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陳立夫修官道

bookmark

爲了抽調兵力,印度洋艦隊基本上已經是徹底放棄了在其他海域和葡萄牙人作戰的企圖,進行了全線收縮,把彙集起來的三十多艘軍艦一分爲二,一部分隨同第二聯合登陸艦隊遠征非洲,一部分則是集中在錫蘭島,用以封鎖錫蘭島。

地面部隊也是,基本上遠征軍目前已經是放棄了印度西部海岸以及西亞乃至東北非等地區和葡萄牙人進行爭奪,只留下必要兵力死守城池,其他的機動兵力都是回防錫蘭島戰區,同時抽調精幹兵力準備逐一拔掉印度東部海岸以及緬甸海岸的葡萄牙人殘存據點。

從而實現徹底控制錫蘭島以東沿海區域的戰略構想。

不過這些都和非洲遠征部隊沒有什麼關係了。

同時因爲海途遙遠,加上艦隊並沒有說沿着海岸線進行航行,而是直接深入印度洋,準備橫跨印度洋前往非洲,所以聯繫也是非常困難,縱然有快速通訊艦往返聯絡,但是延遲也是非常的大,十天八個月聽不到遠征艦隊的消息都是很正常的事。

在印度的戈河州的遠征軍總部都是如此了,在國內就更是難以得知非洲遠征軍的情況了。

實際上,哪怕是錫蘭島戰役的消息,李軒都是在兩個月後才知道消息,而這已經是動用了軍方的快速通訊艦進行消息傳遞的緣故。

這些快速通訊艦,都是加裝大功率蒸汽機的飛剪船,航速極快的,然而即便是這樣船隻,往來印度和帝國本土之間也是需要漫長的時間。

對此,李軒也是早已經習慣,這年頭的通訊就是這麼的落後,還能有什麼辦法,要想實時得知前線的消息,估計也就只能等以後的電報搞出來了。

現在嘛,忍着!

李軒穩居國內,其處理政務的重心依舊是放在帝國內部的建設上,外面的徵召雖然看似聲勢浩大,但實際上對於偌大的帝國而言,也只不過是小事而已。

對於現在的帝國而言,最重要的並不是和葡萄牙人的戰爭,而是自身的發展。

最近幾年,隨着鐵路、蒸汽輪船等交通利器逐漸大規模運營,工廠以及礦山等行業也是大規模採用更加先進的高壓蒸汽機之後,大唐帝國的工商業發展是一日千里,甚至都是帶動了農業的發展。

因爲交通更加便利後,很多內陸地區的農產品都是能夠方便快捷的運輸到經濟比較發達,製造業更加發達的地區,而經濟發達的地區,對這些農產品,甭管是糧食還是棉花、大豆、生絲、茶葉等經濟作物的產品的需求量都是非常龐大的。

方便的運輸不僅僅刺激了帝國工商業的發展,也是讓內陸很多地區獲得了發展的機會。

很多地方因爲地理環境或者其他因素的影響,工業一直都是發展不起來,帝國的絕大部分地方,其實其經濟結構和前明時代並沒有什麼差別,都是以農業爲核心,再加上少量的服務行業、手工業,如此構成當地的經濟體系。

並不是每個地方都能夠和上海、廣州、天津等地方一樣,擁有巨大的天然優勢的。

哪怕不說這些大城市了,就算是當塗、萍鄉、瀋陽這些城市,以前有什麼,什麼也沒有,他們是怎麼發展起來的,是依靠當地的礦產資源。

然而更多的地方是沒有礦產資源,或者是還沒有找到礦產資源,而地理位置也不怎麼優越,所以哪怕是帝國發展工業十多年了,但絕大部分地方一直都是停留在最原始的小農經濟體系裡。

但是現在,隨着鐵路、航運越來越發達,覆蓋的地區越來越多,很多地方雖然自身依舊無法大規模的發展工業,但是他們的農產品卻是可以大量外運到那些工業城市去,並帶來龐大的收益。

此外,隨着交通便利,很多內陸小城市也是可以逐步的發展工業了,雖然可能規模都不大,而且發展的都是一些小型輕工業,比如說小規模的織布廠啊,紡紗廠、麪粉廠之類的,但是好歹也是給當地帶來了工業。

很多內地的小城市,哪怕是擁有幾家小規模的工廠,也是能夠給當地帶來極大的經濟發展助力的。

正是因爲交通如此重要,因此這幾年,李軒一直都是重點關注交通建設,在全國範圍內大建鐵路不說,同時也是大力發展蒸汽航運業,疏通河道。

而作爲交通環節的最後一環,也就是官道建設也是沒有落下,除了京畿直接主持建設的全國主幹道外,還鼓勵各地方自行建設官道。

這一方面,陳立夫在廣東就乾的很不錯!

陳立夫在廣東,可不僅僅是搞鐵路和航運,在官道建設上也是下了大力氣的。

粵贛鐵路是陳立夫上任以後的最大成績,那就是推動粵贛鐵路開工建設,目前建設進度極快,保守估計三年通車都是有可能的。

爲更快通車,也是爲了降低成本,這粵贛鐵路採用的是單線。

這個也是目前大唐帝國修建鐵路的一大重要特點,那就是除了極少數交通非常繁忙的路段外,其他的都是單線鐵路。

哪怕是江南大鐵路這樣的鐵路,採用的也是單線鐵路。

而航運方面,陳立夫主要是疏通西江和北江以及東江等河道爲主。

至於官道,陳立夫在全國範圍內,率先開創了官道通鎮的計劃。

通過省財政進行補貼,地方自行籌集資金,動員當地的村民免費出工等方式,修建各鎮的官道。

儘管這種官道的標準非常低,只能勉強通行馬車而已,但是依舊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此外,這事在民間的反響非常好,衆多的士紳們都是踊躍捐錢捐物用來建設官道。

這也算是華夏士紳的一個傳統了,一般而言,除了少數一毛不拔的鐵公雞外,大多士紳對於在家鄉修橋鋪路以及辦學都是比較上心的。

這些年大唐帝國的衆多私立學校是怎麼來的,其實絕大部分都是地方上的士紳們自行籌辦的,而且大唐的私立學校,都是屬於典型的非盈利機構,別說賺錢了,往往士紳們每年都要往裡面倒貼錢,和後世得到私立學校大把賺錢是兩碼事。

說白了,大唐的衆多私立學校,其實都是屬於士紳們做慈善的產物,並不是教育產業化的產物。

這倒不是說這些士紳們有多少,而是華夏數千年來的傳統,一般士紳們還是比較在乎自己的名聲的,尤其是以書香門第自詡的家主,更是愛惜羽毛,他們一邊用各種權勢撈錢,同時又是一邊拿出少許的錢財做善事,試圖維持一個良好的名聲。

這修了橋,鋪了路,辦了學,通常都會樹立一個石碑,上面記載着某某士紳捐獻若干籌辦的,人家是想要名留青史呢。

不過雖然說他們是爲了名聲才這麼做,說起來和後世美利堅的人爲了避稅做慈善差不多,但好歹是做了,總比什麼都不幹的權貴們強得多。

這種傳統下,陳立夫搞的管道通鎮計劃,在民間裡受到了極大的歡迎。

很多地方的士紳們,聽說官府打算把官道修道家門口來,不用當地的官府動員,自己就找上門來說捐錢捐物了。

而普通的百姓們也是樂意的很,因爲他們可以去工地上幹活賺取工錢啊。

雖然官府也會鼓勵民衆們免費出力,不過大唐早就沒有徭役制度了,官府想要讓民衆免費做工,那是不可能的,都得給工錢。

頂多就是工錢少一些,或者是不給工錢,只管飯而已。

而即便是這樣也是很多農民們踊躍參與!

這隻限於農閒時分,如果是農忙時期,可沒幾個農民會跑去修路!

只有在農閒時分,可以看到很多地方的農民們都是成羣結隊的去修路。

他們這是爲了家鄉們?

不好意思,他們沒有這麼高的覺悟。

純粹是因爲去修路,官府管飯而已。

反正農閒時分,在家閒着也是閒着,還浪費口糧呢,這去修路的工地上幹,還能混一天的飯吃,給家裡節省口糧,甚至一些活計還能領取少許的工錢。

士紳們踊躍參與,捐錢捐物,農民們也是在農閒的時候爲了混一口飯吃踊躍報名修路,再有陳立夫讓省財政出了不少錢,再讓州府縣等地方衙門,勒緊褲帶也要把修路的資金也給擠出來,所以這麼搞下來,成效還特別的大。

遠在金陵城的李軒聽到了陳立夫在廣東搞官道的成果後,覺得這個路子還是比較可行的,官府和士紳以及農民一起出錢出力修路,這是大好事啊。

當即就是派了多個部門的官員一起前往廣東,學習當地的這個修路政策,李軒對這些人親自盯住,一定要把這事的所有細節都給摸清楚了,李軒還指望着在其他省道也這麼做呢。

然而很多事情,成功和失敗,並不在於大方向,而是在於細節。

要想在其他地方也是複製這樣的成功路子,最爲重要的並不是方案之類的,而是細節問題。

他專門派一個調研小組過去,就是爲了把所有的細節問題都給摸清楚了,然後總結起來一份可以複製的完整計劃方案。

不過按照行程,這個調研小組想要完成調研並趕回來報告,估計都得是明年,也就是宣平二十四年的事了,如果一切不出意外的話,李軒準備在明年再選擇幾個省份施行這一官道建設方案。

此外到了明年,估計遠征軍也應該是抵達非洲了,就是不知道他們這一路上是否順利,有沒有遇到風暴全軍覆滅……

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理論超前的大唐第兩百六十二章 新手開車上車請刷卡第五十四章 大唐天兵勇猛無敵第二千四十章 英格蘭的眼淚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扶持英格蘭第二十七章 黃竹山的哀嚎第五百七十七章 超級無敵大將軍炮第二千一十七章 本土沿海等於西太平洋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荒唐的慘敗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修堡壘上了癮的大唐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美洲新南港第八百八十章 勝利屬於大唐王師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既然你這麼優秀那麼你來第兩百九十五章 伴君如伴虎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秦淮河第九十五章 有女葉氏第八百一十五章 陸軍艦隊第一千八百章 英勇的南越王室衛隊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修堡壘上了癮的大唐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徐鐵的困局第二千九十二章 煤油能消毒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唐危矣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修鐵路了第九百四十四章 李軒是個神經病第一百一十六章 明軍來襲第七百一十三章 肇慶新風貌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大唐人在印度第兩百六十二章 新手開車上車請刷卡第八百七十五章 讓人流口水的戰利品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近衛軍纔是真土豪第兩百四十一章 帶着小心思的任命(求月票)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工業標準化第五百三十七章 朕來朕見朕征服第五百一十三章 奪梧州搶月票(求月票)第七百零七章 騰飛的大唐軍械產量第一百零八章 一刀兩刀三刀第八百零四章 聖駕北上秦淮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修鐵路了第兩百九十一章 屈服和反抗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董錢坤在非洲第三百零八章 主力決戰第八百四十八章 前途遠大的陳立夫第兩百二十七章 僞唐賊軍好生狡猾第六百九十章 攻敵所必救第八百七十五章 讓人流口水的戰利品第七百八十五章 王以旗議和第十三章 臣罪該萬死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唐戰無不勝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服?抄家滅族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畢志安身先士卒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皇家石油公司九百六十五章 第二軍困局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弘揚大唐國威第四百八十一章 擴軍四旅第九百二十二章 朕要帝國永不日落第二千五十五章 參軍等於上學第九百五十八章 陳家到底有多少錢第四百五十九章 陛下你好壞(第四更)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南洋土著抵非洲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好,中埋伏了!第八百五十七章 地方辦企業第八百四十七章 威名遠播的陳立夫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大唐最慘騎兵團長第一千零三章 慧塵公主要出嫁第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黎平府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花不出去怎麼辦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大唐帝國‘元’第二千二十二章 文明的曙光:火炮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大唐金國的安身之地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抵得上百萬大軍第四百四十五章 衝鋒的騎兵第三十一章 傾國之戰第兩百四十六章 柳八苟出山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書中自有顏如玉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唐朝報的忠實讀者:正德第二千一百九十五章 太子薨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統天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陳立夫的雄心壯志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橢圓形結構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煉油廠第六百一十五章 釣起來一條大鯊魚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宋丸子拜訪鄰居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衛軍奔赴前線第二千三十九章 大唐禮儀文化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那是朕的牧場,朕的牛羊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艦隊纔是主力第五百八十三章 王越的選擇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身穿板甲的大唐運動員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錢祧裡的危機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楊成的空手套白狼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騎兵的浪漫:寧死不用手槍第兩百六十五章 生死大戰將至第五十六章 願爲陛下效死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遺臭萬年的呂宋金礦公司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 下了狠心的韃靼人第兩百零九章 莫名其妙就打下來了第兩百五十七章 少和柳八苟混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大唐人的胃口太大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打葡萄牙好處多多第兩百二十一章 說屠城就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