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參

bookmark

吳淞江大橋用着超乎想象的速度進行最後的設計,然後開始進行了施工階段。

而施工的單位也不是其他什麼單位,正是上海碼頭公司。

上海碼頭公司,可不僅僅是一家運營碼頭的公司,他們的業務實際上包括了開發、運營碼頭,同時還開發、運營碼頭附近的商業地產。

因此該公司也是擁有了實力雄厚的建築分公司,名爲上海碼頭建築公司,這家建築分公司不僅僅是爲他們自身服務,同時也會對外承攬業務,比如上海貫穿商貿區、縣城、第一工業區、第二工業區的沿江大道的擴建、硬化工程,就是他們這個建築公司在搞。

同時該公司實際上也是國內唯一一家有中大型鋼鐵橋樑施工經驗的公司,因爲該公司承包京滬鐵路鎮江段鐵路的所有鋼鐵鐵路橋的施工。

已經是累計建造了多座鋼鐵鐵路橋,當然了,以前建造的這些鋼鐵鐵路橋樑規模普板都不大,最大的一座鐵路橋,長度也不過二十多米而已。

鋼鐵橋樑的施工成本還是太高了,大唐鐵路公司也是不太樂意建造鋼鐵橋樑,在中小橋樑上,他們更加願意採用鋼筋水泥來建造水泥橋,而不是純鋼鐵橋樑。

至於大型橋樑,水泥建築不過關的情況下怎麼辦?

不好意思,大唐鐵路公司就沒有搞過什麼大型的橋樑,

爲了避免過高的施工成本,鐵路公司規劃鐵路線路的時候,都是優先選擇平整地形,只有遇到一些實在沒辦法繞過去的小河流纔會架橋,即便是架橋也是優先選擇鋼筋水泥橋,而不是什麼鋼鐵橋樑。

至於遇上中大河流,更簡單,不架橋,直接在兩岸設立站點,換乘船隻就行了。

如今鐵路的營運市場都沒人能知道了,自然是不敢投入大量的資金搞什麼大型的鋼鐵鐵路橋的。

要不然的話,那百來萬兩銀子,都不夠修幾座百米鋼鐵大橋的。

雖然說上海碼頭建築公司修建的鋼鐵橋樑,都是一些小橋樑,不過好說好歹,上海碼頭公司也是修過幾座十米二十米的鋼鐵橋樑的,勉勉強強算是有經驗的。

上海碼頭公司下屬的建築公司,接到相關的設計圖紙後,就是開始施工了。

正式動工的那一天,陳立夫也是宣佈了野心勃勃的吳淞江北岸開發計劃,意圖在未來兩年內,在吳淞江北岸打造一個超大規模的新區,一個集商業、工業、居住的超大型新城區。

上海特設縣財政,在未來兩年內,預計投入不少於一百萬兩銀子的財政投入,用以平整土地,建設道路,鋪設水管、建設廠房等基礎投資。

一旦建成的話,北岸開發區,將會是一個比第一工業區和第二工業區都要更龐大的工業區。

同時爲了加快建設的進程,北岸開發區也會新進行招商,並以最爲優惠的價格向入駐企業提供地皮用以建設廠房、辦公樓、宿舍樓等。

當然了,和之前的幾個工業區開發一樣,這些地皮只租不賣。

上海這邊的工業區,哪怕是新開發的,但是其地皮也是價值也是極爲高昂的,更何況,早年上海官方早就是把周邊地區的地皮全部徵收收歸官有,這個時候自然是不可能再出售的。

目前整個上海的城區,除了縣城以及周邊的老城區因爲歷史遺留因素外,商貿區、第一工業區、第二工業區以及剛開始開發的北岸開發區以及尚未開發的黃浦江東岸區域,這些土地,尤其是商業、工業用地絕大部分都是屬於官方所擁有。

這也就是在上海了,在其他地方斷然是不可能存在這種情況的。

在其他地方,企業更願意自行購買土地,然後建廠,哪怕是在工業區裡,很多也都是自行購買土地進行建設的,當地的衙門爲了吸引企業入駐落戶,往往也是這樣做。

但是他們的這麼樣的原因因爲,假如沒有企業來的話,他們的土地本來就不值幾個錢,這直接把地皮賣給企業之後,引入了企業,所收取的稅收以及提供的工作崗位纔是其他的地方衙門更加看重的。

而上海不一樣,上海坐擁地理以及政策優勢,又是因爲先一步發展,自身優勢非常大,不怕沒有企業來入住,所以官方自然是不可能賤價直接出讓土地。

官方更加願意自己當地主,以出租方式細水長流。

當然了,也有少數一部分地皮依舊是屬於私人擁有,這一部分大多是集中在各大區相鄰的區域以及老城區,至於被劃歸到商貿區、第一工業區、第二工業區以及北岸開發區,黃浦江東岸爲開發區的土地,盡數屬於官方所擁有。

上海特設縣衙門,纔是上海最大的地主!

實際上這種情況是普遍存在於大唐帝國每一個地方!

要知道,大唐帝國的官方,纔是全國最大的地主。

官田的數量,佔據了全國可耕田地的百分之三十,而這個數字,還是多年實行了以租代購,從軍分田之後的數字。

但即便是如此,官田的數量依舊是非常龐大的!

至於荒山荒地等各種還沒有開發的土地,更是百分之九十都集中在官方手上。

官府,纔是全帝國最大的地主!

至於第二大地主,自然是大唐西洋公司了,只不過該公司多擁有的土地都是在海外!

該公司擁有幾乎一整個棉老島,小半個呂宋島,小半個萬丹島、一整個戈河州以及南洋諸島上的大片土地,大唐在南洋地區幾乎最具價值的殖民地,絕大部分都是屬於該公司,比如呂宋府的府城呂宋城,萬丹府的萬丹城,這兩個城市的所有城區地皮,包括城郊的地皮,基本上都是屬於該公司的……

這些土地,都是屬於大唐西洋公司的財產,而且在戈河州以及馬六甲以西區域,大唐西洋公司還擁有獨佔的貿易權以及稅收分紅權,行政協助管理權。

要不然的話,你以爲這公司高達六千多萬兩銀子的市值是怎麼弄出來的,光靠每年的這點貿易利潤,可撐不起六千萬兩銀子的市值。

大唐西洋公司的土地,大多來之於殖民地。

而大唐官方在國內擁有的的可耕土地,則是大部分來自於前明的宗室土地、達官貴人的土地、官府原有的官田以及新開荒的土地。

陳立夫在上海搞北岸開發區,自己是不能直接買地皮的,這樣是會被參的,但是他卻是玩了另外一個小手段,那就是搞出來一個長租期。

規定入住企業的投資金額,能夠達到一定數字,並自行建設廠房等建築的話,那麼就能夠一次性租地皮五十年。

而這也不是關鍵,關鍵的是,還有另外一條,那就是優先租地權,倘若在五十年後,該公司在該地皮上的投資、僱工數量達到需求的話,那麼就可以免費續租五十年。

免費續租五十年。

兩者相加,那麼就是一百年了。

這其實幾乎和買地皮也沒有什麼差別了。

這種搞出來和買地皮差不多的模式,這租金也是不太一樣,在之前的第一工業區和第二工業區,租金基本都是按照年付,租金只是市價,頂多就是有一個逐年上漲多少頂多條款。

但是在北岸開發區,五十年的租金卻是要一次性付完!

這一次性付完的租金雖然總額龐大,但是比五十年分年付給的租金總額卻是要少,而且少的多。

這樣的操作手段,那麼基本上就可以看得出來,陳立夫這根本不是搞什麼出租地皮,而是直接買地皮了。

陳立夫這麼搞也是沒辦法!

上海財政雖然有錢,但是花錢的項目也是太多了,而他又是想要儘快把北岸開發區給搞出來,各方面都是缺錢,他說要投入一百萬兩銀子建設北岸開發區,錢從哪裡來?

現有財政的收入固然是可以解決一部分,但是還會有非常大的缺口。

這個缺口怎麼解決?

又靠貸款?

皇家銀行和帝國銀行又不是他陳立夫開的,那有這麼容易啊!

全國上下,不知道多少地方衙門都是打着皇家銀行和帝國銀行的主意,想盡辦法從這兩家官方銀行裡貸款用以發展地方經濟。

在金陵城,皇家銀行的總部和帝國銀行的總部周邊,那可是常年都有着大量來自全國各地的地方官員爲了各地方的項目奔波要貸款的。

甚至都是搞出來了一個專有名次,叫做‘跑兩行’。

上海特設縣雖然特殊了一些,能夠獲得一些特殊照顧,但是這個照顧也是有限度的。

他陳立夫的面子雖然不小,但是在皇家銀行和帝國銀行這兩大行裡,內閣大佬的面子都不好使,更別說他陳立夫的。

兩大行的錢,不是那麼好拿的!

地方財政空閒資金有限,貸款沒指望,要怎麼湊錢搞開發?

陳立夫腦袋一拍,就來了個暗度陳倉,明租暗賣地皮籌錢!

反正不少企業其實都非常希望在上海購置一片地皮,作爲長久的基地使用的,哪怕是一次性付出比較高昂的代價也是願意的。

如此雙方正好是一拍即合。

只是這個方案剛提出來沒多久,陳立夫就被人給參了一本!

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天子駕十二第二千一百零五章 大唐借錢從不怕你不還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錢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版本的高考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君臣典範:李軒和陳立夫第三十章 遲早得睡一起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南唐蠻子到底想咋樣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高舉留中不發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拉練測試順便滅個王國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麗四府第二千六十章 汽車開回家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怎麼體現逼格?第二千一百五十三章 黑海實彈演習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唐開科舉第七百五十三章 徐炳福龐大野心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澎湃發展的美洲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飄揚在馬六甲上的大唐龍旗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追求幸福自由的宋丸子第六百七十八章 李春景期待的驚喜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巨炮:百米內寸草不生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戰艦大型化第五百三十三章 吃的滿嘴流油第二千一百五十三章 黑海實彈演習第七百二十章 殺進嶽州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大唐人的雅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英使團赴唐記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歐洲艦隊第兩百七十九章 陳屠夫的一見鍾情第九百五十八章 陳家到底有多少錢第五百零五章 橫掃廣西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子爵世子的戰鬥第二千三十三章 南洋大開發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來了文選司是龍盤着,是虎貓着第九百零七章 大唐稅部就是這麼牛逼!第五百八十一章 擲彈兵,前進!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重建東勝城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巴庫協議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煤油暴利第九百七十八章 決戰漢陽第二千一百六十七章 奧斯曼六國遷非洲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奸妄在朝第九十九章 官制改革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遍地金銀的扶桑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聯合國海盜軍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聖駕返京第六百九十八章 這就殺進去了?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宣平八年四月第兩百零二章 終於要打縣城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時刻不忘跑路第兩百三十六章 老鄉開門,我們是大唐王師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跨行造船的馮氏公司第九百一十四章 神帝李軒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多拿幾個,反正也不值幾個錢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好時代一去不復返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膽賊子第三百四十六章 下一步去哪裡?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平開海旨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別說門了,窗都沒有第一百七十四章 僞唐賊軍殺過來了!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英使團赴唐記第八百二十七章 借錢度日的大唐第四百九十八章 最牛逼的戰艦第三十六章 原野上的白手絹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葡萄牙人投降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大的麻煩第二千一百九十九章 四十萬公里鐵路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顧大局的海軍第五十三章 牛逼哄哄的大唐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你們陸軍想都別想第八百五十二章 舞蹈團冰蓮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不是不能管只是懶得管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只要你買不起,沒有我們賣不了的第兩百三十一章 王志嘆的決心第四百三十章 殺,衝上去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陳立夫述職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產能過剩第二千八十八章 戰列艦是碼頭博物館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印度泊木州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總攻第兩百六十六章 要不打一炮試試?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敢投資鐵路?內褲都得賠掉第一百三十九章 捅馬蜂窩第三百三十章 投降也不叫我第二千七十六章 結婚難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蒸汽戰車第七百五十九章 南澳島大海戰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大唐婚姻自由第七百九十七章 想造反,那也得先把稅給交了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爲了黃金必須殖民美洲第九百七十五章 王文華被貶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一個地球一個帝國第八百八十四章 今天,大明要完了第五十二章 有人要搞事第兩百三十一章 王志嘆的決心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內燃機初現第七百五十章 大唐子民格德斯第兩百八十五章 新時代好商人第二千一百五十五章 放棄治療的韃靼人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搬國業務第二千二百零四章 禪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