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軍潰逃

bookmark

宋志文不是笨蛋,儘管他只會紙上談兵,但是能夠反覆練出好幾千募兵,甚至能夠從興泉府這個貧瘠之地裡搜刮出足夠的糧餉來供應大軍,這一切都足以說明,這個人並不是只會誇誇而談的無能之輩。

相反,這個人還是一個極爲合格的文官型統帥,他雖然不能率軍衝鋒,但是他卻是可以運籌帷幄。

之前爲了突破瀾江這道天塹,他可是花費了相當大的精力,準備的極爲充分,而且還採用了分兵的策略。

在昨天晚上的時候,他制定的計劃一切都相當順利,利用兵力上的優勢分兵渡江,讓對面的僞唐賊軍們分身乏術,疲於應對。

如果說僞唐賊軍只是普通軍隊的話,今天早上,他就能夠收穫一場巨大的勝利,從而奠定殲滅僞唐王朝的功勳。

然而,他遇上的大唐新軍並不是普通軍隊

而是一支從武器再到戰術上,都是和這個時代的軍隊截然不同的軍隊,而導致這支軍隊和其他軍隊不同的理由很簡單,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那就是李軒。

李軒利用後世的諸多常識,把大唐新軍打造成爲了一支似而非似的近代軍隊,其他的不說,光光是他們裝備的火槍就可以說是超時代的。

儘管他們用的還是火繩槍,但是這火繩槍卻是採用了準星和標尺,採用了紙殼裝藥,採用了套筒刺刀。

可以說,除了限於材料技術不過關無法採用遂發,被迫繼續使用火繩擊發機構外,其他的諸多細節,都是後世十八世紀的成熟近代燧發槍纔有的標配。

除了火槍,還有火炮,手榴彈,乃至棉鐵甲以及很重要的戰術。

這些都導致了當代的大唐新軍,和這個時代的軍隊是截然不同的,不管是東方軍隊還是西方的軍隊。

和這樣的軍隊交戰,絕對是不能用過往的經驗來應對的。

可惜的是,宋志文他不知道,哪怕他知道僞唐賊軍的火器犀利,但是也只是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大多數還是用以往的經驗來推演,從而得出了渡江肯定可以勝利的結論。

然而現實卻是狠狠的甩了他一巴掌!

當郝柏年率領的六百部隊趕回瀾江渡口後,有了這一批戰鬥經驗豐富,訓練嚴格的老兵加入戰鬥,戰場上的局勢對明軍就更加不妙了。

這些老兵們,尤其是第一步兵營和第一混成營裡的那些火槍手們,可都是大唐新軍的第一批火槍手,參軍時間少的也有好幾個月,多的甚至都有一年了,各方面的素質不是第二步兵營和第三步兵營裡的新兵能夠相提並論的。

他們的裝填速度更快,他們的槍法更準,列陣迎敵的時候對傷亡的承受能力更大!

而這些綜合起來,也就導致了他們的戰鬥力極大的超越了那些新兵們。

當看到那些青壯炮灰始終無法突破僞唐賊軍的防禦,而更關鍵的是,己方那些還在船上的弓箭手也是受到了密集的火槍射擊傷亡不斷增加。

就連船頭上有着防護的碗口炮,也是被僞唐賊軍的火炮逐個點名,一門一門的被摧毀。

這一幕幕,讓宋志文看在眼裡,都是一場大敗的徵兆!

“大人,這樣下去怕是不行啊!”宋志文身邊的一個將軍小心翼翼的對宋志文如此道:“我們是不是擇日再戰?”

聽到這話,宋志文回頭看了這個將領一眼,犀利的眼神直接讓這個有着千戶頭銜的明軍將領差點都要站不穩,生怕宋志文來一句:動搖軍心,拉下去斬了。

但是宋志文卻是隻看了他一眼,然後就收回了目光,如果是在之前,哪怕只是片刻鐘之前有人敢這麼說,他都會毫不猶豫的讓親兵把他拉下去斬首。

大戰之中,豈能輕言撤退!

然而這個時候,他卻是沒有這麼做!

因爲他已經知道,今天這一戰已經是輸了!

南側渡江的募兵主力已經完蛋,北側渡江的那一千多衛所兵也是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至今都沒有出現,如今單單依靠自己麾下的六七千炮灰,是不可能攻破銅牆鐵壁一般的瀾江渡口的。

唯今之計,也只能是先撤退了!

只是撤退的目的並不是說爲了以後的第三次渡江,而是想要保存有生力量,防備僞唐賊軍渡江攻打興泉府。

今日僞唐賊軍獲得戰鬥的勝利後,下一步恐怕就是要渡江攻打興泉府了,他可不相信這些反賊會甘願窩在正泰縣裡一直不出來,他們肯定是會想要東進佔領整個興泉府的。

要不然的話,他們建國稱帝造什麼反啊,繼續當他們的山大王不就可以了。

這種時候,這瀾江必須守住了,不然的話,興泉府可就得完蛋了,而自己的身家性命也完蛋了。

宋志文也是果斷,眼見無法渡江後,很快就是下令道:“傳令起錨,我們返回東岸!”

聽到宋志文這麼說,他身後的一羣明軍將領們都是齊齊鬆了口氣。

宋志文能夠看的出來此戰已經沒有勝利的希望,那些將領們就算能力不咋地,但是也能夠看的出來啊。

他們之前還擔心着,宋志文惱羞成怒,不顧一切的繼續強攻,這樣一來,那些青壯炮灰死光了之後,可就輪到他們了。

他們不想死!

宋志文下令撤退後,明軍跑的也是很迅速!

得益於六七千明軍裡,大部分都還在船上,下船上岸的不過是兩千多青壯炮灰而已,因此他們跑起來也是快得很。

都省略了登船的步驟,直接划船東返就行了。

至於那些已經登陸,還在河灘上苦戰的青壯炮灰呢,他們的死活自然是沒人關心的。

看到明軍撤退後,後方山頭上的李軒也是大大鬆了一口氣!

今天這一戰,可是兇險的很,如果不是郝柏年及時擊潰了二號渡口的明軍主力,今天戰敗的就是他們了。

明軍既然已經撤退了,那麼自然也就宣告戰鬥結束,那些被拋棄的明軍炮灰中的倖存者,也是相當乾脆的就地投降,並沒有做出頑抗的事情來。

就當大軍打掃着戰場的時候,李軒也是召集了衆將,一方面是和以往一樣討論此戰的得失,而另外一方面也是及時進行獎懲,尤其是立下巨大功勞的郝柏年,必須重賞,而且是必須儘快重賞,用以激勵軍心士氣。

而最後嘛,則是討論下一步該如何行動,要不要渡江攻打興泉府,如果打,怎麼打?

第六百五十九章 尷尬的佛郎機人第五百零九章 湖廣明軍殺過來了!第六百八十八章 大唐銀幣第二千一百九十章 大學士陳立夫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許開炮,那都是戰利品第兩百九十章 就問你服不服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初中生都是已婚人士第四百零七章 快看啊,僞唐官員投降了!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第二千六十章 汽車開回家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鋼鐵大橋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天命之子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賠款,撤軍,道歉,質子第四百四十九章 這簡直是破壞行賄受賄市場!第四百零八章 乘龍而出第八百七十二章 紙糊一樣的空心方陣第四百七十六章 僞唐不可力敵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無恥的大唐騎兵第二千一百六十七章 奧斯曼六國遷非洲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工業時代的芬芳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無奈的俺答汗第七百一十五章 寒酸的大唐皇宮第四百七十六章 僞唐不可力敵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北方劇變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直達天聽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槍聲依舊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暴戾的畢志安第七百八十八章 臣,實在是無能爲力啊!第二千五十三章 賣的不是車而是面子第四百九十一章 南下!南下!第六百一十六章 圍困唐賊第二千一百二十九章 爆炸的車市第兩百九十七章 瀾江堡壘第八百零四章 聖駕北上秦淮第八十五章 久仰丞相風采第一百零一章 忽悠坑人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暴戾的畢志安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海戰新時代襲來第二千三十一章 絕望的大唐鐵路總公司第五百五十章 蔡二虎當將軍第七百零八章 李春景又要冒險了第九百六十一章 金陵城密談第四十章 危險寶藏第四百四十二章 三千俍兵滅僞唐第一百七十六章 曾子文的怨恨第六百三十七章 飛啊飛,一起飛!第五百三十四章 千古聖君的醜態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招人難?用錢砸啊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韃靼人的一路向西第八百五十二章 舞蹈團冰蓮第三百六十四章 破城而入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動盪的帝國第九百五十三章 查獲髒銀第四百八十一章 擴軍四旅第二千一十二章 和本土差異巨大的美洲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出使歐洲第六百五十七章 花魁們的黃金時代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陳立夫當縣令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倒黴的南林堡第九百八十三章 《送石霍赴琉球》第四百九十四章 馬上皇帝第二千六十四章 汽車時代第六百五十七章 花魁們的黃金時代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棱堡皇宮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天堂太貴,住不起第四百五十九章 陛下你好壞(第四更)第五百六十九章 本官要補個覺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南洋大遷移第五百七十三章 特殊西江貿易體系第九百五十四章 抓進去容易放出來難第七十九章 曾子云的驕傲與不屑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麗四府第二千三十五章 松江爲官難第兩百六十三章 該殺的還是要殺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欽賜皇家教授學士第七百五十六章 難道要當亡國之君?第六百四十章 大唐紅夷大炮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南唐蠻子到底想咋樣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放飛自我的韃靼人第二千一百六十六章 奧斯曼人的退路:非洲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身爲一個大唐人要時刻保持體面第二千一百九十五章 太子薨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馬六甲號戰列艦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論證萬噸鉅艦第一千零一章 援兵來第兩百五十一章 三千明軍來襲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唐男人是有格調的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廈將傾正德賜酒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 大唐人發飆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封王海外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英格蘭辦海軍第三百七十章 壯哉!我大唐王朝第二千一百四十三章 至少我們還能當大唐人的刀子第二千三十五章 松江爲官難第七百二十一章 邵陽書生第五百七十章 好在跑的快第八百九十一章 巷戰危機第九百零四章 傳統:通通打包帶走第二千一百九十六章 第二次工業大發展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都比他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