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工業時代的芬芳

bookmark

這些年廣州乃至整個廣東這邊的交通建設,也是陳立夫主政廣東這些年裡的主要施政措施。

因爲當年的陳立夫定下的民生經濟發展策略就是三大方針,第一個就是依託靠近南洋的地理優勢,發展海外貿易。

第二就是依託粵贛鐵路、湖廣鐵路還有珠江等幹線交通以及沿海運輸等,把珠三角的工業生產、銷售網絡覆蓋到周邊省份乃至全國。

第三則是大力發展省內的交通網絡,充分調動全省的資源和人口更好的發展工商業經濟。

這幾個方針影響之下,直接促使了廣東地方大力發展交通,陸續推動了粵贛鐵路和湖廣鐵路的開工,並順利完工,同時疏通了西江。

省內,則是在全省範圍內建設鐵路網、公路網,尤其是其公路網,是覆蓋到鄉鎮的,至於在珠三角地區就更不用說了,密密麻麻的都是鐵路,城區內則是密集的公共馬車

如此才能夠依託發達的內部交通網路,進而把整個珠三角的資源整合起來,發展非常特殊的扁平化產業佈局,由此更好的促進經濟發展。

李軒抵達廣州後圍繞着珠三角轉了一圈,都是被密密麻麻的軌道網路轉暈頭,他甚至都還看到了不少的水泥橋墩鋼結構的立交橋。

這可是十六世紀,你搞立交橋,雖然只是人行橋,但是這依舊讓李軒很無語……

然後得出一個結論:這些年廣州乃至整個珠三角肯定把全部地方財政收入都花在交通上了。

事實上還的確如此,不僅僅花光了,當地的地方財政還欠了一屁股的債務……

在陳立夫的陪同下,李軒把珠三角差不多都跑了一圈,沒辦法,這要去視察的地方東一個西一個的,等看完基本也就跑遍珠三角了。

廣州,不對,更準確的說應該是珠三角,雖然各行各業也都有,不過普遍以輕工業爲主,重工業的話雖然有,但是並不算太多。

當然了,這個不多是和長三角、當塗等地方進行對比,如果是和國內的其他地方對比,那自然是遠遠超過的。

李軒這一路上,看了不少的工廠,有普通的紡織工業,也有鋼鐵廠、機械廠等,順道還去了華南大學去看了看。

這個華南大學乃是帝國禮部早年成立綜合性大學了,同時也是國內少數重點大學之一。

帝國的高等院校其實並不算少了,不過絕大部分都是三年制的學院、師範等大專院校。

這些大專院校在全國範圍內一共有三十多所,基本確保了每一個本土省道都有一所,而人口、經濟發達地區則是有兩所甚至三所,比如江南道,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官辦學校,不過還有少數幾家是民辦學校。

而四年制的綜合大學就要少很多了,目前只有十二所,清一色的官辦學校,也全都是名校,而九所大學的所在地,基本都是在經濟文化政治重鎮。

廣州作爲帝國的第二大工業城市,自然也是有着這樣的綜合性大學的,而且華南大學的綜合實力相當強悍,屬於第一梯隊的大學。

國內的十二所四年制綜合性大學裡,也是有強有弱的,最強的自然就是國子監大學和金陵大學,這兩所大學一文一理,佔據了大學的龍頭地位。

稍弱一些的則是背靠江南道的江南大學和廣東省的華南大學這兩所大學了。

不過這四所大學其實實際差距並沒有太大,哪怕是國子監大學和金陵大學老早就是高等學府,但是奈何江南和廣東有錢,人家直接砸錢辦學,硬件設施超一流,師資砸錢到處挖角,不斷的縮小和國子監大學以及金陵大學的差距。

在如今的帝國衆多學子心中,這四所大學,已經是和其他的綜合性大學區分了開來,成爲了帝國的四大名校。

這四大名校之下,纔是承天理工大學、武昌湖廣大學、天津華北大學、開封中原大學、上海大學、廣州珠江大學、金陵理工、金陵高等師範!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一共十二所綜合性大學,金陵城獨佔五家!

上海佔據了兩家,廣州兩家,然後則是其他三個重要城市,如天津、武昌、開封各一家,至於其他城市,不好意思,暫時就沒有了。

李軒在上海的時候,也是視察了江南大學,到了廣州,自然也是不會忘記去看一看華南大學,畢竟是帝國四大名校。

而視察過華南大學後,李軒在廣州這邊的行程也是進入了尾聲。

緊接着他的專列就是奔赴香港。

香港,這個地方比較特殊,和後世的香港乃是重要商貿港不一樣,現在的香港,乃是帝國最爲重要的造艦基地以及海軍基地。

香港不僅僅是第二艦隊司令部所在地,

更是香港鼎盛造船廠的總部和基地所在。

在這裡,帝國建造了第一艘千噸戰列艦,第一艘蒸汽鋼鐵戰艦,第一艘四千噸鉅艦,嗯,還包括太平洋航運公司等一票航運公司的大噸位豪華客輪也是在這裡建造的。

不客氣的說,因爲香港鼎盛造船廠的存在,這裡成爲了帝國最爲重要的造船基地也不爲過,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這麼個小地方,卻是承擔起了帝國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大噸位船隻的建造工作,至於三千噸以上的船隻,目前更是隻有這裡才能夠建造。

因爲目前爲止,全國範圍內,其他造船廠都還沒有三千噸以上的大型造船船塢,江南造船廠投入建設的五千噸乃至八千噸的造船船塢,如今都還在施工呢,其中的一號五千噸船塢,最早也要今年六月份完工投入使用,等到明年,八千噸的船塢纔會投入使用。

而香港鼎盛造船廠呢,已經是有了足足四座五千噸以上的船塢,能夠建造最大噸位達到五千噸的鉅艦。

另外還有一座七千噸的船塢已經是完工,可惜的是雖然有了船塢,但是卻是沒有響應的七千噸鉅艦的訂單。

他們的萬噸船塢也已經是在施工當中,預計三年內就能夠完工。

三年後,香港鼎盛造船廠將會具備建造萬噸鉅艦的施工能力。

之前海軍搞的貴陽級戰列艦不多不少,剛好是兩千八百噸,而不是超過三千噸,也是因爲目前除了香港造船廠外,國內的其他造船廠的最大船塢也就三千噸。

爲了加快造艦速度,再加上馬六甲級戰列艦在技術上沒有什麼革命性的突破,建造馬六甲戰列艦就是一個應急措施,以維持艦隊規模爲主。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海軍準備過幾年玩一票大的,直接造七千噸鉅艦!

現在嘛,是能省就省。

所以綜合考慮下,纔會有兩千八百噸的馬六甲戰列艦。

李軒來到香港後,也是看到了正在施工當中的馬六甲戰列艦的四號艦,左右看了一圈就走了,這玩意實在是沒啥特殊的,讓李軒提不起興趣。

基本上就是江南級戰列艦的放大版本,噸位更大了,火炮更多了,航速嘛稍有提升!

但是也就這樣了。

而且在如今民用商船都是奔着兩千多噸,各航運公司的旗艦都是四五千噸的時代裡,這兩千八百噸的馬六甲戰列艦說實話,看起來有些小家子氣。

倒是隔壁船塢已經是完工,準備交付的太平洋號客輪讓李軒大感興趣。

這艘豪華客輪李軒可是影響深刻着呢,因爲這船就是李軒自己下令讓皇室產業科建造的,當時李軒的想法是讓航運公司來承擔一部分海上運輸的職能。

和平時期這些豪華客輪自然是商業運營,而到了戰爭時期,這些大噸位的客輪略微改裝一二,立即就能夠變身成爲運兵船。

這麼一艘太平洋號客輪,戰爭時期估計能搭載一個混成營進行登陸作戰。

這個混成營將會包括一整個步兵營、至少一個炮兵隊、一個輜重隊等輔助兵力,人數約爲一千五百人,五斤或九斤火炮六門以及相應的馬匹、馬車、彈藥等等。

如果只是單純運輸人員的話,這艘龐大的太平洋客輪,能夠運輸至少三千名士兵!

之前大唐海軍登陸馬六甲以及後續的印度洋攻略裡,登陸錫蘭島和南非等一系列戰役裡,幾乎每一次都是動用了上百艘的各類運輸艦。

別說運輸艦了,就算是那些軍艦上也是塞滿了人或者補給。

那些船隻都是幾百噸的小船,運輸量非常小,爲了保證作戰,也只能是動不動就是組織上百艘船隻進行運輸了。

如果都是太平洋號客輪這樣的大噸位運輸船隻,運輸一整個步兵師登陸作戰,二十艘足以!

說實話,當看到太平洋號客輪的時候,李軒纔是真正有了一種置身於工業時代的感覺!

修長而龐大的船體,而且黑白相配的油漆再配上同樣是白色的巨大風帆,讓這艘太平洋號客輪看起來賞心悅目。

而桅杆之間的三座高鬆而巨大的煙囪,也是表明了這艘客輪的動力身份,這是一艘機帆動力的船隻。

巨大的風帆可以讓該艦在路途中節省煤炭,以獲得更遠的航程以及經濟性。

同時該艦一千五百匹馬力的動力機組,也是讓該艦獲得了在純蒸汽動力下十二節的航速,如果採取機帆並用,最高航速能夠達到十七節。

當然了,大部分情況下,主動力將會是風帆,同時蒸汽機將會小功率運行,給予輔助動力,讓船隻的平均航速保持在十二節以上。

至於讓蒸汽機全速運轉,實際航行極少會使用用,因爲真這麼用了,耗煤量太大,船隻的純蒸汽機航程將會大大縮短。

僅僅是站在碼頭上,看着這艘修長優美的客輪,就是能夠感受到工業革命時代的芬芳氣息!

第二千一十九章 矛盾的目標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們的鏡子爆炸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絕望的黎平府第三百九十二章 被淹沒的第一步兵營第二千零八章 正統之爭大過天第一百七十八章 規模浩大的戰役!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沒有異域風情的檀香島第八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衝鋒第二千一百零五章 大唐借錢從不怕你不還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奏對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重合分封制第二千四十九章 步球的廣告效應第兩百七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六百五十八章 不要臉的僞唐官員(求月票)第三百六十四章 破城而入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兵在衝鋒第七百五十一章 能騙就騙能搶就搶(求月票)第一百五十三章 核彈一波流(月票加更)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朝局動盪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明軍第七百三十九章 蒸汽機第四百五十四章 翰林院調查統計科第兩百三十二章 戰場的巨大驚變第一百九十四章 數不勝數的傾國之戰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金庫藏賄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大唐使團來了第二千一百九十七章 全國公路網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這不是機器,而是藝術品第三百二十二章 全軍進攻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第二千四十九章 步球的廣告效應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插在扶桑腹部的一把尖刀第七百八十二章 遲早得被李春景害死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唐第一艘戰列艦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暢銷全球的大唐板甲第七十三章 大唐前驅第九百七十九章 堅持移民一百年不動搖!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學而優則仕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御覽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扶桑問題的最終解決九百六十五章 第二軍困局第二千一百零七章 西屬美洲轉讓協議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家族是一種牽絆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大唐人的全球貿易第六百八十二章 督標的衝鋒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工業時代的芬芳第二千一百九十二章 持續敗家的陸海軍第九百五十七章 我陳家乃書香門第第六百一十六章 圍困唐賊第四十二章 太后英明第二千零一章 普通人到了古代也能當科學家第二千一百二十三章 慘烈的價格廝殺戰第二千四十九章 有錢了才能玩步球第四百二十九章 兄弟們,乾了這碗酒(求月票)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消息滿天飛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千炮齊轟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甘心的俞大猷第八百零一章 膽大包天的海盜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董立羣赴紅海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陛下駕到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這雨,太大了!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暫住民的榜樣第一千零三章 慧塵公主要出嫁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學而優則仕第九百八十八章 張嶽亡命狂奔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大唐海軍從不追求數量優勢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半個大唐人喬恩第七百六十三章 反明鬥士秦志福第五百九十九章 全艦隊備戰第三百七十五章 賊軍已敗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帝國未來十年的戰略計劃第三百八十五章 給老子開炮!第七百二十四章 大唐利益階層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難以想象的驚歎第九十二章 黃竹山大會戰第九百八十六章 幸福而煩惱的炮兵第八百六十三章 僞明衆生像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我們海軍也是要臉的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宋丸子去上海 (第三更)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兩百萬大軍第兩百六十五章 生死大戰將至第八百二十八章 剿賊安民檄——北伐!第六十七章 非戰之罪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禮儀之爭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才子逛青樓被抓姦啦!第三百九十章 邱宇的恨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帝國的明珠:南非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後裝線膛炮突破第七十九章 曾子云的驕傲與不屑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都靠兩條腿第八百二十九章 實力強大的第三軍第一千二百章 時不待我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人在大唐有兩件事不能避免第三百六十三章 絕望的黎平府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玩具:蒸汽坦克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陳立夫又要升官?第九十二章 黃竹山大會戰第七百二十一章 邵陽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