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攘外先安內

bookmark

當督察院反貪局派遣的專案組奔赴江北進行詳細調查的時候,外人,甚至是包括柳八苟都不知道李軒已經是準備掀起一場超大規模的反腐風暴了。

這一場反腐風暴在李軒的規劃裡,是要做到具有威懾效果良好,負面影響小的程度。

而要達到威懾效果良好,這就需要抓住一批位高權重的貪官,同時規模也不能小,除了高層的重量級貪官外,中低級官員也是重點打擊的目標。

大體步驟就是中央督察院先動手,以擒賊先擒王的姿態,先把最頂層的預定目標抓捕,然後則是迅速配合各省督察院抓捕地方上的四品、三品等級別的貪腐官員,最後則是敦促各地方督察院,自行抓捕中低級官員。

而有意思的是,所有的中高級目標,實際上都是事先準備好的,李軒根據翰統的絕密報告,已經是劃出了大體的範圍,除去部分特殊核心高層需要李軒親自下令外,其他高官的調查和抓捕工作則是交給督察院負責。

之所以沒有直接抓人,而是還要再進行調查,這是因爲翰統的調查方式基本上都是不能見光的,同時翰統的調查報告往往也是不怎麼詳細。

基本上都是直接報告說某某官員,有貪腐行爲,估算數額多少,通過什麼方式,但是詳細的貪腐時間,翰統一般不會進行鍼對性的調查,因爲這不是他們的任務,而且翰統的經費和人手也是有限的,他們還有着更多更重要的任務,是不可能花費太多的力量用於貪腐調查的。

這些調查,往往都是翰統的日常調查裡順帶的。

而根據這些報告,也是不太好直接抓人,畢竟要講究證據啊,不可能說你說他貪腐就貪腐了,你得拿出確鑿的證據來啊。

如今,督察院的工作就是根據翰統那邊提供的名單,對各個目標進行深入調查,把證據拿到手!

所以,當督察院派出專案組前往江北的時候,實際上也是開始了大規模的秘密調查,不僅僅侷限於中央督察院,同時也是要求了各省督察院進行配合。

只不過目前即便是督察院內部,也沒幾個人知道這一場反貪腐調查的規模到底有多龐大,唯一清楚的只有石吳巖了以及反貪局局長蔡司齊了。

石吳巖乃是督察院左都御史、御書房值班大臣,反貪腐一事也是李軒交代他親自負責的。

而蔡司齊,這個人其實依舊不是督察院系統的人,實際上他都不是普通的行政官員,他是翰林院出身,在調往督察院反貪局擔任從二品局長之前。

他是翰林院秘書處的副處長,聖天子李軒的多名隨行秘書之一,什麼是隨行秘書,嗯,基本上就是一天到晚跟在李軒屁股後頭,端茶拎包的那種。

李軒外出的時候,走在最前面,柳八苟或者其他的核心高官在前方陪同,而李軒的身後,就是他們這些隨行秘書的位置了。

至於其他高官,則是在更外層一些。

當然了,在翰林院裡,其實不管是處長啊,副處長還是什麼科長,又或者是隨行秘書還是一等秘書、二等秘書、三等秘書,這些其實都是差遣,這些職務本身是沒有品級的。

他的本官,乃是翰林院副掌院學士,從三品。

以從三品的品級,迅速變成從二品的高官,這種事在大唐帝國的官制裡自然是稀罕事,但是對於翰林院裡任職的官員而言卻不是什麼稀罕事了。

之前就是出過好幾個例子了,比如當年財務部尚書,就是從翰林院裡調任的,當年此人的品級更低,還不是一樣咻的一聲就變成了正二品的高官。

當然了,升得快,這也是有一個過程的,中間會有一段時間的過渡時期,這個過渡時期裡,李軒通常會給他們頻繁安排虛職,然後用以提升品級。

蔡司齊的晉升之路也不例外,作爲一個前後三次進入翰林院任職的政治新星,他的仕途之路可比陳立夫之流順利多了。

他是帝國新生代官員裡的典型,什麼是新生代官員,也就是帝國成立以後通過科舉入仕的官員。

他入仕的不算早,一開始是在地方上擔任縣丞,半年就是轉正而知縣,任期滿因爲政績卓越被調回翰林院任職,後來因爲工作出色被外放擔任知州,但是很快就被調回了翰林院,這一次是進入了秘書處任職一等秘書,最後成爲李軒的隨行秘書這一。

三年隨行秘書任期滿了之後,他被外放到吏部工作,然後調任杭州擔任知府,但是很顯然,這又是鍍金之路,在吏部工作三個月,在杭州任職半年,大半年後,他又是被李軒的一紙詔書,召回了翰林院。第三次在翰林院任職的他,依舊擔任李軒的隨行秘書。

去年的時候,正式升任秘書處副處長,同時被授予翰林院副掌院學士,品級爲從三品。

嗯,他的每一次調動,都是李軒安排的!

換句話說,這個人其實也是李軒所重點培養的年輕官員,如果他一直走普通行政官員的路子,估計早就是二品以上的高官了,但是李軒覺得這個人可用,而且是帝國官場了很難得的比較清廉的官員,再加上多年的接觸,李軒對此人也是比較瞭解,所以一直都是把他留在了翰林院工作。

李軒搞司法獨立之前,就已經是安排他擔任各種虛職了,先是安排他擔任司法改革巡視組的組長去江南道巡視,途中順便給了他一個右僉都御史的正三品虛銜,隨後回來後,又是給他加了一個左僉都御史的虛銜,該虛銜依舊是正三品,但是這個正三品比右僉都御史的正三品要高半級。

帝國官制傳統,左是比右尊貴的,比如各部侍郎,左侍郎和右侍郎都是從二品,但是右侍郎改任左侍郎,則是被視爲升官,反之是貶職,相對應的,實權也是有所不同。

沒幾天,李軒把他正式免去了他的秘書處副處長的差遣,不過隨行秘書的差遣依舊保留,並讓他去臨時督辦督察院反貪局的改組工作,就當時而言,以正三品的官銜負責反貪局的工作,實際上是高配了,因爲當時的反貪局只是普通的中央各部下屬司級機構,局長和普通司長同級爲從三品,以爲他只是來鍍金的。

當時很多人還看不懂,但是等到司法獨立改革成功後,李軒免去了蔡司齊‘隨行秘書’的差遣,讓他徹底和翰林院脫離關係,隨後正式任命他爲改革後的督察院反貪局局長。

同時他的本官也是晉升爲右副都御使,品級爲從二品。

他從從三品到從二品,連升兩級所花費的時間,一個月都不到。

不過這種火速晉升,衆多高官卻都是知道,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別看人家以前品級低,只是個從三品,但是你要知道,他進入仕途後,絕大部分時間實際上都是在秘書處工作,先後擔任李軒的隨行秘書足足七年。

在李軒面前,他說話的分量可是絲毫不會比那些侍郎輕多少!

再加上,前明時期,也是經常出現翰林院的翰林們一步登天成爲各部侍郎、尚書乃至成爲閣臣,如今大唐帝國的翰林院,實際上也是具有這種功效。

因此此人連續升兩級,這種事也不奇怪,當然了翰林院裡的翰林們,火速晉升,進而一步登天成爲部堂高官的還是很少。

只有少數人才能夠有這種機遇而已!

而這些少數人,大多具有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多次進入翰林院任職。

這個多次進入翰林院任職,基本上已經是堵死了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翰林們。

因爲翰林院裡任職的官員常年保持在三百多人的規模,因爲不能再翰林院裡內部升遷的硬性規定,所以每年基本上至少有上百人被外放,然後從地方上挑選新的人員進入翰林院工作。

只不過普通的官員基本上被外放出去後,基本就沒啥希望重回翰林院了,能夠進入一次翰林院鍍金,這基本上已經是他們人生裡最大的機遇了,也是屬於無數官員羨慕的對象了。

但是有極少數的人能夠獲得重回翰林院的機會,而又有更少數的人,能夠第三次甚至第四次重返翰林院。

而這些極少數能夠重返翰林院任職的官員,無一不是天驕之子,清一色都是上了李軒的培養名單的官員。

作爲一個能夠三次殺回翰林院任職,最後一路幹到副掌院學士的蔡司齊,在旁人的眼裡,早已經是閣臣的候選人了。

升任從二品,大家不意外,但是大家覺得意外的是,爲什麼是擔任反貪局局長這個重要位置。

要知道,這個人以前可沒幹過什麼督查事務,會抓貪官嗎?

答案是,蔡司齊還真不會!

抓貪官,這不是他的強項,他的強項是什麼?

他會堅定不移的執行李軒的命令,而且翰林院出身的他,和普通內閣文官其實是兩個系統,甚至都和督察院內部的人沒啥利益關係。

更主要的是,他其實就是代表李軒來的!

他只需要代表李軒壓着反貪局的官員們完成這一次任務,那麼就是成功!

用一個人,其實不需要他會什麼,而是要看他發揮什麼樣的作用,而蔡司齊坐鎮反貪局,哪怕他對反貪這種事絲毫不懂,但是隻需要知道,他能夠充分執行李軒的意志就行了。

抓貪官,反貪局裡懂的人多的是,蔡司齊需要做的就是把反貪局裡的人給用起來。

在翰林院任職多年的他,對於抓貪官這種事不在行,但是要說用人、權術、陰謀、陽謀之類玩勾心鬥角的事,他還是很有自信的。

沒有這種本事,他早就在競爭激烈的翰林院裡被幹掉了,哪能一路爬到副掌院學士這個位置啊!

蔡司齊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派出江北專案組,然後進行反貪局內部的肅查,以爭取儘快的掌控反貪局的實權。

至於外頭的貪官們,對於蔡司齊來說,不急!

作爲一個久經政鬥考驗的職業政客,他非常清楚攘外先安內的必要性。

要想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務,就得先把反貪局內部清理乾淨了!

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超級散兵陣型第一百二十九章 零傷亡作戰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修堡壘上了癮的大唐第四百四十章 大唐王朝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換回來那麼多黃金幹嘛用第二百二十三章 亡命狂奔第三百八十八章 半截炮管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下第二第四十五章 鬼子進村第四百六十八章 頭號明奸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帝國的南非第四百九十二章 規模龐大的南遷第七百二十六章 被堵住的明軍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自己豎起靶子自己打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機動部隊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家康的選擇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速射臼炮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金陵花魁迎陳立夫第九百六十九章 杜丹清的防守反擊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非洲長城第四百五十七章 陛下,不好了第七百一十一章 沒有計劃的李春景第六百六十五章 報紙:大唐朝報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歐洲艦隊第三章 荒唐登基第二千一百一十九章 裝甲車測試第八百六十九章 唐兵也不過如此第兩百四十八章 大唐王朝的未來第兩百八十七章 無關緊要的慘敗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仁孝治國的大唐帝國第六百二十八章 那是屬於朕的權力!第七百九十八章 陳立夫入城見聞第二千三十三章 南洋大開發第一百八十一章 搶了就跑第五百八十七章 海軍改革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詭異的個稅改革第九百二十三章 帝國全球戰略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打葡萄牙好處多多第四十四章 陛下三思第二千一百六十八章 九大事務衙門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你們陸軍想都別想第三百四十二章 驚恐的董家第二百二十八掌 蘇大人被俘?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遇上麻煩了第三百六十章 第五步兵團第九百零一章 翰統鷹犬在行動!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技術驗證艦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陳立夫當縣令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流口水的左成生第六百七十一章 天下又震動了:免費分田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準備大幹一場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騎兵殺出長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零傷亡作戰第六百三十七章 飛啊飛,一起飛!第六百七十八章 李春景期待的驚喜第七百四十九章 使團覲見(第六更求月票)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攘外先安內第七百八十九章 兵臨金陵城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顧大局的海軍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今年剛滿十八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他們瘋了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放飛自我的韃靼人第九百七十三章 絕望的杜丹清第一百四十三章 龍華鎮依舊在堅守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都比他們強第九百五十九章 翰統的絕密報告第二千一百五十七章 人在官場身不由己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唐的最大敵人不是明軍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第二十五章 糧食緊缺第二十五章 糧食緊缺第兩百零八章 擅自攻城第兩百六十七章 臣想打炮第二千章 君臣有別第三百四十九章 兵分兩路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內河拖船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戰艦不夠找海軍租啊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大唐暫住證第二千四十九章 有錢了才能玩步球第一百四十四章 睡個覺就把功勞撈了第二千三十五章 松江爲官難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軍動風雲起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被堵死了第五百零一章 煩惱多多的正德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搬國業務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葛老弟你這手還得練一練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勳爵和封地第十三章 臣罪該萬死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身價暴漲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南洋本土化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馮倪的煩心事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董錢坤在非洲第二千一十四章 華南礦務公司的申請書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不屑於聯姻的應易康第七百六十一章 投降?那是不可能的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想吃飯?不準第二十六章 近衛軍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武裝列車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大展拳腳的陳立夫第四百零四章 不服就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