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一章 三千明軍來襲

自從在半月前擊潰了蘇家康率領的明軍主力後,李軒就派遣了衆多的探子前往正泰縣城、龍華鎮乃至府城,留意觀察明軍的一舉一動。

這些探子自然是不可能探知明軍上層的隱秘消息,比如說知府宋志文在半月前在得知正泰縣城曾經失守了一次,並且蘇家康在追擊的時候明軍受到了重創後,就已經是開始籌集兵馬準備發兵正泰縣了。

因爲那個時候誰都能夠看到出來,單單憑藉正泰縣一地的力量已經是無法撲滅擁有五六百人規模的僞唐賊軍了。

不過知府宋志文要集合兵馬也並不是一天兩天能夠辦到的事,就算再快也需要十天半個月的時間,此外僞唐賊軍雖然已經成了氣候,但是總歸是沒有拿下正泰縣城,這使得宋志文有了更多的緩衝時間來慢慢籌集兵馬。

如果說李軒當初快速拿下了正泰縣,那麼蘇家康固然是死無全屍,而宋志文也會感受到龐大的壓力,那個時候他就不會管顧太多的印象,可能會直接上報到省城的巡撫,依靠上峰派遣的大軍來剿滅僞唐賊軍了。

不過李軒沒有立即攻克正泰縣城,這就給了宋志文挽回一切的機會!

只要正泰縣城不丟失,僞唐賊軍就算有幾百人那麼造成的影響也是可控的,靠蘇家康自己是壓不下來,但是身爲一府之尊的宋志文卻是有辦法壓下來的。

當然了,該上報的消息還是要上報,但是卻是可以通過巧妙的文字水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接下來,宋志文就開始籌集兵馬了!

這些明廷官府上層人物的動作,大唐新軍的探子自然是不知道的,但是宋志文調集兵馬的動靜不會小,自然是會被潛伏在府城裡的大唐新軍探子所得知。

探子回報,過去十天裡,陸續有明軍進入府城,此外宋志文還徵集了大量的青壯。

初步估算,宋志文已經是彙集了至少三千人的明軍,其中主力是宋志文自己招募的募兵,另外有部分是衛所兵,還有半數是臨時徵召來的青壯。

“從現有的消息來判斷,府城那邊的明軍最近幾天裡就會動身來我們正泰了,兵力超過三千,其中正規軍過半,如果再加上正泰縣城和龍華鎮裡的蘇家康率領的明軍殘部,總兵力加起來超過四千人。”方東全繼續道:

“我軍即便是擴軍之後,明軍也是我軍的四倍之多,而且我軍過半士兵都是最近幾天招募的,還沒有經過最基本的訓練,戰鬥力堪憂!”

方東全解說着目前的情況,而衆人聽到之後,都是臉色不太好看,當即陳屠夫就是大聲道:“怕他個毛,到時候老子帶着人衝他一波,就算他們有三四千人也能把他們衝散了!”

陳屠夫說這話的時候,雖然聲音很大,但是衆人都是對他極爲熟悉的了,知道他此時的大聲,只不過是爲了掩飾心中的擔憂而已。

此時王單旭道:“敵我兵力相差甚多,正面硬打肯定是不行的,我們可以趁着他們渡河的時候,來一個半渡而擊!”

說到這的時候,他是走到了旁邊的大幅手繪軍事地圖道:“我正正泰和府城之間,有瀾江攔着,瀾江雖長,但是可以用來渡江的地方卻是沒有多少,府城明軍要想渡江,最適合的地方就是在瀾江渡口,只要我們在瀾江渡口埋伏下,等明軍渡江到一半的時候殺出來,大捷可期!”

曾子文也是道:“不錯,如今我們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府城的明軍攔在瀾江之外,更加不能讓他們和蘇家康的兵馬會和,要不然的話,他們一回合之後兵力就超過了四千人,就更加不好打了!”

“半渡而擊,這恐怕不容易啊,人家明軍肯定會先派前鋒過江探路啊,我們這一千多號人可藏不住,如果他們發現了我們埋伏在河對岸,肯定會選擇其他地方渡江,到那個時候我們可就被動了!”黃學仁也是開口道:“依我的看法,乾脆讓他們渡江,等他們渡江之後,我們派出人引誘他們分兵,等他們分兵之後,再以主力埋伏,來一個各個擊破!”

他的聲音剛落下,方東全又開口了:“如果明軍不分兵,直接去正泰縣找蘇家康怎麼辦?”

聽着手下衆多將軍們的爭論,李軒自己也是在沉思着,衆人說的話他都聽在心裡。

衆多方案裡,李軒還是比較傾向於王單旭以及曾子文他們主張的辦法,那就是儘可能的把明軍堵在瀾江之外,至於能殺傷多少明軍倒還是其次,關鍵的是要把明軍堵在瀾江之外,給自己爭取足夠多的發展時間。

如今的大唐王朝最需要的就是時間,新兵需要時間來訓練,火槍也需要時間來打造,而這個時間,最少也是三個月。

三個月之後,大唐王朝就能擁有一支兵力超過一千五百人的主力部隊了,到時候再和明軍打也就更加有底氣。

只是很明顯,明軍不想給他們這個時間!

衆人辯論了大半個時辰後,也算是勉勉強強討論出來了好幾個方案。

其首選方案就是在府城明軍主力的時候來一個半渡而擊,爭取在明軍渡江的時候把他們打垮,這樣不僅僅把明軍攔在瀾江之外,而且至少未來一兩個月內明軍都不可能再一次發動大規模的渡江。

要執行這個方案,就必須立即動身然後前往瀾江渡口,要不然的話時間上來不及。

如果半渡而擊的計劃失敗了,那麼就在瀾江渡口駐紮重兵,把明軍擋在瀾江之外。

上述這兩個方案是李軒和衆人都想要的,也是對大唐王朝最有利的。

但是萬一明軍成功渡江了,那麼後續就是儘可能的阻止府城明軍和蘇家康的兵馬匯合,而是採取各種計策讓府城明軍分兵,爭取各個擊破。

如果說引誘明軍分兵的計策失敗了,那麼後續可就麻煩大了,到時候大唐新軍就不得不和前幾個月一樣,依託大山打一場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的防守作戰。

定下了主要的戰略計劃後,大唐新軍也是迅速動了起來,第一步兵營、刀盾隊、弓箭手隊、騎兵隊、輜重營是迅速準備妥當,這些部隊乃是大唐新軍目前的核心主力,這仗打的怎麼樣,能不能贏就得靠這幾支部隊發揮的怎麼樣了。

方東全率領的第二步兵營以及王單旭的第三步兵營雖然人員已經是差不多滿員了,但是裡頭絕大部分都是新兵,而且也沒有裝備火槍,還停留在長矛,刀盾等冷兵器時代,因此他們的人數雖然佔據了總兵力的過半,但實際上只能充當二線兵力。

總數一千四百多人的大唐新軍迅速動員完畢,只用了一天就完成了出征前的準備。

第二天早上,李軒先是到了白太后房裡,一身戎裝的他並沒有行跪拜禮,而是微微彎腰低頭行禮:“母后,兒臣來辭行了!”

白太后坐在上頭看着李軒半天都沒有說話,良久後纔是輕聲道:“去吧,刀槍無眼,切記不可莽撞!”

李軒再微微躬身這纔出了房門,等李軒出去後,白太后重重地嘆了口氣,然後閉上了眼,嘴裡輕道:“死老頭子,你可看到了,因爲你犯傻要當皇帝,咱們兒子都和明軍廝殺多少次,如果軒兒有什麼好歹,老孃去了地底下饒不了你!”

李軒向白太后辭行後,也是先後去看了董芸芸,珠兒,葉氏一眼,不過這三女越是第一次經歷這種事了,李軒都率軍親征好多次了,因此她們倒沒有過於失態,只是說幾句讓李軒注意安全之類的。

說過話後,李軒這纔出了土地廟,然後直接翻身上馬,帶着在臨時行宮外等候的柳八苟、錢夢久、王文華、馬維等文官奔赴校場,那裡一千多大唐新軍都已經齊齊等候着了!

到了校場,李軒沒有下馬,而是繼續騎在馬上!

隨着一聲皇上駕到,早已經在此地等候的方東全、王單旭、黃學仁、陳屠夫、曾子文等大唐王朝主要武將也是齊齊上前迎接,一身戎裝的他們自然是不方便行跪拜禮的,而是以略微彎腰代替。

“臣恭迎陛下!”

李軒看着衆人,然後微微點頭,帶着白色皮手套的手伸出微微擡了擡,口中道:“平身!”

等衆人都走到跟前後,李軒把視線投向曾子文:“各部可都準備妥當了?”

這一次出征,李軒並沒有在設立什麼前鋒將領,中軍將領之類的職務,而是按照各部隊直接指揮,而負責具體日常防務以及各種雜務的,乃是樞密院下屬的作戰司。

曾子文這個作戰司郎中將會負責後續作戰的日常防務,這算是李軒給作戰司的首秀機會,只要表現出色,那麼後續作戰司就會慢慢的承擔起它的真正責任:負責部隊的日常訓練以及作戰指揮。

如今作戰司首次參與到實際作戰來,也是李軒爲了建立真正的參謀部制度所做的嘗試,如果效果夠好的話他會逐步加強作戰司的權力,最後統帥全軍的作戰。

如此以後他也就不用每次都率領大軍親征了。

好歹他也是個皇帝呢,每次打仗都親征算什麼事啊!

但是現在,沒有參謀部這種作戰機構,加上爲了掌控軍隊,不親自帶着部隊打仗,李軒不放心,他擔心方東全這些土匪頭子亂搞,更擔心方東全他們來一個臨陣反叛。

準備妥當後,李軒並沒有過多的廢話,很快就是下令開拔!

隨着命令的下達,一千多大唐新軍就迎着朝陽踏上東進的步伐!

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歐洲艦隊第二千九十五章 翰統在英格蘭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棱堡皇宮第二千零四章 一個想要上岸一個想要下海第一百零四章 整合第四百一十四章 這是要殉國的節奏啊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繅絲機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呂家兩代人的夢想第七百零四章 窮兵黷武的大唐王朝第八百一十三章 明王朝的百萬雄獅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公子很滿意第五百一十九章 沈希儀的反攻第二千七十章 月球省第七百四十五章 格德斯覲見記第九百八十七章 聖天子親臨前線,歡呼吧!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跨行造船的馮氏公司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非洲長城第三百七十九章 那是個令人傷心的地方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韃靼定都歐洲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顧大局的海軍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借糧從不還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金陵震動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白送更吃虧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戰艦不夠找海軍租啊第五百五十四章 強大無比的讀書人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廈將傾正德賜酒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南唐蠻子到底想咋樣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非法移民問題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聯合二型步槍第八十九章 燈泡一樣的男人第九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立案調查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俺答汗的孝心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工業標準化第二千一百二十四章 天大的野心第三十四章 果然有妖氣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韃靼定都歐洲第兩百七十三章 擲彈兵準備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韃靼主力第四百三十章 殺,衝上去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沒見過世面的土著第七百二十六章 被堵住的明軍第六百五十二章 板甲初登場第九百一十四章 神帝李軒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 大唐法律特扯淡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內燃機初現第九百一十二章 尋訪長生不老藥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太平洋號處女航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金陵震動第四百五十八章 圍點打援第一章 豬腳他爹是皇帝第八十一章 鐵匠尚書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王室都是無賴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宣平十九年:巨大的變遷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人有失手炮有打錯第一百四十五章 未竟的征伐(求月票)第六百一十四章 欣喜若狂的明軍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印度洋上的炮聲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下老二:明軍第九百零七章 大唐稅部就是這麼牛逼!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抓宋賊第一百六十四章 鮮血中的白蓮花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一個地球一個帝國第二千一百五十九章 大唐人最憎恨的機構:稅部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唐男人是有格調的第六百零三章 殘酷的跳幫戰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下老二:明軍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天子號召:工業化 (第四章)第九十八章 大唐刀槍所至第一百一十三章 斯德爾摩綜合徵第五百六十九章 本官要補個覺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格德斯之死第四百四十八章 壯哉,我稅務稽查隊!第一百二十二章 近衛軍初登場(月票加更)第五百零九章 湖廣明軍殺過來了!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錢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工業時代的芬芳第六百三十九章 視察兵工廠第兩百五十七章 少和柳八苟混第八百二十章 慧塵長大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武裝柳州獨立團第九百一十五章 和大唐平分天下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打了雞血的鐵路公司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皇恩浩蕩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奇葩的全球貿易第三十六章 原野上的白手絹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南洋大冊封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陷入泥濘的登陸部隊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皇家科學院院士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農民子弟的掙扎第四百零七章 快看啊,僞唐官員投降了!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西海石油公司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玩勾心鬥角,你們差遠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軍火槍營第四百四十三章 這怎麼可能第四百八十二章 激烈爭論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聖駕返京第三十四章 果然有妖氣第二十章 御駕親征第七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罰款外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