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上海公共馬車

bookmark

“每一次回到是上海,都是能夠讓人產生一種錯覺,以爲自己來錯了地方!”船頭上,一個身穿長袍的中年男子如此感嘆道:“上海的變化實在是太快了,幾乎一年一個樣,記得去年我離開上海的時候,這吳淞江北岸還是一片荒蕪呢,但是沒有想到區區一年時間,就已經是大變樣了!”

旁人接話道:“是啊,自從開港以來,這上海就是一日千里,別說每年了,就算是每天都是有着極大的變化,你看前頭吳淞江口,看到那些橋墩沒有!”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吳淞江大橋吧?之前就在大唐朝報上看到它的相關報道了,今日一看,果然是名不虛傳,雖然還沒有完全建成,但是如此龐大的橋墩,料想建成後,定是宏偉無比!”

“可不是,這可是帝國乃至全世界裡,最爲龐大的鋼鐵橋樑,據聞爲了打造這一座長達一百多米的鋼鐵大橋,連江南鋼鐵公司都是專門調派了人員打造其鋼樑主體!”

總投資數十萬兩銀子的吳淞江大橋,雖然此時還沒有建成,只是開始在兩岸進行前期工程以及在河中豎起了兩座龐大的橋墩,但是僅僅是這些前期工程,就已經是讓人看出來了此橋的不凡!

一旦此橋順利完成,將會牢牢的佔據世界第一大橋的名頭!

這座大橋,不僅僅長度大,而且寬度也大,承重能力更是沒的說的,而更關鍵的是,還不影響船隻的通航。

如今存世的大橋,長度達到百米的有,而且不少,比如說很多木橋,乃至鐵索橋,實際上都能夠達到百米長度,但是長度是有了,然而承重能力、通行能力都有所欠缺。

而一些石橋,在承重能力是達到了,通行能力也有了,但是爲了支撐橋身,普遍都是使用傳統的多孔石橋工藝,這樣一來,不可避免的就會影響到船隻的通航能力。

吳淞江大橋,是各方面都達到了最佳選擇的大橋,這裡體現的不僅僅是工程能力,更多的還是體現了大唐帝國的工業實力。

要想建造這樣的鋼鐵大橋,其中的技術關鍵可不是幾個橋墩,而是其鋼鐵橋樑的主體,也就是鋼鐵構架。

其次,要想把龐大沉重的鋼鐵橋主體準確的裝上去,那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上海碼頭公司下屬的建築公司,爲了這個工程,還專門訂購了一艘龐大無比起重船,這艘起重船,採用多臺蒸汽機作爲動力,設計了極爲複雜的起重機構,甚至還破天荒的採用了鋼鐵主體結構。

雖然說這種起重船有着極大的侷限性,甚至都無法自主航行,只能是依靠拖船拖拉着走,但是不得不說,這依舊是大唐帝國工業的最高水平。

也只有處於工業革命初期的大唐帝國,擁有強悍的鋼鐵、機械等多方面的實力,才能夠打造出來這樣的龐大工程機械。

當旁人感嘆於上海的變化時,宋丸子也是睜大了眼睛看着上海!

黃浦江上的船隻彷佛無窮無盡一樣來來往往,有各種內河航行用的中小船隻,也有規模龐大無比的海船!

一開始的時候,她以爲在釜山港所看到的那些船隻就已經夠大,夠多了,但是沒有想到,釜山港裡的船隻和上海比起來,不足百一。

她甚至是看到了一艘龐大無比的鉅艦正在緩緩和他們乘坐的船隻插肩而過,在客船的甲板上,她仰起頭都無法看清楚這艘鉅艦的全貌。

而聽旁人的議論中,她纔是知道,這種鉅艦乃是帝國商船的巔峰傑作,由香港鼎盛造船廠研發生產的鉅艦!

這種鉅艦,滿載時,排水量可以達到一千一百多噸,龐大的載貨量,再加上龐大的船身所帶來的遠洋航行穩定性,再加上唐船向來都比較優秀的航速,使得了這種船隻在執行遠洋運輸任務的時候,擁有了遠遠超過了通噸位蓋倫船的航海性能,能夠更快的抵達目的地。

更加重要的是,其運貨的每噸成本,已經是比蓋倫船更低了,而這一點可是非常重要的。

這其實的也是體現出來了唐船對比蓋倫船,噸位越大優勢越大。

因爲兩者的船型存在着不小的差別,所以雙方的使用成本也是不一樣的,綜合考慮人工、航行時間、造艦成本等多方面的因素。

當五百噸以下的時候,其實唐船對比蓋倫船,並不佔優勢,甚至會出現總體運輸成本略高的問題。

在五百噸以上,八百噸以下的這個區間,雙方的貨運成本大體持平。

但是,這個轉擇點在八百噸以上卻是發生了變化,那就是當唐船的噸位超過了八百噸後,其綜合貨運成本將會比蓋倫船更低。

不過這種成本,是把船隻的建造成本以及維護成本、運營成本通通都算進去了的。

因爲船型的區別,其實唐船的裝貨量,一直都是不如蓋倫船,但是唐船的優勢是採用批量統一化建造,導致建造成本更低,同時維護成本也更低,此外因爲簡化了帆裝,使得操作船隻所需的水手數量也是比蓋倫船少一些。

這種綜合起來,當兩種船隻進行綜合比較,尤其是進行全壽命期比較的時候,那麼就會發現,在大噸位船隻上,唐船的運輸成本反而要更低一些。

這也是爲什麼唐船的船型,普遍都是在五百噸以上,並且是越發展越龐大,如今更是大量出現千噸船隻,反而很少出現五百噸以下船隻的根本原因。

在五百噸以下的船隻裡,大唐帝國反而是更喜歡沿用傳統的沙船!

沒錯,就是沙船!

成本低,裝貨量大,在近海和內河航行非常的適合。

同時,這也是爲什麼大唐帝國進行遠洋貿易的船隻,普遍都是五百噸以上的緣故!

因爲只有五百噸以上的唐船,才適合進行遠洋貿易,噸位小的唐船運輸成本太高,噸位小的沙船不適合遠洋航行,至於蓋倫船和福船這些,在大唐帝國的航運體系裡,雖然一直都存在,不過一直都是邊緣角色。

宋丸子從大阪到釜山,乘坐的就是五百噸級別的唐船,從釜山到上海的時候,乘坐的同樣是同級別的唐船!

但是現在,她在這艘五百噸的唐船上,看到插肩而過的千噸鉅艦,內心的震撼是無疑倫比的。

在釜山的時候,她可沒有見過如此龐大的船隻!

這是因爲,雖然說千噸級別的唐船更加好用,全壽命綜合運輸成本也更低,但是這種船採購起來還是太貴,不是實力強大的貿易公司,根本就買不起,用不起的。

如今能夠購買並運用這種船隻的,都是國內著名的幾家貿易公司,而且清一色都是用來執行遠洋航線的,又以跑南洋和印度航線、東洋航線爲主,一般不會用來跑國內近海航線的。

其中最爲主要的用戶,就是大唐西洋貿易公司了,大唐西洋貿易公司,跑的是印度航線,甚至是更遠的西亞航洋以及北非航線。

今年,他們更是打算派出一艘船隻,隨同西班牙的船隊一起前往歐洲進行貿易呢。

不管印度航線還是歐洲航線,航線路途遠,海況複雜不說,而且還有葡萄牙人三天兩頭找麻煩,西洋貿易公司的商船需要極強的自保能力。

再加上西洋貿易公司財大氣粗,所以才陸續訂購了十多艘這種千噸鉅艦,目前已經有了五艘正在服役,每年往返於各條遠洋航線。

而其他貿易公司,其實訂購的不多,通常來說,實力比較強悍的貿易公司纔會訂購一兩艘,作爲公司旗艦,體現公司的實力,當然了,更多的還是爲了賺錢。

這種千噸鉅艦,乃是屬於典型的前期投入大,但是後期收益更大的船型。

宋丸子初到上海,就是和很多第一次到上海的人一樣,立馬就是被繁華無比的上海所震驚。

來往的衆多船隻,龐大的千噸鉅艦,岸邊碼頭一排排幾乎數不清的船隻,還有岸邊的高樓大夏,無一都是在說明着上海的與衆不同。

上海作爲帝國最爲龐大的城市,其工商業的實力是其他城市無法撼動的,那怕是作爲首都的金陵城,在其面前都得甘拜下風。

震驚過後,宋丸子和其他人一起,乘坐船隻靠近碼頭,然後踏上了上海的土地!

隨後,她和公司的其他幾個人一起,坐上了一輛非常奇特的馬車,這輛馬車的輪子,都是形式在地面上的固定鐵軌上的。

這輛馬車和她以往所看見的所有馬車都不一樣,不僅僅是鐵軌,而且這輛馬車的車廂非常龐大,而且還有着上下兩層的車廂,比她之前見過的那些四輪貨運馬車還要大。

這上下兩層的車廂,足足坐上來了至少四十個人,上層的車廂沒有頂棚,只有座位,巨大的車廂上,刷着幾個大字,上書‘上海公共馬車公司’‘九號線’等字樣。

更奇怪的是,這輛龐大的馬車,前頭竟然只有兩匹馬在拖拉!

這幾乎是顛覆了她的觀念!

只用兩匹馬,就能夠拉動這麼龐大的馬車以及上面的四十多人,這在她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是就是如此,這輛龐大並且滿載了乘客的馬車,竟然是真的被兩匹馬就是拉動了起來,然後在鐵軌上緩慢動了起來!

這不科學!

第一百三十四章 無一合之敵第三百零二章 大唐這艘船要沉了咋辦?第六百七十三章 戰艦出動第二千三十三章 南洋大開發第九百七十一章 賊軍第二步兵師去哪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開門,檢查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堵上了政治前途的馮倪第七百一十九章 蔡二虎的決心第四百六十六章 舉旗誓師伐唐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那是朕的牧場,朕的牛羊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美洲:向內陸進發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躺着賺錢的日子結束了第九百零六章 陛下果然是仁君啊第五百五十章 蔡二虎當將軍第三百五十一章 迎難而上第八百七十四章 騎兵的巔峰對決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突圍或死守都不行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被一鍋端的上海碼頭公司第一百七十七章 讓人震驚的馮家莊第九百零三章 紹武帝的悔恨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聖天子發言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蘇州宋家的貢品第二千一百九十九章 四十萬公里鐵路第六百三十一章 一炮不夠就兩炮第八百九十九章 一封勸降書 (求訂閱)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陳立夫自救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悲催的參謀長第七十三章 大唐前驅第二千七十八章 煤炭戰爭第二千三十八章 大唐的月亮比較圓第一百二十章 近衛軍戰無不勝(求訂閱)第四百二十八章 朕心甚慰第九百五十六章 書生和劊子手第二千一百一十六章 一個地球一個帝國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異樣目光第兩百九十八章 殘酷的戰爭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出使歐洲第七百二十二章 雞飛狗跳的第一軍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第二次遠征印度第二千三十二章 南洋沿海鐵路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大唐人的胃口太大第四十七章 斬李軒者,賞銀千兩第二千一百七十一章 把自己變成大唐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宋志文仰天狂笑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 堂堂帝國太子第五百三十四章 千古聖君的醜態第七百九十四章 前明尚書的鐵窗生涯第二千二十七章 交州雜交水稻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西海貿易公司分裂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海軍博物館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千米海戰第一百三十章 又肥又大的燒雞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大上海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啓翔牌汽車第七百七十二章 郎有情妾有意第二千一百六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海戰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不滿足的宋丸子第二千一百五十二章 自主遣返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成功了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葡萄牙求和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海軍五年發展計劃第八百七十六章 皇帝對皇帝的對決第二千四十九章 有錢了才能玩步球第五百零四章 我宋志文回來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興泉慘敗第四百一十三章 身在山中的明軍第二十章 御駕親征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印度洋艦隊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 冊封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大唐西洋貿易公司的困局第六百五十三章 難兄難弟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兩百七十章 三千虎賁渡瀾江第一百三十八章 跑着跑着就不見了第六百七十章 從地球掉下去咋辦?第七百八十三章 本官就知道李賊狡猾第一百八十五章 穿越來的軍閥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們發財了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軍好樣的!第七百二十二章 雞飛狗跳的第一軍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出使歐洲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扶桑設省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這河套我們不要了第二千四十二章 適應不了大唐生活的愛德華九百六十五章 第二軍困局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這玩意不會散架吧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唐西美洲協議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北岸開發區第二千一百五十一章 識趣的瑞典人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瀝青公路第四百一十九章 僞唐賊軍想要幹嘛?第五百一十九章 沈希儀的反攻第三百五十三章 武裝行進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錢祧裡的危機第二千一百五十九章 大唐人最憎恨的機構:稅部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陳立夫修官道第三百四十八章 時刻不忘跑路第三百五十五章 悲催的宋志文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投機,唯獨糧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