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三十五章 松江爲官難

松江府想要開發黃浦江東岸,是因爲目前的技術水平限制再加上大唐人的一些傳統觀念,使得大唐帝國的城市發展方向是朝着大發展,而不是往高!

怎麼說呢,大唐人其實不怎麼喜歡高樓大廈,尤其是生活居住方面,他們更喜歡的是小樓,尤其是中高收入階層,他們更加傾向於郊區的兩層或三層,帶花園的那種小樓。

如果是那種距離城市近一些,但是又山清水秀的地方弄一座大莊園,那是最好不過了!

怎麼說呢,大唐的上層社會,其實還是帶着濃郁的傳統文人氣息,講究的是風雅,對於俗氣的東西非常的排斥。

而整個社會風氣,其實都是底層學中層,中層學上層,上層學權貴。

上流風氣如此,整個大唐人基本也都是有樣學樣跟着學,就和現在的大唐人,甭管上流社會還是窮人家,都時刻注重體面一樣,都是社會環境所導致。

至於說最近這些年興起來的水泥鋼筋修建而成的多層公寓,那一般都是無法逃離城市的中下層民衆居住的,稍微自詡體面的中產家庭都不會去住這些地方。

同時呢,地方的官員也是更加傾向於扁平化發展,是不會一股腦的只發展市中心的。

這一點在很多城市都能夠看的出來,比如廣州,其實城區的面積並不算大,但是下面各縣乃至各鎮都是發展的相當不錯,鐵路網非常的密集,實行的一種扁平化的發展。

哪怕是在上海,高樓大廈這麼多了,但是實際上的市區面積也非常的大。

當然了,這也和建築技術有限,成本高等有關係,所以哪怕是松江府爲了謀取繼續發展,也是採取了朝着郊區發展,由此導致市區的面積越來越大。

但即便是這樣,也是感覺土地不夠用了,因爲市區面積大了,這交通成本也就上來了。

最後,松江府方面終於是下定了決心,修一座黃浦江大橋,繼而發展黃浦江東岸,至於資金,他們自籌,反正松江府不差錢。

當地的官員們每年都會爲了如何花掉這麼大的地方收入而頭痛了。

實際上松江府也不僅僅搞了黃浦江大橋這麼一座超級工程,實際上松江府還在搞地鐵了,那玩意更燒錢!

但是話又說回來,如果不搞這些耗資龐大的基礎設施,你讓松江府一年那麼多的地方財政收入怎麼花啊!

這錢又不能放進自己腰包了,甚至現在上頭不允許松江府這邊隨便補貼企業了,因爲帝國要發展其他地方,你松江府三天兩頭弄補貼,把資源都吸過去了,帝國高層不樂意。

哪怕是已經用了不少名目,上繳了更多的財政收入,但是留下來的地方財政還是那麼多。

所以松江府那邊每年都會找各種名目花錢,比如說扶持兄弟省道,去年他們就和貴州那邊達成了合作協議,準備扶持總數大約兩百萬唐元的資金,用於貴州當地的教育發展,也就是修建學校什麼的,其他地方鬧的天災什麼的,松江府總是第一個打錢……

而自身嘛,各種基礎設施,但凡是他們能夠想到的基本都已經搞了,或者已經是正在搞了。

其實他們也可以修了挖,挖了修,這樣花錢就更加容易了。

但是奈何督察院的那些御史們,一個個都把松江府當成撈政績的最佳地方,全都是睜大着眼睛瞪着松江府的地方官員犯錯。

用人家御史的說法就是,松江這地方富得流油,他們要麼不犯錯,一旦犯錯那就是大錯,只要隨便逮住一個,那麼就是大功一件,升官發財不在話下!

那天你要是在松江府這邊搞出來一個大案要案出來,分分鐘名揚天下!

怎麼說呢,其實很多官員,尤其是中高級官員其實不怎麼喜歡在松江府任職,壓力太大!

辛辛苦苦發展經濟了,人家也不說這是你的功勞,他們會說松江府本來就這麼牛逼了,隨便來個阿貓阿狗,哪怕天天睡覺屁事不幹,這每年經濟增長也能有十幾個百分點。

這話說的,簡直就是站着說話不腰疼!

可憐歷任上海特設縣縣令以及松江府知府辛辛苦苦發展經濟,但是除了少數幾個人外,其他大多都得不到承認。

但是一旦經濟發展沒能達到預期,那麼就是你的問題了。

如果任上還犯了點什麼錯,哪怕只是小錯,也會被一羣人盯着,然後鬧成大事。

總之甭管你幹啥,外人都是一手拿着放大鏡盯着你看,一手拿着刀準備隨時砍下來。

當官難,當松江府的官更難,如果是負責花錢的官員,那是難上艱難!

別看他們隨便經手就是幾十萬上百萬的,但是給他們一萬個膽子都不敢貪其中的一個銅板。

別說真貪了,哪怕是稍微露出點這個意思,一大堆政敵就撲過來咬死你了。

當然了,永遠都別低估官員們的智慧!

這花錢難,想要花得合理更難!

那麼怎麼辦呢?

他們就是修各種亂七八糟的基礎設施,尤其是看起來高大上的那種,爲此他們愣是先後修建了二十多座橫跨吳淞江的大橋……

愣是在馬車時代裡,就是沿着黃浦江,修出來了一條數十米寬,長一百多公里的水泥、瀝青公路出來。

這路哪怕是放在後世的二十一世界,那都是屬於高等級公路的範疇!

話說有一段時間,他們還在商貿區裡的幾個核心街區裡給大街鋪木板,充當硬化路面!

然後又搞什麼全城的煤油路燈,又搞什麼全城供水設施。

至於全城的下水道設施就更不用說了,他們修的下水道都可以跑馬車了……

錢多到蛋疼的松江府,這纔會花費無數資金去修建一座黃浦江大橋,這要是換了其他地方,是絕對幹不出這種事了,哪怕是金陵城都不行。

黃浦江大橋的建成通車,也算是離開了大唐帝國修建超級大橋的序幕。

利用黃浦江大橋,大唐帝國在橋樑設計以及修建方面攻克了諸多難關,累積了足夠的經驗後。

大唐帝國也是正式開啓了其他超級大橋的修建計劃。

首當其衝的就是長江大橋,尤其是金陵長江大橋和漢陽長江大橋,因爲這兩座大橋是可以連接鐵路,繼而徹底打通南北鐵路的無縫連接。

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苦逼試航三人組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花不出去怎麼辦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切都完了(第四更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五章 衝鋒的城牆!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工業時代的芬芳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三萬噸鉅艦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不了一起完蛋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頭等大事:滅蚊子第一百五十一章 此乃人禍而非天禍也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大唐錢多任性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海外忠君教育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創業難第十一章 深夜逃離第三百八十五章 給老子開炮!第四百七十六章 僞唐不可力敵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才子逛青樓被抓姦啦!第八十章 顯擺優越性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炸逼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陸軍也窮第八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衝鋒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尚書倒臺第八百四十一章 揚州城內的亂象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未來自行綜合戰鬥系統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企業需要社會責任感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異樣目光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家康的作用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求殺敵,但求嚇人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烏力罕挨炮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陸軍最昂貴的花瓶第二千九十四章 煤炭戰爭下的英格蘭第九百六十八章 龍興之地大變樣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寒門子弟更恐怖第二千三十八章 大唐的月亮比較圓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超前的理論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鳥槍換炮的南越人第九百一十五章 和大唐平分天下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弘揚大唐國威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大唐最慘騎兵團長第四百六十八章 頭號明奸第八百五十章 燧發槍測試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登陸扶桑!!!第四百三十五章 繳獲大豐收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遲則生變第七百四十章 工業革命(爲慧塵公主賀)第兩百六十三章 該殺的還是要殺第兩百九十五章 伴君如伴虎第三百六十四章 破城而入第九百八十四章 吞併,那只是順帶的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風箏戰術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帝國海外產業佈局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大唐的報復第二千一百六十三章 規模宏大的大唐金國艦隊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西海貿易公司分裂第二千三十二章 南洋沿海鐵路第二千六十四章 汽車時代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萬丹危矣,南洋危矣,帝國危矣第三十四章 果然有妖氣第七百三十五章 吾之君父,非爾之君父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一億六千萬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海上宮殿:月宮號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奇葩的全球貿易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會試分考點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裝甲巡洋艦第十五章 董芸芸病重第三百四十四章 可是正泰董氏?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二十抽一第九百五十七章 我陳家乃書香門第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被堵死了第七百七十章 明可以亡,官不能不當第二千一百一十四章 本土和美洲第二千一百三十八章 陳立夫的野心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騎出動第二千二百零一章 飛機時代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大唐錢多任性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大唐暫住證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第二次遠征印度第六百八十六章 關係通天的孫老頭第四百八十五章 柳州總攻戰第八百三十六章 新稅收第八百四十六章 俺答汗的決定第五百九十一章 陸海將官大火拼第四百一十四章 這是要殉國的節奏啊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劃時代的豪華客輪:太平洋號第一千零七十章 舉白旗投降的子島氏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擲彈兵死戰不退第五百四十七章 絕不放棄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金庫藏賄第二千一百六十一章 破產的大唐地方衙門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競爭不過你就打啊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烏力罕的野望第兩百五十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五十九章 戰爭機器第二千一百七十章 丹麥全面唐化第二千章 君臣有別第九百八十九章 張嶽逃亡記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東北征夷司令部第二千一百八十章 不能跟錢過不去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燧發槍變白菜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重點封鎖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大唐銀行家真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