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七十一章 委培生

臨成第三機械廠內,蔣曉東拿着手中的調令有些感嘆。

這是一份調令,但是又不是普通的調令,更嚴格上來說這是一份入學通知書。

進入臨成第三機械廠後,蔣曉東作爲技術學徒,跟隨着師傅學習機械維護,他非常珍稀自己的這個機會,所以不管是學習還是幹活都是很賣力。

加上他人不笨,所以學習東西起來比較快,不用一個月時間,他就已經是能夠獨自完成一些簡單設備的檢修工作了。

這份努力和學習進度,自然也是讓上頭看在眼裡。

三天前,上頭的人找到他,說是他們機械維修部門有了一個漢陽技術學院的委培生名額,問他願不願意去學習,還說什麼如果學習成績好的話,都可以直接中專到大專連讀。

這種事情那裡還用得着考慮,肯定願意啊,必須願意啊!

委培生並不是說不要學費,而是由委培機構負擔學費,雖然同時也要和委培企業簽訂畢業後償還學費的貸款協議以及畢業後五年勞動合同。

這些貸款將會讓他畢業後按月在薪資里扣除,但是這種機會依舊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

這種企業委培生是大唐很早就存在的制度了,因爲教育費用高昂,以至於能夠接受中高等教育的人還是比較少的,而且基本都是集中在天才乃至家境富裕的人羣裡。

這也就導致了,雖然說每年大唐都會有一大堆中高等學歷的畢業生出現,但是企業要想搶奪這些人才還是很困難的,別說本科畢業生了,就算是大專乃至熱門學科的技術性中專生。

因此一些企業爲來培養中高級技術人員乃至管理層,都會採取委培生制度,不同的企業採取不同的制度。

國企部所屬的臨成機械公司的委培生制度,算是比較寬鬆的,是採取助學貸款以及勞動合同的模式,畢業後的薪資也會跟隨市場價走,不像是有的企業一樣把委培生制度搞的跟賣身契一樣。

這些委培生,通常都是入讀一些私立技術學院,至於官辦學校,不好意思,一般不接受委培生。

爲了公平同時也是爲了保障生源質量,大唐的官辦中高等院校都是採取官方統一招生的模式,是不會接納外部學生的,要不然的話很容易出現問題。

但是私立學校的話,人家愛怎麼招收什麼學生就招生什麼學生,官方可管不到他們頭上。

因此大唐的社會裡,私立學校其實很多的,但是大多都是集中在小學上,也有部分中學、中專,甚至預科和大專乃至綜合大學,但是數量並不多。

企業的委培生一般都是選擇和這些私立的中高等院校,尤其是技術學院建立合作關係,企業直接給錢,送人去讀書。

蔣曉東所得到的就是這種委培生的教育機會。

免費讀書,甚至都有可能一路完成大專學業,這對於蔣曉東這種家境貧寒的人來說,幾乎就是不容錯過的機會。

至於什麼畢業後五年的勞動合同以及學費貸款,這算個屁。

那些找銀行申請學費貸款的人,還不是一樣畢業後要償還很多年的學費貸款。

三天後,蔣曉東就是拿到了這份調令。

當天晚上,蔣曉東就是宴請了自己的幾個同鄉好友以及幾個同事,說了此事,其他人自然是恭賀祝福外加羨慕嫉妒恨。

這可是正兒八經讀大專的機會啊,哪怕是很多中產家庭的孩子都很少能夠有這種機會。

第二天,蔣曉東就是收拾好了東西,坐上了火車。

隨着哐當哐當的火車一路南下抵達漢陽後,他先是到了臨成機械公司漢陽公司總部報道,隨後又是和另外二十多個和他一樣的委培生匯合。

隨後纔是統一前往漢陽技術學院。

漢陽技術學院,看名字雖然像是官方學校,但卻是一所正兒八經的私立學校。

但是這所私立學校也和很多常見的私人籌辦的私人不一樣,漢陽技術學院的股東乃是二十三家位於中部地區的國企部以及皇室資產科的企業。

當年是在國企部的牽頭下,由上述企業聯合起來創辦的。

這些企業一起出資建立了這所技術學校,設立中專學院、大專學院,內設實用性非常強的學科,包括行政管理、財務管理、市場營銷、機械維修、工程設計等等衆多學科。

所有的學科,完全是根據他們這些企業的需求而設立的。

而且他們也不對外招自費生,只招獎學金學生以及二十三家企業的委培生。

說白了就是二十三家企業聯合起來辦了一所技術學校,爲自己培養人才。

至於說獎學金學生,這個沒辦法,哪怕漢陽技術學院乃是企業自辦,但是也得按照禮部的章程走,入讀學生裡,必須要有百分之二十的全額獎學金學生,百分之三十的半額獎學金學生。

而這些學生由官府統一組織的升學考試裡擇優選拔分配過來,漢陽技術學院自身是沒有這個權限選人或者拒絕的。

這些年,隨着交通和通訊技術的發展,大唐的教育制度也是隨之改變。

早些年的時候,學校完全是自主招生,但是後來頻繁出現舞弊案,一些不符合資格的學生也是獲得了全額獎學金後。

大唐教育部門直接對招生制度進行了改革,官方就直接介入各校的入學考試。

改爲官方組織入學考試,並通報成績。

其實改革很小,只是把各校自行組織的入學考試改爲當地官方組織並監考而已,並要求學校嚴格按照入學考試成績作爲依據招收獎學金學生的唯一指標。

哪怕是自費生,官辦學校也非常嚴厲,基本都是根據入學考試成績以及考生填的是否接受自費選項擇優錄取的。

而私立學校招生自費生就簡單多了,他們必須嚴格按照教育部門的要求,分出獎學金學生的名額,而自費生的話基本都是自己招生,官方不怎麼搭理。

這也是爲什麼委培生基本都選擇和私立學校合作的緣故。

因爲官辦學校根本不招生什麼委培生,人家就算招自費生也得根據入學考試擇優錄取……

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身爲一個大唐人要時刻保持體面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局部本土化第七百零七章 騰飛的大唐軍械產量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軒賜毒酒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倒黴的第五十七團第九百七十四章 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大展拳腳的陳立夫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韃靼人太危險第一千零五章 駙馬是個老實人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參第六百一十六章 圍困唐賊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暢銷全球的大唐板甲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非洲長城第二千八十六章 不想裝備機槍的陸軍第二千七十三章 大唐人第二千一百四十七章 運河首航遲到的封推感言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用不起的後裝炮第二千九十五章 翰統在英格蘭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萬金油西北馬第八章 要不要當禽獸第六百三十二章 典型的排隊槍斃第四百二十五章 難道真是巧合?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三萬噸鉅艦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去扶桑剿匪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陳立夫要面聖第五百零九章 湖廣明軍殺過來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本官要補個覺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震驚世人的廣告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巨炮:百米內寸草不生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驚掉一片下巴第一百八十二章 這場大戰將會是一場豪賭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英使團赴唐記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軍方福利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虛假宣傳:有黃金有石油第二千一百八十章 不能跟錢過不去第九百八十五章 富貴險中求,去琉球算個屁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戰艦不夠找海軍租啊第三百九十章 邱宇的恨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登陸奴兒干城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葡萄牙求和第三百五十五章 悲催的宋志文第一百八十一章 搶了就跑第二千一百一十二章 土著亂戰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這仗,不好打啊!第八百四十二章 奠定江北大局第九百零六章 陛下果然是仁君啊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大唐岌岌可危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烏力罕挨炮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金髮碧眼的韃靼軍隊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宋丸子拜訪鄰居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軍事貴族:畢家第五百九十四章 裁軍五萬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產能過剩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停運轉的戰爭機器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消息滿天飛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王室都是無賴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大唐丟不起這個臉!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內燃機初現第二千一百七十八章 土著各國大殖民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圍困第二千八十八章 戰列艦是碼頭博物館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英勇而絕望的葡萄牙人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竟敢壞朕的帝國基業第五百五十三章 幼軍營吊打全球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能造嗎?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乾的就是別人想都不敢想的事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大唐從不拉攏敵人,不服就幹!第二千八十四章 真當我們大唐收破爛的啊?第六十章 明軍進犯第六十九章 揚我大唐國威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蒸汽坦克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揚帆美洲第四十四章 陛下三思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瀝青公路第七百三十三章 戰馬的悲鳴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穩賺不賠的買賣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上海商報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大唐暫住證第二十八章 危機依舊第五百五十八章 這下麻煩大了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其實明軍也是很牛逼的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大唐銀行家真黑第二千四十章 英格蘭的眼淚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三守備旅大變樣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去草原看風景第八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衝鋒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理論超前的大唐第七百一十七章 皇權的空前集中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巴博第兩百四十三章 送銀子送女兒第四百三十四章 祝志海之死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大唐騎兵,一往無前第九百七十九章 堅持移民一百年不動搖!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躺着賺錢的日子結束了第一千零九章 要這麼多銀子幹嘛?第六百五十章 願她們找個老實男人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花不出去怎麼辦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傻眼的陳立夫第六百二十二章 截殺宜章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