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十四章 華南礦務公司的申請書

五湖省西湖城內,馮新原看着手中的這份申請書,仔細看了又看後,這纔是簽名,蓋下印章。

簽名蓋章後再看,馮新原卻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很清楚自己簽下的這份報告會在以後造成什麼影響。

這種影響不僅僅是對於五湖省的影響,更是對美洲七省,乃至對整個帝國的全球戰略都會有一定的影響。

因爲這是帝國第一次正式批准企業在海外領地動用機械設備開採礦產資源。

當然了,馮新原縱然是五湖省巡撫,也是沒有這個權限直接批准這種事。

實際上,這份申請報告已經是有了諸多機構的批准!

有商部礦務司的批准,有農部地質環境司的批准,有巡警部消防局的批准,有戶部衛生司的批准,還有國防安全監管委員會的批准。

上面一共有大小十八個機構的負責人簽名並蓋章!

除了五湖省巡撫衙門外,其他十七個清一色的金陵京畿機構。

換句話說,這是一份帝國高層首肯並通過的申請書,也是大唐帝國有史以來,第一份獲得通過的在海外動用機械設備採礦的申請書。

在海外開採礦產並不稀奇,大唐帝國在海外地區開採礦產的例子多了去。

早期是開採黃金白銀銅等貴金屬,中期是涉足硝石、鳥糞等國內缺乏的礦產,等到後期,則是在全球範圍內大範圍開採煤礦。

因爲大唐帝國的蒸汽船隻滿世界跑,對煤炭的需求量大不說,而且大唐帝國也不可能從本土挖煤然後運到海外的倉庫去備用,這樣成本實在太高,所以大唐帝國在海外的諸多領地裡乃至和土著喝過開採海外的煤礦。

比如歐洲地區的英倫三島地區,就是大唐帝國在海外地區的一大煤炭供應基地,保守估計當地至少有數十萬土著通過手工開採的方式開採煤炭,然後供應大唐帝國在歐洲乃至其他地區的煤炭消耗。

所以大唐帝國帝國在海外開採礦產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不管是海外領地還是土著控制區內,都是有類似的行爲。

但是在海外領地動用機械設備開採礦產,這絕對石破天荒的第一次。

大唐帝國對機械設備的控制極爲嚴格,過去這麼多年來,只有本土地區以及局部本土化的地區才能夠獲准使用機械設備。

典型例子就是南非的金礦、巴庫地區的油田。

要知道當年爲了開採這些地方的黃金和石油,大唐帝國可是破天荒的特地搞出來了‘局部本土化’。

後續爲了開發南洋地區,大唐帝國乾脆是採取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搬國行動,大唐帝國通過土地置換的方式,把所有的南洋土著一股腦搬遷到非洲去了。

最後大唐帝國纔是在空無一人的南洋地區裡進行移民開發,並作爲本土經營。

如今的南洋半島地區,已經是多出來了三省一州,分別是安南省、暹羅省、緬甸省、馬六甲州,此外呢,在緬甸省和印度地區,還有一片充當緩衝隔離帶,面積非常龐大的緬西州,該州的主要作用就是杜絕印度地區的土著涌入,西端是大唐邊防部隊,東邊同樣是大唐邊防部隊,中間則是大片的無人地帶。

緬西州之西,則大唐直屬海外領地孟加拉州,再往西還有則是大唐扶持起來的幾個土著王國。

從傀儡土著王國,到海外領地,再到本土隔離帶,再到本土居民區,大唐帝國爲了防備土著從西南邊境涌入,那也是煞費苦心了。

從南洋半島地區的例子也就可以看的出來,大唐帝國在本土化,在機械設備的動用上是有多麼的重視。

限制如此嚴格之下,也是導致了目前大唐帝國雖然在全球範圍內都是有着廣泛的海外領地,但是除了極少數電梯、港口設施、船隻等機械外,其他的機械設備幾乎是很難看見的。

唯一能夠看見比較多的也就只海外的各大軍事基地了。

比如說休達軍事基地,那裡就有着比較完善的戰艦、普通船隻維護設施、

新南港和新金山州也有類似的設施。

但是現在,大唐帝國卻是準備放開一道小小的口子!

這份申請報告,說是開採煤炭,但實際上申請的是那些採煤設備,而能夠打這種申請報告,並最終還能獲得諸多機構批准的礦務公司,自然也不是什麼普通的公司。

這份申請報告乃是帝國第一大礦務公司,華南礦務公司申請的。

該公司在之前的美洲礦務公司拆分之中,出資認購了美洲礦務公司在美洲地區的部分煤礦,其中有好幾座都是位於五湖地區的富礦。

不過哪怕是這家公司乃是帝國第一大礦務公司,如果不是帝國高層首肯的話,估計他們連申請書都不會寫。

畢竟華南礦務公司的高官,可都是清一色的在職官員呢,說級別的話,華南礦務公司的總經理那也是正三品呢,政治覺悟那是絕對過關的。

這份申請報告,實際上還是上頭讓他們出面打的。

說白了,就是帝國高層準備讓華南礦務公司這家帝國直接掌控的大型礦務公司,先去試試水。

這樣既能滿足經濟一體化的需求,發展美洲等海外領地的礦產,供應本土市場,同時又能限制大量機械設備的外流。

這種事,只能是類似華南礦務公司的國企部直屬大型企業來幹,其他規模稍微小一些的國企部所屬企業都不行,至於民營資本!

他們連遞交申請書的渠道都找不到……

要獲得海外開礦的機械設備使用申請,需要經過十七個京畿機構的批准,海外領地當局的批准。

想要同時獲得這麼多機構的批准,說真的,如果沒有聖天子的首肯,這天下就沒人能夠做到,哪怕是御書房九名值班大臣聯手去做也做不到,因爲聖天子不表態的話,軍方百分百是反對的。

大唐軍方,甭管陸軍還是海軍,他們都希望保持現狀,他們寧願每一顆炮彈每一粒子彈都從本土運過來,就算費用貴也認了,反正帝國有錢讓他們折騰。

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扁平化發展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職場女性宋丸子第八十六章 能吃能用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工業標準化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嘉峪關前線第四百零二章 史無前例的大捷(第三更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一章 南下!南下!第一百二十章 近衛軍戰無不勝(求訂閱)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秦淮河花魁大賽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封王海外第二千一百五十章 無語的瑞典王國第二千一百八十三章 大唐金國的先進性第六百三十八章 以固國本第二千一百二十三章 慘烈的價格廝殺戰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換回來那麼多黃金幹嘛用第二千一百二十九章 爆炸的車市第七十二章 柳八苟的蠱惑第三百零八章 主力決戰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這雨,太大了!第九百五十六章 書生和劊子手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即將迎來汽車時代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西南鐵路第四百一十七章 決一死戰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放眼全球,無一合之敵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既然你這麼優秀那麼你來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統天下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殺入黑龍江流域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們的鏡子爆炸了……第兩百八十四章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第二千九十九章 大膽國賊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一夜爆富的韃靼人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 大唐人發飆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騎兵最佳戰馬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煤油貿易第二千一百五十章 無語的瑞典王國第四百六十四章 找誰都沒用第十五章 董芸芸病重第九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立案調查第六百八十二章 督標的衝鋒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風靡各校第七百零五章 張嶽的裁汰練新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地球第一艦第一百四十一章 搶個劫旅個遊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農民子弟的掙扎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西海石油公司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奇葩的全球貿易第八百九十八章 讀書人就要有一身正氣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頭等大事:滅蚊子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大唐西洋公司的核心業務:殖民地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決堤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 冊封第一千一百章 令人生畏的公司艦隊第四百八十七章 柳州天空飄落的血雨第六百六十章 大唐第一戰艦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韃靼主力第二千八十三章 大唐看不上眼第三百五十八章 不像屠夫的陳屠夫第三百八十章 勝利轉進第五百一十七章 王師勝利在望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唐帝國領土:屋久島(開疆擴土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二章 驚恐的董家第二千一百一十六章 一個地球一個帝國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煉油廠第八百八十四章 今天,大明要完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沈希儀的反攻第七百三十八章 遠征萬里滅佛郎機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臭名昭著的第四艦隊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想象的大唐第二千九十九章 大膽國賊第八百七十五章 讓人流口水的戰利品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韃靼人脖子上的套索第九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立案調查第兩百三十一章 王志嘆的決心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難伺候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將風範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金髮碧眼的韃靼軍隊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陳立夫風波再起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陳立夫的風頭被搶了第七百三十八章 遠征萬里滅佛郎機第一百三十五章 雷霆雨露,莫非皇恩第八百四十章 本官要在揚州吃晚飯!第七百九十三章 皇宮必須高端大氣上檔次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擔憂的北方武器公司第九百九十八章 父皇,微微要抱抱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大上海第五百五十八章 這下麻煩大了第七百五十六章 難道要當亡國之君?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秦淮河花魁大賽第六百四十九章 膠着第五百五十五章 喜迎大明王師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規模浩大的洪澤湖工程第兩百八十四章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第七十九章 曾子云的驕傲與不屑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統天下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考覈承襲制第二千一百六十八章 九大事務衙門第十二章 上天欲亡我乎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火燒陳立夫第六百七十七章 勤快的小蜜蜂: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