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二十七章 得松江者得天下

bookmark

但是在私人服飾市場上,機制成衣的發展要延後很多年,而且最開始出現的也不是這些大型的製衣廠,反而是民間的私人裁縫行業。

一些客源多的裁縫鋪,根據最新流行的款式,僱傭更多的工人,用縫紉機縫製大量成衣庫存,然後進行銷售。

這種機制成衣要比定製的衣服價格更便宜,而且有多個尺碼選擇,哪怕是偶爾尺碼不符合,還可以當場進行小幅度修改,如此的話,顧客不用等待好幾天甚至十天半個月的,當場就能夠買到適合的衣服。

隨着逐步的發展,很多裁縫店都是發展爲製衣加零售模式,並且開始迅速發展、

這個時候,資本層面也是開始大規模進入了,大量的製衣廠和衣服零售店被建立起來,一些專門生產各類統一款式制服的中大型製衣廠,也是開始自行設計款式,然後生產並推向民間市場。

最終形成了目前帝國的服飾市場,這是一個持續發展了十多年,但是在過去不溫不火,直到最近幾年纔開始爆發性增長的行業,併成爲了目前帝國紡織行業的增長引擎。

大量的製衣廠開始出現,而且不在侷限於服飾,還迅速擴張到了鞋、帽、皮帶、手套、被子等幾乎所有的紡織、皮具行業。

現在很多帝國民衆身上穿的衣服,都已經是直接從服飾商店購買的成衣了,而不是和以往一樣購買布匹,再自行縫製的衣服。

當然了,這隻侷限於一部分經濟比較寬裕的普通民衆。

對於上層人士而言,他們的衣服依舊是定製爲主,這樣更合身,質量也更好。

而下層民衆的話,其實還是購買布匹自行縫製的居多,這樣可以省錢,畢竟單純購買布匹,可比購買成衣便宜多了。

至於說自行縫紉衣服需要時間?效率低,那啥,對於窮人而言,時間並不值錢……

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帝國的製衣行業還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還有一點,帝國的製衣行業在海外土著國家市場裡,遭到了可恥的失敗!

有商人嘗試運輸了成衣到土著國家銷售,結果當地的有錢人不要,就算要也沒幾個有錢人,而他們當中的大部分窮人買不起,甚至,他們連機制布都買不起,更別說成衣了。

這讓帝國的製衣行業很無奈,深感改變土著的衣着消費習慣任重道遠。

從這一點同樣可以看的出來,大唐帝國的絕大部分行業都是依靠內需爲主,至於外需,那是很小的。

哪怕是出口比較多的軍需行業以及布匹行業,也是同樣如此,三大武器公司可不是靠着國外市場活着,而是靠着帝國軍方活着。

布匹行業也如此,別看大唐的機制布涌向全世界,但是帝國本身的布匹消費纔是最龐大的。

如此也導致了大唐帝國的經濟體系,是非常特殊的內需型經濟。

汽車行業也不例外,這是屬於典型的自產自銷的產品,根本不能指望海外土著國家市場,反正能買得起,用得起的土著沒幾個,更關鍵的是,汽車這玩意和很多工業產品一樣,都是屬於國防安全管制產品,禁止出口……

別說土著國家了,就算是大唐帝國的很多海外領地都是屬於管制範圍之類的。

比如嫡屬於歐洲事務衙門下屬的休達州,就無法從本土購入汽車類產品。因爲這地方過於靠近歐洲,而且當地的暫住民太多,往來的土著也比較多,爲了避免技術外泄,所以各方面的官制都是比較嚴厲的。

當地甚至連中學都沒有設立……

大唐帝國在全球經濟計劃執行後,廢除了進出口委員會的大部分權限,設立了國防管制委員會。

同時設立了一批直屬內閣管轄,位於海外的省、道、州,比如北美七省,錫蘭州,馬達州,南非洲。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大唐法律裡,沒有本土省州和海外省州的區分,所有內閣直轄的省,州都是一視同仁的,都是屬於本土範圍。

但是在具體操作上,自然是有所側重,具體以國防管制委員會,各部門行政條例進行區分。

比如說工廠,大唐可沒說北美七省不能設立工廠,但是行政部門就是不給你批准,直接在國防管制委員會那裡就給你卡死了……

真正法律意義上的海外領地,是各事務衙門的直轄領地,比如印度事務衙門,紅海事務衙門,南美洲事務衙門、非洲事務衙門,歐洲事務衙門下設的直轄領地如休達州、埃及省、泊木州、戈河州等地區。

這些海外領地都是屬於本土化形勢比較嚴峻,或者地理位置比較特殊的地區,屬於本土化的候選領地,但是這些海外領地同樣是沒有土著,或者是有少量土著存在的。

事務衙門直轄領地外,纔是普通的殖民地,這個就簡單的,雖然大唐直接統治,但是多數居民還是土著,不過這些地方其實很少,大唐很少搞這些所謂的殖民地,只在印度有幾個州實行典型的殖民統治。

至於通過傀儡間接控制的領地,這些地方雖然是大唐間接掌控,但是並不算海外領地了,依舊屬於土著地區。

不同地區能夠銷售的商品也是不同的,在內閣直轄的海外省、州,對民用商品基本沒啥限制了,哪怕是汽車這種頂級工業產品,也是屬於可銷售範圍之內。

而次一級的海外領地,受到的限制就比較大了,比如說汽車這玩意現在就不能銷售,而土著地區就更別說了……

上述直轄省道州、海外事務衙門直轄領地共同形成了大唐帝國的內部市場,這是一個遍佈全球,擁有四億多帝國民衆的龐大市場。

而這個龐大無比的市場裡,比重最大的當屬於江南道,其中又以松江府爲首。

小小一個府數百萬人口,而且能直接輻射了周邊數千萬人口,這一地區以及周邊的人口裡富豪羣體、高收入羣體、中等收入羣體的比例非常的龐大,消費能力相當的強悍,

對於很多行業而言,得松江者得天下,這句話可是一點都不誇張。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大唐西洋公司的核心業務:殖民地第四十章 危險寶藏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油田第七百九十六章 魏國公上表第二千一百四十三章 至少我們還能當大唐人的刀子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產能過剩第三百零一章 陰溝裡翻船第七百八十五章 王以旗議和第三百二十二章 全軍進攻第五章 有女低泣第兩百六十三章 該殺的還是要殺第二千一百一十七章 經濟綁定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經濟一體化計劃第七百四十七章 格德斯遊肇慶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歐洲艦隊第四百九十四章 馬上皇帝第七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才子逛青樓被抓姦啦!第六百四十八章 安子河的犀利攻勢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皇家理工學院的勸退生第四百零二章 史無前例的大捷(第三更求訂閱)第九百九十三章 不怕死的皇帝不是一個好皇帝第三百零二章 大唐這艘船要沉了咋辦?第二千九十四章 煤炭戰爭下的英格蘭第七百零四章 窮兵黷武的大唐王朝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 舉國工程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唐男人是有格調的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一億六千萬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皇家青年軍校第八百二十章 慧塵長大了第二千四十五章 無法理解的愛德華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一個地球一個帝國第七百零九章 奔襲武昌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經濟一體化計劃第二百二十二章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第一千零九章 要這麼多銀子幹嘛?第一百五十章 禍在於天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天才滿地跑第一千零十章 黃金計價第二千一百五十三章 黑海實彈演習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伊麗莎白昭儀第二千七十五章 說媒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盛大的表演第三十五章 這是打仗呢,能不能嚴肅一點第一百六十九章 全部打包帶走!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競爭不過你就打啊第四百一十章 老子唾你一臉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遲則生變第二千章 君臣有別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想要補救?遲了第二千二十四章 陸軍丟不起那臉!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橢圓形結構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大有深意的謝一衛第九百二十一章 臨高要辦工業區第二千二百零三章 金陵城大堵車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全球無敵就是這麼的強悍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英格蘭的蒸汽機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海戰新時代襲來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錢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二千一百一十一章 奧斯曼的反攻第一千零九章 要這麼多銀子幹嘛?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督導組抵達第九百六十八章 龍興之地大變樣第六百二十章 超大號的地雷第七百五十一章 能騙就騙能搶就搶(求月票)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高麗問題第二千一百五十章 無語的瑞典王國第四百七十四章 陳屠夫打炮第四百八十七章 柳州天空飄落的血雨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大唐的僞劣產品:出口型板甲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自己豎起靶子自己打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同的科舉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一億六千萬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徐鐵的困局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名留青史的仕女號首航第一千零十章 黃金計價第三百五十六章 炮轟城塌第兩百六十五章 生死大戰將至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萬丹被圍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規模浩大的洪澤湖工程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大唐的自由貿易政策第二千一百七十章 丹麥全面唐化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炮轟巴庫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大唐岌岌可危第二十三章 搶糧搶女人第二千二百零三章 金陵城大堵車第三百五十九章 龐大的軍費壓力第二千一百四十六章 蘇伊士運河開通第四百八十一章 擴軍四旅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版本的高考第兩百八十四章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第兩百三十二章 戰場的巨大驚變第一千零六十章 兵發扶桑第一百六十一章 謝老頭的冷笑第五百章 殺賊無數的桂林大捷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明軍第一百零五章 大唐不缺官位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西海貿易:巴庫第九百三十七章 李逵對李鬼:督標突擊營第五百零四章 我宋志文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