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大唐帝國‘元’

bookmark

只用兩匹馬,就能夠拉動這麼龐大的馬車以及上面的四十多人,這在她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是就是如此,這輛龐大並且滿載了乘客的馬車,竟然是真的被兩匹馬就是拉動了起來,然後在鐵軌上緩慢動了起來!

這遠遠超出宋丸子的想象!

不過雖然震驚,但是宋丸子好歹也是見過世面的人,同時大名之家出身的她也是不會輕易表露自己的震驚,所以心中雖然震驚,但還是裝作和其他人一樣,一副習以爲常的樣子。

當車伕挨個收取車費的時候,她也是和同事一樣,拿出了十文錢的紙幣支付了車資。

十文錢的車資,對於當代的窮苦百姓而言,自然是有些昂貴的,不過對於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來說,卻算不說多貴了。

根據統計,上海這邊的人均收入,尤其是以各大工廠裡的普通工人爲代表,其每月收入大約是在兩元左右。

根據近期的銅幣和銀幣的兌換比例,大體上,一兩銀子相當於九百六十文。

也就是人均收入大約是兩千文左右。

當然了,兩千文的月收入裡,很多還是需要養家餬口的,因此這種公共馬車也不是什麼人都捨得坐的,對於普通人來說,偶爾做一做自然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想要天天坐着上下班往返,通常來說都是收入比較高的中高層羣體纔可以了。

不過讓宋丸子覺得稀奇的是,支付車費的人,大多都是用的紙幣,而不是她在釜山裡看到的那樣,大多是使用硬幣。

十文幣值紙幣,算得上是目前大唐帝國流通量比較大的紙幣之一了,流通量僅次於一文幣值的紙幣。

當初第一次到釜山的時候,宋丸子還是有些懷疑,這些輕飄飄的紙張是否真的能夠作爲錢來使用,但是很快就是知道,這種紙幣是真的可以作爲錢來使用的,只不過在釜山的時候,很多人不收而已,只有一些大商家之類的纔會收這些紙幣。

帝國很早就是開始發行紙幣了,只不過紙幣的應用規模早期都是比較侷限的,主要還是百姓對紙幣不夠信任,哪怕是帝國已經是用法律明確規定,紙幣也是法定貨幣,任何人不得絕收紙幣。

但實際生活中,人們對紙幣依舊是不太信任!

尤其是在一些偏遠地區,普通百姓依舊只信任硬幣。

和紙幣推廣困難不同,帝國發行的新型各類硬幣卻是受到了民衆的極大歡迎!

帝國造幣局很早就開始發行統一含量的金幣、銀幣、銅幣,從剛開始發行的時候就是深受歡迎!

就當宋丸子使用紙幣支付車費的時候,在金陵城皇宮別院,財務部的高級官員正在向李軒報告貨幣政策的改革措施!

帝國的貨幣政策,最近十幾年來實際上一直都是在進行改革,但是改革的並不徹底!

這主要是因爲華夏大地,傳統上並沒有什麼統一的貨幣政策,銅錢,白銀以及黃金,都是混用的,而且也沒有明確的固定匯率。

哪怕是如今的大唐帝國,其發行的金幣以及銀幣和銅幣,相互之間也是相互獨立的,並沒有統一固定的匯率。

往往是隨行就市,市場的金價高了,金幣的兌換比例就高。

而隨着海外貿易的進行,大量的白銀不斷的輸入到帝國,因此也是直接造成了白銀持續貶值,銅以及黃金持續升值的結果。

帝國的數大銀行,會自行根據市場上的貴金屬價格波動,自行調整兌換比例。

帝國的貨幣兌換比例波動大,這已經是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帝國的金融政策甚至是民生,爲此,李軒不得不重視。

帝國早期施行的是金銀銅混合貨幣制度,甚至可以說沒有什麼明確貨幣本位,後來在發現了白銀持續貶值後,爲了防範白銀貶值所帶來的金融乃至民生風險。

這纔有了囤積黃金,並準備過渡到金本位的計劃。

爲此帝國逐步開始要求海外貿易的時候,嚴格執行黃金統一結算的制度。

隨後也是逐步引導到國內的大額貿易轉爲黃金結算。

只是即便是到了今天,國內的黃金儲量依舊不足,難以徹底支撐龐大的的帝國金融體型實行金本位,爲此,帝國不得不繼續沿用混合本位,難以徹底轉換爲單一的黃金本位。

至於單一銀本位,早就被拋棄了,因爲在沒有采用銀本位的情況下,就有大量的白銀通過海外貿易擁入大唐了,哪怕是大唐帝國要求海外貿易採用黃金結算,但是依舊有大量的外國商人拉着一整船的白銀前來貿易。

如此情況下,白銀就已經是大量輸入了,如果是明確規定採用銀本位,那麼白銀的輸入就會變成極爲恐怖的事。

到時候,外國的商人們會用大量的白銀買走大唐帝國的大量物資!

而白銀這玩意,不能吃不能穿,工業用處目前也不算大,說實在話,這破玩意對帝國的工業化發展沒什麼太大的作用。

此外作爲貨幣,這玩意還不保值,每年的產量是越來越大,而更關鍵的是,帝國根本無法掌控白銀的產量,因爲如今扶桑以及美洲都是白銀的出產大戶,帝國很難掌控這些地方的白銀產量,尤其是美洲那邊,西班牙人據說是在美洲發現了大量的銀礦,正玩命的開採,然後運到全世界去購買各種貨物呢。

一個搞不好,就會變成,西班牙人弄一大堆白銀,然後從帝國買走大量的貨物,而大唐人只能對着一堆白銀髮愣!

這種貿易模式,在李軒看來,跟後世的美元貿易差不多,人家美國人也是死命的印刷美元,然後從全世界尤其是從中國買走大量的貨物,而所需要付出的只是一堆紙而已……

白銀雖然不是紙,但從本質上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爲了防止這種情況,爲了讓帝國徹底掌控貨幣權,李軒纔是堅定不移的準備推動黃金本位!

雖然說帝國掌控的黃金如今還不算多,而且很多黃金產量也不在帝國手裡,但是黃金比白銀有一個巨大的優勢,那就是稀缺性。

稀缺性,註定了讓黃金可以成爲一種不可代替的貨幣!

這也是帝國最近這些年大規模推動黃金結算的根本原因!

不過即便是推動黃金計算了,但是如今的混亂本位制度下,貴金屬的價格波動,依舊會極大的影響到金融市場的穩定,爲了徹底穩定金融市場,不至於波動太大,造成兌換麻煩,乃至引起物價的大規模波動!

大唐帝國同時也是開始大力推行紙幣制度,試圖把貨幣和貴金屬脫離開來,只不過並不算太成功,人們雖然逐步接受了紙幣,但是依舊把紙幣當成金屬貨幣的一個補充而已。

爲此,李軒決定加速國內的貨幣政策改革,目前這樣混亂的貨幣政策是不行的,遲早有一天是要發生大麻煩的。

當然了,直接一步到位施行金本位是不可行了,因爲國內的白銀存量實在是太大了,直接搞金本位,廢除銀本位的話,是會引起大麻煩的。

所以李軒決定施行黃金和白銀雙本位制度,但是在施行雙本位制度的同時,採取官方制導,把貨幣直接掛鉤在黃金上。

不再是以往的傳統金屬貨幣,而是具有法律意義的帝國貨幣,制定統一的貨幣兌換比例!

今天的這個報告就是財務部向李軒報告相關的貨幣措施。

“根據我們財務部同僚的綜合論證,如今已經是基本確定了貨幣的體系,根據陛下指示,我們初步制定了全新的新型雙本位制度”

“新的雙本位制度,將會在原有的雙本位制度進行改進,其中最大的特點將會是徹底收攏鑄幣權,官方制定金銀幣的兌換比例!

將會徹底禁制民間私自鑄造金幣以及銀幣,違者將會處以重罪,同時帝國將不會承認其他地區金銀幣在國內的流通權和償付權,在國內可以流通的金銀幣,將只能由帝國鑄幣局統一鑄造。”

“同時國內流通的金銀幣的兌換比例,由官方引導制定,根據市場上的金銀比例進行調整,並以黃金價格爲基準!”

“根據這一體系,帝國將會發行全新的帝國金幣,一帝國元,其含金量爲一錢六分,根據現有的金銀市場上,一兩黃金兌換六兩白銀的兌換比例,這一帝國元的幣值,也等同於一兩白銀。”

“新鑄造的一元幣值的金幣,將會和現有的現有銀幣同時流通,但是將不會鑄造新的銀幣進入市場,並逐步回收現有的諸多銀幣,但是今後所有的官方計價,將會統一採取帝國元作爲計較標準!”

“同時,因爲黃金儲量有限,將引導紙幣的大規模發行,並不在區分金幣劵、銀幣劵、銅幣劵,而是採用統一的帝國元紙幣,舊有的各種紙幣將會統一進行回收並兌換爲新的帝國元紙幣。”

“同時引導民衆在日常交易裡,儘可能的使用紙幣,爲此,將會和稅務部門聯合起來,一起推廣紙幣應用!”

李軒聽着這一套貨幣制度,雖然聽起來和現在混合本位差不多,依舊是黃金和白銀共同使用,但是其中最大的特徵就是和黃金掛鉤。

這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算是金本位的一種,但實際上也允許銀幣繼續流通!

但是重點其實並不在採取金本位還是銀本位,這一次的貨幣改革,最大的特種是確定了帝國‘元’這麼一個概念,同時按照這個概念大規模的推動紙幣的發行。

都已經是開始工業革命了,即將大規模進入工業化時代了,還直接用貴金屬實物進行交易,這可不行!

過去十幾年裡,紙幣的應用範圍一直不廣,而現在,帝國準備用行政的手段直接推動紙幣的應用!

第八百章 江南士子的曲線救國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來了文選司是龍盤着,是虎貓着第二百四十七章 今晚睡在那個房間?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西北鐵路通車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大唐帝國的精英教育第八百二十五章 騰飛的肇慶機械公司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陳立夫述職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騎兵的浪漫:寧死不用手槍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大唐人在印度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新任松江府知府第兩百一十七章 壯烈而體面的死法第五十章 手感甚好第七百五十二章 抓住未來第五百七十四章 御駕親征廣州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艦隊進攻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繼承歐洲第九百七十七章 費勤祥的艱難選擇第一百二十三章 這個世界怎麼了(求月票)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韃靼人的一路向西第六十一章 恐慌的黃竹山第一百零一章 忽悠坑人第四百六十二章 精通僞唐事第四百零九章 烏合之衆(第三更求訂閱)第二章 殿下,不可自爆啊!第六百四十三章 兵臨衡陽城下第五百九十六章 悲催的王越第二千一百六十六章 奧斯曼人的退路:非洲第五百六十五章 第四軍遭遇戰第二千一百五十七章 人在官場身不由己第二千四十六章 沒啥可追求的聖天子第四百六十七章 亂軍攻城第九百一十六章 二九牌鹹魚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難以想象的驚歎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掃蕩第四百九十六章 上門推銷戰艦第五百九十六章 悲催的王越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危機朝議第三十六章 原野上的白手絹第五百一十三章 奪梧州搶月票(求月票)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唐的最大敵人不是明軍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一度尷尬的近衛軍第六百七十章 從地球掉下去咋辦?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拉練測試順便滅個王國第八百九十九章 一封勸降書 (求訂閱)第六百零九章 全線進攻第八百八十二章 正德皇帝笑了(必看)第六百一十五章 釣起來一條大鯊魚第四百零九章 烏合之衆(第三更求訂閱)第一百四十四章 睡個覺就把功勞撈了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陳立夫的奏摺(第三更)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澎湃發展的美洲第六百九十七章 冒險誘敵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唐帝國領土:屋久島(開疆擴土求訂閱)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油田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融改革第九百五十二章 陳立夫的軟禁生涯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馮倪的煩心事第三章 荒唐登基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移民紅海第六十七章 非戰之罪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軒賜毒酒第六百五十章 願她們找個老實男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關本官屁事第四百章 聽天由命的明軍第二千三十五章 松江爲官難第四百一十一章 在風中凌亂的孫亞偉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被一鍋端的上海碼頭公司第一百二十三章 這個世界怎麼了(求月票)第七十八章 知子莫若母第九十六章 這個女人有毒第九十七章 不許亂動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步三回頭的明軍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苦逼的中產第五百五十七章 靖州,絕不容有失!第三百三十八章 兵力破萬第八百二十八章 剿賊安民檄——北伐!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大有深意的謝一衛第二千一十九章 提前一步的馮氏航運公司第二千三十六章 超級工程第五百七十一章 養家壓力大啊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印度洋上的炮聲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第二千零七章 坐擁半個美洲的美洲礦務公司第三十八章 誤入深山的弱女子第九百八十九章 張嶽逃亡記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才子逛青樓被抓姦啦!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唐開科舉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沒有戰列艦的海軍是沒有靈魂的第一百零三章 他們傻嗎?第四百三十章 殺,衝上去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楊成經商(一)第二千四十二章 適應不了大唐生活的愛德華第八百二十六章 修不起皇宮的皇帝第二千一百三十七章 經濟一體化的初步成果第三百二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兩百八十一章 百里之地十萬之民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秦淮河第九百七十八章 決戰漢陽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狼狽而逃的韃靼人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探索新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