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二十六章 龐大的帝國內部市場

bookmark

皇家理工學院的各種專利數量,妥妥的帝國第一,其他企業或機構根本無法與之相提並論,而且他們的專利絕大多數都是發明、實用類專利,並且是偏向於底層的專利。

比如說汽油發動機專利,變速箱等汽車基礎類的專利,這些都是屬於皇家理工學院的專利,但是這些專利都是放開授權的,只要你和皇家理工學院簽訂專利授權協議,那麼就能獲得授權,並且授權門檻並不高。

所以到目前爲止,獲得汽車整體基礎專利授權的,最少也有上百家企業或機構。

四大汽車公司手中的汽車行業相關的專利,更多的還是細分類的專利,原材料,結構,生產工藝等等。

但就是這些,限制了其他公司。

他們可以根據皇家理工學院授權的基礎專利,生產出來一輛最基本的汽車,但是這車基本賣不出去的……

拋開皇家理工學院的話,國內擁有發明,實用類專利最大的機構,就是肇慶機械公司了,雖然總量上對比皇家理工學院,連人家的領頭都不到,但是對比其他企業的話,那麼就數量龐大了。

這些衆多的專利裡,有一些舊專利是四大汽車公司曾經獲得過授權,但是授權期限快到期了要重新談判的,有一些新專利是他們想要得到授權的、

想要得到這些專利授權,那麼要求四大汽車公司用他們的一些專利作爲交換授權不過分吧!

等解決了專利問題,那麼剩下的也就不是問題了。

至於生產線,那啥,四大汽車公司的生產線,都是和肇慶機械公司合作研發的,肇慶機械公司完全具備技術以及專利建設一條最先進的汽車生產線,而且成本還更低呢。

因此在專利以及生產上,問題都不大。

現在的問題就兩個,一個是具體的技術問題。

那啥,有了專利授權是允許你使用這項技術,但是不代表你就能用啊,自身技術不夠用不了也是可以的。

還有市場競爭問題,汽車市場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有私人轎車、公共卡車、轎卡車、卡車、大型貨車、各類工程車輛等等。

一個企業實力有限的情況下,不太可能涉足所有的細分市場,甚至面對四大汽車公司的競爭,哪怕集中精力在其中一個細分市場,難度也是非常大的。

龐巖論根據市場上的調研,他決定直接殺入競爭最爲激烈的私人轎車市場!

雖然私人轎車市場競爭最爲激烈,啓翔汽車公司和中原汽車公司的一場慘烈的價格戰,直接把私人轎車市場的進入門檻拉高了無數倍。

但是同樣的,他們的價格戰也是開拓了更爲廣大的市場!

現在預估每年就有數十萬輛私人轎車的市場了,再過一些年,豈不是要破百萬甚至幾百萬?

面對劇增的市場,現在的其他汽車廠商的產能時間上都嚴重不足,也許他們的汽車最受民衆歡迎,訂單衆多,但是這麼多訂單他們是絕對無法滿足的,總會有一些人因爲買不到他們的汽車,轉而流向汽車廠商的。

而這就是給後來者的機會!

這同樣也是馮氏航運,天津友邦,東部動力等企業哪怕在這幾年哪怕汽車業務不賺錢,但依舊保持大規模投入不斷進行研發的原因,因爲他們都深知未來以帝國的龐大汽車市場潛力,區區四大汽車公司是吃不下的!

帝國的汽車市場到底有多大潛力?

用很多人都喜歡的一個計算方式就是,現在帝國有四億多人口,一個人買一輛車,那就是四億輛車的保有量啊,按照平均每輛車的使用壽命十年來計算,每年僅僅是正常替換的汽車市場就有四千萬輛。

雖然這個算法非常的極端以及理想化,但是也是片面應徵了大唐帝國的內部市場到底有多大的龐大。

不僅僅是汽車市場,其他產品的市場都如此。

這一點,可以從大唐帝國的紡織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來。

在大唐帝國裡,目前紡織業依舊是屬於輕工行業裡的龍頭行業,而這個行業在大唐帝國都發展了數十年,但依舊保持着極高的增速。

究其原因就是帝國的人口太大,隨着經濟的增長,人口的自然增加就足以帶來足夠龐大的增量市場,更不要說衣服的使用壽命也是很有限的,每年的正常存量市場都非常的龐大。

此外這也和帝國民衆這些年來逐漸改變了衣服上的消費習慣有關係。

在機制布流行之前,人們,尤其是農村人口一般都是自己織布,自己縫製衣服,有些甚至連棉花都是自己種的,這個是典型的屬於自給自足模式。

後來機械紡織業發展起來後,大量的機制布開始出現在市場上,慢慢的民衆就不再自行紡紗織布,而是直接購買成品布縫製衣服了。

這一模式,持續了數十年,哪怕是現在,絕大部分帝國民衆穿的衣服,都是通過購買布匹自行縫製,或者是由裁縫縫製的。

對於絕大部分帝國的普通家庭而言,婦女的縫紉技術以及是必須的。

當然了,成衣市場也一直存在着,只不過早些年的時候,成衣市場都是小規模的,不成型的,主要是由各裁縫店採購布匹,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成衣定製。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裁縫店的成衣定製模式,因爲手工縫製的效率低,其縫製成本必然是高昂的,所以只要只有中上層羣體才能消費得起,普通人大多還是購買布匹後自行縫製。

然而,很多人是沒有這個時間縫製衣服,又或者是手藝不咋地,這也就給了機制成衣發展的空間。

隨着技術的發展,出現了各類縫紉機,而機械縫紉機的效率要比手工縫製高多了,在某一個時期內,這些縫紉機的效率以及用途依舊有限,主要是推向民用市場,比如說各種裁縫鋪,家庭。

這一時期裡,其實已經是有了大規模生產機制成衣的工廠,但是主要是生產各類同一款式的制服,比如說軍服,工廠制服等等,這些制服款式統一,訂單大。

但是並沒有成爲主流。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橫掃半島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 聯姻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奪遼河設馬場第二千一十九章 提前一步的馮氏航運公司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大唐的女主人們第八百五十八章 俞大猷被俘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必須貴,不貴賣不出去第五百六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一百五十一章 此乃人禍而非天禍也第七百六十三章 反明鬥士秦志福第二千一十一章 家家戶戶有馬車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視察蒸汽機第六百零五章 損失慘重的第二艦隊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錢祧裡的危機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陳立夫又要升官?第二千一百九十二章 持續敗家的陸海軍第六百六十五章 報紙:大唐朝報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一個上海半個江南第八百七十一章 萬騎衝鋒第八百八十七章 官場得意陳立夫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拉練測試順便滅個王國第一千零二章 大唐不需要和親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土著國家不算他國第三百五十一章 迎難而上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無能爲力的法律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丹麥羣島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聯合登陸艦隊啓航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龐大的西海艦隊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大唐人的雅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馬六甲還能守多久?第二千九十章 近衛軍空軍第兩百零五章 恐慌的明軍第二千一百一十四章 本土和美洲第四百六十七章 亂軍攻城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都像你這樣,我大唐早完了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前無畏戰列艦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誰敢冒頭就打誰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陳立夫的宣平盛世(二)第二千三十三章 南洋大開發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第六胸甲騎兵團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俺答汗的孝心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打葡萄牙好處多多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打葡萄牙好處多多第六十五章 千鈞一刻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三年白頭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全軍出擊第六百七十七章 勤快的小蜜蜂:明軍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徒有虛名的皇家產業第二千七十三章 大唐人第兩百七十九章 陳屠夫的一見鍾情第九百零二章 文官們的選擇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下老二:明軍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文明人的感覺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電報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二)第三百五十章 誓師伐明第七百九十章 恭迎王師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唐的最大敵人不是明軍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這個老大不太合格第二千六十章 汽車開回家第四百五十一章 稅務稽查總隊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三等動員令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科研大佬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大唐從不拉攏敵人,不服就幹!第一百三十七章 讓皇上先走第兩百九十八章 殘酷的戰爭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創業難第七百三十七章 萬古聖君李軒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秦淮河花魁大賽第九百九十三章 不怕死的皇帝不是一個好皇帝第七百六十三章 反明鬥士秦志福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掌控直布羅陀海峽第兩百零三章 正泰縣城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陳立夫的雄心壯志第四百三十五章 繳獲大豐收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讓扶桑男人玩蛋去第四百三十六章 歡呼吧!大唐海軍成立了!第四百零五章 郝柏年面聖第四百八十七章 柳州天空飄落的血雨第二千三十章 堂堂御書房大佬第二百二十三章 亡命狂奔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論證萬噸鉅艦第二千二十二章 文明的曙光:火炮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唐戰無不勝第八百一十二章 堅船利炮抵金陵第八百八十章 勝利屬於大唐王師第三百三十三章 殺進興泉府第二千一百九十四章 盛世步球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海上宮殿:月宮號第九百四十五章 張嶽會跑嗎?第八百三十一章 嘀嗒嘀嗒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忙到崩潰的太子第二千八十一章 埃及省亞歷港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還不如直接燒木材第七百三十四章 決戰:排隊槍斃第兩百九十八章 殘酷的戰爭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米尼步槍初登場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御書房鬥毆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