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激進或保守

bookmark

陳立夫的農業稅改革方案正式提交之後,聖天子又態度模糊,來了一個留中不發,這就很自然引起了爭論。

因爲大家都是能夠看的出來聖天子留中不發的用意。

他既不反對也不同意,或者說,聖天子需要看看情況再說,如果可行的話就施行,如果不可行的話就當沒看見。

接下來也就意味着到了角力的時候。

不過這一次,軍方的將領們卻是不約而同的沉默了!

爲啥?

因爲陳立夫搞的這一次農業稅詳細改革方案裡,把貴族封地剔除了出去。

或者說不是剔除了出去,而是採取了一個靈活方案,那就是隻針對帝國本土,但是不針對海外領地。

而貴族們的封地都是在海外領地,哪怕是東北省等偏僻的本土地區都是沒有貴族封地的。

陳立夫的這一手,瞬間就是把軍方給分化了。

軍方在這些內政事務的態度一直都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隻要不損害軍方的利益,那麼他們就不會去管其他事務。

這插手的多了,很容易惹上一身麻煩,搞不好就會被聖天子盯上,進而倒黴。

畢竟軍政分離是帝國長期施行的國策。

沒有了軍方的反對,那麼剩下的反對勢力也就不成氣候了。

如今本土內還擁有大量土地的,基本都是前明遺留下來的傳統士紳地主階層,而且還是食古不化的老頑固,死活都要抱着一大堆的土地不放手的那些人。

很不巧,陳立夫就是這階層出身的人!

說白了,這一次陳立夫揮起的刀子,砍向的不是其他人,而是他自己。

至於帝國內的其他權貴們,大多都是和傳統士紳地主沒啥關係的。

即便是有少數人反對,但是隻要軍方不反對,新生代的利益階層也不反對,那麼就沒人能夠阻擋陳立夫搞這個農業稅改革。

不用幾天,風向就是很明瞭了,反對的聲音都是被陳立夫一一化解,雖然說其他的值班大臣對陳立夫都是沒有什麼好感,但是陳立夫自己就是值班大臣呢,其政治部影響力是巨大的。

李軒也是樂於見成,能夠進一步粉碎本土地區的土地兼併,對於帝國而言自然是好事。

三天後,李軒正式在小朝會上把這份農業稅改革方案拿出來討論,最後雖然有不少的反對聲音,但是最後李軒還是批准了這一改革方案。

但是衆人都是清楚,農業稅的改革只是一個開始而已,甚至只是一個前奏而已。

最關鍵的最低工資以及限定工作時長才是衆人關注的重點。

而對於這兩項事務,軍方再一次的早早掛出了避戰牌。

反正這些和他們軍方沒啥關係,他們才懶得管這些事呢,更何況他們還和陳立夫達成了私底下的協議。

陳立夫將會支持陸軍展開新一輪的西征。

自從拿下海東省後,陸軍那邊一直就是準備着西征,奈何距離實在過遠,耗費太大,而內閣方面又不肯增加戰費,導致陸軍方面一直都是湊不出來足夠的戰爭費用,用以開始第三輪西征。

這一次陳立夫支持陸軍西征,同時也是支持海軍很在乎的海外擴張政策。

用這種支持,他換來了軍方的置身事外。

但是其他人可就沒這麼好糊弄了。

這兩種改革,影響可是深大的,會極大的影響到新權貴們的利益,因爲這勢必會增加製造業的成本,從而導致商品價格增加。

至於說增加了成本還會讓商品保持原價,人家企業主又不是做慈善的,一個個都是吃肉不吐骨頭的貪婪傢伙。

他們纔不會主動讓利呢。

增加的成本,最後肯定是會反映到市場上來。

這樣就可能導致部分行業的動盪。

長遠看肯定是有利的,但是短期內可能造成一定的動盪。

這也是李軒覺得陳立夫是個激進改革派的緣故。

沒有人比李軒更加清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了,提高福利待遇是必須的,但是李軒之所以一直沒有搞這些,就是知道工業發展的時間還不算太長,現在貿然去搞這些,很容易搞出大麻煩來。

搞是肯定要搞的,問題在於什麼時候搞!

實際上,這不僅僅是李軒自己的想法,也是謝一衛、賈文柏等人的想法。

他們的分歧在於,什麼時候搞,搞到什麼程度。

而陳立夫的意見是現在就搞,至於什麼程度嘛。

陳立夫認爲應該十小時工作制,按月給四天帶薪假期,額外加班要給雙倍加班費。

而最低工資標準,則是參照當地的平均收入去制定,並且把女工和童工也是納入其中。

因爲現在很多企業爲了節省人工成本,他們都不願意去僱傭一個成年青壯,反而去僱傭女工甚至童工,因爲女童和童工的薪資非常低。

但是這樣其實會帶來一個同樣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如果限定了最低標準,那麼企業更加會傾向於僱傭青壯,不再僱傭女工以及童工。

那麼問題來了,人家女工和童工也是要過生活的,以前工資低好歹還能活下去,現在連工作機會都沒有了,那吃什麼?

很多普通家庭,單單依靠一個成年男性青壯的薪資,其實是無法養活一家老小的,如果妻子以及半大的孩子不出去工作,那麼一家人就得餓肚子。

這些事李軒很清楚,他也知道問題在那裡,無非就是收入太低,食物花銷太大而已。

然而,這年頭的糧食產量低,成本高,這糧食價格自然也就低不到那裡去,降價的話工人能活了,但是農民又得餓死!

最後怎麼辦?

解決方法就只有一個,那就是提高民衆的普遍收入,而且提高的幅度要很大。

根據目前帝國本土的物價,尤其是食物的物價水準,一個標準的五口之家,家庭月收入必須達到十元以上才能夠維持最基本的生活。

然而目前大唐的一個普通青壯勞動力,比如說松江府地區的普通工人,其月薪普遍只有三到四元元左右。

如果一個五口之家只有一個男性勞動力工作的話,他是養不活一整個家的,想要養活其收入必須翻倍甚至更多,必須達到十元以上。

哪怕是夫妻一起工作,平均收入也要達到五元以上,而這依舊將會比現有的薪資水準上漲百分之二十以上。

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逼急了的韃靼人第八百九十二章 炮轟開封第九百八十九章 張嶽逃亡記第五百六十三章 真男人用刀不用槍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唐王師的巷戰利器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二十年如一日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錢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二千七十五章 說媒第八百零二章 陳立夫的寒竹圖第四百六十章 第五步兵團慘敗第一千零四章 民亂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想象的大唐第七十四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兩百一十七章 壯烈而體面的死法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仁孝治國的大唐帝國第五百五十七章 靖州,絕不容有失!第一百六十四章 鮮血中的白蓮花第七百一十八章 南昌危矣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他們瘋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陳將軍勇猛無敵第五百零九章 湖廣明軍殺過來了!第九百零三章 紹武帝的悔恨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去扶桑剿匪第二千一百七十七章 不甘落後的西班牙人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同陸軍上將方希同第二千一百九十五章 太子薨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這些南唐蠻子想要幹嘛第二千二百章 全新的時代第二千八十章 提前完婚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海軍前沿戰略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揚帆美洲第兩百六十一章 當務之急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放飛自我的年輕教授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僞唐第五百零六章 堅守到最後一刻的武宣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十年千萬噸第八百五十六章 發工資過年啦第七百五十四章 海軍的野心:戰列艦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君臣典範:李軒和陳立夫第五十六章 願爲陛下效死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這河套我們不要了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橫掃半島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繁華背後的危機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扯着蛋的海軍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切都完了(第四更求訂閱)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白水保鏢公司第五百零五章 橫掃廣西第五百七十七章 超級無敵大將軍炮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吐魯番設省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糧食,有多少要多少第三十三章 柳八苟獻策第三百四十一章 以戰養戰第四百三十章 殺,衝上去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鋼鐵大橋第八百二十九章 實力強大的第三軍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繁華背後的危機第九百七十三章 絕望的杜丹清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既然你這麼優秀那麼你來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南洋上的棱堡第五十七章 擒拿李逆第六十二章 說走就走的劫掠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六萬大軍兵發河套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後裝線膛炮突破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內河拖船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詭異的個稅改革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第二次遠征印度第九百四十六章 海軍表示,錢算個屁!第七百五十六章 難道要當亡國之君?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司法改革章程第二十四章 生活就像那啥第九百四十八章 第一槍騎兵團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雷霆出兵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五百八十二章 排隊槍斃第一戰第二千一百一十三章 一己之力供應全球戰爭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艦隊纔是主力第九百七十二章 大唐王師入荊州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真實的大唐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二)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學而優則仕第八百四十一章 揚州城內的亂象第二千一百八十二章 韃靼人在非洲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土著勞工處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那是朕的牧場,朕的牛羊第八百九十六章 超級大鐵路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韃靼人又跑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謝老頭的擔憂第兩百八十三章 把他綁起來,燒死他第六十六章 大唐興廢,在此一戰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田平一生的痛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裝甲巡洋艦第三百六十九章 平興泉俘僞帝(求月票)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齊廣號通訊艦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後裝線膛炮突破第六百章 唯死戰爾!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艦隊纔是主力第二十八章 危機依舊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 下了狠心的韃靼人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光明正大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