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八十三章 大唐金國的先進性

bookmark

至於說用風帆船隻慢吞吞的運輸,幾百噸的小破船就塞進去幾百人一起運輸,這個過程裡會死不少人,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不是……

反正死的也不是他們韃靼人的中上層,也不是自費移民。

韃靼人的中上層以及那些自費移民們,他們自然是乘坐大唐人的船隻前往的。

大唐人的多個航運公司歐洲分公司,都已經是開通了歐洲各港口前往非洲各地的定期航班,此外也有一大批貨輪或平價客輪接受包船服務。

韃靼人裡有錢人也是不少的,他們有的乘坐大唐人的定期非洲航班前往,有一些則是大唐金國官方出面,然後僱傭的大唐船隻包船前往。

至於沒啥錢,被官方徵召,跑去前期屯墾的普通青壯,自然是隻能擠沙丁魚罐頭一樣的風帆船隻慢慢熬了。

這種多方面結合的模式,也是讓韃靼人的移民規模從一開始就非常的龐大!

不用幾個月功夫,人家就已經是沿海修建了大型五個據點,沿河尼日爾河的中下游地區修建了四個大型據點,並且還在向上遊以及部分支流擴張。

半年後,韃靼人在尼日爾的內陸地區,已經是開闢出來了面積廣大的耕地,耕種人數已經超過五十萬人。

嗯,這半年裡,其實韃靼人一直處於前期移民階段,第二批屯墾移民這來了幾萬人呢。

一共也就移民到此地幾萬人而已,至於爲啥會有五十多萬人種田!

那是因爲他們效仿了西班牙葡萄牙人開創,後來在中非二十國被髮揚的更加廣大的免費勞動力種植園模式。

屯墾的人大多數都是他們抓來的當地土著!

說起來,雖然這種種植園模式是歐洲人開創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都先後在非洲,美洲搞這免費勞動力種植園模式。

後續丹麥人遷國到非洲後,也是玩這一套,但是現在玩這一套玩的最順溜的卻是前安南王國,現在的中非王國。

人家中非王國的本土國民其實沒多少人,現在發展幾年後,其實也就那麼兩百萬人口不到,大多還是這些年遷移到非洲後出生的未成年人。

但是他們除了兩百萬國民之外,還有好幾百萬的土著勞動力給他們免費勞動呢!

至於爲啥說這些南洋蠻夷比歐洲蠻夷玩種植園模式玩的更順溜?

那是因爲這些南洋跑過來的蠻夷們,完全是把這些土著勞動力當成廉價消耗品,根本不怕消耗,把使用成本壓榨的非常低。

畢竟對於南洋十二國而言,這出了家門口,外頭就有一大票的土著。

種植園缺勞動力了,農場主就帶着火槍隊出去轉一圈,就能抓回來一連串的土著……

甚至有時候都不用親自動手,直接在家門口豎個牌子收購,外頭的當地土著們自己就會抓鄰居部落的人,然後拿過來賣錢,也有一些專門的武裝商隊專門幹這活。

而且還有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他們抓人的業務極爲的熟練,同時南洋各國他們之前就是在南洋半島,南洋諸島裡的熱帶雨林裡過日子,對於在複雜地形,尤其是熱帶雨林裡的活動更具有經驗。

而且他們抵達非洲早期,很重要的一個創收業務就是充當僱傭軍,幫歐洲人抓土著。

所以抓土著這事對於他們很簡單,成本也低得很!

人們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人家中非十二國是靠着土著吃土著。

依靠着血腥無比的財富積累模式,中非王國發展到現在,雖然本國人口只有兩百多萬,但是日子過的並不差。

南洋十二國的人玩免費種植園玩的很順溜,但是在韃靼人看來,卻是差了點,而且隱患極大。

現在中非王國那些人,當着農場主享受日子,但是幾十年後百年後呢?

周邊土著被抓光了,沒有了廉價勞動力了呢?

到時候爲了讓自己繼續都能過好日子,恐怕就要從其他地方引進,同時給予免費勞動力更好的待遇,同時更珍稀這些財產的安危。

假以時日,這些免費勞動力的數量必然會越來越多,並且承擔幾乎所有的底層勞動力,在以後會怎麼辦?

韃靼人不好猜測,畢竟這是以後的事情,不可預料的變化太多,但是吧,韃靼人他們覺得到時候肯定沒啥好下場!

相對來說,韃靼人反而更推崇大唐人的模式:自己的土地自己耕種。

要啥子土著啊,他們韃靼人多的是,他們自己就有兩千多萬人口呢,那裡用得着土著啊。

所以他們是隻要土地不要人!

所以韃靼人準備效仿的其實是大唐人的主要土地不要人的政策,但是前期移民開發,也不能缺勞動力,所以短時間內韃靼人是和中非王國他們一樣弄了一大批的土著裡開墾土地。

但是他們採用的並不是奴隸制模式,而是直接向周邊部落發動戰爭,然後把所有人都抓成戰俘,以戰俘的名義讓他們進行無償勞動。

這看似只是用了戰俘的名義,但實際上這區別極大。

至少,韃靼人並沒有採取奴隸制這種了落後體系,也不允許普通人擁有奴隸。

這一點對於現在的韃靼人大唐金國而言其實很重要,因爲大唐金國的上層雖然都是韃靼人本族人,但是大唐金國作爲一個人口兩千多萬的龐大國家,裡頭的絕大部分人口實際上都是東歐,中歐地區的當地人口。

而他們之所以踊躍擁護大唐金國,那是因爲大唐金國進軍歐洲的過程裡,喊的口號就是:殺貴族分土地!

具體他們也真是這麼幹的:每到一個地方,幹掉幾乎所有的貴族,解放所有農奴,讓所有人都成爲自由民,同時給所有無地農民免費分發土地。

韃靼人把還處於中世紀野蠻愚昧落後時期的中部東部歐洲的農奴社會,強行帶入了更先進,更現代的自由民社會。

所以當年韃靼人進軍歐洲的時候,從東歐再到中歐,那可是貴族領主們驚慌無比,而農奴以及普通農民們則是翹首以盼!

這纔是韃靼人建立大唐金國的根基所在!

可不是因爲單純的軍事征服!

第兩百零四章 攻打正泰縣城第九百八十三章 《送石霍赴琉球》第八百八十章 勝利屬於大唐王師第六百四十四章 平賊餉第五百六十九章 本官要補個覺第一百三十六章 扮豬吃老虎第七百五十二章 抓住未來第四十五章 鬼子進村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大上海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伊麗莎白昭儀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震驚的宋丸子第七十八章 知子莫若母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還不如直接燒木材第二千一十六章 設備到港番外:李軒遊秦淮(一)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英格蘭的蒸汽機第一千零二十章 尷尬的海軍榴彈炮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錢祧裡的危機第九十三章 那是老孃的私房錢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愛國商人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混亂的印度東部海岸第十五章 董芸芸病重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洪水危機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蘇伊士運河第六十七章 非戰之罪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工業時代的芬芳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唐商律第十四章 你們懂個屁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通車之日就是西征之時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給他加一加擔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這又一場傾國之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兵臨衡陽城下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金陵花魁迎陳立夫第五百九十九章 全艦隊備戰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爲國操勞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內河拖船第二千一百六十六章 奧斯曼人的退路:非洲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中亞設省第七百八十九章 兵臨金陵城第四百二十六章 僞唐賊軍主力來了第九百零一章 翰統鷹犬在行動!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萬金油西北馬第九百五十八章 陳家到底有多少錢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禮儀之爭第九百二十四章 百艘戰列艦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日爲賊終生爲賊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暫住民的榜樣第三百六十三章 絕望的黎平府第九百三十一章 撕毀協議直接打啊第九十章 蔡二虎的自信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唐土鱉海軍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你好,世界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掌控直布羅陀海峽第八百二十五章 騰飛的肇慶機械公司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上海研究院第六百二十六章 宣平三年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澎湃發展的美洲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不一樣的葡萄牙第九百一十八章 文官的戰略勝利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讀書人講究的是風雅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第六胸甲騎兵團的危機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下第二第九百七十四章 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第一千零十章 黃金計價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跨行造船的馮氏公司第七百九十九章 以身噬虎爲民請命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讓人絕望的差距第九百四十章 老子就是比你更牛逼第二千一百七十一章 把自己變成大唐人第二千一百二十八章 松江汽車展覽第一百五十八章 秦淮河啊秦淮河第一百七十章 敢不從命(求月票)第七十九章 曾子云的驕傲與不屑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一)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未來主力艦計劃第六百零一章 開炮!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唐西美洲協議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勞動合同法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大唐的後花園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印度洋艦隊第七百四十七章 格德斯遊肇慶第六百九十七章 冒險誘敵第一百三十九章 捅馬蜂窩第二千零三章 宣平四十年十一月十六日第六百五十九章 尷尬的佛郎機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嗑瓜子看戲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怎麼體現逼格?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俺答汗的孝心第六百八十一章 無一合之敵第兩百三十章 都不按照套路出牌第四百零三章 奶不出來了(第四更求訂閱)第五百三十二章 本王有錢,很多錢第七百一十六章 超大規模的鋼鐵廠第四百四十章 大唐王朝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禮儀之爭第六百零三章 殘酷的跳幫戰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工業標準化第六百一十四章 欣喜若狂的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