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七十一章 委培生

bookmark

臨成第三機械廠內,蔣曉東拿着手中的調令有些感嘆。

這是一份調令,但是又不是普通的調令,更嚴格上來說這是一份入學通知書。

進入臨成第三機械廠後,蔣曉東作爲技術學徒,跟隨着師傅學習機械維護,他非常珍稀自己的這個機會,所以不管是學習還是幹活都是很賣力。

加上他人不笨,所以學習東西起來比較快,不用一個月時間,他就已經是能夠獨自完成一些簡單設備的檢修工作了。

這份努力和學習進度,自然也是讓上頭看在眼裡。

三天前,上頭的人找到他,說是他們機械維修部門有了一個漢陽技術學院的委培生名額,問他願不願意去學習,還說什麼如果學習成績好的話,都可以直接中專到大專連讀。

這種事情那裡還用得着考慮,肯定願意啊,必須願意啊!

委培生並不是說不要學費,而是由委培機構負擔學費,雖然同時也要和委培企業簽訂畢業後償還學費的貸款協議以及畢業後五年勞動合同。

這些貸款將會讓他畢業後按月在薪資里扣除,但是這種機會依舊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

這種企業委培生是大唐很早就存在的制度了,因爲教育費用高昂,以至於能夠接受中高等教育的人還是比較少的,而且基本都是集中在天才乃至家境富裕的人羣裡。

這也就導致了,雖然說每年大唐都會有一大堆中高等學歷的畢業生出現,但是企業要想搶奪這些人才還是很困難的,別說本科畢業生了,就算是大專乃至熱門學科的技術性中專生。

因此一些企業爲來培養中高級技術人員乃至管理層,都會採取委培生制度,不同的企業採取不同的制度。

國企部所屬的臨成機械公司的委培生制度,算是比較寬鬆的,是採取助學貸款以及勞動合同的模式,畢業後的薪資也會跟隨市場價走,不像是有的企業一樣把委培生制度搞的跟賣身契一樣。

這些委培生,通常都是入讀一些私立技術學院,至於官辦學校,不好意思,一般不接受委培生。

爲了公平同時也是爲了保障生源質量,大唐的官辦中高等院校都是採取官方統一招生的模式,是不會接納外部學生的,要不然的話很容易出現問題。

但是私立學校的話,人家愛怎麼招收什麼學生就招生什麼學生,官方可管不到他們頭上。

因此大唐的社會裡,私立學校其實很多的,但是大多都是集中在小學上,也有部分中學、中專,甚至預科和大專乃至綜合大學,但是數量並不多。

企業的委培生一般都是選擇和這些私立的中高等院校,尤其是技術學院建立合作關係,企業直接給錢,送人去讀書。

蔣曉東所得到的就是這種委培生的教育機會。

免費讀書,甚至都有可能一路完成大專學業,這對於蔣曉東這種家境貧寒的人來說,幾乎就是不容錯過的機會。

至於什麼畢業後五年的勞動合同以及學費貸款,這算個屁。

那些找銀行申請學費貸款的人,還不是一樣畢業後要償還很多年的學費貸款。

三天後,蔣曉東就是拿到了這份調令。

當天晚上,蔣曉東就是宴請了自己的幾個同鄉好友以及幾個同事,說了此事,其他人自然是恭賀祝福外加羨慕嫉妒恨。

這可是正兒八經讀大專的機會啊,哪怕是很多中產家庭的孩子都很少能夠有這種機會。

第二天,蔣曉東就是收拾好了東西,坐上了火車。

隨着哐當哐當的火車一路南下抵達漢陽後,他先是到了臨成機械公司漢陽公司總部報道,隨後又是和另外二十多個和他一樣的委培生匯合。

隨後纔是統一前往漢陽技術學院。

漢陽技術學院,看名字雖然像是官方學校,但卻是一所正兒八經的私立學校。

但是這所私立學校也和很多常見的私人籌辦的私人不一樣,漢陽技術學院的股東乃是二十三家位於中部地區的國企部以及皇室資產科的企業。

當年是在國企部的牽頭下,由上述企業聯合起來創辦的。

這些企業一起出資建立了這所技術學校,設立中專學院、大專學院,內設實用性非常強的學科,包括行政管理、財務管理、市場營銷、機械維修、工程設計等等衆多學科。

所有的學科,完全是根據他們這些企業的需求而設立的。

而且他們也不對外招自費生,只招獎學金學生以及二十三家企業的委培生。

說白了就是二十三家企業聯合起來辦了一所技術學校,爲自己培養人才。

至於說獎學金學生,這個沒辦法,哪怕漢陽技術學院乃是企業自辦,但是也得按照禮部的章程走,入讀學生裡,必須要有百分之二十的全額獎學金學生,百分之三十的半額獎學金學生。

而這些學生由官府統一組織的升學考試裡擇優選拔分配過來,漢陽技術學院自身是沒有這個權限選人或者拒絕的。

這些年,隨着交通和通訊技術的發展,大唐的教育制度也是隨之改變。

早些年的時候,學校完全是自主招生,但是後來頻繁出現舞弊案,一些不符合資格的學生也是獲得了全額獎學金後。

大唐教育部門直接對招生制度進行了改革,官方就直接介入各校的入學考試。

改爲官方組織入學考試,並通報成績。

其實改革很小,只是把各校自行組織的入學考試改爲當地官方組織並監考而已,並要求學校嚴格按照入學考試成績作爲依據招收獎學金學生的唯一指標。

哪怕是自費生,官辦學校也非常嚴厲,基本都是根據入學考試成績以及考生填的是否接受自費選項擇優錄取的。

而私立學校招生自費生就簡單多了,他們必須嚴格按照教育部門的要求,分出獎學金學生的名額,而自費生的話基本都是自己招生,官方不怎麼搭理。

這也是爲什麼委培生基本都選擇和私立學校合作的緣故。

因爲官辦學校根本不招生什麼委培生,人家就算招自費生也得根據入學考試擇優錄取……

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下第二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吐魯番設省第兩百三十七章 擴軍擴軍!第九百一十九章 讓人羨慕的二九人第六百一十四章 欣喜若狂的明軍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坑蒙拐騙招商辦公室第六百六十五章 報紙:大唐朝報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繼承歐洲第五十一章 珠兒望風第二千一百三十四章 銷售售後統一模式第五百零六章 堅守到最後一刻的武宣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納稅光榮,抗稅坐牢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御書房鬥毆事件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鳥槍換炮的南越人第二千一百八十九章 陳立夫致仕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唐王師的巷戰利器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海外部署第七百七十二章 郎有情妾有意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日爲賊終生爲賊第九百一十八章 文官的戰略勝利第六百九十九章 啊,騎兵!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不了就投降唄第一百零五章 大唐不缺官位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插在扶桑腹部的一把尖刀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貴族封地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濟州馬場第四百三十六章 歡呼吧!大唐海軍成立了!第七百五十一章 能騙就騙能搶就搶(求月票)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她等,他娶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無奈的進出口委員會第兩百二十章 不讓走就屠城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消失的糧商第四百一十九章 僞唐賊軍想要幹嘛?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能騙一個是一個第九百二十二章 朕要帝國永不日落第九百零三章 紹武帝的悔恨第一百零二章 軍制改革第五十四章 大唐天兵勇猛無敵第九十章 蔡二虎的自信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 堂堂帝國太子第九百九十章 罰款當面繳清,概不賒欠第六百九十九章 啊,騎兵!第四百零一章 滾,別擋着本官逃跑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董錢坤在非洲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三守備旅大變樣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北方鐵路通車第二千九十九章 大膽國賊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探索新航線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放眼全球,無一合之敵第六章 經典組合第五百三十一章 靖江王智鬥桂林官員第四百一十一章 在風中凌亂的孫亞偉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他陳立夫來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上海公共馬車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換回來那麼多黃金幹嘛用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宣平十八年新型蒸汽巡邏艦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視察蒸汽機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在大唐人面前一定要體面第三百零五章 掉頭就跑第一百八十七章 賊軍倉皇而逃第七百六十五章 秦志福遊商貿區第三百三十五章 遷都新氣象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將星閃閃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現代戰場教學第七百二十二章 雞飛狗跳的第一軍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道也要變天第六百四十四章 平賊餉第二十二章 陛下,饒命啊第一百三十九章 捅馬蜂窩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安南人在非洲第四百八十六章 爲陛下效忠死戰的時候到了!第二千六十五章 再接再厲第四百零七章 快看啊,僞唐官員投降了!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敗家子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愛國商人第兩百三十一章 王志嘆的決心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將風範第三百九十八章 反攻!反攻!(第三更爆發求訂閱)第二千二百章 全新的時代第二千二百零二章 汽車全民化時代第三百四十二章 驚恐的董家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蘇州宋家的貢品第八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衝鋒第兩百一十六章 這下要完蛋了!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一點也不體面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翰統鷹犬在美洲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潤滑油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蒸汽機第九百二十六章 好客的南洋百姓第五百六十二章 淡定的陳科橋第五百五十五章 喜迎大明王師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有錢人都喜歡住農村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太子之位穩如山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宮廷:狼多肉少第兩百八十九章 大唐王朝稅制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電報第二千一百九十九章 四十萬公里鐵路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天子駕十二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襲擊艦隊的風暴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新興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