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八章 戰後大擴軍

bookmark

以往的戰後討論,大多都是找茬大會,討論的更多是大唐新軍在作戰過程中的不足,但是今天,諸多將領們的討論重點,卻是放在了手榴彈上頭,一個個都是說着手榴彈如何如何犀利,如何如何重要,大唐王朝不能沒有手榴彈,不僅是不能沒有,而且必須是裝備更多,最好是數不清的手榴彈。

黃學仁,王單旭,方東全,包含郝柏年等前線將領清一色的提出:手榴彈是個大殺器,其重要性甚至是比火炮乃至火槍更重要的軍國利器,必須大量的製造並裝備。

同時也提出了要設立正式的擲彈兵部隊!

黃學仁更是道:“倘若今日我軍有三百枚以上的手榴彈,一起投擲出去的話,對面的明軍至少要死傷過千,倘若有千枚手榴彈,哪怕是敵軍萬人來攻,我大唐王師也有把握成功退敵!”

王單旭也是點頭道:“手榴彈不同凡響,威力極大,配合火槍進行防守作戰,效果絕對勝過任何武器,臣也認爲應該大量裝備手榴彈!”

陳屠夫道:“是啊,只要我們手裡頭有足夠的手榴彈,哪怕明軍來再多的人,只要我們把手榴彈扔出去,還不得把他們炸的爹媽都不認識啊!”

聽着他們對手榴彈的看重甚至是推崇,李軒有些無語,手榴彈的確算是防守作戰的力氣,但是也不至於說達到他們所說的程度。

今天這一戰,手榴彈能夠建立奇功,這是因爲手榴彈是第一次出現在戰場上,明軍對此沒有任何防備。

更關鍵的是,今天的戰場是極其特殊的,並不是單純的防守作戰,也不是單純的渡江攔截作戰。

雙方數千人都擁擠在一片寬不過長百米,寬不過三十米的狹小區域裡,雙方的士兵密度是非常大的,密度大還不算,而且都還沒有戰術上的運動。

而這種情況在正常的野戰乃至防禦作戰裡是不可能出現的。

野戰情況下,誰會傻乎乎的排着隊上來挨你的手榴彈的啊,人家可是會進行機動的。

數千人規模以上的戰役,絕對不是雙方列陣整齊的隊形逐漸靠近,然後開始正面廝殺,實際上在雙方發展短兵相接之前,都會進行大量甚至說得上是頻繁的機動,通過戰場上的機動來尋找敵軍的薄弱點,然後再發起進攻。

所以,手榴彈以後是否還能夠和今天這樣造成奇效,李軒對此並不抱以太大的希望。

當然了,即便以後手榴彈用起來沒有今天這麼大的效果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大規模裝備手榴彈也就能夠大幅度提高大唐新軍的戰鬥力,尤其是防守作戰的能力。

衆多前線將領們口口聲聲說着要裝備更多的擲彈兵部隊,甚至王單旭都喊出了,在各個步兵營中,再專門增加一個擲彈兵隊的方案,並且黃學仁覺得這還不夠,建議專門成立一個擲彈兵營。

但是衆人討論的極爲熱情的時候,負責後勤事務的白雲奇卻是給他們潑了一噴冷水!

“手榴彈的確威力龐大,後續製造和裝備也是應該的,只是我軍想要裝備太多的手榴彈難度太多,之前的百枚手榴彈已經耗盡了我們庫存的火藥了,如今我輜重營內庫存的火藥數量已經是非常少了,只勉強夠火槍部隊打一場高強度的戰役,別說手榴彈了,就連火炮那邊的火藥也是沒剩多少了!”

說着,他正色道:“我軍如今火藥奇缺,而製造手榴彈所需火藥衆多,短時間內我軍難以大量裝備!”

王單旭聽到這話,當即臉色略微一變:“你是說,我軍的火藥已經不夠用了?據我所知,上一次運輸隊來的時候,可還攜帶了兩桶火藥呢!”

白雲奇沒有反駁,而是道:“今天一戰,我軍就已經把過去積攢的火藥用掉了八成!”

說罷,他就是不開口了!

他的話引起了衆多將軍們的神色變化,王單旭和黃學仁他們沉默不語,但是臉色卻是露出了憂愁之色。

不用多久陳屠夫就開口道:“前些時候不是說有人販賣火藥嗎?火藥不夠,我們就購入更多的硫磺和硝石啊!”

白雲奇道:“即便是加大外購,我軍的火藥也依舊不夠用,如今我軍以火器爲主,火槍、火炮、手榴彈都是嚴重依賴火藥,這火藥即便是再多也是不夠用的!”

李軒聽着他們的話,心中也是暗歎,說到底還是大唐王朝過於弱小,這打仗用的火藥竟然都不夠用。

如果是換成明王朝的話,恐怕一年都能造出好幾萬支鳥槍,數百門火炮,至於火藥自然也是能夠供應的起的。

但是這對於大唐王朝來說卻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不過火藥緊缺的問題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而且大唐新軍缺乏的東西多了去,也不止火藥這麼一項。

不管是兵員還是武器又或者是糧食,他們都缺乏!

兵員,不計算輜重營這個後勤輔助部隊的話,他們的三個步兵營和一個混成營以及各直屬隊加在一起,總兵力大約在一千三百人,甚至都不如他們抓獲的俘虜多,他們抓獲的俘虜可是有一千八百人呢。

wWW★ttκǎ n★¢ O

而這些俘虜按照以往的經驗,這些俘虜大部分都是會歸順,歸順後的這些明軍俘虜,一部分挑選進入刀盾隊、弓箭手隊、而剩下的都會編入輜重營。

但是現在俘虜可是有一千多人呢,根本就不可能一股腦的塞進輜重營裡,爲此肯定是要另外安排的。

手榴彈的事一時間解決不了,於是後頭這些將軍們又是把話題說到了俘虜上。

身爲作戰司的郎中,,曾子文這幾天已經有了大唐新軍大管家的自覺,很快就是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這些俘虜裡很多都是僞明臨時徵召過來的青壯,沒有多少的基礎,而且各方面的素質也是極差,並不符合我軍的條件,這一部分人可以送回溪口村,讓他們進入各個作坊工作,如此也能夠爲我軍制造更多的武器!”

李軒聽罷微微點頭,這個方案不錯,那些臨時徵召的青壯其實打不了仗,哪怕是在明軍裡也是典型的炮灰,這些人明顯不符合大唐新軍對士兵的要求,但是就這麼放了也不行,大唐新軍還從來沒有釋放俘虜的習慣,物盡其用,這是大唐新軍對俘虜們的優良傳統。

所以讓他們去當苦力是最好同時也是最簡單打擊絕辦法,要知道溪口村那邊的各個作坊可是急需大量的勞動力,要不然的話根本無法在短短几個月打造出足夠大唐新軍擴張後所需要的武器。

“剩下的俘虜了,符合條件的可直接招募進入刀盾兵隊以及弓箭手隊!”曾子文繼續道:“刀盾手和弓箭手難尋,既然遇上了自然不能放過!”

這是事實,大唐新軍可以花費三個月的時間培訓火槍兵和長矛兵,甚至炮兵也能夠在幾個月內培訓出來,但是刀盾兵和弓箭手這兩個兵種卻是沒辦法在短短几個月內培訓出來。

因此,從俘虜中招收弓箭手和刀盾手,也是維持乃至擴大這兩個兵種規模的重要手段。

曾子文此時又道:“剩下的普通俘虜,直接補充進入輜重營的話也還是太多,這些人如何安排,還請陛下聖裁!”

哪怕是拋開了苦力,刀盾兵和弓箭手,剩下的普通明軍俘虜至少還會有四五百人呢,這麼多人塞進輜重營裡,那麼輜重營就不是輜重營,而是輜重團了。

如今輜重營已經有了四個隊,一共四百多人的規模呢,而且這還不包括臨時徵召的民夫。

再把這四百多人放進去,那麼輜重營的規模就會擴大到八百人,這明顯超過了如今的大唐新軍對輜重部隊的需求。

此外還得考慮到一點,這剩下的四百多明軍大部分都還是明軍裡的募兵,並不是衛所兵,基本的軍事素養以及體能都是過關的,把他們當成明軍的衛所士兵來處理也是不太恰當。

這四百多人好歹也是能打仗的軍人呢,不能讓他們浪費了去當運輸輜重的苦力。

李軒略微沉思了後道:“這四百多人編爲第一守備步兵營,編制仿效正規步兵營,裝備繳獲的各式武器,用以輔助作戰!”

李軒對此也是有預料中的應對方案,他很早就想過如果俘虜了大量明軍應該怎麼處理,直接放是不可能的,直接編入主力部隊也是不妥當的,因爲大唐新軍的正規軍在訓練和戰術上,都和明軍有着極大的不同。

而且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大唐新軍里正規步兵營的兵員,只要大唐王朝控制區內的農家子,李軒連之前的那些老土匪們都沒放進去,更別說這些俘虜了。

因此把部分素質過關的明軍募兵俘虜單獨編組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了。

“此營的各級軍官從各營抽調充任,至於這營官嘛!”李軒說到這裡看向了衆人,然後對蔡二虎道:“蔡愛卿,可有意這個營官?”

蔡二虎當即就是跪倒道:“臣多謝陛下皇恩!”

本來李軒一開始是打算讓陳屠夫擔任這個守備營的營官的,但是陳屠夫之前很明確的表示過,他想要轉行當炮兵,連刀盾兵的隊官都不想當了,甚至都說過去給郝柏年當副手都願意。

守備營這種由俘虜組建的二線部隊的營官,看似是營官,但實際地位遠不如正規步兵營裡的營官,他自然是不會去的,李軒硬要安排他去,他雖然也無法決絕,但是心中肯定會有根刺。

所以李軒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處理了俘虜問題,暫時擱置了成立擲彈兵部隊的提案後,李軒等人才是商討着此戰的其他一些得失問題。

不過都是一些小問題了,李軒也是沒有過多的插口,而是任由他們討論。

這一場戰後會議,足足開了半夜纔算結束。

第二天一大早,李軒就是派遣了親衛快速返回溪口村,這個親衛還帶着李軒的命令。

這個命令就是讓留守溪口村的兵部尚書錢夢久等人加大加速募兵的速度,並把範圍擴大到整個正泰縣。

同時還命令柳八苟加快各種武器,尤其是火槍、火炮的製造速度!

這兩條命令都透露着同一個信息:李軒又要擴軍了!

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扶持英格蘭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有思想有深度有理想的海盜第九百八十九章 張嶽逃亡記第七百二十五章 火燒衡陽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畸形的地方經濟(三章連更)第三百八十八章 半截炮管第二千七十章 月球省第二千四十七章 愛德華看球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鋼鐵水泥大爆發第七百六十章 壓倒性的大捷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西南鐵路第二千二十九章 御書房會議第二千一百零五章 大唐借錢從不怕你不還第五十八章 看'夜景'第兩百零六章 種蘑菇的土匪第二千一百八十章 不能跟錢過不去第兩百二十七章 僞唐賊軍好生狡猾第六百八十六章 關係通天的孫老頭第三百七十一章 宋志文仰天狂笑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你們海軍就是這麼不要臉的?第九百八十五章 富貴險中求,去琉球算個屁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帝國海外產業佈局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大唐西洋貿易公司的困局第二千八十章 提前完婚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聯合國海盜軍第六百四十九章 膠着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僞唐第一百二十二章 近衛軍初登場(月票加更)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來了文選司是龍盤着,是虎貓着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楊成經商(一)第二千九十五章 翰統在英格蘭第二千一百七十四章 急迫的陳立夫第七十章 曾子云的俘虜生涯第五百二十七章 皇家軍醫院第兩百八十五章 新時代好商人第四百七十一章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奇葩的尤金鴻上折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不爽的白太后第四十一章 反派模板馮家第六百七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戰爭第八百九十二章 炮轟開封第六百二十九章 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大唐從不拉攏敵人,不服就幹!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許搶,都是本老爺的第五百七十九章 王越的底牌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巴庫協議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陸軍也窮第一百八十四章 先放明軍一馬(求月票)第三百七十九章 那是個令人傷心的地方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你丫算個屁第三百二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南洋大冊封第兩百七十四章 血戰——死寂河灘第二千一百六十章 陳立夫的全球偉業第三百九十一章 擅自後退者斬第兩百四十四章 賣國奸商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經濟一體化計劃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這不是機器,而是藝術品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大唐暫住證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奴家見過公子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活着就是最大的奢求第五十六章 願爲陛下效死第四百三十五章 繳獲大豐收第九百一十三章 吾皇之仁萬年未有第二千一百八十五章 緊抱大唐大腿的重要性第八十八章 分兵疾行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米尼步槍初登場第四百九十八章 最牛逼的戰艦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軍官候補生第七百九十二章 遷都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韃靼人脖子上的套索第四百八十章 唐賊滿萬不可敵第九百五十一章 驚天大案第五百四十章 潯州院試第二千一百九十章 大學士陳立夫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吐魯番設省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搬國業務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大唐人在印度第二千一百六十六章 奧斯曼人的退路:非洲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蘇伊士小規模武裝衝突第六百五十二章 板甲初登場第六百六十六章 宣傳不分真假第九百七十六章 荊州總攻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規劃中’的美好未來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第二更)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金陵震動第七百四十七章 格德斯遊肇慶第四百一十三章 身在山中的明軍第七百一十章 不動如山的明軍第五百六十章 向大唐王師學習!第一千七百章 憂心的吳老三一家第一千零五十章 奪呂宋滅萬丹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一億兩財政支出預算第七百二十八章 強攻!車輪戰!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吏治爛透了的江北道第四百五十六章 就是幹,死就死了!第六百九十章 攻敵所必救第九百三十五章 完全看人品的炮彈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金庫藏賄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一點也不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