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平興泉俘僞帝(求月票)

bookmark

柳八苟聽到李軒的話,就知道是該自己出場了,當即是主動接上話頭道:“啓稟陛下,內閣上下必定全力保障大軍後勤事宜!”

這一句話,纔是內閣各部今天來參加會議的目的,這打仗嘛,如何打,打哪裡,自然是和柳八苟他們這些文官沒什麼關係的。

大唐王朝可是和明王朝不同,大唐裡的文官可是沒有調兵譴將的權力的,調兵的權力都在樞密院裡,更準確的說是在作戰司的手裡。

內閣對於軍事方面的權力或者說是責任,就是提供兵員、糧餉、軍械等各種後勤支援。

所以柳八苟所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代表了內閣表達了意見,那就是內閣上下將會竭盡全力保障大軍的後勤,就和他們之前所做的一樣。

柳八苟開口之後,兵部尚書錢夢久也是緊接道:“柳學士說的極是,我兵部也必定會想盡一切辦法,加大募兵力度,力爭在半個月內,把原定募兵計劃翻一倍以上!”

兵部的錢夢久已經是誇下海口了,其他幾個部門的人也是相繼拍着胸脯表態!

工部那邊的人說,各大作坊已經是開始全面施行流水性生產模式,並將會不惜一切代價日夜開工,各種軍械的產量必定會持續大幅度上升,力爭半個月內把產量翻一番,一個月內產量翻三倍。

嗯,前提是原材料能夠供應充足!

戶部乃至禮部等各部門也都是說會盡可能的支援軍方作戰,不會拖軍方的後退!

但是看着各部門的人一個個都是拍着胸口做着各種保證,唯有稅部尚書楊秀才,楊杜偉的臉色有些尷尬,同時心中在不斷的指責這些同僚們。

尼瑪,你們一個個把牛皮吹的震天響,到頭來還不是我們稅部拿錢糧出來。

什麼,你們工部的軍械產量要翻倍,尼瑪,原料那裡來的?還不是要我們稅部拿出銀子來購置。

作坊工人的薪資誰給的?還不是我們稅部給的!

什麼,你錢夢久兵部的募兵數量也要翻倍,尼瑪,招募新兵所需要的安家費誰給的?他們稅部。

新兵的吃喝用度乃至薪餉是誰給的?還不是他們稅部!

一個個都是不要臉的吹牛,到頭來還不都是指望我們稅部,可是我們稅部又不會變戲法,不可能說把一堆石頭變成黃金啊!

稅務稽查隊已經是日夜不停的奔波在各鎮各村之中,但哪怕稅務稽查隊的人工作再高效,也不可能從原本就貧瘠無比的興泉府以及黎平府裡搜刮出多少銀子來啊。

興泉府、黎平府這兩府之地,其人口、財富是有一個限量的,不可能說稅部這邊想要徵收多少就徵收多少的,哪怕是稅部不顧民衆死活,強行提高稅率徵稅,但也依舊難以供養一支人數已經達到萬人,並且將會迅速達到一萬五千人以上的大唐新軍啊!

古代裡,一百個人供養一個全職士兵就已經是比較勉強了,但是現在,大唐王朝治下的人口總數和軍隊的數量,數量已經是達到了三十比一,也就是說,平均三十人就要供養一個職業士兵,這個比例對於封建農業社會而言,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是看到陛下李軒投過來的目光,楊杜偉只能是咬碎自己的牙吞進肚子裡,然後道:“稅部必定竭盡全力籌集銀糧,絕不會讓將士們餓着肚子、空着手上戰場!”

看着內閣各部門都表了態後,李軒露出了滿意神色,這纔是讓內閣的文官們退了出去,接下來的御前戰略會議已經和他們沒有什麼關係。

內閣各部的任務就是準備好兵員、糧食、軍械,軍餉,接下來的事就交給樞密院了。

而留下來的軍方人員實際上也沒有停留多久,因爲作戰司那邊還沒有拿出來一一個作戰計劃,討論也沒法討論,李軒所能夠做的就是讓第三步兵團儘快成軍,讓作戰司那邊儘快做好的完善的作戰計劃。

同時還決定了展緩南下廣西的計劃,讓第一步兵團、第二步兵團繼續屯兵於黎平府,既然貴州明軍已經是提前來了,在其他幾個步兵團都還沒有形成戰鬥力之前,自然是需要依靠這兩個步兵團作爲抵抗明軍的核心力量了。

作戰司那邊的參謀們也算是高效,傍晚時分,他們就已經是拿出來了一個初步的戰略計劃,並由曾子文帶着向李軒做了報告。

李軒翻看着這份墨跡剛乾的作戰方案,對作戰司提出來的幾個初步方案也是進行着判斷。

作戰司那邊的參謀們,提出的戰略方案有三個,一個是戰略決戰方案,計劃的核心就是讓前期抵達第一步兵團、第二步兵團、第四步兵團按兵不動,同時可以適當的放棄銅鼓衛等黎平府北部地區,乃至黎平府的西部地區,以空間換取時間,等待第五步兵團成軍、第三步兵團成軍並抵達。

在半個月後彙集全軍主力,再加上臨時編成的多個預備營,至少一萬三千人和明軍主力進行一場戰略大決戰,一戰定生死!

這樣的方案,好處和壞處都是相當明顯的,好處就是,半個月後大唐新軍在黎平府那邊的力量會處於一個巔峰狀態,兵力預計可以達到一萬三千人,並且炮兵營到時候也能夠彙集多門火炮。

按照們目前火炮作坊的進展來,到時候大唐新軍有望帶着五門五百斤火炮,六門八百斤火炮,兩門千斤火炮參與戰鬥。

同時戰略大決戰的話,通過預設戰場,這些火炮就能夠發揮出來最大的力量。

同時,大規模的戰略決戰,尤其是野戰乃是大唐新軍最擅長的戰爭模式,相對而言,守城乃至攻城戰,實際上都不是大唐新軍所擅長的。

而且如果這樣的戰略大決戰如果能夠獲勝,那麼就等於是一戰把明軍主力擊潰,而這樣一來,幾乎整個貴州省的明軍就等於是被殲滅了,屆時偌大的貴州省將會空虛無比,大唐新軍如果想要的話,完全可以進軍貴陽並拿下,真正的奪取一省之敵。

但是風險也同樣大,首先明軍不會坐等半個月後的大決戰,明軍在這半個月內肯定會從北邊以及西邊發起進攻,如果不加以抵抗的話,不用幾天功夫人家就能夠殺到黎平府城下。

到時候在黎平府城的部隊一不小心就會被徹底包圍,到時候就不是野外戰略決戰了,而是突圍作戰了。

再者,來襲明軍多達五萬人以上,而且曾子文他們判斷,這個數量只會多不會少,祝志海集結的兵力可是一省兵力呢,幾萬人都只是前期的,隨着時間的增加,還會有更多青壯被徵召起來,到時候祝志海集結起十萬大軍都是有可能的事。

兵力懸殊之下,就這麼進行一戰定生死的戰略大決戰,風險太大了,這要是戰敗了,大唐王朝可就完蛋了。

除了戰略大決戰計劃以外,作戰司那邊還提出,可以讓第一步兵團、第二步兵團這個已經駐守黎平府城的主力部隊迅速展開行動,對前期進入黎平府的明軍展開攻擊。

好處是前期進入黎平府的明軍數量不會多,而且會比較分散,預計會取得比較大的戰果。

但是壞處也有,那就是容易讓明軍警惕,摸清楚大唐新軍的作戰模式以及兵力,最後謹慎行事,有可能導致明軍抱團在一起,和大唐新軍打長期對持作戰,而這樣一來對大唐新軍也是致命的。

因爲這種大規模戰事持續的時間拖得越久,對大唐王朝來說越難受,憑藉區區興泉府和黎平府,大唐王朝是無法維持大唐新軍高強度作戰太長時間的。

大唐新軍要想保持戰鬥力,獲得足夠的資源,就必須不斷的擴張,通過以戰養戰的方式來維持部隊的作戰和擴張所需,固守一地遲早是個死字。

而第三個方案,則是通過大規模的運動戰模式,先集中兵力把先抵達,由貴州北部、東北部來襲的兩萬明軍殲滅,然後掉頭西進迎擊據傳是祝志海親自率領的三萬明軍。

這樣的好處是把明軍分散並擊潰,壓力不會太大,但是人家明軍也不傻啊,如果打不過他們肯定會固守待援,北部南下的兩萬明軍極有可能會進行死守,然後等待祝志海的三萬明軍來源。

這樣一來,最後大唐新軍有可能被前後夾擊,乃至切斷後勤補給線,全軍崩潰都是有可能的。

而且這個方案,對大唐新軍的長途機動作戰能力是一個巨大的考驗,連續不斷的奔襲,對軍隊的後勤供應,士兵的體能,部隊的組織都是需求相當高的。

對於三個作戰方案的優劣,李軒一時間也是難以決斷!

李軒自己畢竟不是什麼軍事專家,在前期他只是一個普通公司職員而已,人生的最大成就就是泡上了讓無數人垂涎的公司的前臺妹子,並開發了不少羞人的姿勢。

對軍事方面的知識瞭解,大多是通過影視劇、小說這些東西,你真讓他制定什麼大規模的作戰計劃,那麼他還真幹不來。

在大唐新軍裡,如今最具有戰略視野的人,並不是李軒這個後世人,也不是郝柏年這個前線將領,而是曾子文這個將門世家出身的歸降將領,雖然說他能力也不咋地,但是人家好歹系統的自幼學習了各種軍事理論,各種兵書都是爛熟於胸的,而且曾子文他在接觸到火槍和火炮以及線列作戰後,實際上在如何指揮一支近代軍隊,尤其是戰略指揮上,他已經比李軒更具有話語權。

當天晚上,李軒是親自召見了曾子文以及作戰司的一羣參謀們,並讓參謀們進行對三個方案都進行兵棋推演。

而根據推演結果,李軒最終是採用了第三個方案,那就是先迎擊北部明軍,然後再去迎擊西部明軍,利用中間的這個時間差,避免這兩支明軍匯合,並先後殲滅之。

不過卻是對第三方案也進行了一些修訂,比如說對於黎平府西部地區,甚至是包括黎平府城在內,都是屬於可以放棄的地區,部隊前期將會全部集結於黎平府北部北部,力爭在半個月內徹底擊潰北部的兩萬明軍。

而這半個月內,黎平府西部地區乃至黎平府城,都是將會不設防,如果西部明軍來的速度夠快,完全可以輕易攻佔。

戰略計劃確定下來後,下半夜就是有傳令兵帶着李軒的聖旨快馬飛報大唐新軍各部將領!

而於此同時,大唐新軍也是再一次進入了大戰將至的緊張時刻,未來幾天內,各部大唐新軍就會迅速北上,然後主動出擊迎戰由北至南而來的兩萬明軍!

就在同一天,祝志海也是帶着貴州境內戰力最強的一支部隊,嫡屬於他這個巡撫直轄的撫標六千人正式離開貴陽府城,東進黎平府。

出征儀式上,祝志海誇下海口:一個月內必定踏平興泉府,活抓僞帝李軒!

一月復興泉俘僞帝的口號迅速傳遍了貴州上下,甚至是傳到了李軒耳中!

把李軒氣了個半死,你麻痹祝志海好大的口氣,一個月就想要踏平我興泉府,拿我項上人頭,那也得看你手底下的士兵有沒有這個能耐。

當然了,就在祝志海率領撫標出徵的時候,實際上其他明軍早已經是動身了,北部明軍的兵鋒甚至都已經是抵達了銅鼓衛了。

並且已經是展開了兩次試探性的進攻,而進攻的明軍數量而已是越來越多,從一開始的幾個百人,再到兩千多人。

好在郝柏年一開始就往銅鼓衛派遣了一個步兵營駐防,再加上原本駐防此地的兩個步兵隊,短時間內明軍要想攻克銅鼓衛的時間並不大。

至於說明軍主力抵達後,這銅鼓衛能不能守住,這個問題不用擔心,因爲這個時候郝柏年和李春景、王單旭他們已經是相繼帶着三個步兵團的主力北上了。

他們的目的地自然不會是銅鼓衛,而是更北邊的明軍兩萬主力。

但是這樣一來,順帶着也就保證了銅鼓衛的安全。

當郝柏年他們率軍出發的第二天,在黎平府衆多將軍又是接到了李軒的聖旨,聖旨正式委任郝柏年爲前鋒統帥,暫時全權指揮第一步兵團、第二步兵團、第四步兵團這三個步兵團。

李春景、王單旭同爲副統帥。

但是重點不是這一句,重點是,聖旨上說,他們這個陛下又要御駕親征了,不日千古聖君,大唐皇帝陛下將會率領親衛營、第三步兵團、第五步兵團、炮兵營、騎兵營、預備各營等部隊組成了中軍親征。

四千多字的大章節只爲求票!月票!月票!

第三百八十五章 給老子開炮!第二千一百二十一章 採購裝甲車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大唐銀行家真黑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軍官候補生第七章 這是要私定終身!第二千一百八十八章 直線引發的衝突第七十九章 曾子云的驕傲與不屑第二千一百三十章 金陵堵車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統天下第四百六十章 第五步兵團慘敗第四百六十九章 懷遠岑家第二千一百四十三章 至少我們還能當大唐人的刀子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美洲事務衙門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陳立夫面聖述職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帝國的明珠:南非第三章 荒唐登基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死也不走第七百八十七章 衝啊,大唐萬歲!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巴庫協議第九百二十五章 決戰、護航、巡邏第九百三十六章 大唐騎兵:死都不用火槍!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東北征夷司令部第三百二十二章 全軍進攻第兩百五十四章 他們來的好快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萬噸豪華客輪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初中生都是已婚人士第二千一百二十六章 龐大的帝國內部市場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你倆都是坑逼第一百四十四章 睡個覺就把功勞撈了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雙輪自行車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除非我們陸軍死絕了番外:李軒遊秦淮(一)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打工哪有當老闆好第二千二百零五章 聖天子崩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攻佔科倫坡第五百五十七章 靖州,絕不容有失!第二千二百零四章 禪讓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軒的天大謀劃第五十三章 牛逼哄哄的大唐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出使歐洲第三百零一章 陰溝裡翻船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永遠都不會屈服第一千三百章 聖天子到底想要幹嘛?第五十四章 大唐天兵勇猛無敵第八百三十八章 趙東的戰爭(求月票)第八百二十八章 剿賊安民檄——北伐!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陳立夫述職第二千三十五章 松江爲官難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我大唐就是霸氣!第六百八十章 有史以來最強突擊營第二千一百一十九章 裝甲車測試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揚帆美洲第六百二十一章 明軍,大大滴狡猾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干涉歐洲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今天我們創造了未來第七百六十三章 反明鬥士秦志福第二千一百九十四章 盛世步球第九百九十一章 大人快走!第二千五十章 扁平化發展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鐵路施工隊第兩百九十七章 瀾江堡壘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唐開科舉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舊船當新船賣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這破鏡子真能拍賣出去?第二千八十六章 不想裝備機槍的陸軍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活着就是最大的奢求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理論超前的大唐第八百四十章 本官要在揚州吃晚飯!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帝國石油公司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讓人絕望的實力差距第二千六十八章 三次偶遇天註定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半個大唐人喬恩第八百一十四章 挺直了腰桿的內閣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消失的糧商第二千五十四章 機械化騎兵第一百七十七章 讓人震驚的馮家莊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騎兵最佳戰馬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馮氏汽車的野望第六百八十六章 關係通天的孫老頭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人在大唐有兩件事不能避免第一千零九十章 天子不是人第六百四十七章 殘酷的作戰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膽大包天的華亭縣第二千一百零六章 少花錢多辦事的大唐人第六十二章 說走就走的劫掠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書中自有顏如玉第八百四十三章 偷懶的禮部官員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高麗問題第二千一百五十七章 人在官場身不由己第四百七十三章 望遠鏡初登場第三百六十五章 任性的大唐王朝第九十二章 黃竹山大會戰第四百七十一章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第八百九十九章 一封勸降書 (求訂閱)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悲催的參謀長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南洋上的棱堡第三百零六章 明軍主力出現第兩百七十一章 最關鍵的時刻第四百二十六章 僞唐賊軍主力來了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史無前例的遠征