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經濟命脈-鐵路

bookmark

陳立夫南下並沒有和之前在金陵城和蘇州、上海之間往返的時候,乘坐的是自家的私人客輪。

儘管他本人對比火車這種新鮮玩意來說,更喜歡乘坐的還是傳統的船隻,畢竟他是一個正兒八經的江南人,從小就是頻繁乘坐船隻出行,對於坐船早已經是習以爲常了。

哪怕現在的船隻已經是從以往的純風帆船隻,變成了現在的機帆輪船,不過這本質上卻是不會改變什麼。

而火車呢,陳立夫雖然也是不排斥,最近兩年也經常坐,不過他還是更加喜歡坐着船隻出行,可以站在甲板上感受江風佛面,還可以欣賞兩岸風光。

不過這一次,他時間上有些趕,加上坐船的話還得倒騰幾次才能夠抵達蘇州,遠不如乘坐火車來的便捷。

坐火車的話,他一天時間就能夠從金陵城抵達蘇州了,等到了蘇州交接工作完畢後,他就能夠直接乘坐火車前往上海,然後在上海乘坐大型的海輪前往廣州,方便快捷。

實際上,方便快捷這一大特性,也是最近幾年火車在和內河航運的競爭中獲勝的一大重要原因。

雖然說如今的衆多的內河客輪,基本上都已經是機帆動力,不單單使用風帆,而且還同時使用蒸汽機,航速比以往更快,而且逆流航行的時候影響也不大。

但是這種內河航運的便利,只是針對性大型沿江城市而言,比如說長江沿岸城市。

而值得注意的是,蘇州可不是沿江城市,蘇州城也就是吳縣,這可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內陸城市,依靠的是江南水鄉里密密麻麻的水網出行,而這些看似密密麻麻,便捷無比的水網,實際是上大部分都是隻能通行一些小船隻。

而目前的蒸汽機技術也是比較有限,蒸汽機的體型和重量都還比較大,同時價格也是比較昂貴,因此目前裝備了蒸汽機的船隻,普遍都是百噸以上的船隻,極少有百噸以下的船隻裝用蒸汽機的。

而機帆動力的客輪,因爲造價高昂,運行成本也是比較高,所以一般都是來往於客源比較大的城市之間,可不會把尋常的舢板小船一樣,在江南的水網裡隨處可見,哪都能去。

哪怕是內河航運線最爲便利的金陵城到上海的航線,實際上如今也是被火車給比了下去。

早些年的金陵城到上海的內河客運線,號稱是大唐帝國裡,甚至是當代全球範圍內最爲繁忙,也是競爭最爲激烈的內河客運線。

但是現在的金陵城到上海的客運航線,雖然依舊保持着繁榮的表面,但實際上其增長速度已經是比火車給比了下去。

要知道隨着高壓蒸汽機的普遍應用後,出行更爲便利後,帝國本土的人們出行是更加頻繁了,所以每年的客運市場增長速度是非常高的,但是這些高速增長的客運市場,大部分都是被火車給搶走了,內河航運頂多也就是維持着三四年前的客運量水平而已。

不過航運有一點卻是火車無法比擬的,那就是運費!

這說的並不是說客運費,而是說貨運費。

船隻的載重量極大,哪怕是速度慢一些,但是他們卻是做到讓價格更加的便宜。

而當代的火車呢,受限於蒸汽機的技術發展問題,實際上火車的載重量還是比較一般的,此外火車到底還是個新鮮事務,火車的維護成本比較大,這個維護成本不僅僅是指火車頭、車廂之類的維護,還有火車線的維護。

再加上大量耗煤,同時大唐帝國的煤炭價格也一直都是居高不下,這都是推高了火車的運營成本。

因此在宣平二十三年的今天,單就貨運成本而言,火車依舊是無法和航運相提並論。

不過些許成本的提高,並沒有影響到大唐帝國的火車發展。

實際上,自從高壓蒸汽機研發成功,宣平十九年的京鎮線通車之後,大唐帝國的火車運輸就一直是處於爆炸式增長。

首先是江南大鐵路,經過多年的修築,如今已經可以說是全線通車了,從杭州到上海再到金陵,再到當塗、九江湖口,目前已經是全線通車。

成爲了江南地區的交通命脈,極大的方便了當地的出行,極大的促進了當即的經濟發展。

更不要說,江南大鐵路還有一條重要路段如今也是正在緊張的施工當中,預計宣平二十四,也就是明年就能夠通車,這就是杭州到湖州,再到金陵段。

此外江南大鐵路,除了這些主幹線外,還有衆多的支線,如杭州到寧波段,常州到江陰段,蘇州到常熟段,上海到嘉定段、當塗到寧國段等。

由此讓一條龐大的主幹線,再加上衆多支線,讓江南大鐵路徹底的編成了一個鐵路網,全面覆蓋了江南、皖南、浙北、贛東北區域。

這條江南鐵路網,也是給上述地區的工商業經濟發展,帶來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除了江南大鐵路這一條具有重要政治、軍事以及經濟戰略地位的鐵路外,大唐帝國在這幾年還是在全面在全國範圍內修築鐵路。

其中在長江以北,金陵城途徑鳳陽、徐州,然後抵達開封的京開線也已經是建成通車。

依託帶着一條京開線,以開封爲交通樞紐,還有西北鐵路,目前這條西北鐵路已經是修到了陝西境內。

然後還有開封到天津的北方鐵路,這一段鐵路是兩頭同時開工,加上沿途地形平坦,修築起來也是非常的快速,不出意外的話,等到宣平二十五年的時候,就能夠全線通車了。

再往北,還有草原鐵路以及東北鐵路。

東北鐵路已經是修到了遼東,正在奔着瀋陽去,這條鐵路,雖然當然是爲了戰備鐵路而修築的,但是隨着在東北地區發現了大量的礦產後,如今已經是完全變樣了,從以往的戰備鐵路變成了商業鐵路,不知道多少在東北投資礦產以及預計在這一地區投資的商人們,翹首以盼等着東北鐵路徹底建成通車呢。

甚至爲了支持東北鐵路的修築,當地的幾大礦業巨頭,比如北方煤炭公司,遼東鋼鐵公司等,不等鐵路完工,就已經是提前和鐵路公司簽訂了運輸合同,甚至提前支付定金。

這就是爲了讓鐵路公司沒有後顧之憂,能夠以最大的速度修建鐵路。

相對東北鐵路現在的受寵,現在的草原鐵路倒是發展落後了不少,因爲如今草原地區已經是沒有了韃靼人的威脅,戰略重要性迅速下降,同時當地也是人口缺乏,經濟不發達,雖然說也在當地發現了一些礦產什麼的,但是依舊難以改變草原鐵路成本高,回本難的問題。

雖然說這條鐵路是屬於戰備鐵路,乃是屬於政治人物,就算虧本也是得修起來的,不過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的,鐵路總公司雖然還是在修這一條鐵路,不過進度顯然是要慢了許多。

此外帝國還在修建的其他幾條幹線鐵路,比如開封到漢陽的開漢線、南昌到九江再到武昌的南武線、九江湖口到贛州,再到廣州、香港的南方幹線。南昌到長沙的南長線等。

大唐帝國的鐵路計劃是非常多的,其中有一部分已經是開工修建了,還有一些則是處於勘測當中了。

而考慮到南方以及西南等地區的地形複雜,鐵路修築困難,所以這些鐵路要修築完工,需要的時間就會比較漫長了。

不過在南方諸省裡還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廣東境內的鐵路,卻是發展的相當迅速,雖然說受到地形限制,廣東連接外省的鐵路,不管是江西還是湖南還是廣西等,都因爲修築困難,短時間內看不到建成通車的一幕。

但是廣東省內的部分地區,卻是地形比較平坦,尤其是珠三角平原地區,修鐵路還是比較容易的。

再加上當地的經濟發達,客運和及貨運需求都是非常大,全國範圍內僅次於江南地區,所以這一地區的鐵路建設,基本上和江南地區的同步。

如今已經是建成了比較完善的珠三角鐵路網,從佛山到廣州,再到惠州,然後是香港,都是可以一路乘坐火車的。

不過僅僅是這樣,在陳立夫看來還是不夠!

雖然他人還沒有抵達廣東,而且他本人也不太喜歡乘坐火車,但是他非常清楚火車對於帶動地方經濟的重要性。

江南地區最近幾年的經濟大爆炸發展,和鐵路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

自己現在已經是廣東巡撫了,如果想要以後能夠有進入御書房的機會,在廣東任上的這幾年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他向聖天子報告的施政方案裡,已經是說過了要發展工商業,尤其是面向於出口的輕工製造業。

要把這些施政理念變成現實,這就是未來數年裡陳立夫要做的事情了。

關於如何擴大海外市場,怎麼解決大唐西洋貿易公司的壟斷問題,這都不是陳立夫所能夠關心的,這是聖天子的工作。

但是當聖天子解決了這些問題後,廣東方面該如何迎接擴大後的海外市場,這就是陳立夫的工作了。

第三百四十章 掃盲班和軍校第九百五十一章 驚天大案第二千一百五十一章 識趣的瑞典人第五百九十二章 陸海生死大決戰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馮氏公司的野望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麗四府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新興市場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帝國的錢,豈是你能夠隨便燒的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這破鏡子真能拍賣出去?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印度洋上的炮聲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蒸汽戰艦不是夢第六百三十三章 想要逃?遲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統治核心第五百八十五章 改朝換代三把火第七百八十八章 臣,實在是無能爲力啊!第五百九十二章 陸海生死大決戰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煤油貿易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傻眼的陳立夫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畸形的地方經濟(三章連更)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現代戰場教學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南洋大遷移第四百三十八章 席捲天下第九百三十五章 完全看人品的炮彈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軒的天大謀劃第四百五十三章 擔憂的錢祧裡第九十九章 官制改革第四百二十三章 豬從不投降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貴族也是民第九百七十章 張嶽的不好預感第三百八十七章 古怪的明軍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西遷好啊,西遷對啊!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必須貴,不貴賣不出去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這個老大不太合格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明軍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英格蘭辦海軍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你們陸軍想都別想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前無古人聖天子第四百四十六章 震驚,花甲老人跳樓竟是因爲……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這雨,太大了!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大唐帝國的技術封鎖第三百一十章 全軍衝鋒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扁平化發展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陳立夫去上海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奇葩的陸海軍軍備競賽第四百一十四章 這是要殉國的節奏啊第三百四十章 掃盲班和軍校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乾的就是別人想都不敢想的事第二十五章 糧食緊缺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應易康去扶桑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二十抽一第三百九十章 邱宇的恨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七十萬大軍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人道主義領養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沒有需求創造需求也要搞第五百二十章 凶多吉少的俞大猷第五百二十七章 皇家軍醫院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蒸汽機第二千零二章 聖天子全知全能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第六胸甲騎兵團第八百八十九章 身負重任的陳立夫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艦隊纔是主力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御覽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狼狽而逃的韃靼人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貴族子弟在扶桑第一千零八章 五年六萬騎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一切都是爲了吃飽飯第九百九十二章 張嶽血書控訴僞明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混亂的印度東部海岸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不滿足的宋丸子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內燃機初現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繅絲機第兩百四十三章 送銀子送女兒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抱着必死之新的織田信長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戰艦不夠找海軍租啊第四百一十七章 決一死戰第十二章 上天欲亡我乎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招人難?用錢砸啊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海軍前沿戰略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沒有誰是無辜的第三百二十四章 沉默的宋志文第八百四十五章 正德親征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王杉西覲見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一切都是爲了吃飽飯第三十章 遲早得睡一起第九十章 蔡二虎的自信第一百二十二章 近衛軍初登場(月票加更)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竟然敢無視我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鳥槍換炮的南越人第二千一百九十五章 太子薨第七百零九章 奔襲武昌第五百三十五章 分贓大會第五百六十九章 本官要補個覺第八百四十八章 前途遠大的陳立夫第七百二十八章 強攻!車輪戰!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大唐西洋公司的核心業務:殖民地第九百四十三章 皇家理工的妖孽們第七百零八章 李春景又要冒險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明軍炮手趙東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爲了黃金必須殖民美洲第一百一十章 不屑學之,不屑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