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數不勝數的傾國之戰

bookmark

自從李軒登基爲帝后,已經經歷了多場戰事,其中有數十人規模的中等戰役,也有數百人規模的超大戰役,其中不乏傾國之戰。

扳着手指頭數,李軒發現自己打過的‘傾國之戰’還真不少,前有雞冠山之戰,第一次馮家莊戰役,第三次反圍剿作戰裡的落虎谷戰役,年初的第四次反圍剿作戰,再有幾天前的第二次馮家莊戰役。

每一次打的都是驚心動魄,讓李軒提心吊膽的。

上述的戰役裡,大唐王朝每一次都是傾巢而出,而且兇險無比,如果其中那一次戰敗了,那麼後果是不堪設想的,大唐覆滅事小,李軒小命不保纔是大事。

這一次的出山,對於大唐王朝而言毫無疑問又是一次傾國之戰,李軒不得不慎重。

因爲害怕明軍在路上設伏,加上原來佔據的哨卡也已經被明軍收復,所以李軒是特意帶着部隊繞了一個大圈,足足繞了三天才從另外一條通道出山。

爲了保證後續的後勤物資運輸中轉安全,李軒他們自然是和上次一樣,把路過的明軍哨卡給拿了下來。

不過爲了這一次出山的時候能夠保持部隊行蹤的隱秘,爭取多幾天的時間以迷惑明軍,李軒這一次攻打哨卡的時候可是花了不小的心思,擺出了全力對待的姿態,先派出了一百多人偷偷摸摸從一側的密林裡繞道了哨卡的背後,然後部隊纔是迅速挺進。

進而把哨卡內的明軍給徹底包圍了。

爲的就是不讓哨卡里的明軍逃出去給蘇家康他們通風報信,給自己爭取更多的時間,免的剛出山呢就是被明軍主力給察覺並纏上了。

包圍了這個哨卡後,接下來的事就簡單多了,哨卡內的二十多個明軍面對包圍自己的好幾百僞唐賊軍,並且在發現逃跑無望後,很乾脆利落的選擇了投降,並且其中大部分明軍士兵在僞唐賊軍承諾讓他們以後都能吃飽飯後,又是很光棍的當場反正,加入了大唐王師,成爲了輜重隊里民夫中的一員。

拿下了進出山的哨卡,並且還保持了部隊的隱秘行蹤後,李軒也是鬆了口氣。

保持部隊的前期行蹤隱秘,這對他後續的計劃能否順利施行有着極大的好處,並且能夠有效降低風險。

他的計劃是什麼?

用官方化的語言來說就是,用一場規模龐大的戰役給明廷當局施加壓力,迫使明廷把注意力從黃竹山轉移到自身安全上,轉移到大唐王師的主力部隊上,迫使明軍抽調主力回防,從而減輕黃竹山所承擔的壓力。

用簡單直白的話來說就是:李軒打算去正泰縣城城下逛一圈,擺出攻打正泰縣城的姿態,嚇唬嚇唬蘇家康,免得他有事沒事就惦記着大山裡的黃竹山。

畢竟要牽制明軍,光靠口頭說是不行的,靠着出山後漫無目的的遊蕩也是不行的,必須採取行動刺激明軍,而且是必須是讓明軍相當難受的行動,這樣才能夠讓明軍把注意力放到自身防禦上來,無法分心進山。

不過正泰縣城雖然只是個西南內陸地區的一個小縣城,放在神州大地上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縣城,但這依舊是正兒八經的縣城啊。

這跑到正泰縣城下,甚至擺出攻打正泰縣城的姿態,這裡頭所面臨的危險肯定是相當大的。

首先有一點非常明確的就是,甭管正泰縣城好不好打,但是都不能真打,這可是巨大無比的馬蜂窩,比龍華鎮大多了,一旦真打正泰縣城,那麼事態的發展就不是李軒自己所能夠掌控的了。

然而在不能真打正泰縣城的情況下,該如何有效的威脅明軍呢?

對此李軒有了一定的腹案,但是是不是真的有效,還得做了再說,至少如今就連李軒自己都是無法肯定是不是有效的。

在哨卡休整了一天後,李軒纔是重新帶着人馬出山,而這一次離開哨卡後,他們可就不是在大山邊緣裡轉悠了,而是直接出山來到了外面的廣闊的小平原。

正泰縣是建立在一片小平原之上的,這片小平原並不算大,而且嚴格上來說這片地區並不能算是真正的平原,而是一種比較平緩的丘陵地形,只不過丘陵的起伏並不算太明顯。

這種平緩地形說起來也算是比較適合耕種的,可惜的是這片地方的水源整體還是比較缺乏的,像馮家莊這樣水資源充沛的地方還是比較少的,大部分地方的田地都算不上上等田。

要不然的話,馮家莊在那麼靠近大山,而且匪患嚴重的情況下,府城馮家也不會死抓着不放手了,就是因爲像馮家莊這樣的地方在正泰縣實在難找。

不過李軒暫時又不打算出山來種田,所以他關心的不是正泰縣城的糧食收成怎麼樣,而是這種平緩地形會讓軍隊的行軍速度大大增加。

明軍行動迅速了,無疑就會加大大唐新軍出山後的危險性。

因此去正泰縣城外‘旅遊’的計劃,必須小心再小心,免的一個不慎就被明軍主力給圍住了。

爲了增加部隊的機動能力,這一次出山他並沒有攜帶太多的輜重,就連輜重隊的百多青壯,身上的負重也是儘可能的減低,所攜帶的主要以軍械彈藥爲主,至於軍隊裡最爲重要的糧食,他們還是四個字:就食於敵。

沒辦法,黃竹山本身就糧食有限,他們這出山的五百多人又都是清一色的青壯,換而言之,這五百人就是五百個飯桶。

他們一天所需的糧食,足夠黃竹山的老弱婦孺們吃兩天了。

因此和上一次出山的時候一樣,他們只攜帶了前期必須的糧食,至於後續所需要的糧食,就只能到時候再想辦法了,或是襲擊明軍的運糧隊,或是到鄉野收糧。

李軒爲了能夠順利到正泰縣城城下旅遊,可謂是大費周章,但是他自己絕對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他們出山的當天,蘇家康就已經是獲知了他們出山的消息。

人家明軍又不傻,除了必要的哨卡外,還在靠近大山的邊緣地帶佈置了好幾支小規模的巡邏隊呢,這些巡邏隊一方面是防備小規模的僞唐賊軍出山劫掠,另外一方面則是隨時監視僞唐賊軍主力是否出山了。

李軒雖然做的很小心了,但是大唐新軍說到底還只是一羣土匪,這打起仗來自然還是有着諸多不妥當之處的。

一支明軍的巡邏隊遠遠發現了大唐新軍的主力後,連碰面的機會都不給李軒,直接就跑回去報告了,而李軒自己還不知道行蹤已經暴露了呢,繼續以自以爲隱秘的路線朝着正泰縣城而去。

第兩百五十五章 半渡而擊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軍好樣的!第二十六章 近衛軍第八百二十章 慧塵長大了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七大艦隊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堵車好啊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責任和榮幸第二千八十七章 不打仗就不用彈藥第五百四十五章 興泉慘敗第七百四十章 工業革命(爲慧塵公主賀)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期待的變局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尷尬的步槍第二千零七章 坐擁半個美洲的美洲礦務公司第一千七百章 憂心的吳老三一家第一千零八章 五年六萬騎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唐的繼承人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黃河改道計劃第二千四十章 英格蘭的眼淚第九百八十九章 張嶽逃亡記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異樣目光第二千一十章 一點也不帝國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追求幸福自由的宋丸子第九百一十五章 和大唐平分天下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唐第一艘戰列艦第九百一十四章 神帝李軒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統天下第二千七十二章 喬治入籍第一百四十九章 雷暴風雨夜第九百五十六章 書生和劊子手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震驚的宋丸子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無處不在的派系第二十一章 國運之戰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創業難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尚書倒臺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 舉國轟動的經濟發展會議第六百三十四章 嗑瓜子看戲第三百九十七章 光環耀眼的聖君(爆發求訂閱)第二千一百二十二章 汽車行業大爆發第六百九十一章 李春景的‘小冒險’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平息衆怒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開啓大航海時代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耿右華在上海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戰艦不夠找海軍租啊第九百五十三章 查獲髒銀第九百四十章 老子就是比你更牛逼第二千一百四十二章 讓人無語的大唐子民第兩百四十九章 彪悍的慧塵公主第六百二十八章 那是屬於朕的權力!第九百五十六章 書生和劊子手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水面力量第一百三十九章 捅馬蜂窩第二千一百七十二章 殘暴的韃靼人第二千一十四章 華南礦務公司的申請書第九百零七章 大唐稅部就是這麼牛逼!第七百零九章 奔襲武昌第七百五十六章 難道要當亡國之君?第六十七章 非戰之罪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坑蒙拐騙招商辦公室第三百八十二章 送君千里之外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暢銷全球的大唐板甲第二千一百一十六章 一個地球一個帝國第八百三十一章 嘀嗒嘀嗒第九百二十七章 南下新航線第五百九十五章 擴旅爲師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海上宮殿:月宮號第兩百五十一章 三千明軍來襲第三百三十五章 遷都新氣象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韃靼人又跑了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君臣典範:李軒和陳立夫第七百五十四章 海軍的野心:戰列艦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韃靼主力第四百零九章 烏合之衆(第三更求訂閱)第九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立案調查第四十四章 陛下三思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三等動員令第三百四十七章 那裡有大海第四百六十三章 脫褲子放屁!第三百四十五章 驚喜?這是驚嚇好吧!第二千一百四十二章 讓人無語的大唐子民第一百七十六章 曾子文的怨恨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衛軍奔赴前線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海盜是沒有國界的第一千零四章 民亂第七百一十三章 肇慶新風貌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不屑於聯姻的應易康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宣平十年陳立夫回京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濟州馬場第三百一十章 全軍衝鋒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都像你這樣,我大唐早完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一度尷尬的近衛軍第二千一百八十一章 經濟綁架第兩百一十三章 進城!進城!第二千一百五十六章 莫臥兒的覆滅第一百一十四章 珠兒的無奈第兩百九十七章 瀾江堡壘第二千六十六章 蔣曉東做工第二千一十二章 和本土差異巨大的美洲第六百三十八章 以固國本第二十七章 黃竹山的哀嚎第九百五十五章 風暴的旋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