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大唐帝國的真正危機

bookmark

說的誇張一點,大唐海軍甚至都不需要海軍的專業戰艦去爭奪什麼制海權,隨便開幾艘蒸汽鋼鐵輪船,就能把全世界的其他土著國家的木質風帆船隻一一撞沉!

所以大唐海軍十幾年前開始,他們的最大威脅,或者是說那些土著們僅有可能對他們造成威脅的,也就只剩下炮臺了,而且還必須是地形條件非常好的少數炮臺,比如說某一段內河的河防炮臺,直接把炮臺修在可以躲避下游戰艦炮擊的掩體後方之類的,然後就近對河面進行近距離炮擊。

除了炮臺外,海軍還有一重大任務就是運輸支援陸戰隊以及陸軍的地面作戰了。

基於這樣的現實狀況,大唐海軍纔有了這種前沿戰略。

前沿存在,前沿部署,前沿作戰。

整體上和後世的某大國的以海制陸戰略非常的類似。

大唐海軍的一大票淺水炮艦、護衛艦,某種程度上就是某大國海軍上世紀九十年代到二十一初期的瀕海戰鬥艦以及早期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

因爲它們的任務性質幾乎是一樣的,那都是對陸地目標發起攻擊!

只不過後世的某大國海軍沒嘚瑟幾年就發現,唉呀媽呀,自己雖然全球第一了,但依舊沒牛逼到玩以海制陸的時候,於是乎這個戰略就被噴成了美海軍有史以來最大的戰略失誤,緊接着又是回到了傳統以爭取制海權爲核心的戰略上來。

然而大唐不一樣!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裡,大唐海軍幾乎不可能出現挑戰者,如果有,大唐帝國也會第一時間把他們在萌芽狀態下掐滅。

所以大唐海軍的前沿戰略可以玩的很順溜,並且效果相當好。

不過即便是玩前沿戰略了,其實大唐海軍也沒放棄發展遠洋主力海軍。、

因爲前沿戰略的前提,那就是控制全球海洋,再者,雖然誰都沒說,但是不少人都是防着!

防什麼?

海外領地的叛亂!

不少目光比較長遠的人都能夠看出來如今大唐帝國的問題。

不在於外敵,而是在於內部。

這個內部,也不是說什麼本土民衆之類的不滿之類的,如今帝國本土上下的人們活着好着呢,這從帝國本土的人們開始固執而變態的追求什麼體面就可以看的出來。

吃不飽飯的人,是不會在乎體面不體面的。

帝國的真正問題,在於海外領地!

很多明眼人都能夠看的出來,如果帝國依舊無法改變現狀的話,那麼未來諸多海外領地,甚至部分海外本土的分裂是必然的。

問題只在於多久以後!

聖天子駕崩之前,這種事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

但是等聖天子駕崩了呢?

就太子的威望和能力,能夠維持大唐的全球帝國?

別開玩笑了,帝國的諸多高層們都沒一個看好的。

不少人其實都很擔心大唐帝國會出現二世而亡的局面,這也不是說大唐帝國會完蛋,而是說海外領地會自立爲王。

說起這些,帝國太子乃至很多帝國重臣們就是相當的後悔當年爲啥要支持把諸多皇子們都分封到海外去的!

早些年的時候,不管是太子還是帝國的重臣們,在聖天子決定把諸多皇子分封到海外去當王爺的時候,一個個可都是高興得很,認爲這是解決儲位之爭的一大善政,把諸多藩王一股腦全部扔到到海外那些不毛之地,不單單可以解決國本不穩的問題,而且還可以順便開發開發海外領地,弄出一大堆藩國來。

但是他們實在是沒有想到,這世界變化的太快!

這前後也沒多久,二十年時間還不到呢,這全球局勢就是變化到和當初完全不一樣了。

很多海外領地因爲人口增加,距離遙遠等問題,同時分封出去的藩王們一個個也都是不安分的主,估計大部分被分封出去的藩王們都想着同一件事,那就是經營好地盤,然後暴兵反殺本土!

前幾年北美洲的三大藩王更是試圖玩曲線救國,搞什麼鐵路沿線局部本土化,引起了帝國高層們的巨大忌憚,尤其是太子那段時間更是坐立不安,這真要被他們玩成了局部本土化,分分鐘就能出現一個人口過千萬,而且農業條件極好,資源無比豐富,還有一大片工廠的地方。

真弄出來這麼一片海外本土,帝國本土就得每一天都得擔心着北美的叛變。

這也是爲什麼帝國寧願耗費巨資,更多的精力搞南洋本土化,也不願意在美洲本土化上放開哪怕一個口子。

其他地方基本也都是類似的待遇。

然而越是禁制海外領地本土化,海外領地的民衆也就越不滿。

比如北美洲,其實已經是沒啥土著了,生活的一千多萬人都是帝國子民,要是按照早些年的條件,早就符合本土化的條件了。

但是依舊不行。

然後很多移民到北美的帝國子民就不樂意了。

爲什麼啊?

我們不是大唐人啊?

北美不是帝國領土啊?

總之搞到現在,海外領地的本土化已經是成爲了一個尷尬無比的問題。

這本土化不是,不本土化也不是!

最後帝國高層只能是慢慢拖下去,對於海外領地方面,除了本土化不答應外,其他的基本上是能答應的都答應,能扶持的都扶持了。

比如說按照道理來說,沒有本土化,連個螺絲釘都不能出口到海外領地的。

但是現在海外諸多領地裡,各種蒸汽船隻滿世界跑呢。

對此帝國也是不管,甚至是專門放開了口子默許了這種狀況的出現。

同時爲了進一步緩解本土和海外領地在本土化上的諸多矛盾。

尤其是李軒通過翰統,注意到了美洲方面的不少民衆都是相當不滿帝國的本土化政策後,就是打算做出改變了。

而這種改變,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緩解本土和海外領地方面的矛盾。

針對海外領地的諸多訴求,尤其是當地帝國子民息息相關的部分述求更是準備逐一討論。

針對不同移民的不同訴求採取不同的政策。

其中重點就是要穩住帝國的基本盤:廣大的農民,甭管是本土農民還是海外農民,他們其實才是大唐帝國的基本盤!

第二千零九章 一望無際的農田第八百六十章 出人意料的晉升第三百九十七章 光環耀眼的聖君(爆發求訂閱)第三百四十四章 可是正泰董氏?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勞工招募隊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被一鍋端的上海碼頭公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們的鏡子爆炸了……第二千九十七章 大唐訓令第四百五十二章 朕知道了第二十四章 生活就像那啥第五百五十六章 龍顏大怒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打扶桑搶黃金第四百九十章 捷報南來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智利公國府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建設浪潮第八百四十二章 奠定江北大局第二章 殿下,不可自爆啊!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會試分考點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陳立夫去上海第四百零四章 不服就殺第九百八十八章 張嶽亡命狂奔第八百七十章 想要放風箏的韃靼騎兵第二千二十二章 文明的曙光:火炮第一百一十章 不屑學之,不屑用之第六百五十八章 不要臉的僞唐官員(求月票)第七百九十五章 洪福見聞第二千一百八十七章 東非局勢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八百六十七章 江南動亂第八百七十七章 他,正德,不允許!第三百四十五章 驚喜?這是驚嚇好吧!第七百零一章 進攻南昌第二千一百九十六章 第二次工業大發展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大唐西洋公司的核心業務:殖民地第六百零三章 殘酷的跳幫戰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中亞設省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聯合國海盜軍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全國團結起來共渡難關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唐開科舉第九百七十五章 王文華被貶第四百七十五章 賊軍打炮了,快跑啊!第五百三十一章 靖江王智鬥桂林官員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大唐婚姻自由第兩百七十章 三千虎賁渡瀾江第九百一十四章 神帝李軒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軍碾壓而來第九百七十九章 堅持移民一百年不動搖!第五百零三章 張嶽問策第九百二十六章 好客的南洋百姓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汽油自行車的轟動第七百六十三章 反明鬥士秦志福第六百二十一章 明軍,大大滴狡猾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葡萄牙求和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跨行造船的馮氏公司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不擅長外交的大唐:能打就 不逼逼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規模浩大的洪澤湖工程第二千五十六章 陸軍有的我們也要有第一百五十四章 高科技武器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搞那麼複雜幹嘛直接平推過去就完事了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太子之位穩如山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包工頭應易康第二千一百五十九章 大唐人最憎恨的機構:稅部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大唐的自由貿易政策第三十一章 傾國之戰第五百零一章 煩惱多多的正德第三百四十六章 下一步去哪裡?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第二次遠征印度第兩百八十一章 百里之地十萬之民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讓人絕望的差距第七百九十章 恭迎王師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最有見識的扶桑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僞唐賊軍殺過來了!第一百一十章 不屑學之,不屑用之第兩百七十四章 血戰——死寂河灘第一千零五章 駙馬是個老實人第七百九十三章 皇宮必須高端大氣上檔次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哦,我明白了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異樣目光第二千一百一十章 以備大變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恐慌的歐洲第六百零八章 另闢蹺徑的擴軍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聖駕抵達上海第二千四十三章 體面的基礎:工業化第一百六十三章 風緊扯呼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唐又要遷都了第六百八十二章 督標的衝鋒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公司艦隊遇襲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爲了人類早婚第兩百三十四章 練兵十萬,造槍萬杆第二千一百零七章 西屬美洲轉讓協議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都是一羣瘋子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它就是我們的未來第一百四十三章 龍華鎮依舊在堅守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技術驗證艦第三百七十一章 宋志文仰天狂笑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上海研究院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烏力罕挨炮第二十二章 陛下,饒命啊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家族是一種牽絆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唐屬印度戈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