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弘揚大唐國威

bookmark

李軒對徐晨兵的這個城區鐵路計劃很有興趣。

隨着上海城區規模的擴大,人口越來越多,人們出行,商品的運輸都是需要強力的交通運輸力量來支撐的。

在後世,一般這種短途交通都是由汽車解決。

但是在這年頭,短時間內指望把汽車搞出來不現實,即便是搞出來了,運輸成本也會非常高,所以短時間內,馬車,尤其是軌道馬車,依舊會是城市內部的公共交通主力。

但是如果距離太遠的話,光靠馬車就行不通了。

上海的城區面積越來越大,南北距離數十公里,而以後東西距離也會有十幾二十公里。

不過這種軌道馬車的運輸量還是比較小,同時成本也不低,這個時候,徐晨兵能夠想要用火車來解決二三十公里的中途運輸,在李軒看來還是有極大的可行性的。

在之前,他已經是鐵路司和交通司的官員們聊過,建造鐵路的成本雖然高,但是如果這種中途鐵路,運輸肯定會非常的頻繁,所以收回成本是肯定的,而且維持運營的成本也不會太高,至少比用馬車便宜的多。

而且更加重要的是,這種城區鐵路,也就是後世的輕軌,能夠有效的解決當代的城區遠距離交通問題。

如果上海那邊能夠把城區鐵路給建設起來,那麼困擾目前上海沿江土地資源不足的問題,將會瞬間解決,因爲在上海的西部地區,有着大量的可供開發的土地。

同時,還可以直接和江南鐵路網連接起來,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這對於工商業發展將會是至關重要的。

城區鐵路有這麼大的好處,同時在技術上也不存在太多的問題,成本上也能夠接受,那麼就沒有道理不這麼去做。

如今大唐帝國的鐵路網已經是運營好幾年了,自從宣平十九年江南大鐵路京鎮段率先通車,至今已經是過去了八年,火車運輸的相關技術已經是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早期火車的衆多重大缺陷,如今基本上已經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一一找到,並解決。

宣平二十七年的火車,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和宣平十九年的火車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實際上已經是兩個時代的產物了。

當年所生產的早期蒸汽機車以及車廂,如今基本上已經是退出了一線運營,取而代之的是最新的火車頭以及車廂。

現在的蒸汽列車功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而車廂也是從早期的規格不一木製車廂,變成了現在幾乎統一規格的第二代客運車廂,而鐵路的軌道,也是變成了清一色的鋼軌。

最早期運營在京鎮鐵路上的原始蒸汽機車,重量不過五噸左右,能夠牽引大約二十噸的車廂,當然了,實際上最早期的這些機車並沒有投入運營,只是充當試驗品而已。

不過在這些原始的蒸汽列車上不斷的改進,提升功率和穩定性,最後纔是出現了目前的一系列蒸汽機車和火車車廂。

目前運行在江南大鐵路以及其他鐵路幹線上的大部分都是屬於大唐鐵路總公司下屬的相關工廠和各大學等科研機構聯合研發的第二代火車。

其中蒸汽機車就有經濟運營成本低廉,專門執行短途運輸任務,馬力不算大大的低端型號,然後還有專門執行長途運輸任務的標準型號,還有專門運輸超重貨物的重載型號等等。

通常情況上,一臺標準的第二代蒸汽列車能夠拉動十六節的第二代鋼製客運車廂,並以時速四十公里穩定運行,而且最爲重要的是,他們不用和以往一樣,跑數十公里就需要停下來加煤加水,他們可以一口氣跑出去一百多公里再加煤加水。

基本上,從金陵城到鎮江可以直接抵達,而不用中途停下來加煤加水。

至於貨運的話,則是需要看貨物的重量了,但是通常來說,標準的第二代重型蒸汽機車,能夠拉倒十二節滿載煤炭的列車組以大約三十五公里的時速運行。

而第二代的鋼製車廂,也是效仿了客輪,分爲多等車廂以及價格,用以滿足不同層次人們的出行需求。

其中的三等車廂,自然是爲了滿足廣大勞動人民的出行需求,三等硬座的票價,足以讓普通的農民也能夠承受,如果是長途旅行的話,也可以選擇三等硬臥,票價雖然貴一些,但是也貴的有限。

而二等車廂的話,則是用來滿足中層人士的出行需求,這些人比較體面,自然是不願意和那些泥腿子們擠在三等車廂裡,不過想要體面就要付出不菲的代價,二等車廂的票價,往往是三等車廂的數倍以上。

至於一等車廂,不用說了,這就是專門爲了那些權貴富豪們專門的,價格極爲昂貴,從金陵城到上海的一等車廂的票價,達到了三百多元,不是富豪根本坐不起。

不過雖然賣得貴,但是提供的服務也是對等的,舒適奢華的乘坐環境是必須的,而且一等車廂往往都是在列出的最尾端,所以也不用擔心煤炭灰塵強忍,此外一等車廂還會提供管家式服務,各類飲食都是一應俱全的。

而值得注意的是,其實真正給大唐鐵路公司賺錢的,並不是這些看似票價一等車廂,反而是二等車廂和三等車廂,因爲一等車廂雖然票價昂貴,但是乘坐的權貴富豪還是不多,此外當代更多的權貴和富豪們,如果有的選擇的話,他們更加樂意乘坐寬大舒適的豪華客輪,而是隆隆作響,吵雜的火車。

當然了,更多的富豪,人家一般都是有着自己的私人客輪,比如說陳立夫家族,他們自己家族就有一艘排水量達到三百多噸的豪華客輪,家族人員出行前往上海或者其他地方,一般都是乘坐自家的私人豪華客輪,根本就不會其座什麼公共豪華客輪或者火車。

所以說,一等車廂反而是不怎麼賺錢的,真正賺錢的還是二等車廂和三等車廂,因爲相對於權貴富豪而言,普通人更加願意選擇方便、快捷、廉價的火車出行,而不是比較麻煩的客輪。

歷經這麼多年的發展,大唐帝國的交通方式,尤其是中長途交通,基本上已經是被火車和客輪所包攬,只要在一些不通行鐵路乃至連客輪也去不了的地方,纔會用最爲原始的馬車作爲長途交通工具。

大唐帝國的火車技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如今用在城市內部的話,也是沒有什麼大問題的。

實際上,城區鐵路這個詞彙雖然是比較新鮮的,但實際上很多地方都已經是有了這種短途城區鐵路了,比如說各大港口城市裡,在碼頭和倉庫區之間,普遍都會有複雜而軌道運輸系統,只不過一般不會採用蒸汽機,而是採用馬車。

而在礦區,火車更普遍了,實際上大唐帝國的火車最早發展起來,就是在礦區。

當年礦區爲了嚮往運輸煤炭、鐵礦等各種礦產品,率先採用了軌道馬車,而當早期的火車還無法大規模商業運行的時候,實際上各大礦區就已經是使用蒸汽列車來代替馬匹運輸礦產了。

可以說,在火車應用這一塊上,各大礦區是走在了前列了。

而城區鐵路,或者說是輕軌,其實它也只是這種短途鐵路,至於運貨還是運人,本質上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在火車站朝外走去的時候,李軒在這幾分鐘裡和徐晨兵就是簡單的聊了關於這城區鐵路的事,雖然只是簡單的聊了聊,但是依舊讓徐晨兵大受鼓舞。

聖天子能夠他和專門聊這個事,這因爲着聖天子對此事有興趣,甚至是支持此事。

如此一來,他也就放心了。

他已經是準備着,等會就立即帶着人做一份詳細的城區鐵路規劃來,爭取在聖天子離開上海之前,把這個事情敲定下來。

不需要有多麼正式的批准,只需要聖天子說一個好字,那麼他立馬就能夠調動各方面的力量,一個月內就能夠讓開工,三個月內就能夠完成初步的施工,半年內投入運營,爲城西的開發打下交通基礎。

徐晨兵打算速戰速決,裡頭最爲重要的就是要獲得聖天子的首肯了,至於說施工和技術這些其實都不存在什麼問題。

火車這一方面,大唐鐵路總公司有足夠的技術完成施工以及後續的運營,只要資金到位,區區數十公里的城區鐵路網,半年內就完成施工並投入運營一點問題也沒有。

不過這資金要到位也不容易!

雖然說鋪設鐵路和運營本來其實花不了多少錢,畢竟這只是在地面上的鐵路而已,也不是什麼需要開挖隧道的地鐵。

然而真正的成本來自於土地成本!

上海乃是帝國第一大工商業城市,城區內可是寸土寸金,要在城區內建設鐵路線,需要佔用不少的地皮,哪怕其中相當多一部分都是屬於國有資產,但是國有資產那也是錢了。

比如說擁有沿江大量土地的上海碼頭公司,人家雖然是屬於國企部企業,但是你要他們手頭上的地皮,那也得付出真金白銀購買才行。

不過上海財大氣粗,真要下狠心來修這條鐵路,收購建設用地的資金自然是能夠拿出來的。

然而這麼龐大的投資,沒有京畿點頭首肯,他徐晨兵就算是上海特設縣的縣令也幹不成。

徐晨兵自己有着自己的小心思,而李軒呢,卻是已經把徐晨兵和他的城區鐵路拋之腦後了,工商業經濟發展雖然重要,但是此時此刻,這一切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裝逼!

不對,應該是說弘揚大唐國威!

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 大唐法律特扯淡第八百七十二章 紙糊一樣的空心方陣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韃靼人異動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畢志安赴前線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線膛時代的到來第九十四章 李軒你這個渣男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大唐使團來了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三年白頭第兩百四十六章 柳八苟出山第七百七十二章 郎有情妾有意第九百一十二章 尋訪長生不老藥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扁平化發展第一章 豬腳他爹是皇帝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陸軍的‘海上戰車’第二千一百六十九章 領土太多也是個麻煩事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誰說太子就一定能笑到最後第三百四十五章 驚喜?這是驚嚇好吧!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陳立夫述職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打工哪有當老闆好第七百四十六章 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輪船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和升官比起來,死算個屁第五百三十一章 靖江王智鬥桂林官員第二十五章 糧食緊缺第三百六十六章 僞唐賊首名錄第兩百一十八章 絕望中的刺刀衝鋒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一度尷尬的近衛軍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西班牙送女和親第一千九百零九章 暫住民喬治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滿地黃金的上海(第五章)第兩百五十九章 把朕的意大利炮拉過來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勳爵和封地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震驚世人的廣告第一百五十三章 核彈一波流(月票加更)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陸軍和海軍誰更摳門?第八百一十章 爲虎作倀第兩百一十八章 絕望中的刺刀衝鋒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殖民地交易第六百九十八章 這就殺進去了?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沒有誰是無辜的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登陸馬六甲第二千一百零七章 西屬美洲轉讓協議第一百一十四章 珠兒的無奈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濟州馬場第二千九十二章 煤油能消毒第七章 這是要私定終身!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西印級穹甲巡洋艦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九百零六章 陛下果然是仁君啊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你們海軍就是這麼不要臉的?第一百六十二章 誰埋伏誰第二百二十二章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第九百零一章 翰統鷹犬在行動!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三萬噸鉅艦第三十一章 傾國之戰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我們海軍也是要臉的第九百七十七章 費勤祥的艱難選擇第九百七十六章 荊州總攻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嘉峪關前線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先生教我第八百一十八章 遊秦淮河竟敢不帶上朕第一百六十七章 日漸變化第三百七十二章 銅鼓衛城血戰第六百七十八章 李春景期待的驚喜第兩百一十一章 我們去府城請救兵第五百五十四章 強大無比的讀書人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糧食,有多少要多少第四十二章 太后英明第一百一十九章 陛下有旨(求訂閱)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求殺敵,但求嚇人第六百三十一章 一炮不夠就兩炮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葡萄牙人投降了第四百七十一章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第五百八十七章 海軍改革第五十四章 大唐天兵勇猛無敵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督導組抵達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這玩意不會散架吧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就算死也要死在大明的土地上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穩賺不賠的買賣第九百七十七章 費勤祥的艱難選擇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技術驗證艦第八百八十二章 正德皇帝笑了(必看)第兩百九十二章 內閣的改革第一百零一章 忽悠坑人第六百六十五章 報紙:大唐朝報第四百六十五章 懷遠縣叛亂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登陸奴兒干城第八百四十六章 俺答汗的決定第四百六十九章 懷遠岑家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陸軍對鐵路的暢想第八百三十六章 新稅收第九百五十七章 我陳家乃書香門第遲到的封推感言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登陸扶桑!!!第二千一十章 一點也不帝國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十萬人大轉移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大唐婚姻自由第一百四十章 大人英明第一百四十五章 未竟的征伐(求月票)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煤氣機掀開的內燃機時代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讓扶桑男人玩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