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三十五章 松江爲官難

bookmark

松江府想要開發黃浦江東岸,是因爲目前的技術水平限制再加上大唐人的一些傳統觀念,使得大唐帝國的城市發展方向是朝着大發展,而不是往高!

怎麼說呢,大唐人其實不怎麼喜歡高樓大廈,尤其是生活居住方面,他們更喜歡的是小樓,尤其是中高收入階層,他們更加傾向於郊區的兩層或三層,帶花園的那種小樓。

如果是那種距離城市近一些,但是又山清水秀的地方弄一座大莊園,那是最好不過了!

怎麼說呢,大唐的上層社會,其實還是帶着濃郁的傳統文人氣息,講究的是風雅,對於俗氣的東西非常的排斥。

而整個社會風氣,其實都是底層學中層,中層學上層,上層學權貴。

上流風氣如此,整個大唐人基本也都是有樣學樣跟着學,就和現在的大唐人,甭管上流社會還是窮人家,都時刻注重體面一樣,都是社會環境所導致。

至於說最近這些年興起來的水泥鋼筋修建而成的多層公寓,那一般都是無法逃離城市的中下層民衆居住的,稍微自詡體面的中產家庭都不會去住這些地方。

同時呢,地方的官員也是更加傾向於扁平化發展,是不會一股腦的只發展市中心的。

這一點在很多城市都能夠看的出來,比如廣州,其實城區的面積並不算大,但是下面各縣乃至各鎮都是發展的相當不錯,鐵路網非常的密集,實行的一種扁平化的發展。

哪怕是在上海,高樓大廈這麼多了,但是實際上的市區面積也非常的大。

當然了,這也和建築技術有限,成本高等有關係,所以哪怕是松江府爲了謀取繼續發展,也是採取了朝着郊區發展,由此導致市區的面積越來越大。

但即便是這樣,也是感覺土地不夠用了,因爲市區面積大了,這交通成本也就上來了。

最後,松江府方面終於是下定了決心,修一座黃浦江大橋,繼而發展黃浦江東岸,至於資金,他們自籌,反正松江府不差錢。

當地的官員們每年都會爲了如何花掉這麼大的地方收入而頭痛了。

實際上松江府也不僅僅搞了黃浦江大橋這麼一座超級工程,實際上松江府還在搞地鐵了,那玩意更燒錢!

但是話又說回來,如果不搞這些耗資龐大的基礎設施,你讓松江府一年那麼多的地方財政收入怎麼花啊!

這錢又不能放進自己腰包了,甚至現在上頭不允許松江府這邊隨便補貼企業了,因爲帝國要發展其他地方,你松江府三天兩頭弄補貼,把資源都吸過去了,帝國高層不樂意。

哪怕是已經用了不少名目,上繳了更多的財政收入,但是留下來的地方財政還是那麼多。

所以松江府那邊每年都會找各種名目花錢,比如說扶持兄弟省道,去年他們就和貴州那邊達成了合作協議,準備扶持總數大約兩百萬唐元的資金,用於貴州當地的教育發展,也就是修建學校什麼的,其他地方鬧的天災什麼的,松江府總是第一個打錢……

而自身嘛,各種基礎設施,但凡是他們能夠想到的基本都已經搞了,或者已經是正在搞了。

其實他們也可以修了挖,挖了修,這樣花錢就更加容易了。

但是奈何督察院的那些御史們,一個個都把松江府當成撈政績的最佳地方,全都是睜大着眼睛瞪着松江府的地方官員犯錯。

用人家御史的說法就是,松江這地方富得流油,他們要麼不犯錯,一旦犯錯那就是大錯,只要隨便逮住一個,那麼就是大功一件,升官發財不在話下!

那天你要是在松江府這邊搞出來一個大案要案出來,分分鐘名揚天下!

怎麼說呢,其實很多官員,尤其是中高級官員其實不怎麼喜歡在松江府任職,壓力太大!

辛辛苦苦發展經濟了,人家也不說這是你的功勞,他們會說松江府本來就這麼牛逼了,隨便來個阿貓阿狗,哪怕天天睡覺屁事不幹,這每年經濟增長也能有十幾個百分點。

這話說的,簡直就是站着說話不腰疼!

可憐歷任上海特設縣縣令以及松江府知府辛辛苦苦發展經濟,但是除了少數幾個人外,其他大多都得不到承認。

但是一旦經濟發展沒能達到預期,那麼就是你的問題了。

如果任上還犯了點什麼錯,哪怕只是小錯,也會被一羣人盯着,然後鬧成大事。

總之甭管你幹啥,外人都是一手拿着放大鏡盯着你看,一手拿着刀準備隨時砍下來。

當官難,當松江府的官更難,如果是負責花錢的官員,那是難上艱難!

別看他們隨便經手就是幾十萬上百萬的,但是給他們一萬個膽子都不敢貪其中的一個銅板。

別說真貪了,哪怕是稍微露出點這個意思,一大堆政敵就撲過來咬死你了。

當然了,永遠都別低估官員們的智慧!

這花錢難,想要花得合理更難!

那麼怎麼辦呢?

他們就是修各種亂七八糟的基礎設施,尤其是看起來高大上的那種,爲此他們愣是先後修建了二十多座橫跨吳淞江的大橋……

愣是在馬車時代裡,就是沿着黃浦江,修出來了一條數十米寬,長一百多公里的水泥、瀝青公路出來。

這路哪怕是放在後世的二十一世界,那都是屬於高等級公路的範疇!

話說有一段時間,他們還在商貿區裡的幾個核心街區裡給大街鋪木板,充當硬化路面!

然後又搞什麼全城的煤油路燈,又搞什麼全城供水設施。

至於全城的下水道設施就更不用說了,他們修的下水道都可以跑馬車了……

錢多到蛋疼的松江府,這纔會花費無數資金去修建一座黃浦江大橋,這要是換了其他地方,是絕對幹不出這種事了,哪怕是金陵城都不行。

黃浦江大橋的建成通車,也算是離開了大唐帝國修建超級大橋的序幕。

利用黃浦江大橋,大唐帝國在橋樑設計以及修建方面攻克了諸多難關,累積了足夠的經驗後。

Wωω_ ttκā n_ C O

大唐帝國也是正式開啓了其他超級大橋的修建計劃。

首當其衝的就是長江大橋,尤其是金陵長江大橋和漢陽長江大橋,因爲這兩座大橋是可以連接鐵路,繼而徹底打通南北鐵路的無縫連接。

第一千零三十章 讓轎子有多遠滾多遠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爲了單身狗可是操碎了心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北海省徹底本土化第六百八十一章 無一合之敵第九百二十一章 臨高要辦工業區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京鎮鐵路通車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西海貿易:巴庫第六十章 明軍進犯第兩百一十三章 進城!進城!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啓翔牌汽車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全國團結起來共渡難關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你們陸軍不要太過分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瞎貓碰上死耗子(求月票)第六百二十八章 那是屬於朕的權力!第九百三十七章 李逵對李鬼:督標突擊營第二千四十六章 沒啥可追求的聖天子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最有見識的扶桑人第二千零三章 宣平四十年十一月十六日第四百零四章 不服就殺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蒸汽飛艇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大唐的後花園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西海石油公司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大唐錢多任性第四百五十九章 陛下你好壞(第四更)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我們大唐海軍要無敵於天下啊第二千一百五十八章 四萬稅務武裝第一百六十一章 謝老頭的冷笑第二千二十三章 海軍的戰艦越來越奇葩啊第一章 豬腳他爹是皇帝第一百四十三章 龍華鎮依舊在堅守第五百六十九章 本官要補個覺第一百三十二章 步兵不打馬賽克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聖天子不是人也不是神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都比他們強第三百八十章 勝利轉進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大唐帝國‘元’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帝國的錢,豈是你能夠隨便燒的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姚亮親至第六百零三章 殘酷的跳幫戰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會試分考點第四百一十九章 僞唐賊軍想要幹嘛?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靠譜的計劃第二千一百四十二章 讓人無語的大唐子民第九百章 月黑風高血雨夜第六百四十六章 虛張聲勢的僞唐賊軍第兩百七十三章 擲彈兵準備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公司艦隊遇襲第七百零四章 窮兵黷武的大唐王朝第九百零二章 文官們的選擇第八十一章 鐵匠尚書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停運轉的戰爭機器第九百章 月黑風高血雨夜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楊成這個大傻叉第二千二十九章 御書房會議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大唐第四位大學士第三百九十四章 全軍衝鋒第一千零九十章 天子不是人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一個上海半個江南第九百八十八章 張嶽亡命狂奔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煤氣馬車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貴族封地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 舉國轟動的經濟發展會議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線膛時代的到來第四百二十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沒了張屠夫,帶毛豬也吃第五百五十四章 強大無比的讀書人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移民何錫華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一個地球一個帝國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大唐沒有領海第六十二章 說走就走的劫掠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繁忙的長江第兩百五十一章 三千明軍來襲第二千一百七十八章 土著各國大殖民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貴族的戰爭第二千一百零八章 價值五千萬的戰爭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棱堡皇宮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大唐婚姻自由第二千零六章 來自美洲的牛肉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西班牙送女和親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遍地金銀的扶桑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蘇伊士小規模武裝衝突第二千一百三十七章 經濟一體化的初步成果第六十五章 千鈞一刻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鳥糞是個寶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不服,一炮打過去!第八百零七章 盛大的入城儀式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扶持英格蘭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陳立又升官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古怪的明軍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心滿滿的宋知府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步三回頭的明軍第六百九十九章 啊,騎兵!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風箏戰術第一百三十五章 雷霆雨露,莫非皇恩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唐戰無不勝第八百五十六章 發工資過年啦第八百五十章 燧發槍測試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大唐人的全球貿易第九百四十九章 李軒:真是一羣傻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