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沒人種地吃什麼?

bookmark

帝國很多地方的收入水準以及生活支出不太一樣,很難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目前以大唐帝國內松江府地區爲例子。

基本上人均年收入低於十元,那麼就屬於赤貧狀態,基本無法維持生活,會餓死人的那種。

如果人均年收入達到二十元,這就是屬於比較普通的生活,能過日子,但是生活的質量也好不到那裡去

如果是人均收入達到了六十元,那麼就不一樣了,那麼就能勉強過上比較體面的日子。

如果是人均收入達到一百元以上,那麼小日子就能過的很瀟灑了。

以松江府地區,普遍來說,一個沒有特殊技能的普通工人,那麼每年收入只有五十元左右,如果他只是個單身漢那麼他的小日子過的還行。

但是他如果是有家人,並且只能依賴他的收入的話,那麼家庭生活就會比較悲催了,如果家人還比較多的話,那麼基本沒辦法養活一家人,真真意義上的無法養活,會餓死人的那種。

因此低收入家庭一般還需要其他家庭成員外出工作或者做其他的手工做幫補家用。

比如說女主人也進入紡織工廠當女工或者是在商店裡工作,那麼她也能獲得每年三十到五十元之間的年薪。

夫妻相加,其夫妻的年收入大概能夠達到八十元到一百元之間,家庭人均二十元左右。

大概上,在松江府地區年收入一百唐元的五人口家庭,房租水電等住的費用就得花掉大概十七八元,食物等相關開支大約五十元左右,衣服也得花費十多元,子女的教育費用差不多也得十多元。

而這樣的年收入以及花銷的低收入家庭,佔據了大唐大城市裡人口的大部分,松江府裡至少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家庭都是這樣的家庭。

這樣的家庭必須要有兩個家庭成員工作賺錢,少了一個就等於塌了一半的天。

在松江府這樣的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要想過上比較體面的生活,標準的五人口家庭,其家庭年收入至少要達到三百唐元以上,也就是人均六十元以上。

只要達到這樣的家庭年收入,才能住在郊外小區裡的獨棟小樓或者是城內比較好的公寓,男主人穿着體面的細呢絨職業裝或者絲綢漢服正裝乘坐軌道公共馬車往來上班,偶爾還能奢侈一吧叫輛出租馬車。

子女可以得到小學以及中學教育,日常花銷維持在比較體面的水準,偶爾可以去餐廳吃一頓大餐,假期裡可以攜帶家人到郊外旅行。

這才比較符合人們對體面生活的定義,而這個羣體,也纔是大唐社會裡的中產階級。

按照松江府這邊的標準來看,如果想要達到李軒提出的人羣收入橢圓形結構,就需要讓大部分標準五人口家庭達到年收入三百元以上。

不得不說,這是非常困難的事。

但是就算是困難,但是大唐聖天子李軒既然都提出來了,一羣的內閣大臣們自然也就只能苦思冥想看看怎麼達到。

李軒拋出這個概念後,也沒有指望着第一時間達到這個標準,他只是提出了這麼一個目標而已,也沒說短時間讓太多人都變成中產家庭。

他只是提出了一個小目標,未來的五年內,讓中等收入家庭的比例佔據所有家庭的百分之二十以上。

李軒提出了橢圓形結構,提出了小目標後,就是不搭理這些大臣們了,而是自顧自的走了。

聖天子一走,會議室裡的瞬間就是熱鬧了起來,之前聖天子在的時候,衆人都沒有說什麼,但是現在,一個個卻都是紛紛開口了。

“這太難了,五人口家庭收入達到三百元,哪怕是夫妻兩人同時工作,這也意味着他們每個人的收入都要達到一百五十元,算下來就是十二三元的月薪了,這個薪水哪怕是放在很多企業那邊,那都是低級技術人員或中等管理人員的收入了!”

“這樣收入的人,哪怕是在收入比較高的鋼鐵行業裡,一家千人規模的鋼鐵廠裡,絕對不會超過一百人!”

“如果是其他行業裡,這個數字還會更低!”

“在低收入羣體比較多的行業裡,比如說餐飲業和服務行業裡,別說十多塊的薪水了,能夠有最低工資就不錯了,很多不法商家甚至都不給最低薪水!”

“百分之二十的目標,這個不好搞啊!”

衆人說這些的話時候,陳立夫開口道:“諸位,城市人口本來就不多,就算是再努力提升,我們也絕對不可能完成這個目標,目前我們帝國百分之八十的人口都是屬於農業人口,而他們之中除了極少數人外,絕大部分都是屬於陣陣的低收入羣體,如果要想提高中等收入羣體的比例,適當的提高農業人口的收入纔是唯一的道路!”

然而旁人說:“是否可以擴大城鎮化的規模?引導更多的農村人口進城務工,目前我們的工商業還在持續發展,可以維持更多的工商業人口的!”

陳立夫卻是瞄了對方一眼,然後道:“都去打工賺錢了,誰去種地,沒人種地吃什麼?”

這話一出,衆人齊齊閉嘴!

陳立夫雖然進入御書房也有好些年了,雖然依舊無法穩坐御書房頭把交椅,但是陳立夫是什麼人,他從政到現在創下的諸多名聲豈是浪的虛名。

如今在內閣裡已經是穩穩有了內閣第一人的架勢。

內閣裡的其他三個御書房值班大臣已經是被他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不過御書房裡不僅僅有內閣的人,還有其他人,秘書處的掌院學士,督察院院長,大法院院長這三人雖然同樣屬於文官系統裡,但是和內閣歷來沒啥關係。

至於軍方的就更不用說了,人家連當年的柳八苟都不服,更何況如今的陳立夫。

所以陳立夫在御書房裡遠遠做不到太過強勢,但是在內閣內部,他卻是有足夠的實力和威望的。

今天聖天子召開的會議,也是屬於御前內閣會議,參加會議的都是內閣各部尚書,可沒有其他機構或者軍人的。

所以這個時候,陳立夫說話,纔是讓其他人乖乖閉嘴。

不閉嘴也不行,陳立夫的問題不太好回答啊。

陳立夫這問題,其實應對的辦法措施多的很,但是不能亂說,亂說的話很容易就會讓仕途蒙上陰影。

——

新書《大當家不好了》今天上架了,還請兄弟們移步捧個場,賞個訂閱!

第四百九十六章 上門推銷戰艦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倒黴的南林堡第一千二百章 時不待我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錢!我們耿家有的是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侍女並不是那麼的好當的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天子號召:工業化 (第四章)第二千一百五十二章 自主遣返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畸形的地方經濟(三章連更)第十六章 美好時代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讓人絕望的實力差距第兩百七十二章 明軍火炮發威第七百二十四章 大唐利益階層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繼承歐洲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攻佔科倫坡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想當陳立夫第二不容易第二千一百七十七章 不甘落後的西班牙人第三百一十五章 佔領正泰縣城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購買殖民地第二千五十五章 參軍等於上學第九百三十章 俺答汗要稱臣納貢?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身穿板甲的大唐運動員第七百四十六章 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輪船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唐的繼承人第五十七章 擒拿李逆第八百一十四章 挺直了腰桿的內閣第十七章 朝議第七百三十六章 陛下,大捷啊!第六百三十八章 以固國本第一百七十四章 僞唐賊軍殺過來了!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白水保鏢公司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求殺敵,但求嚇人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今年剛滿十八第九百六十九章 杜丹清的防守反擊第八百二十二章 格德斯的豪邁之心第九百三十八章 鐵罐頭們的戰鬥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土著國家不算他國第兩百五十五章 半渡而擊第六百八十二章 督標的衝鋒第一百九十九章 凌亂的楊秀才第八百七十三章 被方陣淹沒的騎兵!第八百零六章 聖駕抵達金陵城第二千八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內燃機初現第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黎平府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婆羅洲知州溫東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鐵路施工隊第五百九十五章 擴旅爲師第三百九十三章 聲勢浩大的撤退第三百五十章 誓師伐明第九百三十九章 軍中轎子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從三品知府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臭名昭著的第四艦隊第六百五十三章 難兄難弟第七百三十二章 狂奔追擊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更符合國情的皇權集中制第二千一百四十二章 讓人無語的大唐子民第二百二十八掌 蘇大人被俘?第五百七十八章 全軍總攻第三百六十八章 明廷震動第三百五十九章 龐大的軍費壓力第七百一十三章 肇慶新風貌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唐第一艘遠洋戰艦第八十六章 能吃能用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扶桑設省第四百零八章 乘龍而出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張嘴就是五千第七百六十六章 秦志福接旨第一百一十三章 斯德爾摩綜合徵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大唐的自由貿易政策第八百零五章 陳立夫面聖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第兩百五十九章 把朕的意大利炮拉過來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大唐的軍火販子們第一百八十二章 這場大戰將會是一場豪賭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放飛自我的韃靼人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沒人就去抓啊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扶桑設省第八百八十七章 官場得意陳立夫第一百五十四章 高科技武器第九百五十九章 翰統的絕密報告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蘇伊士小規模武裝衝突第三百四十一章 以戰養戰第九百九十章 罰款當面繳清,概不賒欠第二千一百五十四章 東歐移民第九百四十九章 李軒:真是一羣傻貨第九百五十八章 陳家到底有多少錢第十章 夜深了,歇息吧第三十五章 這是打仗呢,能不能嚴肅一點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騎兵的浪漫:寧死不用手槍第五百九十六章 悲催的王越第五十四章 大唐天兵勇猛無敵第九章 洞房花燭夜裡的鮮血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扁平化發展第七百八十章 韃靼異動第三百一十章 全軍衝鋒第八百七十章 想要放風箏的韃靼騎兵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都像你這樣,我大唐早完了第二千六十八章 三次偶遇天註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