韃靼人可是從小就長在馬背上,弓馬嫺熟,通常還擁有不俗的武藝,非常擅長單打獨鬥,小規模的遊戰。

而大唐騎兵的話,很多都是農民子弟出身,從軍之前連馬匹都是沒有摸過的那種,從軍短短几年他們要學習馬術,馬上作戰。

因爲大唐騎兵訓練以及作戰,更多的是講究統一、協同作戰,不怎麼鼓勵和主張騎兵的英雄主義,他們的標誌戰術就是牆式衝鋒。

騎兵作戰的時候,嚴格講究紀律,你馬術一般,刀法一般,那麼好,別指望靠你自己的馬術和刀法去贏得戰鬥,而是要依靠戰友的能力。

這也就導致了一種問題,那就是如果己方小規模的騎兵部隊遭遇同等數量的韃靼騎兵,落敗的往往就是大唐騎兵。

但是如果雙方的交戰兵力上升到五百乃至更多的時候,大唐騎兵的勝面就很大了。

如果是一萬大唐騎兵和一萬韃靼騎兵交戰,盧愚之可以打包票,己方騎兵能夠完虐韃靼騎兵!

簡單來說,大唐騎兵的作戰,對兵力有一定的要求,小規模的騎兵作戰,根本就無法發揮出來大唐騎兵的獨特優勢。

Wшw⊙тTk án⊙c ○

這種情況,在大唐騎兵大規模裝備了遂發手槍後得到了一定的緩解。

不過也只是緩解而已,並沒有說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你得有一大批從小就進行專業培養,在馬背上生活十幾年,個人武藝強悍的騎兵。

很可惜,大唐裡並沒有太多這樣的騎兵兵源,反倒是韃靼人那邊,幾乎大多都是這樣的騎兵。

有時候,李軒也是想着,要不然乾脆效仿前明,把察哈爾部以及朵顏三衛等部落也招攬過來,讓他們爲己所用算了。

不過也只是想想而已,李軒卻是沒有真正的這麼幹,這些部落的獨立性太強,你要強行把他們拆散整合,並徹底融合進來後,人家也不肯,而且這樣一來,失去了獨立性和遊牧民族特性,變成農民的這些部落,對於大唐王朝而言也就沒什麼用處了。

但是如果不融合進來,那麼這就是一個定時炸彈,說不準還得進行各種拉攏什麼的。

而大唐帝國,從不拉攏外族!

因此李軒寧願是把一羣農民子弟訓練成爲騎兵,也不願意直接招攬察哈爾部等部落,讓他們爲己所用。

頂多就是給他們一些扶持,讓他們牽制牽制俺答汗而已,等到解決了俺答汗,還是要把他們給收拾掉的。

整個東亞地區,李軒就不允許存在着其他獨立,甚至能夠和大唐爲敵的勢力。

以前的高麗李氏王族都沒啥實際威脅了,還不是一樣被李軒幹掉了,如今扶桑列島上也是被大唐折騰了夠嗆,連年戰亂,而且是越打越激烈,戰爭不僅僅造成了大量的軍人死傷,更是造成了糧食大量減產,民衆大量死傷。

按照琉球府大隅縣當局的觀察報告來看,過去的十年裡,扶桑的人口總數至少減少了百分之十以上。

而且因爲戰爭、糧食減產、人口減少,這三點已經是讓整個扶桑列島陷入了惡性循環,導致人口越來越少。

大隅縣當局判斷,假如扶桑地區的戰亂持續下去,五年內,扶桑列島的人口總數恐怕就能再減少百分之二十以上。

十年後,估計一半人口都沒有了!

大隅縣當局在報告裡很自豪的說,他們沒有費一兵一卒,僅僅是通過出售軍械就做到了元朝都沒能做到的事!

而且這個過程裡,他們還賺取了大量的金錢!

他們甚至都建議可以給那些軍火商人們發幾個爵位了,這些軍火商的所作所爲,所起到的作用堪比十萬大軍登陸扶桑列島!

對於這樣的有功臣民,就算不發爵位,但是發幾個嘉獎文書還是可以的!

面對這樣的提議,李軒自然是准許的!

所以,如今不少從事東洋貿易的海商們,都是得到了一個愛國商人的頭銜!

第七百五十二章 抓住未來第二十九章 備戰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中亞設省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宣平十九年:巨大的變遷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燒了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遺產稅第五百九十四章 裁軍五萬第二千一百六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海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唐土鱉海軍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大唐的實力第三百零七章 一敗萬劫不復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抱着必死之新的織田信長第七百六十二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韃靼定都歐洲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燒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當縮頭烏龜的僞唐賊軍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正常的大唐王朝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不滿足的宋丸子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全民守城第一百五十章 禍在於天第二千八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高麗問題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除非我們陸軍死絕了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敢投資鐵路?內褲都得賠掉第六百七十八章 李春景期待的驚喜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秦淮河花魁大賽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韃靼人的一路向西第六百四十章 大唐紅夷大炮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內河拖船第二千二十九章 御書房會議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唐土鱉海軍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學而優則仕第五百六十七章 做人得謙虛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蒸汽戰車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唐王朝的老朋友第一千零二章 大唐不需要和親第八百七十七章 他,正德,不允許!第六百七十八章 李春景期待的驚喜第兩百七十二章 明軍火炮發威第三百一十九章 前景不樂觀第一百八十四章 先放明軍一馬(求月票)第七百二十四章 大唐利益階層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陳立夫的雄心壯志第二百二十二章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第一千三百章 聖天子到底想要幹嘛?第八十六章 能吃能用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責任和榮幸第一百四十三章 龍華鎮依舊在堅守第二千零三章 宣平四十年十一月十六日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韃靼人來了怎麼辦?該幹嘛幹嘛第兩百三十三章 本官還會回來的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放飛自我的年輕教授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韃靼人來了怎麼辦?該幹嘛幹嘛第四百二十八章 朕心甚慰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消失的糧商第六十五章 千鈞一刻第五百九十八章 渡海登島部隊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烏力罕挨炮第一百一十八章 奉天伐明第八十七章 夜黑風高第四百八十六章 爲陛下效忠死戰的時候到了!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動全國第二千一十五章 有償監管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馮氏公司的野望第兩百三十二章 戰場的巨大驚變第八十九章 燈泡一樣的男人第兩百九十四章 龍體欠安第四百六十二章 精通僞唐事第二千八十六章 不想裝備機槍的陸軍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無奈的俺答汗第二千一百一十五章 最好的教材就是戰爭第四十章 危險寶藏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奇葩的尤金鴻上折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非洲長城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啓翔牌汽車第七百九十二章 遷都第二千九十八章 該死的大唐人第四百一十八章 不能再打下去了第一千零一章 援兵來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都靠兩條腿第四百一十一章 在風中凌亂的孫亞偉第九百二十八章 韃靼人要和談?第七百四十九章 使團覲見(第六更求月票)第五百一十二章 武裝柳州獨立團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蒸汽坦克第一百七十章 敢不從命(求月票)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名揚天下陳立夫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抱着必死之新的織田信長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 全民富裕第四百六十九章 懷遠岑家第五十九章 不好了,官兵來了第二千一百零八章 價值五千萬的戰爭第二千五十五章 參軍等於上學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心滿滿的宋知府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抱着必死之新的織田信長第兩百三十章 都不按照套路出牌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海戰新時代襲來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鋼鐵水泥大爆發第七百八十五章 王以旗議和第兩百五十八章 太后娘娘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