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更符合國情的皇權集中制

bookmark

前些時候天津友邦公司爲了爭奪北方煤炭公司的礦區蒸汽機訂單,不惜是找到了河北巡撫衙門的相關官員,讓他們給北方煤炭公司施加壓力,不要讓北方煤炭公司採用肇慶機械公司的訂單,轉而訂購他們友邦公司的訂單。

河北巡撫衙門的官員們,態度自然是傾向於自家轄區的企業的,如今天津友邦公司,可是北方數省裡,唯一一家能夠拿得出手的大型高科技企業了,而且每年都是爲當地官府貢獻了大量的稅收,所以也是積極幫友邦公司奔走。

北方煤炭公司雖然是國企部所屬企業,業務範圍也不是隻侷限於在河北地區,基本上北方數省內都是他們的業務範圍,不過呢河北地方的面子還是要給,但是這個給面子,也只是給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而已。

你的蒸汽機性能高,價格低,他就買,不然的話,河北巡撫找上門來都沒卵用!

要說關係,人家肇慶機械公司也不差,人家都是直接找到了國企部的高官傳話,因爲人家肇慶機械公司,可是國企部全資控股企業,和北方煤炭公司,那是兄弟公司,可比天津友邦公司強多了。

雖然目前競標的結果還沒有出來,但是從這也是看得出來,現在這兩家公司的競爭是有多大。

天津友邦公司能夠在這幾年裡迅速發展起來,也是和他們極端重視技術有着極大的關係,他們一方面是大力和皇家理工學院合作,購買他們的技術專利授權,當然了,這種事,現在但凡是有點腦子的企業都會這麼幹。

而皇家理工學院的技術授權,除了極少數敏感產品外,其他大部分產品的授權,大多都是不限制名額的,不高什麼獨家授權,只要你這企業資質達標了,也能夠拿的出錢了,那麼就可以獲得皇家理工學院的技術授權。

但還是那句話,人家皇家理工學院的技術授權,絕大部分都是偏向於技術授權,很多甚至都是理論性質的,這買回去了技術授權,你想要造出來也是不簡單的。

所以大部分企業,大多還會自行設置技術部門,但是大部分企業研究的技術,只是怎麼把技術授權變成產品而已,而自行研發新產品就比較少了。

天津友邦公司不一樣,他們是兩條腿走路,一方面是把能夠買的專利授權都給買了,另外一方面,則是自行建立龐大的研發機構,同時也是和國內的衆多大學展開聯合研發,這是爲了研發自己的專屬技術。

從皇家理工學院購買來的技術專利,都是非獨家專利,這也就意味着國內市場上有第二家,甚至幾十家同類產品,但是如果是自行研發的新產品,那麼在帝國嚴厲的專利保護之下,這種新產品就只有你一家能夠生產,這可是壟斷啊,你愛買多少錢就買多少錢。

如今國內的很多中小企業,他們的規模其實並不大,資本也不雄厚,但是有一部分卻是活的相當滋潤,利潤讓那些大公司看了都眼紅。

而這些中小企業,基本上大多數都是有着自己的技術專利,能夠生產一種或者兩種獨家產品的。

廣州有一家鉛筆公司就是典型的例子,建國早期的時候,帝國開始推廣的是炭筆,當時李軒本來還想着搞個鉛筆出來,但是沒有想到竟然是被人捷足先登了,廣州的一個姓陳的年輕秀才偶爾發現鉛塊可以用來寫字,然後經過自己琢磨,竟然是被他搞出來了鉛筆,然後直接申報了專利,然後搞了個小作坊生產

結果呢,就連皇家理工學院的人都是隻能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鉛筆專利申請被打回,因爲那個陳秀才比他們早了一個月進行申請。

最後,廣州的陳秀才建立的鉛筆公司,依靠着鉛筆專利一步一步從小作坊變成了大公司,如今市面上所能夠看見,公開售賣的鉛筆,基本都是他的公司生產的,陳秀才也是因此成爲了大富翁。

當然了,如今這個鉛筆專利也就只剩下四五年裡,不少公司都是算着日子呢,就等着他的專利到期後一窩蜂衝上去仿製生產。

國內嚴苛的專利保護制度,確保了個人或者公司投資研發出來的新技術能夠得到保護,並獲取豐厚的利潤,這也是爲什麼國內衆多企業,都是如此重視技術研發的緣故。

只是,重視技術研發到天津友邦公司這樣,把每年公司的營業額的百分之十以上,都是投入研發的公司,還真沒幾個。

這個百分之十,說的可不是利潤呢,而是營業額呢。

天津友邦公司的發展,和徐州鋼鐵公司的發展,雖然行業不一樣,但是發展的路子基本都差不多,都是通過極端重視技術研發,依靠技術來搶奪市場。

這兩個典型例子,反應的是整個帝國工商業,尤其是實業製造行業裡的競爭殘酷性!

沒點技術的公司,根本就不可能做大做強,甚至連生存都是問題。

過去十多年裡的那種隨便辦個工廠,隨便生產點東西都能夠一夜暴富的日子,已經是一去不復返了。

李軒對於國內市場的這種競爭,是保持了鼓勵的態度的。

保持良性的競爭,才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畢竟龐大的大唐帝國,不可能是隻依靠國企部控股的部分企業而已。

國企部控股的企業,其根本目的,都不是爲了發展經濟之類的,而是爲了發展國防,穩定民生這些,至於普通的市場經濟,其實國企部並沒有參與的太多。

你看看國企部投資的行業就是看的出來,大多都集中在清一色的重工業,輕工業的非常少,即便是有,大多也都是早年投資的,又或者是最近幾年投資建立,但是屬於那種高新技術,有一定的需求,民營企業不願意投資,或者是不能投資的行業。

如今國企部所屬的企業,大多是集中在武器、能源、造船、航運、化工這幾個行業爲主,而大多都是和國防工業相關,三大武器公司就不用說了,而能源則是包括三大煤炭公司,航運有長江航運、海外貿易有南洋、東洋、西洋貿易公司,造船有江南造船廠、廣州造船廠、天津造船廠,化工有大唐化工公司。

而上述的幾乎每一家公司,基本上都是和國防有着關係的。

因此,國企部所屬的企業雖然大多實力強悍,而且在國民經濟裡所佔據的比重也是非常大的,但是卻是依舊無法包攬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那怕是造船、航運、煤炭、化工等行業,雖然說站在這些行業的頂級企業,大部分都是國企部所屬企業,但實際上,更多的還是民營企業。

國內有造船廠數以千計,但是國企部所屬的造船廠,加起來也就十來家而已。

國內的大小煤炭公司也是有數百家之多,而國企部所屬的煤炭公司,也就三家而已。

航運也是一樣,國企部控股的航運公司,就一家,也就是長江航運公司,至於剩下的,清一色的都是民營航運公司。

就連海外貿易公司也是這樣,雖然國企部控股的幾大貿易公司,以及皇室資產科控股的太平洋貿易公司,加起來佔據了海外貿易的半壁江山,但是剩下的一般還是被民營資本給瓜分了呢。

更不要說,其實這些國企部公司的公司,除了一些比較敏感的公司外,其實很多都是上市公司,這也就意味着,國企部基本只是能夠做到依靠多數股權控股而已,沒能做到全資控股。

民營資本,在大唐的工商業經濟發展裡,佔據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越來越重要。

不過也不會重要到威脅帝國政權穩定的程度,因爲李軒不允許。

在李軒的規劃裡,以後大唐帝國的經濟發展模式,將會是國企部控股的企業主導國防、民生等至關重要以及比較敏感的行業,而民營資本,則是充當其他普通行業的主要角色。

民間資本賺錢,給帝國提供稅收就可以了。

至於造槍造炮,穩定民生等,這些並不是他們的任務,而是國家資本的任務。

兩者分開來,各自發展,互不干涉。

也許等上百年甚至數十年後,民間資本的力量將會發展的更大,民間企業的技術將會發展的更好,到時候免不了國家資本和民間資本進行合作,不過那個時候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李軒就不關心了,反正他也活不到那個時候。

因此當李軒看到宣平二十年的國內工商業發展,尤其是民營經濟的發展報告時,心裡還是比較欣慰的。

雖然大唐帝國的政治體系,乃是整個民間的風氣都還是濃郁的傳統封建帝國,但是這似乎並沒有影響到工商業的高速發展。

政治體系方面,是因爲李軒做了一系列的改良,雖然本質上依舊是皇權集中制,不過具體的表現形式卻是和後世近代的一些政權比較類似了,而且還吸收了一定後世現代國家的好處以及壞處。

兩者結合起來,就是形成了一個很特殊的大唐帝國!

你非要給這種政治體系給一個定位,應該是一種改良後,更符合大唐國情以及當代發展的皇權集中制!

第四百五十五章 日後再說第六十二章 說走就走的劫掠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聖天子發言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海軍五年發展計劃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徒有虛名的皇家產業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如此第七百一十六章 超大規模的鋼鐵廠第五百七十章 好在跑的快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經濟一體化計劃第九百五十二章 陳立夫的軟禁生涯第二千一十二章 和本土差異巨大的美洲第九百二十六章 好客的南洋百姓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南林堡失陷第七百零六章 明朝練軍第二千一百五十六章 莫臥兒的覆滅第二千一百一十二章 土著亂戰第兩百五十三章 搶佔瀾江渡口第三百零三章 大戰爆發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蒸汽戰車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苦逼試航三人組第四百三十三章 爾等,皆可殺(爆發求月票)第兩百八十章 擴軍封侯第一千三百章 聖天子到底想要幹嘛?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大唐的後花園第五百五十三章 幼軍營吊打全球第二千一十九章 提前一步的馮氏航運公司第三百五十九章 龐大的軍費壓力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龐大的西海艦隊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皇家理工學院的勸退生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道也要變天第四百五十四章 翰林院調查統計科第五百二十章 凶多吉少的俞大猷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貴族子弟在扶桑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艦隊纔是主力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放眼全球,無一合之敵第三百七十八章 信心爆棚第二千一十九章 矛盾的目標第六百五十四章 恐慌的明文武官員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大唐人的雅第六百八十一章 無一合之敵第二千零四章 一個想要上岸一個想要下海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突圍或死守都不行第一百五十一章 此乃人禍而非天禍也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又是一場傾國之戰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鋼鐵水泥大爆發第一百零二章 軍制改革第二章 殿下,不可自爆啊!第四百一十八章 不能再打下去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人不好了,賊軍打過來了第六百八十四章 悲催的南澳島總兵第九百九十五章 朕心甚慰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傻眼的陳立夫第一百一十九章 陛下有旨(求訂閱)第二千八十一章 埃及省亞歷港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膽大包天的華亭縣第一千零四十章 工商業大爆炸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包工頭應易康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混亂的印度東部海岸第一百一十八章 奉天伐明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倒黴的第五十七團第二千五十一章 缺錢的愛德華第二百二十三章 亡命狂奔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危機朝議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許搶,都是本老爺的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蒸汽機廠商的戰爭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許開炮,那都是戰利品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南洋大移民第一百二十五章 說的都不是人話(月票加更)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不了就投降唄第一千五百章 攻克南非第二千四十六章 沒啥可追求的聖天子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真實的大唐第二千一百四十七章 運河首航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皇家科學院院士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天子駕十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被堵住的明軍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來了文選司是龍盤着,是虎貓着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多拿幾個,反正也不值幾個錢第二千四十五章 無法理解的愛德華第五百三十九章 黃永祥的科舉路第九百七十四章 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丹麥羣島第二千六十二章 施禮羣買車第八百四十九章 忍辱負重的陳立夫第兩百一十一章 我們去府城請救兵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許開炮,那都是戰利品第五百九十四章 裁軍五萬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耿右華在上海第三百三十三章 殺進興泉府第四百六十三章 脫褲子放屁!第二千一十二章 和本土差異巨大的美洲第六百九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二千四十四章 傳統和現代的衝突以及融合第二千二十四章 陸軍丟不起那臉!第二千六十章 汽車開回家第三百六十四章 破城而入第九百三十七章 李逵對李鬼:督標突擊營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董錢坤在非洲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督導組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