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三十六章 超級工程

bookmark

對於長江這樣的大江來說,要想在上面修建一座大橋,難度是超級大的。

別說對於當代的大唐帝國而言,即便是對於後世的二十一世紀而言,要想在這樣的大江上修建一座大橋,其施工難度也是極大的,並需要耗費巨資的。

這也是爲什麼大唐帝國老早就考慮過在長江上修建大橋,卻是一直沒有成行的緣故,就是技術難度太大,耗資太大。

大約在宣平三十年的時候,帝國方面就是考慮過在金陵以及漢陽兩地各自修建一條長江大橋,當地的主要目的還是爲了連接兩岸的鐵路。

但是卻是因爲技術問題卻是一直沒有成行。

因爲哪怕是漢陽那邊預定的選址所確定下來的長江大橋,其長度也會達到一千六千多米,如果加上引橋那些總長度還會更大。

至於金陵這邊,長江更寬,初步的設計長度達到了四千多米,而且水更深建設難度更大。

同時還得考慮到長江通航的情況,就和黃浦江那邊一樣,修建橋樑首先就要考慮到通航情況,而且隨着時間的發展,這對通航的需求原本就越高。

早年的時候,大唐帝國打算在黃浦江上修建大橋的時候,一開始說什麼滿足五千噸船隻通航就行了,但是後來這個標準就是越來越高,五千噸變成一萬噸,再到一萬五千噸。

後來大唐工部以及松江府那邊在聽取了皇家理工學院建築系的專家們,說什麼可以搞一種鋼鐵懸索大橋的時候,乾脆也不扣扣索索的糾結於八千一萬噸了,直接來了個三十五米的水面高度,就這高度,絕對可以滿足現在以及未來絕大部分類型船隻的通航。

黃浦江上建設橋樑需要考慮通航,在長江上建設橋樑就更加需要考慮這個了。

因爲長江航運可是目前帝國內河航運的大動脈,承擔着大唐帝國內河航運的的大部分運輸任務,尤其是長江中下游河段,那可是船隻往來不絕的,而且在長江上航行的船隻,很多噸位也很大。

普遍來講,目前在長江中下游航行的船隻,雖然大多都是隻有幾百噸,一兩千噸的內河船隻,但是也不缺乏幾千噸甚至上萬噸的船隻。

在夏季的時候,可是經常有萬噸貨輪沿江而上,直奔當塗工業區而去。

同時還得考慮到目前大唐帝國持續對長江的河道進行疏通,其主航道的通航條件越來越好,未來萬噸貨輪進入長江是很正常的事。

因此在建設長江大橋的時候,尤其是在中下游河段建設長江大橋,萬噸船隻的通航是必須滿足的。

而要滿足這一點,其實並不容易。

其實如果不是爲了滿足船隻通航的話,只是純粹的在長江上修一座連接兩岸的大橋,其實大唐帝國早就可以這麼幹了。

不就是幾千米長的大橋嘛,實在不行直接工兵部隊上場,架設浮橋都可以。

但是現實裡不能這麼幹,要是順便修一座大橋阻擋航道的話,那麼長江航運可就徹底廢掉了。

基於諸多情況,長江大橋乃至大唐帝國在其他江河上的橋樑建設都是停滯了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依靠渡輪溝通兩岸交通。

比如在金陵的鐵路渡輪,可就是大名鼎鼎,採用大型渡輪船隻直接運輸火車過河,巔峰時期一天可以運輸火車幾十趟呢。

但是,隨着大唐帝國的工商業持續發展,這鐵路運輸越來越繁忙,爲了解決鐵路運輸問題,大唐鐵路總公司早就開始對以往建設的單線鐵路進行復線建設了,而且對火車的速度持續提速。

現在基本上客運火車的時速已經是能夠達到每小時六十公里了。

但是,長江等江河的存在,卻是限制了鐵路運輸量的進一步發展。

大唐鐵路總公司早就想要搞可以通行火車的長江大橋了,嗯,不僅僅是長江大橋,還有淮河,黃河,珠江等衆多的跨江大橋。

而等黃浦江大橋成功建成通車後,大唐鐵路總公司就是迫不及待的打申請了,說是技術已經成熟,申請在長江、黃河等若干江河地方修建誇獎大橋。

首當其中的自然是金陵長江大橋和漢陽長江大橋。

因爲這兩個地方都需要連接兩岸的鐵路,實現兩岸鐵路的無縫連接。

李軒接到報告之後,並沒有直接的批准或者拒絕,而是把報告轉給了內閣各部,尤其是工部方面。

不久之後,工部就是召集了大唐鐵路總公司,皇家理工學院建築系等各相關機構舉行會議,探討如今在長江上建設大橋的可行性。

在會議中,皇家理工學院建築系的幾個主要教授們,給了大唐鐵路總公司以及工部官員非常肯定的答案,那就是以目前的技術條件,已經是可以在長江上修建跨江大橋,並且可以保證大橋依舊可以通航萬噸的船隻。

如今大唐帝國的橋樑施工水平和經驗,已經是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得到了充分的鍛鍊。

過去幾十年裡,大唐帝國在各地修建基礎設施的時候,可是少不了修橋,甚至連橫跨黃河的大橋都是修了好幾座。

其中連接北方鐵路的重要鐵路橋,鄭州黃河大橋,就是其中的典型。

而且這座鄭州黃河大橋其實修建的很早,宣平二十五年的時候就動工了,宣平二十八年建成通車,全長都有三千多米呢。

但是這座橋設計的時候基本不考慮超大噸位船隻的通航,優先考慮火車通過,順帶還有一條附橋,用於行人,馬車通過,所以採用的是密集橋孔的方式建造,橋孔都有上百個呢,採用的技術也很一般。

當然了,即便如此,這也是大唐帝國目前爲止,建造過的最長的一條現代化橋樑。

但是,如果要比較技術難度的話,遠不如剛完成的黃浦江大橋。

不僅僅黃河上,在其他一些不需要考慮大噸位船隻通航,同時地質條件不錯的河段裡,大唐帝國已經是修了很多的橋樑。

幾百米上千米長度可不少!

但是在長江中下游,暫時卻是一座橋樑都沒有,現在皇家理工學院建築系的教授們,說技術已經成熟,那麼大唐帝國自然是不會拖延。

確認了下屬的報告後,李軒也是很快批准了漢陽長江大橋、金陵長江大橋的建設申請。

第三百二十一章 弄假成真第一百八十七章 賊軍倉皇而逃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們發財了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跨洋運輸:新金山第四百六十五章 懷遠縣叛亂第二千四十一章 大唐人的無視第九百八十七章 聖天子親臨前線,歡呼吧!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準備大幹一場第九百零四章 傳統:通通打包帶走第八百七十三章 被方陣淹沒的騎兵!第四百一十一章 在風中凌亂的孫亞偉第二千五十五章 參軍等於上學第三百七十三章 驚掉下巴第七百七十六章 萬古聖君的親切慰問第六百零一章 開炮!第三百四十七章 那裡有大海第二千二十一章 田勤雲回國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聯合登陸艦隊啓航第五百二十五章 東進北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奔襲興泉府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說的都不是人話(月票加更)第五百四十章 潯州院試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哦,我明白了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楊成經商(二)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我大唐就是霸氣!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英格蘭辦海軍第四百一十八章 不能再打下去了第二千一百八十八章 直線引發的衝突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防備外星人入侵第一百九十二章 都是一羣廢物第三百三十四章 王霸基業已成!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公司艦隊遇襲第兩百九十章 就問你服不服第一百五十七章 竟然敢跟老夫狂!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後裝線膛炮突破第二十二章 陛下,饒命啊第九百四十九章 李軒:真是一羣傻貨第六百零六章 直撲秦淮河第三百三十九章 統治核心第二千二十二章 文明的曙光:火炮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唐屬印度戈河州第兩百九十二章 內閣的改革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把丹麥也搬到非洲去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創業難第一百三十九章 捅馬蜂窩第三章 荒唐登基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汽車元年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大有深意的謝一衛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第七百一十六章 超大規模的鋼鐵廠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軒賜毒酒第一千零三章 慧塵公主要出嫁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這玩意不會散架吧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肉爛在鍋裡第四百二十九章 兄弟們,乾了這碗酒(求月票)第二千一百七十三章 帝國全球化第八百五十二章 舞蹈團冰蓮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臭名昭著的第四艦隊第一百七十七章 讓人震驚的馮家莊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飢渴的單身狗最有戰鬥力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火炮纔是核心戰力第八百四十一章 揚州城內的亂象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產能過剩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這雨,太大了!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聯合二型步槍第七章 這是要私定終身!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每一個殖民地安都是代表着一場戰爭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大唐使團來了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來自蒸汽機項目組的捷報第五百六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二千一百九十二章 持續敗家的陸海軍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白水保鏢公司第三百五十六章 炮轟城塌第九百一十章 西洋貿易許可證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貴族也是民第八百一十五章 陸軍艦隊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難以想象的驚歎第二千一十三章 穩住基本盤第八百六十一章 新老交替第一千零七十章 舉白旗投降的子島氏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女人多也是很煩的第七十四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沒了張屠夫,帶毛豬也吃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瀝青公路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司法改革章程第一百二十三章 這個世界怎麼了(求月票)第兩百三十章 都不按照套路出牌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一億兩財政支出預算第八百七十四章 騎兵的巔峰對決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國家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陸軍的‘海上戰車’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錦源號歸來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高麗問題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三百五十七章 全球最強工業國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和升官比起來,死算個屁第六章 經典組合第七十六章 任重而道遠第九百一十八章 文官的戰略勝利第五百三十四章 千古聖君的醜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