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八十三章 大唐金國的先進性

bookmark

至於說用風帆船隻慢吞吞的運輸,幾百噸的小破船就塞進去幾百人一起運輸,這個過程裡會死不少人,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不是……

反正死的也不是他們韃靼人的中上層,也不是自費移民。

韃靼人的中上層以及那些自費移民們,他們自然是乘坐大唐人的船隻前往的。

大唐人的多個航運公司歐洲分公司,都已經是開通了歐洲各港口前往非洲各地的定期航班,此外也有一大批貨輪或平價客輪接受包船服務。

韃靼人裡有錢人也是不少的,他們有的乘坐大唐人的定期非洲航班前往,有一些則是大唐金國官方出面,然後僱傭的大唐船隻包船前往。

至於沒啥錢,被官方徵召,跑去前期屯墾的普通青壯,自然是隻能擠沙丁魚罐頭一樣的風帆船隻慢慢熬了。

這種多方面結合的模式,也是讓韃靼人的移民規模從一開始就非常的龐大!

不用幾個月功夫,人家就已經是沿海修建了大型五個據點,沿河尼日爾河的中下游地區修建了四個大型據點,並且還在向上遊以及部分支流擴張。

半年後,韃靼人在尼日爾的內陸地區,已經是開闢出來了面積廣大的耕地,耕種人數已經超過五十萬人。

嗯,這半年裡,其實韃靼人一直處於前期移民階段,第二批屯墾移民這來了幾萬人呢。

一共也就移民到此地幾萬人而已,至於爲啥會有五十多萬人種田!

那是因爲他們效仿了西班牙葡萄牙人開創,後來在中非二十國被髮揚的更加廣大的免費勞動力種植園模式。

屯墾的人大多數都是他們抓來的當地土著!

說起來,雖然這種種植園模式是歐洲人開創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都先後在非洲,美洲搞這免費勞動力種植園模式。

後續丹麥人遷國到非洲後,也是玩這一套,但是現在玩這一套玩的最順溜的卻是前安南王國,現在的中非王國。

人家中非王國的本土國民其實沒多少人,現在發展幾年後,其實也就那麼兩百萬人口不到,大多還是這些年遷移到非洲後出生的未成年人。

但是他們除了兩百萬國民之外,還有好幾百萬的土著勞動力給他們免費勞動呢!

至於爲啥說這些南洋蠻夷比歐洲蠻夷玩種植園模式玩的更順溜?

那是因爲這些南洋跑過來的蠻夷們,完全是把這些土著勞動力當成廉價消耗品,根本不怕消耗,把使用成本壓榨的非常低。

畢竟對於南洋十二國而言,這出了家門口,外頭就有一大票的土著。

種植園缺勞動力了,農場主就帶着火槍隊出去轉一圈,就能抓回來一連串的土著……

甚至有時候都不用親自動手,直接在家門口豎個牌子收購,外頭的當地土著們自己就會抓鄰居部落的人,然後拿過來賣錢,也有一些專門的武裝商隊專門幹這活。

而且還有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他們抓人的業務極爲的熟練,同時南洋各國他們之前就是在南洋半島,南洋諸島裡的熱帶雨林裡過日子,對於在複雜地形,尤其是熱帶雨林裡的活動更具有經驗。

而且他們抵達非洲早期,很重要的一個創收業務就是充當僱傭軍,幫歐洲人抓土著。

所以抓土著這事對於他們很簡單,成本也低得很!

人們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人家中非十二國是靠着土著吃土著。

依靠着血腥無比的財富積累模式,中非王國發展到現在,雖然本國人口只有兩百多萬,但是日子過的並不差。

南洋十二國的人玩免費種植園玩的很順溜,但是在韃靼人看來,卻是差了點,而且隱患極大。

現在中非王國那些人,當着農場主享受日子,但是幾十年後百年後呢?

周邊土著被抓光了,沒有了廉價勞動力了呢?

到時候爲了讓自己繼續都能過好日子,恐怕就要從其他地方引進,同時給予免費勞動力更好的待遇,同時更珍稀這些財產的安危。

假以時日,這些免費勞動力的數量必然會越來越多,並且承擔幾乎所有的底層勞動力,在以後會怎麼辦?

韃靼人不好猜測,畢竟這是以後的事情,不可預料的變化太多,但是吧,韃靼人他們覺得到時候肯定沒啥好下場!

相對來說,韃靼人反而更推崇大唐人的模式:自己的土地自己耕種。

要啥子土著啊,他們韃靼人多的是,他們自己就有兩千多萬人口呢,那裡用得着土著啊。

所以他們是隻要土地不要人!

所以韃靼人準備效仿的其實是大唐人的主要土地不要人的政策,但是前期移民開發,也不能缺勞動力,所以短時間內韃靼人是和中非王國他們一樣弄了一大批的土著裡開墾土地。

但是他們採用的並不是奴隸制模式,而是直接向周邊部落發動戰爭,然後把所有人都抓成戰俘,以戰俘的名義讓他們進行無償勞動。

這看似只是用了戰俘的名義,但實際上這區別極大。

至少,韃靼人並沒有採取奴隸制這種了落後體系,也不允許普通人擁有奴隸。

這一點對於現在的韃靼人大唐金國而言其實很重要,因爲大唐金國的上層雖然都是韃靼人本族人,但是大唐金國作爲一個人口兩千多萬的龐大國家,裡頭的絕大部分人口實際上都是東歐,中歐地區的當地人口。

而他們之所以踊躍擁護大唐金國,那是因爲大唐金國進軍歐洲的過程裡,喊的口號就是:殺貴族分土地!

具體他們也真是這麼幹的:每到一個地方,幹掉幾乎所有的貴族,解放所有農奴,讓所有人都成爲自由民,同時給所有無地農民免費分發土地。

韃靼人把還處於中世紀野蠻愚昧落後時期的中部東部歐洲的農奴社會,強行帶入了更先進,更現代的自由民社會。

所以當年韃靼人進軍歐洲的時候,從東歐再到中歐,那可是貴族領主們驚慌無比,而農奴以及普通農民們則是翹首以盼!

這纔是韃靼人建立大唐金國的根基所在!

可不是因爲單純的軍事征服!

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年年殺貪官,啥時候纔是頭啊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金髮碧眼的韃靼軍隊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上海研究院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不理他們,繼續前進第四百八十六章 爲陛下效忠死戰的時候到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大的麻煩第六百九十一章 李春景的‘小冒險’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不屑於聯姻的應易康第七百七十九章 江南危矣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少一毫米少一條膛線都不行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帝國的南非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印度洋上的炮聲第二十二章 陛下,饒命啊第三十八章 誤入深山的弱女子第兩百八十二章 大封功臣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扶持英格蘭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陳立夫當縣令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繅絲機第二千一百六十七章 奧斯曼六國遷非洲第二千一百八十章 不能跟錢過不去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沒人就去抓啊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靠譜的計劃第七百四十一章 小祖宗,輕點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意見相左第一百三十八章 跑着跑着就不見了第八百四十六章 俺答汗的決定第二千五十七章 要讓更多大唐人買得起車坐的汽車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美洲事務衙門第四百三十七章 升官都不要,你想要幹嘛?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正常的大唐王朝第三百七十九章 那是個令人傷心的地方第二千一百六十六章 奧斯曼人的退路:非洲第二千一百零六章 少花錢多辦事的大唐人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偉大的變革時代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鳥槍換炮的南越人第兩百四十四章 賣國奸商第八百二十八章 剿賊安民檄——北伐!第九百一十五章 和大唐平分天下第八百三十七章 明軍炮手趙東第二千零二章 聖天子全知全能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海戰新時代襲來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搞那麼複雜幹嘛直接平推過去就完事了第七百五十五章 打腫臉充胖子的海軍(求月票)第八百零二章 陳立夫的寒竹圖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臭名昭著的第四艦隊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新任松江府知府第五百三十七章 朕來朕見朕征服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翰統鷹犬在美洲第三百九十一章 擅自後退者斬第兩百七十七章 數量驚人的俘虜第三十五章 這是打仗呢,能不能嚴肅一點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大唐人的胃口太大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天子號召:工業化 (第四章)第八百九十八章 讀書人就要有一身正氣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第五百八十二章 排隊槍斃第一戰第四百零四章 不服就殺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帝國海外產業佈局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防備外星人入侵第兩百六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五百六十二章 淡定的陳科橋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太子李暠初登場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龐大的西海艦隊第七百四十七章 格德斯遊肇慶第七百二十九章 督標新軍出戰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新老交替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臭名昭著的第四艦隊第一百九十二章 都是一羣廢物第兩百三十二章 戰場的巨大驚變第九百五十六章 書生和劊子手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可用不可留第二千一百五十章 無語的瑞典王國第五百一十九章 沈希儀的反攻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金庫藏賄第六百一十三章 北伐進行中第六百五十九章 尷尬的佛郎機人第兩百八十七章 無關緊要的慘敗第六百零三章 殘酷的跳幫戰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伊麗莎白抵唐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皇家科學院院士第二千二十章 大唐從不插手土著內務第二十九章 備戰第三百九十四章 全軍衝鋒第三十四章 果然有妖氣第八百一十章 爲虎作倀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你們海軍就是這麼不要臉的?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許開炮,那都是戰利品第八百八十三章 這絕對不可能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艦隊纔是主力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秦淮河花魁大賽第六百九十九章 啊,騎兵!第七百七十九章 江南危矣第兩百八十五章 新時代好商人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七十萬大軍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四百八十四章 奪柳州迎聖駕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督導組抵達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抵得上百萬大軍第二千一百四十三章 至少我們還能當大唐人的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