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軍潰逃

bookmark

宋志文不是笨蛋,儘管他只會紙上談兵,但是能夠反覆練出好幾千募兵,甚至能夠從興泉府這個貧瘠之地裡搜刮出足夠的糧餉來供應大軍,這一切都足以說明,這個人並不是只會誇誇而談的無能之輩。

相反,這個人還是一個極爲合格的文官型統帥,他雖然不能率軍衝鋒,但是他卻是可以運籌帷幄。

之前爲了突破瀾江這道天塹,他可是花費了相當大的精力,準備的極爲充分,而且還採用了分兵的策略。

在昨天晚上的時候,他制定的計劃一切都相當順利,利用兵力上的優勢分兵渡江,讓對面的僞唐賊軍們分身乏術,疲於應對。

如果說僞唐賊軍只是普通軍隊的話,今天早上,他就能夠收穫一場巨大的勝利,從而奠定殲滅僞唐王朝的功勳。

然而,他遇上的大唐新軍並不是普通軍隊

而是一支從武器再到戰術上,都是和這個時代的軍隊截然不同的軍隊,而導致這支軍隊和其他軍隊不同的理由很簡單,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那就是李軒。

李軒利用後世的諸多常識,把大唐新軍打造成爲了一支似而非似的近代軍隊,其他的不說,光光是他們裝備的火槍就可以說是超時代的。

儘管他們用的還是火繩槍,但是這火繩槍卻是採用了準星和標尺,採用了紙殼裝藥,採用了套筒刺刀。

可以說,除了限於材料技術不過關無法採用遂發,被迫繼續使用火繩擊發機構外,其他的諸多細節,都是後世十八世紀的成熟近代燧發槍纔有的標配。

除了火槍,還有火炮,手榴彈,乃至棉鐵甲以及很重要的戰術。

這些都導致了當代的大唐新軍,和這個時代的軍隊是截然不同的,不管是東方軍隊還是西方的軍隊。

和這樣的軍隊交戰,絕對是不能用過往的經驗來應對的。

可惜的是,宋志文他不知道,哪怕他知道僞唐賊軍的火器犀利,但是也只是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大多數還是用以往的經驗來推演,從而得出了渡江肯定可以勝利的結論。

然而現實卻是狠狠的甩了他一巴掌!

當郝柏年率領的六百部隊趕回瀾江渡口後,有了這一批戰鬥經驗豐富,訓練嚴格的老兵加入戰鬥,戰場上的局勢對明軍就更加不妙了。

這些老兵們,尤其是第一步兵營和第一混成營裡的那些火槍手們,可都是大唐新軍的第一批火槍手,參軍時間少的也有好幾個月,多的甚至都有一年了,各方面的素質不是第二步兵營和第三步兵營裡的新兵能夠相提並論的。

他們的裝填速度更快,他們的槍法更準,列陣迎敵的時候對傷亡的承受能力更大!

而這些綜合起來,也就導致了他們的戰鬥力極大的超越了那些新兵們。

當看到那些青壯炮灰始終無法突破僞唐賊軍的防禦,而更關鍵的是,己方那些還在船上的弓箭手也是受到了密集的火槍射擊傷亡不斷增加。

就連船頭上有着防護的碗口炮,也是被僞唐賊軍的火炮逐個點名,一門一門的被摧毀。

這一幕幕,讓宋志文看在眼裡,都是一場大敗的徵兆!

“大人,這樣下去怕是不行啊!”宋志文身邊的一個將軍小心翼翼的對宋志文如此道:“我們是不是擇日再戰?”

聽到這話,宋志文回頭看了這個將領一眼,犀利的眼神直接讓這個有着千戶頭銜的明軍將領差點都要站不穩,生怕宋志文來一句:動搖軍心,拉下去斬了。

但是宋志文卻是隻看了他一眼,然後就收回了目光,如果是在之前,哪怕只是片刻鐘之前有人敢這麼說,他都會毫不猶豫的讓親兵把他拉下去斬首。

大戰之中,豈能輕言撤退!

然而這個時候,他卻是沒有這麼做!

因爲他已經知道,今天這一戰已經是輸了!

南側渡江的募兵主力已經完蛋,北側渡江的那一千多衛所兵也是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至今都沒有出現,如今單單依靠自己麾下的六七千炮灰,是不可能攻破銅牆鐵壁一般的瀾江渡口的。

唯今之計,也只能是先撤退了!

只是撤退的目的並不是說爲了以後的第三次渡江,而是想要保存有生力量,防備僞唐賊軍渡江攻打興泉府。

今日僞唐賊軍獲得戰鬥的勝利後,下一步恐怕就是要渡江攻打興泉府了,他可不相信這些反賊會甘願窩在正泰縣裡一直不出來,他們肯定是會想要東進佔領整個興泉府的。

要不然的話,他們建國稱帝造什麼反啊,繼續當他們的山大王不就可以了。

這種時候,這瀾江必須守住了,不然的話,興泉府可就得完蛋了,而自己的身家性命也完蛋了。

宋志文也是果斷,眼見無法渡江後,很快就是下令道:“傳令起錨,我們返回東岸!”

聽到宋志文這麼說,他身後的一羣明軍將領們都是齊齊鬆了口氣。

宋志文能夠看的出來此戰已經沒有勝利的希望,那些將領們就算能力不咋地,但是也能夠看的出來啊。

他們之前還擔心着,宋志文惱羞成怒,不顧一切的繼續強攻,這樣一來,那些青壯炮灰死光了之後,可就輪到他們了。

他們不想死!

宋志文下令撤退後,明軍跑的也是很迅速!

得益於六七千明軍裡,大部分都還在船上,下船上岸的不過是兩千多青壯炮灰而已,因此他們跑起來也是快得很。

шшш ●тTk an ●¢ Ο 都省略了登船的步驟,直接划船東返就行了。

至於那些已經登陸,還在河灘上苦戰的青壯炮灰呢,他們的死活自然是沒人關心的。

看到明軍撤退後,後方山頭上的李軒也是大大鬆了一口氣!

今天這一戰,可是兇險的很,如果不是郝柏年及時擊潰了二號渡口的明軍主力,今天戰敗的就是他們了。

明軍既然已經撤退了,那麼自然也就宣告戰鬥結束,那些被拋棄的明軍炮灰中的倖存者,也是相當乾脆的就地投降,並沒有做出頑抗的事情來。

就當大軍打掃着戰場的時候,李軒也是召集了衆將,一方面是和以往一樣討論此戰的得失,而另外一方面也是及時進行獎懲,尤其是立下巨大功勞的郝柏年,必須重賞,而且是必須儘快重賞,用以激勵軍心士氣。

而最後嘛,則是討論下一步該如何行動,要不要渡江攻打興泉府,如果打,怎麼打?

第五百二十二章 王越的梧州大捷第兩百零八章 擅自攻城第三百零二章 大唐這艘船要沉了咋辦?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年年殺貪官,啥時候纔是頭啊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 堂堂帝國太子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攘外先安內第二千一百九十章 大學士陳立夫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英格蘭的蒸汽機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年年殺貪官,啥時候纔是頭啊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意見相左第兩百九十七章 瀾江堡壘第二千二百章 全新的時代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倒黴的第五十七團第五百五十六章 入靖州抄後路第二千二十章 大唐從不插手土著內務第二千零七章 坐擁半個美洲的美洲礦務公司第六百二十七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八百九十三章 納稅守法的良民啊第五百九十二章 陸海生死大決戰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大唐帝國的技術封鎖第七百零九章 奔襲武昌第六百八十九章 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伊麗莎白昭儀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蒸汽機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遍佈全球的第四艦隊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海軍戰車第六百九十章 攻敵所必救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難以想象的驚歎第七百二十二章 雞飛狗跳的第一軍第三百零九章 擊鼓進攻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農民子弟的掙扎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公平的休達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千米海戰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搞那麼複雜幹嘛直接平推過去就完事了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新老交替第三百四十章 掃盲班和軍校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俺答汗的孝心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蒸汽艦隊起航第二千八十四章 真當我們大唐收破爛的啊?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大唐人在印度第兩百零六章 種蘑菇的土匪第七百五十章 大唐子民格德斯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聖天子發言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天子看望第兩百三十七章 擴軍擴軍!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得天獨厚的美洲第七百九十章 恭迎王師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北美是好是壞?第四百三十四章 祝志海之死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齊廣號通訊艦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陳立夫述職第六百三十七章 飛啊飛,一起飛!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大唐最尖端的科技產品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貴族封地第二千零五章 平衡構架第七百四十四章 劃江而治第七百零九章 奔襲武昌第九百五十三章 查獲髒銀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遺臭萬年的呂宋金礦公司第一千七百章 憂心的吳老三一家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京鎮鐵路通車第九百四十三章 皇家理工的妖孽們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大唐最慘騎兵團長第八章 要不要當禽獸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混亂的印度東部海岸第七百九十七章 想造反,那也得先把稅給交了第三十章 遲早得睡一起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南洋大冊封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融改革第八百四十一章 揚州城內的亂象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繅絲機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全它嗎是貪官第二千一百五十七章 人在官場身不由己第二千三十五章 松江爲官難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三百四十六章 下一步去哪裡?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和平使者:大唐西洋公司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唐城管!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唐地雖廣,然寸土不讓第一百八十九章 僞唐賊軍殺過來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唐第一忠臣(求訂閱)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伊麗莎白抵唐第六十七章 非戰之罪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宋丸子拜訪鄰居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陳立夫要面聖第三百九十三章 聲勢浩大的撤退第二千二十五章 大唐優良傳統:罰款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軒賜毒酒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葡萄牙人的震撼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馬六甲號戰列艦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美洲:向內陸進發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油田第四百五十一章 稅務稽查總隊第三百二十五章 瀾江東岸美景第一千零九十章 天子不是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可是正泰董氏?第九百一十章 西洋貿易許可證第七百六十九章 戰略重心調整第五百三十五章 分贓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